他的地理优势就是最好的掩护,避免了欧洲各国可以进攻他们。甚至在战争期间,各国人才躲避战争,美国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地区。到时候拥有了足够多的人才和安逸的环境环境,崛起是必然的。”
看到了这个对于美国的评价,这样果然是让维多利亚女王也都脸色变了。
“对了,当年我们大英帝国之所以放任美国独立,那是因为隔着大西洋的远征,我们的代价太大,所以这才会失败的。这个天然的地理优势,却让他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崛起。再加上周围没有什么强国的制约,那这样他们可以很快的崛起了。是啊,这个叫做陈顶天的东方人,真的是把美国的优点也都给说透了。一旦欧洲大陆有了什么不安稳的局面,这样他们很多人才都会跑到美国去避难。何况美国的人口不只是我们英裔,别的国家的后裔也都很多。所以他们融入美国不会被什么歧视,所以这样他们吸收人才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很快举起,那也是很可能的。”维多利亚女王脸色阴沉的说道。
“没错,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仔细一想想好像也就是这么一回事。看来,我们必须要小心一下这个美国了。”阿尔伯特亲王说。
不过,另一方面,维多利亚女王却说:“他还说,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邦联,如果可以借用外交手段,那可以帮助德国有效的避免同时应对多个敌人。再加上一次重大的危机,那也许反而是德国统一的契机,那个时候会促使德国统一。并且他好像对于普鲁士很了解,尤其是普鲁士实行了义务教育,基本上每一个士兵都有小学学历。人口素质很高,是目前全世界人口素质最高的国家,所以是一个准大国。一旦德国成功统一,那同样有争夺世界霸主的资格!”
阿尔伯特亲王不好多说,因为他也是德意志人,不过他马上转移话题,说:“这个东方人对于中国的评价是目前是一个农业化国家,工业基础很差,甚至无法和欧洲的普通国家相比。可是他们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他们有勤劳的人民,并且有全世界最庞大的人口,甚至有很优秀的文化传承。她认为虽然目前中国已经不能够称之为大国了,可是却也算是准大国,关键是看什么是你能更换一批开明有远见的领导层。”
“中国,虽然军事实力比较差,并且人口素质目前可能也是比较差,可是如果真的要打起来,我们也都未必占多大便宜。十年之前,我们那次通商战争其实我们也是赢得有些惊险。当年是我们的军队占领了一个叫做‘镇江’的城市,在那里切断了他们中国的交通运输命脉,造成了中国北方缺少粮食,这才不得不停战谈判。我们上次并非是真正硬实力打败中国,而是卡住了中国的咽喉,这才让他们选择和平谈判。”
“不过看他把这个情况说出来了,中国工业基础很差,这个也是缺点。不过,他们庞大四亿人口,还有优秀的文化传承,确实是一个不可小看的地方。更可怕的是他们都是单一民族,四亿人口的几乎单一民族的国家,那可真的是……”维多利亚女王不敢想。
任何人都知道,一旦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单一民族国家,那这样他们凝聚力无比强大。在目前这个时代,科技并没有发达到可以用核武器杀人,所以人口固然并非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可是绝对是最重要的一环之一。有了足够的人口才有足够的工人,有了足够都工人才能够组建更多的工厂,有了工厂才有了武器,有了武器才能够武装更多军队。所以这个中国的人口虽然目前人口素质并不高,可是未来一旦觉醒,那恐怕四亿人口一旦凝聚起来,将会爆发出无比庞大的力量,让人感觉恐惧。
“他分析的很有道理,可是这些不过是一句话而已,他到底还有没有更详细的内容?怪不得这个利奥波德兰克会选择偷这本书,原来这个背后的写书的人,可不是一般人啊!他对于几个国家的分析,也都非常的精确,把优点和缺点都用一句话指出来了。不过他却没有详细到介绍,我也都非常好奇这个中国人陈顶天到底是什么人,他到底对于欧洲了解多少。甚至,他对于我们英国未来到底是如何判断的?这个都是未知数啊!”阿尔伯特亲王说道。
“看来,是应该让驻中国的公使和领事去问问他,看看能不能够让他尽快的把关于我们英国的部分写出来,这样我们也要有一个参考也好!至少,哪怕没有参考价值,我们也都可以看看一个东方人眼里面的欧洲,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对于我们未来在东方开拓商路有帮助。自从十年前那次通商战争,我们虽然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可是中国人对于和我们做生意也都不热衷。看看一个东方人眼里的欧洲,那也算不错。”阿尔博尔特亲王说道。
第三十二章 催稿()
陈顶天目前还不知道,自己的大国崛起将会引起不少的轰动。其实他只是希望在书籍后面打打广告而已,希望能哗众取宠,然后争取以后的图书销量。作为一个作者,他不就是希望图书销量好,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稿费而已!可是他却在一些欧洲人眼里,成了一个国际局势的分析专家,甚至预测未来德国美国将会崛起,有资本挑战这个英国的世界霸主的地位。而与此同时,不光是英国引起了轰动,哪怕是普鲁士王国也都让不少人也都引起了惊讶。
普鲁士王国的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听到了这个消息,不过引起他重视的不是那个关于陈顶天的书籍,反而是那个利奥波德兰克,让他非常生气。
“这个利奥波德兰克真是混账,居然在英国做这种偷盗的事情,真的是丢了我们普鲁士人的脸面。”腓特烈威廉四时骂道。
腓特烈威廉四世并没有在意这个利奥波德兰克偷盗的书籍,而是在认为这个利奥波德兰克在有损他们德意志人的名声。这样让他丢脸了,所以他不得不向英国道歉。
不过旁边的弟弟,也就是未来的威廉一世劝说:“兄长,其实我认为这个也不是没有什么特殊的。你看这个利奥波德兰克是看到了一本关于评价我们德国是未来有资格挑战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国家,而看来是他重视这个,才会如此的!”
可是腓特烈威廉四世却不在意的说:"那个东方人所说的,我也都知道,不过是一些常识而已。而且,我们德意志的事情,还轮不到一个东方人来评定。”
威廉一世无奈的走了,他直接回到了自己的住所里面,不由得对于自己兄长摇头。自己这个兄长自己从几年之前的那次大革命,差点被废除了王位之后,变得也都有些神神经经的了。自己这个兄长好像在那次大革命之后变得非常的疯狂了,收到了什么刺激,这样让他行事有些奇特。当然,在这次大革命之后,这个自己兄长也都及时的应对,通过欺骗等等手段瓦解了了革命,保住了他们家族的王位。不过后来自己这个大哥的行事越来越反动了,几乎开始对于那些革命镇压,采用了各种镇压手段,几乎对于革命是不会被容忍的。这个政策越来越反动,甚至都有很多矫枉过正的情况。
“这个中国人,倒也有几分远见,居然能够知道我们德国只要有一个统一的契机,那必然会能够成为一个威胁英国世界霸权的帝国。不过,这个契机什么到来呢?看他的样子,接下来还有关于德国部分的书籍,尤其是这个德国部分到底他会怎么写?而且,这个统一德意志的契机到底在哪里?”威廉一世想道。
威廉一世看了看自己的在英国的人电报送来的消息,也都对于这个陈顶天关于德国的预测有些好奇了。当然,这个也只是有些好奇,并不至于非要看不可。尤其是对于这个对于欧洲各国的预测,让威廉一世感觉希望看看一个东方人眼里面是这么样看西方的国家的。
在欧洲贵族阶层,经历了那次利奥波德兰克的事情之后,欧洲上流社会也都开始传说一个东方人写西方历史,甚至敢于预测未来世界局势的人。不过大家对于这个陈顶天,几乎是两极化的对待。有些人比较重视这个陈顶天的分析判断,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一个东方人写的西方历史,或者是看看一个东方人眼里面的西方历史是怎么样的,还有是如何评价各国的。还有对于西方各国未来到底是一个如何的预测,这样也都是让西方各国一些政治家非常好奇的地方。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对于陈顶天这个《大国崛起》嗤之以鼻,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东方人不可能会如此了解西方,甚至敢对于西方的未来局势走向会有判断,他们根本不认为东方人能够如此。他们这个是下意识都认为也就是这样了,至于陈顶天所写的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内容,他们也都认为是一些过去的事情。这些过去的事情不算什么,只要能够找到资料也都能够写出来。
因为这样,所以在西方绝大部分人眼里面,陈顶天这个所谓的《大国崛起》是一文不值,根本没有任何价值。而这些人以中层人士为主,不过在一些帝国的真正优秀统治者眼里,这个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不过具体还有多少参考价值,这样还是有待于继续的观察。他们只是有几分好奇,因为一个东方人眼里的西方国家,是他们希望料及的。
尤其是目前欧洲各国都是在希望往东方进行殖民,往东方进行殖民必然无法绕过中国。目前在很多西方人眼里中国仍然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国,这个是大家所重视的。他们急需了解在东方人眼里的西方世界,陈顶天这些书籍让他们有了几分参考的想法。
当然,他们也只是希望能参考,作为一个未来对于东方政策的制定,并非是真正重视陈顶天的预测内容。他们不过是希望通过这些书籍了解中国人眼里面的西方,能够对未来殖民有所帮助,并非是真正的重视陈顶天的这个所谓的预测。
“看看吧,到时候看看他接下里的书籍如何写,到时候他是如何判断别的国家再说。他既然如此大胆的评价各国,那我们也就看看他是如何评价各国的,看他有几分能耐!”威廉一世想道。
不过,在东方,陈顶天却接到了这个阿礼国领事的催稿的说法。
“陈,我们国内的阿尔伯特亲王希望你赶紧把剩下的一些《大国崛起》的内容写出来,尤其是关于美国和德国部分的内容,我希望你尽快写出来。我们阿尔伯特亲王非常有兴趣看看,你看如何?”阿礼国说道。
“阿尔伯特亲王,你们女王的王夫?英国的实际统治者?”陈顶天问。
“咳咳咳咳……”阿礼国突然咳嗽了一下。
阿礼国对于陈顶天这话刚开始还没有什么,因为阿尔伯特亲王确实是英国女王的王夫,这个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陈顶天居然说阿尔伯特亲王是英国的实际统治者,这样显然是让他被吓得连连咳嗽。要知道这个维多利亚女王“妻纲不振”是英国也都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只有一半从政的或者是女王身边的人才知道,这种事情也不好说。维多利亚女王几乎什么事情都听自己这个表弟兼丈夫的,这个在欧洲上流社会不是说什么稀奇的事情。
可是一个东方人也都知道了,这样显然有些丢人。尤其是阿礼国也都有所了解东方文化,在东方文化里面这个绝对是“后宫干政”,绝对是不被容许的。所以陈顶天这么直接的说出来,让阿礼国也都很没有面子。
不过阿礼国却很是老手,很会化解尴尬,转移话题说:“我们阿尔伯特亲王对于你这个《大国崛起》书籍有些兴趣,希望你能尽快的写出后面的内容。尤其是关于美国的和德国的内容,阿尔伯特亲王有兴趣去看看,你看是否能够尽快写出来吧!”
“你是来催稿的?”陈顶天问道。
“嗯,我接到了阿尔伯特亲王的请求,希望你尽快能够把后面的稿子写出来。”阿礼国说道。
不过陈顶天说:“我想恐怕关于美国的和德国的,我目前没有写出来。我目前只有关于俄国的资料,我打算先写俄国的内容。我仔细分析了一下俄国的优缺点,俄国目前的优缺点都有不少,我还是比较了解的。甚至如果不改变一些缺点,那最后俄国必然会出现巨大的问题。甚至俄国也会因此衰落,最后说不定会爆发革命。”
陈顶天当然不可能傻乎乎的把这个德国和美国的直接马上写出来了,要知道关于德国和美国可是陈顶天计划里面的未来的两个准大国,那可是有资格挑战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国家。这种事情当然要后面再写,尤其是他先要把几个大国都给写出来,这样先把几个大国都给写出来之后才能表明这些后面的几个准大国为什么有潜力挑战世界霸权。不然这样说出去也都没有人相信啊!至少先要把几个大国的优缺点写出来,这样才能够让大家都看到这几个大国的缺点在哪。
“哦?俄国有什么缺点?”阿礼国问。
“嗯,到时候看书也就行了!”陈顶天说。
陈顶天当然不能够那么快的“剧透”了,不然他还卖什么书?而阿礼国心里面也都在猜测这个陈顶天到底在怎么弄的,这个关于俄国的优缺点到底是怎么评价,这个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阿礼国现在也都知道俄国可是欧洲压路机,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俄国到底有什么缺点。
当然,每一个人都是有着时代的局限性的,也许后人很容易评价出古人的政策优劣或者是这个国家因为什么原因而灭亡。可是古人却很难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古人他们的思维那可是当局者迷,后人旁观者清,所以双方处在的视角不一样,自然会造成了不一样的情况。
所以当陈顶天说了如果俄国不改变这些缺点,必然会出现衰落甚至是革命,这样让阿礼国也都非常有兴趣。这种东西如果都没有兴趣,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呢!不过接下来到底如何,这个还是要看陈顶天写的怎么样。
“好了,我马上回去写,这样我交给杜鲁门先生。因为我已经把欧洲部分的出版权全部交给了杜鲁门先生了,所以你们要书可以去杜鲁门家族的出版公司去看看,这样我想你们可以会获得书籍的。至于你想要稿子,这个我不能够给你,因为我要和杜鲁门先生讲信誉。”陈顶天说道。
陈顶天当然不能够亏待朋友,杜鲁门对他帮助不少,甚至在眼看还是要赔本的生意之下,也都愿意继续买断那个四大名著另外三本的翻译版权。这样说明了他非常讲究商业信誉,所以陈顶天也都没有打算毁约,至少目前杜鲁门没有对不起他的,反而对他帮助良多,陈顶天不能够为了这点钱也就把朋友给卖了。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人,自然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把对于自己有恩的人给卖了,这样让别人怎么看你?所以这个版权既然答应给杜鲁门出版了,这样也都不可能随便给这个阿礼国了。反正陈顶天认为自己未来和这个所谓的阿尔伯特亲王没有什么交情,那何必要为了这个远在天边的所谓亲王,就得罪自己的朋友?
陈顶天回到了家里,看了看天色黑了,然后马上说:“关琴,准备开工。”
按照顺序,天黑了是关琴负责值班。本来天黑是不适合写书的,不过因为陈顶天早就打好了腹稿,只要把自己记忆里面的抄出来就行了,别的不用多管。这个也就是文抄公的好处,不用多想太多东西,只要把记忆里面的东西抄出来就行了。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