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佳佞-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卦继续中:“事儿是这样的,长嘉大长公主的独子晏修棠不是在三十宫宴上由陛下金口玉言御赐良缘么,十六那天开印,圣旨就颁下来了。且说那小晏公子人品样貌能耐一点不差,搁谁家都得是个看重的好女婿人选,你们猜怎么着……小晏公子未来岳母时夫人不乐意了。不乐意就想着拆散了呗,偏手段太难看,轻易就被戳穿。”

“长嘉大长公主很气吧,依着脾气,这门亲怎么也不会要了吧。”

“长嘉大长公主何等智慧,岂会中计,这第二计就是这个,长嘉大长公主只放出一句话来,亲家母到底是个继母,代表不了原配嫡出的人品德行。想当年时沈氏,多么品行出众的一个时夫人,到亲家母这继时夫人这里,就全丢了形儿,所以说娶媳讨妇还是看本人人品德行,其他的都是虚的。”八卦党们口沫横飞,以至于沈端言都不时看过来,挠心挠肺的想要过来听八卦。

沈端言打眼多看几眼,小红就笑眯眯地指指她自己,凭她的记事能力,待会儿可以一字不拉,连神态带语气完全演绎出现场氛围来。

阿初:姐,吃瓜子。

小红:我弟弟真好,乖乖哒。

这时候,众人忽看向在一旁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某位女眷,那是继室时夫人的闺女的未来大嫂,因这几天订下亲来,如今这位已经得算是时夫人的亲家嫂了。只见这位亲家嫂面色未变,笑意却有些僵掉,众女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打个哈哈就把这沉默得过分的氛围给翻过篇去。

偏有不知眼色,不晓得说话的,在一片“哈哈呵呵”“你衣裳真好,哪买的”“你首饰真漂亮,哪打的”中,跑出一句“那娶时家二姑娘的人家,可真够倒霉的。原配嫡出有人品德行,那照长嘉大长公主的意思不就是说,继室所出就没人品德行么。”

众女客:妹妹,你有眼色没眼色。

小红:连我都知道这话不应该说,这位阿姨,你真是太没眼色了。

到底是自家宴会,小红决定替她妈出面结束这个话题,叫丫头端来一盘新鲜果子。她接了端过去:“姨,吃梨,甜脆甜脆的。可好吃了。”

于是众女客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转移话题的话题:“哎哟,顾大姑娘真乖。这笑模样,可真叫人喜欢。”

“可不是,端端就是个生得好的,她闺女可更是看着好,这眉眼脸庞,再过几年,还不得满长安少年都眼热啊。”女客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夸小红,夸主人家女儿什么的。实在太安全了太不容易生尴尬了有木有。

好不容易宴会散去,众女客们心有余悸的同时,又暗暗生期待,不知道明天又会传出什么样的八卦来。侍郎这个官职虽不大,却也不算多小,正好适合拿来看看热闹,听听八卦,打发打发无聊的闲暇时光。

时夫人的女儿结的那门亲是姚侍郎府上,姚侍郎是个不多出挑的,才能样貌都尚可。做到侍郎大抵也就到头了。不过姚侍郎的两个儿子还是不错的,在中等人家是极有前程的两个孩子,大的读书极好。又是个通人情世故的伶俐人,小的读书虽不如长兄,却比他兄长更精通时务,明年开恩科下场,一个进士是走不脱的。

说起来,时夫人的女儿得嫁姚侍郎次子,是门极好的姻缘,这位怎么将来也少不得一部之臣,比他爹要强得多。

姚夫人的长媳妇一回府。就把在白园的见闻都复述给姚夫人,姚夫人之所以不去参加这宴会。则是因去的都是沈端言同龄的人,姚夫人便派长媳去。结果这一趟回来的见闻。真是令人愤怒不堪:“这门亲我总与你父亲说结不得,门当户对的人家,结亲结亲,结的是亲家。时家长房倒是好好的,可咱们要结亲的这房,虽说也是嫡出,可跟长房哪里比得。是个继室且就不说,偏还是爱耍手段,又手段不行的,长嘉大长公主这话说将出来,那继室还有什么脸面。当妈的都这么个德行,闺女又能好得到哪儿去,也别怪我说话偏颇,实是上梁歪下梁还能长正的,少之又少。”

“母亲,如今都已经订亲,若冒然而动,对小叔子的前程怕也有所耽误,这会儿要想的是,怎么把这事先圆回去。”姚家长媳觉得,不管亲退不退,先把事儿圆回来是正经的。事儿圆回来了,再谈退亲不退亲,也显得姚家厚道,至于到时候时家得什么名儿,那就不关姚家什么事儿了。

“圆?这事没法圆。长嘉大长公主……长嘉大长公主你们是没见识过她当年的手段,不要去触她的霉头,这门亲却也不好退。思来想去,只有一个法子,把我那在庄子上养病的‘次子’叫回来,所幸还没过三书六礼,口头上媒书上都只说姚府次子。只怕大长公主一开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你们那‘弟弟’别人可能忘掉,大长公主是怎么也不会忘的。”姚夫人说罢气得差点晕过去,也好她还有个“次子”,否则今天这事怎么过去。

姚家长媳妇犹豫着道:“这……那不是庶出么。”

“一生出来就在我名下,在族谱上也是记着的,谁能说不是我次子,谁能说不是嫡出。”这是被逼得没法做厚道人,被逼得只能把这不想提起的“次子”再提起来。

沈端言接到长嘉大长公主府上来的信笺时,刚听完小红的复述,听罢再看信笺:“嗯,小红,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生活中的真实演绎。”

“意思是不要有害人的念头吗?”

“不,杀敌八百,自损三千,是愚蠢的行为。”阿初:我的逻辑永远清晰!

#我弟弟这么呆蠢,怎么嫁得出去#

#假如没有八卦,人生将会何等贫乏#

#请叫我八卦小能手#

#小红牌录音机,你值得拥有#

#弟,给我掐算一下,下个月初一天气肿么样,人家想约男神去踏青#(未完待续)

ps:姑表弟结婚,先上车后补票神马的……表弟妹好漂亮,好温柔,好甜~

正文 第一五六章 高攀低就,岂有良缘

姚家在满长安城印象里就俩儿子,大的在翰林院修书,小的在家里读书等着明年下场贡试。时人默认次子就是姚桓,但在姚家族谱上,嫡次子是姚枞,姚桓则是嫡三子。要从族谱上来说,这位比姚桓还更名正言顺,只是有晏修棠在前,时夫人如今看姚桓都有够勉强,何况是姚枞这么个不声不响,听都没听过的存在。

是以,当庚帖送来,时夫人还以为是搞错了,结果差人送还去,又被官媒送还来,与官媒一同来的是姚家的族老,人家背着族谱来的,族谱上明晃晃地写着嫡次—姚枞。

时夫人顿时气个仰倒,时芳华更是有出气没进气,脸色苍白,浑身上下直冒虚汗。时大人还有些不大相信自己听到的,尤自问了一句:“姚桓是嫡三子?”

“正是,三公子比二公子小一岁半,族谱自然不会是今天写好的,这还能有假。我姚家不管高低,好歹是清正人家,怎么也不会在拿儿女姻缘来作文章。”姚家族中老人信誓旦旦,话外音人人听得出来:你当我们姚家人跟你们老时家的人一样,拿家里孩子的婚姻来玩权弄势,要不是我家尽是厚道人,连姚枞你们都别想。归根究底,是你们自己作的恶,这不过是还报到你家身上而已。

当然,这时候,时夫人可以退亲,不过这事已经闹到满城风雨,倘是一退亲,时芳华日后就更别想找什么好人家了。不仅是时芳华,时芳华下边的弟弟妹妹也别想,时夫人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打断牙齿和血吞,时芳华要闹要哭要上吊,时夫人也只能让她哭闹让她吊。再心疼再凄苦,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亲闺女跳到那火坑里去。

经由此事一闹,时夫人完全能推己到人。完全能想象到,当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姚夫人会怎么看待时芳华,那当嫂嫂的长媳又会怎么挤兑。可是时夫人能说退亲就退亲吗,当然不能,她不只一个女儿,她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权衡之下,时夫人最终选择了周全更多儿女,而不是时芳华一个。

为此。时芳华什么也都折腾过了,最后,她什么也不能做。

某日黄昏,时芳华悄无声息地走进时芳年屋里,时芳年当时正在看晏修棠给她送来的书信和一些小物件。晏修棠在信中问时芳年,喜欢院子里种什么样的花,对下人有没有要求,喜欢吃什么口味的菜。又告诉时芳年,他母亲给他们在外面安置了园子,还告诉她。他母亲日常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做些什么事,爱吃什么。言谈如何。

一切,时芳年都懂,此时才明白,为什么时芳菲对她说:“芳年,你是个有后福的,小时受过的苦,嫁给晏公子后,都能补全。自此放下从前的怨与执,好好生活。美好的日子在后头等着你呢。”[汶网//。。]

这些日子,晏修棠所言所行。都能让她开始对生活有所期待,美好的日子。总要有一个美好的人,才能开始盼,才敢于去想。都说生活不如意的人,才会总回想从前,而如意的人,只永远期盼着明天。

时芳年想,现在我明白这句话了,因美好之人,才能去想美好可期之未来。

正在时芳年含笑想着晏修棠的样子时,时芳华走进来,悄无声息地站到时芳年面前:“现在,你高兴了?”

“是,我高兴,不过不是你想的,看着你掉进火坑里很高兴。不管怎么样,咱们姐妹在闺中怎么斗,也不过是为衣裳钗环,院子花草,丫环伙食。谁也没受过什么大罪,也没吃过什么大苦头,更没栽过大跟头,因为不管怎么样,这里都是自个儿家。我是不喜欢你,可也没恨过你,更不会因为你好或不好而高兴或忌恨。”是有怨,是有执念,但恨这样的情绪,从来没有过。时芳年的生母曾告诉过她一句话,憎恨别人,只会悔了自己,她一直深深地记着这句话。

“呵……”时芳华没再说什么,只是冷冷地看着时芳年,似乎想用她冷厉的眼神告诉时芳年“我不好,你也别想有好”。

时芳年好不容易拥有这样的美好,不但视若珍宝,也会全力维护,不过……

“我大约知道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你若还听得进去,等三年,三年之后,你如果还想做你现在想的事,我不拦你,也不给你使绊子。”时芳年觉得,一旦时过境迁,一切都会不一样,三年后,时芳华也会不一样。看看堂嫂们,看看婶婶伯母们,就能知道,婚姻是女人最快的成长方式。

“好啊,我倒想看看,三年会发生什么。”时芳华说完又是一声笑,深深看时芳年一眼,然后转身扬长而去。

时芳年看着时芳华离去的背景,轻轻摇摇头,姚家固然不厚道,但那也是时夫人自取其辱。但凡时夫人安安稳稳待着,哪里会有现在这样的事,姚桓确实是个上佳的夫婿人选。甚至,一度,时芳年觉得姚桓比晏修棠还要好,好在门当户对,好在谁也不用高攀,谁也不用低就。而晏修棠出身实在太好,本人也相当出挑,这样的夫婿,诚然是每个闺中少女所求所盼的,但高攀低就,岂有良缘。

虽然,现在她已经不再这么想,但她依然有压力,她不过小官之女,且因生母早逝,在继母手下成长,很多该学的东西并没有学得太好。因此光是恶补礼仪,人情往来,以及长安城中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很久的时间,而且有些长安贵妇圈里的事,连时夫人也未必知道。

这时候,沈端言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她别的不知道,这几年孜孜不倦地张罗了不少八卦。而且,沈端言不成的时候,还有萧雯和时芳菲补上,三个女人以给时芳年补习为名,着实扒了不少人家的墙皮儿。

“别看那位大人道貌岸然,实则是个美色既可打通的,在外边养着三房外室,奇的是,那位大人的夫人也清楚得很,偏还与那三房外室相处得十分和睦。我们以前还道那位夫人大度能容,却不想哪个女人能容得,如今那三房外室坟头都能长草了。作为正室,我们自然得为她拍手叫好,不过,倘若你遇上这些事,别跟她学,弄得人尽皆知,自然我家妹妹这般聪明,做事不会做得这么现人眼。”时芳菲说完,提供了几个建议,遇上这样的事该怎么处理,能救怎么治,不能救怎么弄。

“表姐,你好像……一直在听,什么都没说,你没什么要叮嘱的吗?”时芳年看向沈端言,这位正在剥着瓜子就茶喝,听八卦听得不亦乐乎,她好像十分乐在其中。

“你想听她说什么,她什么也叮嘱不出来,这就是个吃现成儿的主,别盯着她看,她这样儿的,咱们羡慕不来。有那么个爹,有这么个夫,还有一大群美少年天天哭着喊着要对她好,她哪里用费什么心思。”萧雯说着捅沈端言一下,捏着嗓子拉长腔调,酸不拉叽地说:“就说陛下,对她的事,也比对我这亲姐姐上心。”

沈端言:我提供场所听八卦而已,不用把我拉进去挡枪口,真讨厌。

“这说明陛下厚道,少年们心地善良。”

“嘁,这话也就你说得出来,我们不搭理她。”

“”

…………………………………………

稍后补足字数~

姚家在满长安城印象里就俩儿子,大的在翰林院修书,小的在家里读书等着明年下场贡试。时人默认次子就是姚桓,但在姚家族谱上,嫡次子是姚枞,姚桓则是嫡三子。要从族谱上来说,这位比姚桓还更名正言顺,只是有晏修棠在前,时夫人如今看姚桓都有够勉强,何况是姚枞这么个不声不响,听都没听过的存在。

是以,当庚帖送来,时夫人还以为是搞错了,结果差人送还去,又被官媒送还来,与官媒一同来的是姚家的族老,人家背着族谱来的,族谱上明晃晃地写着嫡次—姚枞。

时夫人顿时气个仰倒,时芳华更是有出气没进气,脸色苍白,浑身上下直冒虚汗。时大人还有些不大相信自己听到的,尤自问了一句:“姚桓是嫡三子?”

“正是,三公子比二公子小一岁半,族谱自然不会是今天写好的,这还能有假。我姚家不管高低,好歹是清正人家,怎么也不会在拿儿女姻缘来作文章。”姚家族中老人信誓旦旦,话外音人人听得出来:你当我们姚家人跟你们老时家的人一样,拿家里孩子的婚姻来玩权弄势,要不是我家尽是厚道人,连姚枞你们都别想。归根究底,是你们自己作的恶,这不过是还报到你家身上而已。

当然,这时候,时夫人可以退亲,不过这事已经闹到满城风雨,倘是一退亲,时芳华日后就更别想找什么好人家了。不仅是时芳华,时芳华下边的弟弟妹妹也别想,时夫人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打断牙齿和血吞,时芳华要闹要哭要上吊,时夫人也只能让她哭闹让她吊,再心疼再凄苦,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亲闺女跳到那火坑里去。(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五七章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时,湖堤春柳,最先在二月寒风里吐露绿意,一串串一行行,随风轻摇。

约是这个时代的人,多没什么娱乐,便是凛冽寒风里的早春行,也热闹十分。顾凛川一手拎着两只纸鸢,一手牵着阿初,小红则拉着阿初的手,不时去看尾巴长长的蝴蝶纸鸢,一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各种对她爹的崇拜。

被自家闺女崇拜惯了的顾凛川表示,这很幸福,没有任何不适感。沈端言早就习惯了闺女对她爹的各种狗腿,各种崇拜,各种无理由抱大腿,是以,十分淡定地在春风里穿行。有人带孩子神马的,才是真正的人生美好,各种赢家,反正俩孩子又不是不爱她,只是……咳,对比一下的话,爱她爱得比顾凛川少而已。

没办法,这位在孩子的事儿上,确实比她更尽心,她再不忿也得承认。

“妈,你会画纸鸢么?”小红听顾凛川提过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