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秦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世秦皇-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营造新式海船本就是极其秘密的事,但在寿宴后卫火察觉有人窥伺,并且临淄城中散布着固山君好帮平民致富。

    上元节一夜间,花灯老板脱贫致富,连带着一条街的花灯商贩脱贫,赵正瞬间成了三掷千金陶朱公。无论哪个时代,只要是人类社会,本质上都向往生活,因此他们追着赵正的车驾,期待成为下一个花灯老板。

    突然间受人追捧,如果你认真那就输了,并且可能赔进去性命。幕后黑手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是齐王,这帮愚蠢的家伙甚至不知道掩饰,治下如此多百姓追捧外人,不派军队制止。

    可悲的齐王,赵正对这个无意间惹到对手叹息,他的智商实在堪忧,若不是占着大义名分,只怕早被田单篡立。

    “固山君,前方在下就要回秦,只能送你到这里。”

    不知不觉间到了岔路口,一路上都是发呆沉思,甚至没有对赢木说句谢谢,赵正有些脸红。

    “多谢公子木相助,此情在下定然铭记于心。”

    “区区小事不必挂怀,但求固山君闲暇时来秦国一趟,我王常思山东崤山以东俊杰入秦为官,其中最赏识便是固山君。

    只可惜周王室先人一步,封为子爵,不然我王定封固山君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军事。”

    战国时各国虽自立为王,但对周天子的封爵依然在意,赵正受天子诏书成为小诸侯,即使再弱小,地位上和秦王同级。

    延请他国封君为官,周王室也要三公九卿正位,各诸侯国一般为相国。秦国孟尝君田文,又称薛君,曾任秦国丞相,周朝大司寇。

    跟诸夏王侯同级,也不必行大礼,算是受封固山君来少有的好处,赵正只是微微俯身一礼,算是拜谢赢木帮助出城之情。

    “公子但请放心,此间事毕,在下定携厚礼入秦拜会秦王,感念秦国一直来对固山的帮助。”

    赐婚这事早晚要处理,加之蒙恬气疾也大有好转,正好称这个机会,去秦国一趟。一方面解除婚约,再者交好蒙武,争取在北伐上得到秦军帮助。

    离了临淄,赵正带着卫火一行骑快马向桑海奔驰,那里将建造出本时代最强的战舰,而且那里还是全天下儒生向往之处——小圣贤庄。

    孟子稷下执教,使齐国文风大震,乡间幼童也会吟诵诗书,周天子称奇赐胙嘉勉。齐威王感念孟子厚德,赐桑海食邑,孟子只要沿海十里建庄,其余归还,一时间传为佳话。

    就像英国唐宁街十,小圣贤庄成为历代儒家掌门居所,此地虽不是稷下教育之地,却藏有万卷上古书籍,规模不亚于洛邑浩藏宫。

    “主公,属下不明白,咱们既然是来造船,干嘛您要答应韩非参加小圣贤庄的论辩大典,那帮儒学士子,口舌之争罢了。”

    风度翩翩的公子非,来齐国贺寿同时回师门参加论辩大典,几十人跪坐席上,舌灿莲花,天花乱坠。最后除了满地的茶叶渣,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从心理上赵正也很鄙夷这种光说不做的假形式,但从思想上要想让华夏经久不衰,必须改变文化源头,其一是废除重农抑商,其二则是改变小农思想,开拓海域。

    大海对于当代人,是天然屏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却从未当作便捷有效的道路。

    纵观沿海四国,燕国君昏臣贪,在燕国开船坞造船,那名太子爷非扒下赵正两层金品。而且被他们知道海路也是一种运输途径后,燕王和太子丹会再次联合打压自己,不惜一切代价毁灭这种威胁燕国的船舰。

    他们太遵守周礼,比正统的周王室都遵守,千年以降燕国竟没有变法,每次都是遭遇危机时稍作改变,只要不亡国,这样挺好。

    南边的楚国和越国,水战优于北方诸国,可是局限的目光,和千年来遭受北方诸国的鄙夷。赵正相信,楚王得到新式战舰后会不惜一切代价疯狂制造,而后从海路运兵,妄图一统天下。

    或许从史学观上看,这有利于华夏一统,可不是固山做的,赵正不是圣人,不会做把刀子让别人捅死自己。

    唯独齐国无论思想还是技术还是形势,都是最有利,对固山有利。儒家文化浓厚的齐国,对海路丝毫不感兴趣,可以防止被偷窃技术;庞大的国力,骄傲的齐国人,他们不会产生燕国一般的威胁感。

    最后最的,齐国有技术,海盐和浅海捕鱼业很发达,证明他们已经制造出适合近海航行的船。

    而赵正去小圣贤庄找虐,客观上讲古人的嘴皮子,尤其是儒家弟子,能把活人气死。

    而他这次去就是要忍着不屑,大谈航海,最好能让齐国人以为他在干傻事,妄图征服神一样的大海。

    因为不屑,战舰的秘密又安全一分,而将来战舰成战斗力后,对世人的冲击也最大,迅速让大家产生好奇心,而后产生野心。

    “呼,真是个不小的任务,另一个时空的诸葛兄若在天有灵看在我仍命名孔明灯的份上,传授我几分舌战群儒的经验。”

    赵正闭着眼祈祷,同时深呼吸,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桑海城不大,商业不发达,只有捕捉贩卖鱼虾的商贾,海鲜赵正不感兴趣,远处那座闪闪发光的大宅子兴趣十足。

    “公子是头回来桑海城?”

    赵正呆望小圣贤庄的样子,吸引一位路人,他停下脚步介绍道:“儒门五绝中端木公子,称商绝,乃是七十二贤端木赐的后人,为答谢师门授业之恩,用万两黄金镶嵌小圣贤庄屋顶,视其在日间闪闪发光,闪耀全桑海。”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今倒成了黄金屋里藏书。”赵正喃喃自语,那名路人也离去。

    “多谢兄台相告。”

    礼貌不能缺,赵正躬身一礼大喊道。

    “喏,那小子,答谢不心诚,不如不谢。”

    一位高带儒冠的老者背手昂立。

第七十七章 境界上甩诸位一条街()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要不是看在儒家圣地的份上,这句谢赵正都不会说,现在好了说了谢谢却被个老儒生指责。

    观那老者鹤发,眉宇间一股正气,食指和拇指顶端有茧,想必平日里好舞文弄墨,衣衫上却无丝毫墨点,前摆光洁无比。

    岁数大,好写字,还爱干净,出现在桑海城里,一定是那种贯彻儒家礼仪到脚趾头里的铁杆儒生。

    “老丈有礼了,在下诚心答谢才大声喊,生怕那位仁兄听不见,怎么就是不诚心了?”

    遇到这种分分钟用大道理淹死你,而且你还找不出他人格缺点的人,必须小心再小心。

    那老者鼻间发声:“受人恩而谢,出自内心礼仪廉耻。谢,是你心头有感恩之情,与他人无关;你大声答谢,处处告诉别人,不是内心无感恩,却张扬掩饰又如何。”

    “额”,首次被批评的哑口无言,真没经验对付此事,赵正干脆退让一步,免得把老者气倒街头,名声就算彻底臭了。

    “晚生受教,谢老丈指责。”

    “嗯,这句话听得还挺舒服天子都头疼的固山君道歉,老夫也算没白活这么大年纪。”老者一步三摇,仰天大笑离去。

    赵正苦涩地抬起头,名声大了副作用真多,在从未来过的桑海城也能被人认出,而且诚心找自己麻烦,借以彰显自身。

    “焉敢对我家主公放肆。”

    同一时间,卫火带人将那老者团团包围。

    赵正赶紧四处观望,脚下街道地处偏僻,不是常有人走他大松一口气。

    “赶紧把刀收起来,怎可对一老者拔刀。”

    赵正拱着手,生怕老者生气闹大,赔罪道:“老丈受惊了,年轻人性子急了些,您老多担待。”

    “哈哈哈~~”

    就这样被生生无视了,要不是看在是白发老者份上,赵正都想拔刀,怎么也要吓唬一下。

    穿越来第一次吃瘪,还是被一个老儒生羞辱。

    “先去看看船坞,而后找官驿住下,桑海的儒生很厉害,你们切记不可与之发生冲突。”

    说这句话时赵正都疑惑,常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看来事实不是如此,跟兵说不清道理的一定不是个好秀才。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尊周礼为核心的儒家并不受诸侯青睐,于是孔子周游列国,最后无功而返,回到故国著书。

    时光荏苒,法家走在治国第一线,各国相继变法,学法的士子逐渐多起来。但渐渐地诸侯觉得不是那回事,法家士子太过阴险,变着法寻找国法中的漏洞,给司法找麻烦。

    可能他们是想指出漏洞显示才华,诸侯却并不这么想,于是乎沉寂很多年的儒家被拿上台面。

    儒门七十二贤人,道德上无人可比,而且尊崇的君让臣死,臣不死不忠的思想让诸侯眼前一亮。

    儒家弟子迅速攻占各国庙堂,担任祭祀、教育这些无足轻重,却有很衬面子的官职。

    今天是儒家一年一度的论辩大典,广邀百家士子,讨论天人大道,寻求宇宙最深处的哲理。

    在朝为官的儒家士子很期待这天,只有这天他们可以将朝堂上压制自己的法家士子说到怀疑人生,痛哭流涕感慨以往歧途。

    二月初一,再往后就要春耕,日子算的很准。

    赵正跟在鱼贯而入的宾客里,走到门口时递上韩非给他的请柬。

    守门的童子一愣,论辩大典按理没有限制,凡来者皆可入内柬只有少数几个宾客才有。眼前这位衣衫普通,没有随从,手里连本策论都没有,怎么看都不像贵宾。

    赵正等的有些不耐烦,尤其这童子一直盯着他他菊花好一紧,于是问道:“请柬有问题吗?”

    “没有,只是……”

    未说完,赵正已经。童子摇摇头接待宾客,兴许又是哪个隐士弟子代替师父拜访。

    “忍住,一定要忍住。”赵正躲到角落,深呼吸自语道。这几日他处处低调,不再遇上老儒生一类的人,卫火等护卫一步没出官驿,甚至都没有陪着赵正一块来,就是不想暴露身份。

    佩戴唐刀的护卫,全天下没有几人,其中尤以赵正陌生,此前从未出席过这类场合。难怪上次那老儒生能认出,十几把唐刀挂着,有脑子就能猜出来。

    想着一会还要上去“找虐”,赵正差点泪流满面,跟儒生论理,仅次于跟泼妇讲理。

    “算了,再忍耐一会,趁着身份未暴露,安静地休息一会。”

    赵正自顾自观赏着风景,有几处假山不亚于苏州园林风貌。

    突然,一只肥腻大手拍在他肩上,赵正甚至能感觉到身后那人身上肉颤动的频率。

    “赵兄,不对改叫固山君,怎么现在才来小圣贤庄,可让我好找。”

    浑身是肉的朋友,赵正只认识卫鼎食,这位卫国公子也是儒家弟子,不过平日里将儒学吃到肚里,而后还给大地了。

    赵正苦笑着回头,这下一定被人认出来了,端木果果然跟卫鼎食在一起,而且还有颜路和一个短须青年。

    “韩非兄听说有人拿请柬投门,我随两位师兄便出来迎接,怎么你一个护卫都没带。”端木果很疑惑地问道。

    这个问题更加苦涩,儒家弟子尊王,重君臣之别,赵正公开帮助权臣田单架空齐王,早成过街老鼠。在和桑海县令见面时,衙署的儒家官吏态度已经表明一切。

    “今日论辩不是打仗,相信也没有刺客,故而就不带护卫了。”

    其实是怕带上护卫一个不慎,被儒家弟子指责,那时自己真要爆发,后果便不可挽回。

    短须青年躬身礼道:“多谢固山君信任,伏涅不胜感谢,小圣贤庄四周皆有弟子看守,定然不会混进歹人。”

    儒门大师兄,“仁绝”伏涅,处事平稳,道德出众,五年前接任师叔荀况庄主之位,儒家二人物。

    儒门五绝,有三人赶来迎接,不成焦点才怪,赵正只好大方地亮明身份,会场就坐。

    由里向外,逐次降低,正中有一凉亭,摆设了条桌,还有茶水,显然贵宾才能就坐。

    其余宾客弟子不分尊卑,长幼有序依次排开,围坐在凉亭四周,犹如众星拱月。

    少时韩非出现,身边跟着一位青衫公子,正是张良。

    儒门五绝出现,会场中有些小骚动,幸好没有女子在场,否则欢呼声一片,非让赵正产生演唱会的错觉。

    “方才我在外与人闲聊,发觉固山君已成众矢之的,在下不该勉强固山君参加,抱歉,抱歉。”韩非拱手抱歉,脸上却一片嬉笑。

    伏涅见状斥责道:“君子怀德,常思与人不公,因师弟邀请固山君已处处不悦,怎可嘲讽,还不快快道歉。”

    韩非哑然止声,他好诙谐,与人玩笑,知道赵正也不是小肚鸡肠之辈,故而调笑。但是大师兄有言,他不敢违逆,连忙正色躬身道歉。

    “好了固山君就坐,我与众师弟陪坐。”

    伏涅一举一动,无不合乎周礼,以子爵小诸侯之礼对待赵正。

    公然坐在亭上,底下一片哗然,此等不尊礼仪,穷兵黩武之辈参加大典的资格都没有。

    “喏,固山君不是田太师门客吗,为何屈尊降贵来我儒家小圣贤庄?”这算是语气轻缓的。

    另一个估计是王室子弟,厉声骂道:“鸿儒论德教化圣地,你这无知武夫速速离去,免得自取其辱。”

    如此当面指责,赵正面带怒色。伏涅就要制止那弟子,却被张良轻轻拦下,不逼一下,闻名天下的固山君又怎能显露真才。

    赵正果然被激怒,一甩袍袖笑道:“鸿儒,武夫恕在下直言,也绝非针对谁,境界上在下甩诸位一条街。”

第七十八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武无第二,文无第一。武者比试拳脚内劲,谁强谁弱一目了然,文人不同,经学诗书总有一丁点比对手强,所以没有人承认对手比自己强。

    赵正被逼无奈,出言反击,直指儒家弟子境界不如自己,顿时引起轩然大波,那名王室弟子更是急得站起来,怒气冲冲指着赵正。

    其余弟子因为赵正说“甩诸位一条街”,纷纷起身应和,一时间赵正果真成众矢之的。

    “哈哈,看来今日又能听一番振聋发聩的新学问,二师兄如要记录,可要赶紧拿起笔。”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韩非,紧着又调笑起来。

    伏涅也顾不得说他,实在是现场太乱,论辩大典被赵正一句话变成讨伐大典,人都指责着他。

    “荀夫子到。”

    大门口一声高呼,会场顿时安静下来,不论何人皆躬身施礼,迎接荀况。这是学问上的大师,不论尊卑,赵正也跟着躬身。

    “呦呵,固山君果然不同寻常,今年大典倒是十分热闹,伏涅记下这次盛况,以后不景气时就请固山君暖场。”

    好熟悉的声音,而且还用自己发明的词汇,暖场,你当这是歌剧院,需要我这个大明星揽人气。赵正抬起头,五官瞬间呆滞,运气这么差,头一天入城遇见的那个老儒生就是荀况。

    “你就是荀夫子?”

    荀况戏谑道:“可不是老夫,倒是前几日吓着固山君了,听说你直到今日才露面。”

    原来是故意的,就是找茬,还说出那些奇奇怪怪,比文言文都奇葩的语言,五迷三道自己竟然信了。

    怒气值瞬间爆表,堂堂儒家掌门人,竟然是个老顽童,调笑一个景仰他很多年的后辈,友谊的小船沉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