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大气象师-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两天后,行宫正殿。

    伏寿正襟端坐,内心虽然焦虑,但表面上却气定神闲,不露声色。

    刘协则不然,刚刚坐下又站起来,踱一会步又一屁股坐了下来,焦虑不安的情绪,全都写在了脸上。

    忽然间,宦官入内,报称董嫣已回来,正在殿外候见。

    董嫣归来,意味着苏哲跟西凉军的战斗,是胜是负已有结果。

    “嫣儿,嫣儿,苏哲他是不是被西凉人打败了?”刘协迫不及待的急问,语气明显以为苏哲会输。

    董嫣却没急于回答,只是趋步上殿,盈盈一礼:“嫣儿拜见陛下,拜见娘娘。”

    “拜什么拜,你快说啊,苏哲到底是输了还是胜了?”刘协急的都失了体统。

    伏寿见他这样,不禁秀眉一凝,干咳几声提醒。

    刘协早就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完全无视伏寿的提醒,一个劲的催问。

    董嫣也是无奈,只得笑着宽慰道:“陛下莫急,苏太守他胜了。”

    苏哲胜了!

    刘协身形一震,眼眸中瞬间涌起震惊之色,仿佛不敢相信董嫣所说,以为自己听错了。

    愣怔了一下,刘协才猛摇头道:“不可能,西凉铁骑天下无敌,兵马数量比苏哲的南阳步卒还多,苏哲他就算有天大的能耐,能守住就不错了,怎么还能击败西凉人,而且,而且这才几天的功夫,这怎么可能,咳咳——”

    刘协太过于激动,说话太快,唾沫呛了嗓子,咔咔的咳了起来。

    董嫣看着刘协这副样子,又是尴尬又是惶然,一时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伏寿听得苏哲胜了,原本是惊喜不已,但见刘协这样子,眼眸中不禁掠过一丝失望之色,轻叹着摇了摇头。

    她便起身下阶,轻拍着刘协的背,劝道:“陛下莫急,苏卿胜了,这是好事,陛下该高兴才是。”

    说着,她又向董嫣道:“嫣儿,你快说说苏卿是怎么这么快击败西凉人的,莫让陛下再担忧。”

    董嫣不敢再迟疑,忙是把苏哲如何借洪水之力,不废吹灰之力大破西凉军团的经过,绘声绘色的道了出来。

    伏寿表情越听越奇,不禁点头赞叹道:“这个苏子明啊,不愧是荆襄第一才子,当世卧龙,本宫果然没有看错,陛下得此人辅佐,大汉中兴指日可待也。”

    “娘娘确实英明,当初娘娘力排众议,决定前来依靠苏太守的决定是对手。”董嫣点头附合,脸上浮动着深深敬意,“嫣先前还怀疑过娘娘的眼光,但当我在三户亭,亲眼看到苏太守是如何如鬼神般算出天降暴雨,水淹西凉人的盛况时,嫣才知道自己错了,不该怀疑娘娘,这个苏太守,当真有经天纬地之地,不愧是卧龙啊。”

    两个女人,你一言我一句,对苏哲是赞不绝口,啧啧称奇。

    刘协听了董嫣所说,确信苏哲胜了,本来还挺高兴的,甚至还有几分欣喜若狂。

    但当他听着自己的皇后,自己将来的妃子,以那般欣赏敬佩的表情,毫不吝惜赞美之词评价苏哲,甚至把苏哲称为“卧龙”之时,心里便开始不是滋味有,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忍无可忍之下,刘协重重的咳了几声,沉着脸道:“朕不是才是这世上唯一的真龙吗,怎么又多出来一条龙?”

    大殿上,瞬间鸦雀无声。

    伏寿和董嫣对视一眼,眼神不安,这才意识到,他们这般盛赞苏哲,无意间伤及了天子的自尊。

    伏寿忙是笑道:“这天下,当然只有陛下才是唯一的真龙了,苏子明就算被荆州人称为卧龙,那也只是一条卧着的龙,怎能跟陛下这翱翔九天的真龙相提并论呢。”

    “就是就是,娘娘言之有理。”董嫣忙附合道。

    “卧龙卧龙,只怕有朝一日一飞冲天,就会变成了飞龙,没人能拴得住他啊。”刘协一声叹息,言语透着意味深长之意。

第一百一十八章 控 制!() 
刘协显然是话中有话,伏寿岂能听不明白。

    当下伏寿脸上便流露出自信的微笑,宽慰道:“陛下放心,臣妾料这苏哲是个忠臣,况且,就算他将来生了异心,臣妾也有办法控制住他。”

    “真的?”刘协眼眸亮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臣妾还能骗陛下不成。”伏寿点头道。

    刘协这才宽了心,一脸欣慰道:“那就好,就劳烦皇后多费心了。”

    眼见刘协表情好转,伏寿方才暗松了口气。

    于是,这帝皇二人终于可以放心踏实,再无顾虑的在这行宫中住下,坐等苏哲归来。

    数日后,苏哲果然率凯旋之兵,荣归宛城。

    宛城的百姓们听闻西凉人入侵,无不是提心吊胆,担心他们的太守不是西凉人对手,自己会再次被入侵者蹂躏。

    当苏哲胜利归来时,全城百姓无不惊喜如狂,对苏哲是又敬佩又感激,纷纷自发的夹道欢迎。

    苏哲在万众欢呼声中,昂首入城,享受了一把胜利者该有的殊荣。

    为表示对天子的敬重,苏哲一入城,连自己的太守府都没有回,便径直前往行宫去面圣。

    而在大殿中,刘协也在伏寿的提议下,一早就备下了御宴,为苏哲接风洗尘,以嘉奖慰劳他的救驾之功。

    御宴的气氛君臣融洽,苏哲对天子皇后礼敬有加,与当初董卓的飞扬跋扈,形成了鲜明对比,没有半点据功自傲的态度。

    苏哲的态度,自然让刘协和伏寿感到欣慰安心,这帝后二人投桃报李,对苏哲也是屡屡赞赏。

    不觉酒过三巡。

    伏寿浅饮一杯酒后,微微笑道:“苏卿啊,如今陛下既已安全的巡幸宛城,也当尽早向天下宣布陛下的所在,好召集流散的文武百官前来宛城,重开朝廷,才好稳定天下人心。”

    她的话苏哲当然明白,天子这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公开他的身份,让那些忠于他的汉臣,前来宛城聚集,以充实自己的实力。

    苏哲却不这么想。

    那么多汉臣来了,多少张吃饭的嘴等着喝他的血,以他现在的财力物力,暂时还负担不起这么多闲人。

    二来他刚回宛城,还需要花点时间,完成对宛城兵力的重新布局,以及在行宫中眼线的安插,对天子皇后,以及董承这样天子心腹的监视。

    换句话说,他必须要做到对宛城的绝对掌控,以免大量的朝臣涌来,使天子的实力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对他造成了宣兵夺主的威胁。

    当然,前两点顾虑,苏哲只能埋在心里,不能跟天子明说,他能说的只有第三点理由。

    当下苏哲便拱手道:“陛下,娘娘,臣以为陛下还是暂时不要公开身份,朝廷也当拖后重开的时间比较稳妥。”

    伏寿眉色微微一动,显然对苏哲的反对,有些意外。

    刘协也狐疑道:“苏卿何出此言。”

    苏哲便道:“陛下虽然安全了,但也只是暂时,南面尚有刘表,东面又有袁术和青州黄巾军,这些人若听闻陛下身在南阳,只怕有可能会有异动,以臣眼下的实力,阻挡西凉军还勉强可以,但若同时应对这么多路人马,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刘协没主意,看向了伏寿。

    伏寿微微点头:“苏卿所言无不道理,刘景升虽是汉室宗亲,但毕竟也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豫州的袁术素来就不是善类,还有兖州的那些黄巾贼寇,更是疯狂凶残之辈,这些人都不可不防。”

    “皇后娘娘所言甚是。”苏哲又一拱手,“所以臣想请娘娘给臣一点时间,让臣能尽量扩充兵马,布局南阳周围的防御,那时陛下再公开身份,便万无一失了。”

    伏寿沉吟片刻,看向了刘协,暗暗点头。

    刘协便问道:“让朕暂时隐瞒身份也不是不可以,那你打算让朕瞒到何时?”

    “这个嘛,就不太好说了。”苏哲面露几分为难,“臣只能说会竭尽全力,好让陛下尽快重开朝廷。”

    刘协表情有几分闷闷不乐,却也无可奈何,只好摆了摆手,“好吧好吧,就照你说的办吧,朕就暂时隐忍几日。”

    “陛下英明,陛下能屈能伸,有勾践之奇,他日必能成为我大汉中兴之主,臣敬陛下。”苏哲当然不忘拍他几句马屁,给天子几分面子。

    刘协果然高兴起,哈哈一笑:“若朕果然能中兴汉室,你苏卿就是朕的中兴第一功臣。”

    君臣二人皆笑,兴杯对饮而尽。

    正殿中的气氛,很快又重新回到了愉悦轻松,君臣和睦的节奏。

    又是几杯酒饮过,伏寿悄悄向董承使了个眼色。

    董承会意,便举起杯来,笑呵呵道:“苏太守以一场洪水,借天之力大破西凉军,此实是神来之笔,令我佩服不已,这杯酒我敬苏太守。”

    “董将军过奖了。”苏哲谦虚了一下,举杯饮尽。

    酒饮过,董承话锋一转,说道:“眼下南阳四周虎狼环伺,苏太守要防范那么多潜在的敌人,想来定会兵马捉襟见肘,既然如此,苏太守大可把外宫的守备兵马调走便是,由我的羽林军来接管外宫防务,也算是为苏太守分担一二。”

    这新太守分为内院外院,如今改为行宫之后,便变成了内宫外宫。

    苏哲在天子入住之前,便提前做了准备,命苏飞率一千嫡系苏家军,驻守外宫,名为保护天子皇后,实际上也是一种防范监视。

    董承这番话,鬼才相信他是为了给自己分担,无非是受了伏寿的暗示,想要趁机把自己的势力挤出行宫,把整个行宫的控制权,都握在天子手中。

    哪有这么好的事……

    苏哲一眼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心中冷笑,表面上正色道:“董将军这说的是哪里话,保护天子乃是义不容辞之事,就算我再缺兵马,也不能缺了保护天子这点兵马,这外宫的守备,就不劳董将军操劳了。”

    董承被苏哲的一本正经堵了回去,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只得偷偷瞄向了伏寿。

    伏寿便笑道:“苏卿的心意陛下当然知道,只是眼下防御四周的敌人才是重中之重,既然董将军的羽林军有这个能力守御外宫,苏卿不妨就把这重任交给他吧,你的那些将士,应该把他们派往更重要的地方去。”

    “娘娘此言差矣,保护陛下,就是最重要的事,这些将士们还是留下来守备外宫为好,毕竟他们更熟悉宛城的情况。”苏哲是坚辞不肯让步。

    伏寿秀眉不禁暗暗皱起,一时迟疑,琢磨着怎么劝服了苏哲。

    那董承却不高兴了,脸一拉,冷冷道:“我说苏太守,你这么坚持要把自己的人马留在宫中,莫非不只是想保护陛下,还心存别的心思不成?”

    苏哲立时也把脸一沉,针锋相对的反问道:“董将军为何又执意不许我的将士们保护陛下,难不成,董将军不信任我吗?还是,陛下和娘娘不信任我?”

    说着,苏哲不满的目光,射向了刘协和伏寿。

    大殿中的气氛,立时紧张起来。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君 臣() 
“那个,那个……”

    刘协被苏哲突如其来的质问,问的有些慌了,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好望向了身边的伏寿求助。

    伏寿秀眉只皱了一瞬,旋即端庄的脸上浮现笑容,说道:“苏卿这是哪里话,天子和本宫若是不信任苏卿,就不会来巡幸南阳了。其实董将军也是想为苏卿分担压力而已,既然苏卿没问题,那天子和本宫,自然是乐得苏卿为我们守御外宫了,这样我们才更安心。”

    伏寿不愧是伏寿,审时度势,见苏哲不肯松口,立时便改变了主意。

    一见伏寿态度转变,董承虽然心有不爽,也只得跟着附合道:“娘娘所说,也是我的心里话,苏太守可千万别多想。”

    “怎么会呢。”苏哲脸马上转阴为晴,笑着一拱手,“陛下和娘娘如此信任,臣自当派得力大将守御外宫,谁也别想威胁到陛下和娘娘的安危。”

    伏寿面露欣慰的笑容,点着头道:“有苏卿这番话,陛下和本宫就放心了。”

    说着,伏寿又瞟了刘协一眼,示意他这个皇帝,也该站出来表个态才是。

    刘协怔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忙附合道:“正是正是,皇后所说,也正是朕的意思,一切就辛苦苏卿了。”

    苏哲站了起来,拱手道:“多谢陛下和娘娘信任,臣必尽臣所能,为陛下的中兴大业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表面上的慷慨陈词一番后,苏哲便以不打扰天子休息为名,告退而去。

    看着苏哲离去,龙座上的刘协,不禁松了一口气,抬手拭了拭额头,竟是紧张出了冷汗。

    伏寿向董承使了个眼神,董承便叫关闭殿门,这正殿内外,便只剩下了忠于天子之人。

    刘协忍不住抱怨道:“董爱卿,皇后啊,你们也真是的,怎么好端端的,非要跟那苏子明提接管防务的事,你们这不是成心让他生疑吗,你们看他方才那疑心的眼神,看的朕直冒冷汗。”

    伏寿却道:“陛下乃九五至尊,怎能这般沉不住气,那苏子明不过是一个眼神而已,陛下怎能就慌的失了分寸。”

    刘协一怔,顿时面露几分尴尬,挠了挠后脑勺,不知如何回答。

    这时,伏寿方才解释道:“行宫乃是陛下的行宫,当然要由陛下的羽林军来把守,若容外臣的兵马屯驻在皇宫中,那成什么体统,陛下岂不是在跟在长安皇宫一样。”

    刘协身形一震,猛然警醒,慌道:“皇后的意思是,那苏子明不肯把他的人马撤出外宫,难道也想学做董卓?”

    “那倒也未必。”伏寿忙宽慰道:“陛下和苏子明接触未久,咱们对他存有提防,他多半也会对我们心存提防,所以才要有所保留,这君臣间的信任想要完全建立起来,只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那就好,那就好。”刘协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方才缓和下来。

    正殿中,陷入了沉寂。

    须臾,那董承忍耐不住,问道:“陛下和娘娘不叫臣收回外宫的守备臣理解,难道陛下和娘娘真要听那苏子明所说,迟迟不向天下宣布陛下所在,召集群臣前来辅佐陛下吗?”

    刘协自然还是没有主意,只得看向伏寿。

    伏寿却冷笑道:“那苏子明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不过,就算不召集群臣前来,陛下身边岂能没几个得力的忠臣相助,莫非还真的一切听从他苏子明的安排不成。”

    “娘娘的意思是……”董承眼前一亮。

    伏寿便道:“本宫在离开长安之前,已密派人通知了本宫的父亲,还有皇甫嵩等几位忠臣,让他们不要跟着王允吕布东逃,而是化妆成百姓,尾随于天子车驾之后,走山间小道来南阳。这个时候,想必他们已经到了,就烦劳董卿悄悄派出靠得住的人,去北面一带接应他们来宛城吧。”

    董承恍然省悟,顿时欣喜不已,盛赞了一番伏寿英明,便领命而去。

    刘协也是惊喜不已,一脸激动道:“没想到皇后你想的这么周到,竟然提前有此安排,不错不错,有了国丈和皇甫将军在朕身边,朕就安心了。”

    伏寿脸上则绽放着自信的微笑,宽慰道:“臣妾既然敢劝陛下前来南阳,自然会安排的万无一失,陛下尽管放心吧,那苏子明若老老实实做忠臣,为陛下鞍前马后兴复汉室便罢,若他胆敢有异心,臣妾只消略施手段,便可夺了他的权,叫他后悔莫及。”

    “好好好,朕的皇后当真是这世上最聪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