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大气象师- 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超身形只是微微一颤,邓艾却胸中气血一荡,握枪的双手,隐隐感到一丝发麻。

    锦马超的武艺,毕竟还在邓艾之上,一招交手,高下立分。

    张绣却瞅到空隙,得以蓄足了力道,一记重枪袭向了马超的后脑。

    马超还想再攻邓艾,枪锋还在半道上时,感知到后方杀气袭来,只得收回银枪,反手又攻向了张绣。

    邓艾则趁此机会,压制住了翻滚的气血,银枪纵荡而出,再攻马超。

    两员大将,配合默契,银枪化成漫空光雨,铺天盖地的袭卷而上,将马超包裹其中。

    马超虽强,但也没有强到逆天的程度,在张绣和邓艾的包夹之下,勉强战成了平手。

    他三人的斗将虽是平手,汉军却已处于完全土崩瓦解的境地,在魏军的两路夹击之下,被杀的七零八落,一路向着南营方向败溃而去。

    马超越战越心焦,胸中怒火熊熊狂燃,却又无处发泄。

    他偷眼四下一扫,发现左右士卒越战越少,他眼看着就要陷入魏军的重围之中。

    “该死,我西凉锦马超,岂能折到这种地方,子岳,你的仇为兄只能改日再替你报了……”

    逃脱的念头一生,马超毫不犹豫,强攻几枪逼退了张绣和邓艾,拨马便向南营逃去。

    邓艾和张绣对视一眼,二人脸上燃烧着惊喜,邓艾兴奋叫道:“张兄,没想到马超会率军出营,这真是意外之喜啊,我们一鼓作气,破了汉军的南营!”

    “那还等什么,追!”

    张绣豪情万丈,大笑一声,拍马继续追击。

    邓艾也拍马穷追了上去。

    魏军步骑如虎如狼,辗杀着败溃的士卒,一路向着南营方向杀去。

    当马超和他的败兵,逃回南营之后,还来不及关闭营门之时,魏军便追辗着杀了进来。

    汉营中虽还有五千兵马,却根本挡不住魏军的冲击,转眼也陷入惊慌失措,土崩瓦解的境地。

    马超被追的心惊胆战,根本不敢停留,只能弃了南营,向着阳平关方向败逃而去。

    最后一缕残阳落山之时,整个汉军南营已被魏军攻陷,到处飘扬起了大魏的战旗。

    邓艾和张绣没有继续追击,而是立马营门,远远望着敌军败溃逃跑的身影。

    “这一战,当真是意外之喜啊,士载,你说那大耳贼接下来会如何?”张绣笑望向邓艾。

    邓艾冷笑道:“大耳贼还能怎样,到了这般地步,当然只能弃了大营,逃回阳平关去了。”

    张绣一搂邓艾肩膀,望着敌军逃走的方向,哈哈大笑起来。

    大营中,得胜的魏军将士们,无不欢呼大叫,痛快的呼声,应彻定军山。

    ……

    定军山,北营。

    时已入夜,皇帐之中,刘备却还在不断的踱步,灰白的脸上难掩焦虑。

    马岱所部派出已有一个多时辰,至今却还没有音讯,而南营上空的硝烟,却让刘备时时刻刻都感到揪心。

    “苏贼到底有多少兵马,竟然敢攻南营?莫非,那苏贼又偷偷摸摸,瞒过了我们的耳目,又派了更多的人马来定军山了吗……”

    刘备忍不住喃喃自语,心中越发焦虑不安。

    一旁的法正则宽慰道:“陛下莫要太过担忧,那苏贼怎么可能瞒了我们的耳目,派大股魏军来定军山,臣料这必是敌军虚张声势。”

    “虚张声势?”刘备停下脚步,眼珠转了几转,蓦的想到什么,“难道说,敌军是佯攻南营,想要诱朕派出援兵,他们好在半路截杀?”

    法正身形猛然一震,不由打了一个寒战。

    随后,他却不以为然的笑道:“陛下多虑了,魏军若想设伏,就只能在定军山上藏伏兵,可定军山都被一把火烧了个通透,山上若有伏兵,一眼就能看出来,既然现在山上没有发现敌军的踪影,那就没必要担心。”

    刘备恍然省悟,这才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孝直言之有理,看来朕是多虑了。”

    话音方落,外面斥侯匆匆而入,颤声叫道:“启禀陛下,大事不妙,我援军在半路被敌军伏军,我军惨败,马岱将军被敌将张绣所斩。”

    紧接着,另一名斥侯紧随而入,惊叫道:“禀陛下,马孟起将军率军救援,被我军败兵冲乱,为敌军所败,已失了南营,向阳平关逃去。”

    两道噩报,先后而来,如两道晴天霹雳,轰响在大帐中。

    刘备愕然变色。

    法正愕然变色。

第八百五十二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 
    马岱被斩!

    马超兵败!

    南营竟然也失陷?

    一连串的惊人消息,轰到刘备头晕目眩,身形晃了几晃,一屁股跌坐了下来。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孝直,你不是说定军山不可能有伏兵吗?这是怎么回事?”

    刘备惊愕的目光,怔怔的看向法正,想要寻求答案。

    法正额头冷汗直滚,眼中涌动着纠结困惑,显然也陷入了深深的惊异当中,想不通是为什么。

    “定军山明明空无一人,哪里来的伏兵?”法正无法接受事实,沙哑的冲着斥侯大叫。

    “禀法太尉,敌军是藏在我旧营的灰烬废墟之中,以烟灰涂满全身作为伪装,所以我们从山下才没发现。”

    刘备和法正身形又是一震,蓦的恍然省悟。

    他们终于明白了一切。

    在定军山脚设南北二营,虚张声势进攻南营,魏军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给他们下套,为的就是引蛇出洞,以伏兵计重创他们。

    而魏军伏兵的藏身手段,更是匪夷所思,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过来。

    这一切的布局,精妙诡诈到了极点,就仿佛苏哲将他们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细微的想法,都算到了准确无误。

    人的智谋,怎么可能达到这等地步!

    刘备和法正主臣二人,僵在了原地,陷入了惊魂落魄之中,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半晌后,法正忽然向刘备跪下,愧然道:“是臣无能,没能看破苏贼的奸计,非要劝陛下回夺定军山,致使陛下损兵折将,请陛下降罪。”

    刘备身形微微一震,看着跪地的法正,震惊失措的情绪,方才渐渐平伏下来,表情也由惊愕变成了苦涩。

    “定军山乃阳平关咽喉,就算是你不劝说,朕也会来夺回,怪不得你,你起来吧。”刘备无力的摆了摆手。

    法正这才站起身来,依旧是一脸的愧色。

    “孝直,事到如今,你说朕该怎么办吧。”刘备无力的坐了下来,一副无助的神情。

    法正深吸一口气,默默道:“这一役我军损兵过半,又折了马岱这员大将,以我们现有的兵力,还有将士们的士气,只怕是无法再夺回定军山了,所以臣以为不如……”

    法正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饮,不好开口。

    “都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你尽管直言吧。”刘备摆手道。

    法正只得叹道:“定军山夺不回,阳平关必不能守,阳平关守不住,汉中也没办法守住,到了这个时候,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损失,保存实力,只有弃了阳平关,由斜谷撤往关中吧。”

    刘备沉默不语,灰白的脸微微抽搐,显示着内心的不甘与无奈。

    其实他知道法正想说什么,也清楚到了这个地步,除了弃守汉中之外,他已别无办法。

    只是,一想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户口百万的益州,就这样拱手送给苏哲,他实在是不甘心。

    何况,这一场仗下来,他不仅是失了益州,还折损了近十万多的兵马,比失了益州更叫他肉痛。

    此时弃汉中而走,就是名符其实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叫他如何能不心痛纠结。

    “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现在撤的话还可以全师而退,若是再拖下去,一旦军心瓦解,被魏军强行攻破阳平关,到时候我们就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法正继续苦劝道。

    刘备身形一凛,狠狠的打了个冷战,后背瞬间浸出了一层的冷汗。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刘备终于一声长叹,无奈的摆手道:“传令下去,大军弃了阳平关,从斜谷撤回关中吧。”

    法正松了一口气,却又道:“陛下英明,弃守汉中确实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过臣以为,我们也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把整个汉中,完好无损的送给苏贼。”

    “那孝直的意思是……”刘备眼眸又微微一亮。

    法正便冷冷道:“汉中的土地城池我们虽然带不走,但近二十万的丁口,却可以尽数迁往关中,一者可充实关中人口,二来也能让苏贼没办法以汉中为根基,对我关中发动进攻。”

    此番话一出,刘备精神顿时一振。

    苏哲若是得到了汉中,便能以汉中为进攻关中的前进据点,分别从东南两面威胁长安一线,这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

    而若把汉中人口迁光了,苏哲就没办法从汉中就地征粮,也没办法征调运粮的民夫,自然也就无法从汉中发动对关中的进攻。

    苏哲若是想把汉中利用起来,就必须要从益州其他诸郡,往汉中迁移百姓,重新充实户口。

    而这个过程,注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迁民到安民,再到新迁的移民能稳定的产出粮草,供给足够的魏军作战,这其中至少得两三年的功夫。

    也就是说,刘备至少可以有两三年的功夫,不用担心汉中方面的威胁,可以集中全部力量,来应对苏哲从中原一线的进攻。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是刘备唯一值得安慰的手段了。

    思虑再三后,刘备欣然道:“就依孝直之计,我们先在阳平关再撑几日,速传令汉中各县官吏,叫他们即刻把百姓给朕统统迁往关中。”

    顿了一顿,刘备眼中掠起凶光,冷冷道:“还有,百姓迁走之后,给朕把带不走的粮草钱帛,连同城池一并烧掉,朕连一粒米都不会留给那苏贼!”

    “陛下英明。”法正忙是一番恭维。

    当下,刘备不敢拖延,不敢再对定军山发动攻势,弃了北营退回了阳平关。

    一回到关城上,刘备便迅速派人亲信,持他的圣旨前往南郑等汉中各重要城池,着手迁民。

    这一次,刘备是下了狠心,除了使者之外,还派出了近五千兵马,发用最强硬的手段进行迁民。

    刘备甚至已不顾惜自己仁义的名声,下令但凡敢有抗旨,拒不迁移的百姓,格杀勿论。

    一时间,整个汉中都变成了人间地狱。

    那些自幼生活在汉中的土著,在地方官和汉军的强迫下,不得不舍弃了自己的家园,携家带口的踏上了北往关中的牵移之路。

    天下百姓素来安土重迁,自然有不少人不愿离开家乡,甚至还组织起来,用武力反抗汉廷的强迁政策。

    汉军有刘备的旨意,对这些反抗的百姓,自然是进行强力镇压,不惜进行血腥的屠戮,以达到震慑人心的作用。

    短短十日之内,包括治所南郑在内的汉中各城,便被迁了一个精光,近二十万百姓,如牛羊一般被驱赶往通往关中的各条谷道。

    而他们有家园,他们的城池,则被汉军付之一炬,化成了火海。

    十日之后,刘备在确保百姓迁的差不多之时,选择在深夜弃了阳平关,三万残兵丢弃了所有的装备,只携带半月的干粮,轻装进入斜谷,一路匆匆的逃往关中。

    次日天明,阳平关人去楼空,已是一座空城。

    苏哲在用气象卫星,确保关城敌军已逃走的情况下,果断下令大军攻关。

    魏军不费一兵一卒,终于拿下了这座汉中门户,将大魏的战旗,插在了阳平关城头。

第八百五十三章 把益州踩在脚下() 
    苏哲站在阳平关城头,远望着汉中大地,心中长长的舒了口气。

    阳平关拿下,意味着整个汉中被他纳入囊中,也代表着整个益州被他拿下。

    从今往后,不但刘备三州之地只余下雍凉二州,大魏国还将从东面和南面,对汉国形成半包围的进攻态势。

    征讨益州之战,可以说是以他全面获胜而落下帷幕。

    这一战,他的收获可不止是夺取益州那么简单。

    此番一战,他的大魏将士虽然损兵达两三万之众,但刘备的死伤,却多达十万。

    他家大业大,两三万将士的死伤,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但对只余下二州之地的刘备来说,十万大军的损失,却足以称得上伤筋动骨。

    除此之外,张任,严颜,黄权,王平等众多的蜀中豪杰,也尽皆归顺于大魏,这对充实苏哲的将才库,无疑又是锦上添花。

    除了这些,还有趁势灭了孟获,彻底平定了南蛮威胁的意外之喜。

    本来为了确保益州后方的稳固,苏哲在击败刘备之后,还打算挥师南征,讨灭孟获等南蛮各部。

    意外的却是,刘备替他把孟获从南中给拉了出来,几场大胜蛮军被灭的干干净净,倒是帮他省了不少的事情。

    对于苏哲而言,总体来说,这一次的益州之战,基本超额完成了战略目标。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让刘备把汉中郡的人口迁走了大半。

    这意味着他,他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迁民来汉中,以充实汉中人口,重新恢复经济,才能为将来从汉中出发,对关中发动进攻提供人力物力保障。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美中不足而已。

    “陛下,阳平关拿下了,汉中也是咱们的了,今天可得喝他个痛快,尽情狂欢庆贺一下才是。”颜良兴奋的叫道。

    苏哲思绪回到现实,却道:“现在庆贺还为时尚早,还有不少汉中百姓等着咱们去解救,朕还要辛苦你们即刻出发,去阻止刘备的迁民。”

    苏哲估摸着刘备时间仓促,只能把南郑等主要城池的百姓迁走,还有一些偏远小城,以及乡村的人口,不可能这么快就迁光。

    这些人口虽然只有几万,但蚊子肉再少也是肉,自然是能截下多少就截下多少。

    当下,颜良,太史慈,张任,严颜,朱桓等魏军众将们,来不及享受破关的喜悦,当即率领成千上万的魏军,由阳平关开进汉中平原,跟刘备争抢余下的百姓。

    二十天内,魏军的旗帜已插遍了汉中大大小小的城池,近四万百姓被成功救下,避免了背井离乡的悲剧。

    时年初夏,苏哲正式进入汉中治所南郑城,在废墟上草创皇帝行宫,向天下宣布益州光复。

    血战近半年之久,沃野千里的益州,终于落到了苏哲脚下,插上了大魏的旗帜,苏哲焉能不欣慰痛快。

    当天晚上,苏哲下令,尽取酒肉,犒赏三军将士,让他们尽情的狂欢庆祝。

    一时间,本是废墟的南郑城,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血战余生的将士们,尽情的饮酒作光,对酒当歌,享受属于他们的胜利荣光,载歌载舞,尽情宣泄心中的喜悦。

    苏哲也在皇帐中,设下酒宴,好酒好肉与众将尽情快活。

    当天的酒宴中,张绣,邓艾和魏延三员大将,自然成了明星主角。

    尤其是邓艾和魏延,先夺阴平,再夺定军山,件件都是决定性的奇功,非寻常功劳可比。

    张绣定军山一役,也大破汉军,斩杀马岱,彻底毁灭了刘备夺回定军山的希望,功劳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三人立下如此奇功,当然配得起苏哲对他们的赞赏,对他们的器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