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大气象师-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权身形一凛,沉吟良久后,叹道:“想不到,折腾了这么多,最终还是得走这一步。”

    “主公也不必伤感,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至少还有路可走,总比袁绍,董卓,曹操之流要强的多吧。”鲁肃宽慰道。

    孙权若有所悟。

    鲁肃说的没错,天下间被苏哲灭掉的诸侯多了去多,绝大多数都死在了苏哲手中,落得了个身死名灭的可悲下场。

    而他,至少还有一条活命之路可走。

    “那你准备的怎么样了?”孙权振作起了精神。

    鲁肃道:“幸亏我们及早做准备,但为了带足粮草工匠,还要尽可能的拖住苏哲,争取到足够时间才行。”

    “拖住苏贼么……”

    孙权止光看向了前方吴县,问道:“守吴县的应该是我那位叔叔孙静吧。”

    “正是,孙将军应该还有一千多兵马可用。”鲁肃答道。

    孙权微微点头,眼神已变的冰冷起来,喃喃道:“既然已牺牲了一个妹妹,又何妨再牺牲一个叔叔呢……”

第六百七十五章 弓腰姬() 
建业城。

    魏军的战旗已插满了建业四门,城中武库,粮仓,军府等诸处要害,也皆被魏军控制。

    作为降臣的张昭,感激于苏哲对他的礼遇厚待,主动的铤身而出,帮着苏哲安抚建业士民。

    苏哲的天威,再加上张昭这员江东老臣的名望,很快就使建业动荡的人心平伏下来,没两天功夫便商铺重开,渐渐恢复往昔的繁华。

    而有了张昭这个榜样,虞翻,朱治等被俘的孙氏旧臣们,也纷纷表示愿意臣服于苏哲,为大魏效力。

    建业城抚定,苏哲便准备马不停蹄继续向三吴县方向追击,务必要弄死孙权,斩草除根。

    午后时分,三军已集结完毕,准备出发。

    苏哲在正堂中做过出发动员,交待过相关部署之后,便准备出发。

    就在这时,邓艾却及时赶了回来,在外拜见。

    “这个臭小子,他是追孙权追疯了吧,现在才回来,叫他进来吧。”苏哲摆手笑道。

    片刻后,邓艾入内,拱手道:“末将奉命追击孙权,追出一百多里,虽然斩敌三千,却因为一件意外,没能杀了那孙权,请魏王治罪。”

    苏哲笑道:“起来吧,本王本来就没指着一战杀孙权,你杀敌三千功劳不小,没必要自责。”

    邓艾这才谢恩起身。

    苏哲却又好奇道:“你适才说你是因为一件意外才没能杀了孙权,本王倒是有些好奇,是什么意外。”

    邓艾便将当日他截杀孙权,险些就要追上杀之,孙权却把其妹孙尚香给推下马来,阻挡迟滞了他的追击,才使孙权逃过一劫的经过原原本本的道了出来。

    苏哲听罢,冷笑道:“你说的本*,那碧眼儿绝对做得出这样的事来。”

    苏哲熟知历史,岂会不知道,历史上的孙权,就一直是个薄情寡义的腹黑男。

    当年他为了笼络刘备共抗曹操,不惜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多岁的老男人刘备。

    江东乃孙策一手打下,结果孙权称帝之后,连帝位都没给孙策追封,只追封了一个长沙王,对孙策的遗子孙绍也一直冷待。

    这样一个腹黑的冷血枭雄,把他妹妹推下马来换取自己逃命也在情理之中。

    “那位孙小姐呢,带进来让本王瞧瞧吧。”苏哲想起了孙尚香。

    历史上的孙尚香,虽然号称弓腰姬,性情刚烈不让须眉,却也传闻乃是绝世美人,如今既然将其活捉了,苏哲当然有兴趣一睹其风采。

    邓艾当即便令将那孙尚香押解进来。

    苏哲便高坐于上,闲饮一杯酒,坐等着看看传说中的弓腰姬,会是何等美貌。

    须臾,一袭火红的倩影被推入了大堂之中。

    银色的铠甲,火红的衣衫,乌发如瀑,雪白如玉的俏脸上,燃烧着恼怒的火焰。

    苏哲心头微微一动。

    他不得不承认,从男人的眼光来看,这个孙尚香的确是绝色无匹,这一身戎装的打扮,活脱脱一匹充满野性的小烈马。

    “你就是孙尚香?”苏哲冷笑着问道。

    孙尚香高昂着头,斜眼瞟了苏哲一眼,秀鼻一扬,哼道:“是姑奶奶我又怎样。”

    好大的脾气。

    苏哲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孙尚香的傲慢狂烈,不禁激起了他心中的挑战欲望,有种想要征服她的冲动。

    不禁是身体上的征服,更是精神上的征服。

    越是烈的马,驯服起来,才越是有感就感。

    “都做了本王的阶下囚,还敢这么狂妄,看来得给你点颜色瞧瞧啊,来人啊,把她的衣服给本王扒了。”

    苏哲脸色阴沉下来,摆手喝令,准备给她先来一顿大棒。

    孙尚香大吃一惊,顿时花容惊变,吃惊的瞪向苏哲,万没有想到苏哲手段如此“无耻”,竟然要这样羞辱她。

    左右亲兵会意,撸起袖子便打算开扒。

    孙尚香顿时慌了,脸上的骄傲被慌羞取代,急叫道:“苏哲,你乃大魏之王,岂能这样羞辱欺负我一个弱女子。”

    苏哲微微抬手,示意亲兵们停手。

    看着那张红的脸,苏哲冷笑道:“你还是弱女子么,弓腰姬的霸道声名,本王可是早听说了,今天不给你点下马威还,你还不得上天。”

    “我……我哪里霸道,我明明被你绑着,是你霸道才对。”孙尚香红着脸抱怨道。

    她再也不敢自称“姑奶奶”,显然是被苏哲的手段威慑住,不敢再狂。

    略施手段就打压下去她的气焰,苏哲心下暗笑,摆手示意亲兵们退下。

    孙尚香这才松了口气。

    她便昂首看向苏哲,厉声道:“苏哲,我们孙家儿女没有孬种,你有本事就给我一个痛快,休要羞辱于我。”

    她这是在慷慨求死。

    一介女流,竟然能做到不怕死,多少所谓英雄男儿都做不到,孙尚香的无畏,不由苏哲心下暗生几分敬意。

    “倒是个奇女子,幸好我改变了历史,不然这样一个奇女子,就要插在刘备那陀老牛粪上了……”

    苏哲眼中掠过讽刺,不以为然道:“你恐怕说错了吧,既然你孙家没有一个孬种,孙权又怎么回事,本王可是听说,他为了逃命,不惜把你推下了马。”

    孙尚香被戳中了痛处,顿时满脸憋到通红,一副悲愤的表情。

    孙权俨然已成了她孙家的耻辱,令她在苏哲的面前,感觉抬不起头来。

    “那个薄情寡义,贪生怕死的畜牲,他不配做我孙家的子孙,我没有这样的哥哥!”孙尚香义愤填膺的骂道。

    苏哲冷笑道:“放心吧,你那位畜牲哥哥,本王会帮你宰了他,本王不光要宰了他,还要灭了你孙氏满门。”

    那杀机凛凛的言语,如寒芒一般刺向孙尚香的心头,令他瞬间打了一个寒战。

    她猛抬起头,颤巍巍的望向苏哲,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所谓愤怒是多么的没有意义。

    她孙家已处在灭亡的边缘,什么孙权,什么孙策,什么仇恨,又有什么意义呢。

    反正,孙氏一门很快就会从这个世上消失。

    “你……你当真要杀光我们孙氏一族?”孙尚香声音沙哑,隐隐已透出几分惧意。

    她倒不是自己怕死,而为她们孙氏满门,那百余口的亲人性命而担忧。

    苏哲冷冷道:“你孙氏一族大部分都跟随孙权逃往了吴郡,说明他们打算跟着孙权一条道走到黑,跟本王顽抗到底,对付顽逆的敌人,本王向来是斩草除根,你应该是听说过的吧。”

    孙尚香打了一个寒战,直到此时,她终于感受到了大魏之王的霸绝冷酷。

第六百七十六章 穷追猛打() 
“把她带下去吧,等集齐了孙氏一族,再一并处置。”苏哲也不屑于跟她多言,摆手喝道。

    左右亲兵得令上前,将孙尚香押出大堂。

    此时的孙尚香,早已没有了先前的刚烈傲气,再没做任何挣扎,只黯然的任由被押走。

    最后一杯酒饮尽,苏哲腾的站起,大步流星走出大堂,翻身一跃上了赤兔。

    当他来到建业之门外时,成千上万的魏军将士,此刻集结已毕,只等着他一声令下。

    苏哲环扫一眼他斗志昂扬的将士马,马鞭向东面一指:“出发,扫荡三吴,一鼓作气灭掉孙氏!”

    号令传下,三军将士热血激荡,步骑大军浩荡开拔,进入三吴平原,直奔吴郡治所吴县而去。

    建业失守的消息早已遍传吴郡,早就人心动荡的各县,哪里还有勇气抵抗苏哲。

    大军一路东进,沿途的句容,曲阿,丹徒,无锡等县,无不是望风而降。

    不出四日,苏哲大军便进抵吴县城北。

    此时根据细作消息,孙权已在三日前率败军离开了吴县,向更南面的钱唐城逃去,只留下自己的叔叔孙静,率一千五百兵马守吴县,以阻挡苏哲追击。

    苏哲当即下令,大军在吴县四周下寨,把座吴郡治所围了个水泄不通。

    为了尽快拔除掉吴县,前去追击逃亡的孙权,安营已毕,午后将士们饱餐一顿后,苏哲便下令全军出营,对吴县发动总攻。

    午后时分,天高云淡,秋意萧瑟。

    吴县北门外,魏字战旗滚滚如涛,遮天蔽日,气势浩荡。

    无数的刀枪,如森林般密集,反射着慑人的寒光,令天地变色。

    苏哲身披金甲,坐胯赤兔,远远藐视着吴县城,那眼神如同在看一座纸糊的城墙,只消他轻轻上前跺上一脚,那座城池就会轰然倒塌。

    建业城都攻下了,区区一座吴县,不过千把士卒,还能被他放在眼中么。

    城头上,孙静扶剑而立,脸色阴沉如铁,看着眼前乌压压的魏军,不由回想起了与孙权会面的那一幕。

    当日,在厢堂之中,孙权与他单独会面,直接就拜倒在他跟前,请他为了孙氏子孙的存亡,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坚守吴县,拖住苏哲的大军。

    孙静在一阵的沉默后,毅然答应了孙权的请求,决心率一千多兵马留下来镇守吴县,拖住苏哲,以为孙权率孙氏子孙撤退争取足够的时间。

    他当然知道,孙权这是要牺牲他,来掩护自己的撤退,却仍旧答应了。

    不为别人,只为孙权承诺,让孙氏一族的子弟们,免于江东覆没后,为苏哲灭族。

    孙静老了,死不足惜,但他的儿子还年轻,他岂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子孙,都被苏哲诛灭。

    “苏贼,放马过来吧,我孙静为了孙家子孙的性命,今日我就跟吴县共存亡!”

    孙静大枪一握,傲立城头,脸上燃烧起视死如归的刚决。

    城前,数万大魏雄兵的杀机也燃烧到了顶点,只等着苏哲的一声下令。

    “那碧眼儿想干什么,不率全师坚守吴县,竟又跑了,只留下他叔父守城,他以为他还能逃到哪里去。”

    一旁的黄忠讽刺道。

    “哼,失了吴县,就只余下一座钱唐城,我看他还能逃多久。”

    苏哲不屑一笑,马鞭一指城头,喝道:“传令下去,全军进攻,尽快把吴县夷为平地,再去追击那碧眼儿去吧。”

    号令传下,斥侯飞奔而去,将号令传达给各营将士。

    中军上空,赤色的令旗摇动如风,战鼓声轰天而起,令天地变色。

    三军将士,热血狂燃,眼眸中喷燃着狰狞,只等着一场血腥杀戮,再立新功。

    嗵嗵嗵——

    战鼓声陡然变色,数十座魏军军阵轰然启动,数不清的魏军将士,铺天盖地的向着吴县卷涌而上。

    气势遮天,声势浩大。

    城头上,那些久镇吴县,远离前方战场的二线江东郡兵们,何曾见识过这等强兵,本来就低落的士气,立时被摧毁大半。

    尚未开战,江东军已丧胆,萌生了逃跑的心思。

    孙静银枪一横,厉声喝道:“今日一战,有进无退,谁敢擅离城头,杀无赦!”

    孙静颇有威望,再辅以杀戮威胁,勉强的弹压住了士们惶恐的精神,战战兢兢的抄起兵器,准备一场死战。

    前方,震天的鼓声中,数以万计的魏军将士便已推进至弓弩射程之内。

    孙静一声令下,百余支利箭腾空而去,射向了魏军。

    可惜,江东军数量太少,百余利箭实在是寒酸,射向魏军几乎如同挠痒痒一般,根本没有造成丁点杀伤。

    魏军的前进,丝毫没有受到迟滞,转眼间便逼近了护城河前。

    他们将事先准备好的土囊,纷纷扔进了护城河中,转眼便将数丈深的河沟填平。

    紧接着,魏军裂阵而上,如潮水般漫至了吴县城下,上百张云梯高高树起,砸轰在了城垛上。

    城下,近万名弓弩手举弓狂射,密如天罗地网的利箭,压到城头敌军抬不起头,魏军还未攻城,便已死伤过百。

    诸员魏军大将们,奔驰在沿城一线,喝斥着士卒们奋勇上攀,向着城头攻去。

    孙静则奔走于城头,声嘶力竭的激励着士卒们的斗志,催督着他们拼死反击。

    可惜,孙静一切的怒努力,在魏军压倒性的绝对优势下,显的是那么的无力。

    魏军实在是太多了,斗志又无比旺盛,个个如狼如虎一般。

    江东军这边,兵力总数不及千余人,战斗力还都是二线士卒,斗志又低落到极点。

    如此悬殊的战力,江东军如何能够抵挡。

    只片刻间功夫,魏军便有十余处突上了城头,杀的敌人军心崩溃,望风而逃。

    “不许后退,为孙氏死战,不许后退——”

    孙静沙哑愤怒的大吼,甚至连斩了数名逃跑的士卒,都无法扭转败溃之势。

    “孙静,你孙家覆没已成定局,你还不下跪投降,或许魏王会饶你一命!”

    正苦战中的孙静,蓦的听到一声厉喝,回头一看,便见凌纺正舞刀杀将过来。

    杀那间,孙静怒不可遏,大骂道:“姓凌的叛贼,我孙静堂堂孙家儿郎,岂会如你一般无耻,投降那姓苏的奸贼,我今天就宰了你这个叛贼!”

    狂怒的暴喝声中,孙静舞枪纵身上前,狂杀向了凌统。

    铛铛铛——

    金属猎猎激鸣,两人瞬间交手三招,凌统竟然被稍稍逼退三分。

    这倒不是凌统武艺逊色于孙静,而是他念在孙静辈份,有意未出全力,想要给他一个活命的机会。

    “孙静,魏王乃天命之主,归顺魏王不丢人,你当真还要执迷不悟不成?”凌统一面抵挡孙静狂怒的攻势,一面再次厉声劝说。

    “叛贼,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

    孙静却丝毫不听劝告,疯了似的狂攻,每一招都使出了全力。

    凌统怒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 别了,故土() 
“孙静,我敬你是长辈,再三给你机会,你自己执迷不悟,那就别怪我刀下无情了!”

    凌统一声厉啸,手中战刀狂挥,陡然间速度与力量倍增,雷霆般的招式狂击而出。

    他终于使出了全力。

    孙静的武艺不过当世二流,凌统的武艺却乃当世一流,二人之间差着一个境界的距离,一旦凌统认真起来,孙静焉能是对手。

    几招之间,孙静便被压制到手忙脚乱,破绽百出的地步。

    噗噗噗!

    骨肉撕裂声响起,孙静的肩膀,手臂接边中招,鲜血飞溅而出,转眼便将他染成了血人。

    孙静却浑然不觉痛,依旧疯也似的死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