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大气象师-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协所要做的,就是马不停蹄,日夜不停的夺路狂奔,抢在苏哲收到消息之前,赶到叶县。

    然后,他就能顺利的进入到兖州地界,那时候,苏哲就再也没有可能追到他了。

    除非,他放着董卓不管,率大军杀入兖州,冒着跟曹操开战的风险。

    刘协料定,苏哲没这个胆量。

    三天后,叶县以北。

    刘协一行千余人,终于顺利的绕过了叶县,再往前不出二十里,就将进入到兖州地界。

    时当正午,万里晴空,刘协望着马车外的蔚蓝天空,心中澎湃着困龙飞天的兴奋。

    “陛下既然不信任苏哲,这个曹操也不值得信任,到了兖州之后,不知陛下打算怎么做?”伏寿提醒道。

    刘协放下车帘,冷笑道:“朕还用得着你提醒么,朕当然会对那曹操有所防范,这一次,朕绝不会再重蹈覆辙。”

    伏寿看向刘协,眼神狐疑。

    刘协便道:“先前朕之所以会被苏哲控制,就是因为朕没有一支忠于自己的兵马,现在不一样了,等朕到了兖州后,就下旨急诏皇甫嵩前来听命,只要有这样一支精兵握在手中,朕还会怕被曹操控制吗?”

    皇甫嵩?

    伏寿恍然省悟,却又道:“那皇甫嵩眼下正与苏哲在一起,苏哲会轻易放他率军离开南阳,前来兖州听命吗?”

    “皇甫嵩乃绝对忠臣,只要有朕旨意在,他就是拼死一战,也绝对会来兖州。”

    “至于那苏哲,他如果不肯放皇甫嵩离开南阳,就等跟皇甫嵩兵戎相见,以他的聪明,你觉得他会在跟董卓开战之前,先把兵马消耗在跟皇甫嵩的拼杀中吗?”

    听过刘协的一番分析,伏寿竟是哑口无言,因为他说的有理有据,叫她无理反驳。

    刘协智谋之强,完全超乎了她的想象。

    甚至强到让她觉的可怕的地步。

    看着伏寿那副被震住的样子,刘协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冷笑,心中有种无比的成就感。

    突然间,马车停了下来,刘协惯性的往前一跌,差点就扑倒在地。

    刘协的得意被打断,撩起车帘,不满的喝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马车外,羽林士卒们个个神色慌张,无人敢回答。

    刘协正狐疑间,董承策马飞奔而来,一脸的凝重,沉声道:“陛下,大事不好,前面有苏哲的人马拦路。”

    苏哲拦路!

    刘协大吃一惊,神色立变,急是从车厢中钻了出去,举目眺望。

    只见道路前方两百步方向,那道必经的隘口处,一座五千余人的步骑军阵,封住了他们的去路。

    军阵上空,一面“苏”字大旗,耀眼飞舞。

    “苏……苏哲?这怎么可能?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刘协声音沙哑,脸上瞬间涌起深深的惊疑,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那神情,就像是见了鬼一般,先前得意一扫而空。

    伏寿闻讯也钻出了马车,当他看到苏军拦路时,花容也是一变。

    只是,吃惊过后,她却是无奈摇头一叹,说道:“陛下,看来苏哲已经识破了陛下的出逃计划,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收场?”

    “朕……朕……朕……”刘协慌了,结结巴巴的,脸上重新出现了软弱的表情。

    伏寿的表情,此刻却出奇的平静,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刘协慌张,似有几分看热闹的心理。

    刘协目光看向了董承。

    董承一咬牙,沉声道:“陛下,事到如今,我们也别无选择,请陛下准臣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

    “你……你有把握吗?”刘协看了一眼军气森森的苏军,一脸的不信任。

    董承一脸悲壮道:“就算没有把握,臣也只能拼死一战了。

    刘协沉默,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时,伏寿却道:“臣妾劝陛下还是放弃硬来的打算吧,我们手下能战之兵不过七百,对面可是四五千的苏军,且都是百战精锐之士,这样以卵击石的举动,没有任何意义。”

    董承脸色一变,沉声道:“照皇后娘娘这么说,不硬拼还能怎样,难道束手就擒吗?”

    伏寿不理会他,目光看向刘协,“臣妾想那苏子明,多半只是想把陛下接回宛城,只要陛下能够顺从,把整件事推为误会,相信苏子明不会对陛下怎样。”

    “误会?”刘协苦着脸道,“朕一路从宫中杀出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皇后你以为,区区一句误会,就能糊弄得了那苏哲吗?”

    “光靠一句误会当然是不够的,毕竟死了那么多人,所以整个事件,还需要一个人站出来,主动为陛下承担起责任。”伏寿的目光看向了董承。

    她的言外之意,自然是要董承来背黑锅,替刘协来扛事。

    董承脸色立变,慌张的看向了刘协。

    刘协不语,眼神变化不定,拳头一会握紧,一会又松开,显示着内心正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许久后,刘协咬了咬牙,沉声道:“董爱卿,这个时候,正是你这个忠臣铤身而出的时候,稍后朕会去见那苏哲,到时候,你就把整件事承担下来吧。”

    董承大吃一惊,急道:“陛下,整个计划,臣可全都是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啊。”

    “朕当然知道,可朕也是没办法啊。”刘协苦着张脸,无奈道:“宛城死了那么多人,若不给苏哲一个交待,他岂能善罢甘休,若是你不站出来,难道你想看到那苏哲迁怒于朕,对朕不利吗?”

    董承语塞。

    憋了片刻,董承苦着脸反问道:“难道陛下就忍心看到,那苏哲对臣下手吗?那厮手段狠辣,难保他不会杀臣,难道陛下就忍心让臣去死吗?”

    刘协哑然,面露几分尴尬之色,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时,对面苏军阵中,一骑信使飞奔而至,声称苏哲请天子和皇后,以及董承种辑等一干大臣,往他阵中一会。

    而且,苏哲只给他们一刻钟的时间,介时若不动身,苏哲就要派人过来“请”他们。

    这言外威胁之意,已经很明显,苏哲这是叫刘协乖乖顺从,否则便要来硬的,要他们好看。

    刘协已没有退路,只得宽慰道:“董爱卿,你放心吧,朕到时候会为你求情的,必可保住你性命,他日待朕控制住局面,夺回大权,还不是轻松恢复了你的官职。”

    “可是陛下——”

    “好了,不要再说了,就这么定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赶紧动身吧。”

    董承还待恳求,刘协却根本不给他机会,径直钻入了马车,催促车夫赶往苏军阵中。

    伏寿看了董承一眼,摇头叹了一口气,也钻进了马车之中。

    马车载着天子和皇后,分开战战兢兢的羽林军士,直奔苏军军阵方向而去。

    董承僵在原地半晌,纠结了半晌,也只能无奈的一声长叹,默默的跟着走了上去。

    他很清楚两军的实力,硬拼就是死路一条,何况连天子都放弃抵抗,打算向苏哲服软了,他还能怎样。

    董承跟着一走,其余种辑等被苏哲点名,参与了宛城事变的大臣们,只能放弃抵抗,不安的跟随天子车驾,一同前往苏军阵中。

    天子车马上前,苏军军阵自动分开一条通道来,后面露出了一座军帐。

    帐门大开,帐前温着一壶好酒,苏哲正闲坐上首,闲嚼蚕豆,浅品小酒。

    他这副样子,竟似早料到刘协会放弃抵抗,乖乖的被他召到跟前来。

    (祝兄弟们中秋快乐哈)

第二百零九章 非杀不可!() 
“皇后……”刘协看向了伏寿,又恢复了那副软弱的表情。

    伏寿知道,他这是要在苏哲面前,故意示弱,好叫苏哲放松戒心。

    她眉头暗暗一凝,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厌恶,却想着刘协毕竟是自家丈夫,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配合他。

    她便假意宽慰道:“陛下莫慌,陛下到底是天子,相信苏子明不会把陛下怎样的。”

    刘协这才安心几分,佯作淡定,昂首挺胸跟伏一起走入了大帐。

    他二人进入帐中,苏哲却跟没看见似的,也不起身施礼,就坐在那里喝着小酒,嚼着小豆,一副悠闲的样子。

    这分明是在给夫妻难堪。

    刘协神情尴尬,却又不敢说话,目光看向伏寿。

    伏寿只得咳了一声,说道:“大敌当前,苏卿还有心在这里喝酒,当真是好兴致啊。”

    苏哲这才不紧不慢的抬起头,当看到他夫妻二人时,故作一脸的惊讶,还揉了揉眼睛,怕自己看错了。

    然后,他才站了起来,微微一拱手,“臣苏哲,拜见陛下和娘娘。”

    眼见苏哲态度还算客气,刘协暗松了口气,便昂起头一拂手:“苏卿免礼吧。”

    苏哲直起身来,却并没有请他夫妻二人上座。

    刘协站在那里,不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不禁又尴尬起来。

    这时,苏哲嘴角却扬起一丝冷笑,说道:“大敌当前,陛下和娘娘不坐镇宛城,怎么大老远的跑到这边境来游山玩水,臣觉的,陛下和娘娘才是真正的有闲情逸志啊。”

    此言一出,刘协和伏寿二人,心头微微一震,脸上不约而同的掠过一丝尴尬。

    显然,苏哲这番话,虽不带半个字的质问,却暗藏着讽刺。

    刘协尴尬,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伏寿只得勉强笑道:“其实本宫和陛下,只不过是想来前线慰劳将士们,只因道路不熟,才走到了这里,幸亏苏卿及时出现。”

    撒谎!

    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后,撒起谎来,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着实是个老辣的角色。

    苏哲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冷冷道:“娘娘的这个理由,还真是牵强啊,倘若娘娘和陛下是来慰劳将士们,跟臣说一声就是,为何要在宛城大动干戈,杀了那么多人,有这样的慰劳法吗?”

    伏寿身形一震,顿时语塞,面露几分慌意。

    她原先还抱有一丝希望,苏哲虽然来拦截他们,但却并不知道宛城发生了什么,如今听苏哲这话,明显对宛城发生的事,一清二楚。

    可是,他们的出逃速度已经足够快,苏哲到底是怎么做到,既能知道宛城事变的消息,又能提前在此设兵阻截?

    难道他有千里眼顺风耳不成?

    “臣在前线为陛下死战,陛下却在后方杀臣的将士,陛下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臣寒心的紧,臣倒想问一句,臣哪里做错了,陛下要这样在背后捅臣的刀子?”

    苏哲再次质问,声色俱厉,语气中杀气凛现。

    刘协心头一寒,他知道,苏哲把话持问到这个地步,离撕破脸皮只差那么一步之遥。

    他必须给苏哲一个合理的解释。

    当下他想也不想,就看向董承,苦着脸道:“苏卿息怒,其实朕根本就不知情,是董承说苏卿在北面兵败,董卓大军马上就要杀到,所以才强行带着朕和皇后,杀出了宛城,说是想带朕去投奔曹操,朕从头到尾都什么都不知道啊。”

    果然,他还是把黑锅扔给了董承去背。

    董承脸色骤变,心中一阵的悲凉,眼睛瞪到斗大看着刘协,既是愤怒又是无奈。

    刘协却连连他向使眼色,示意他背下这锅。

    苏哲眼眸中掠起一丝意外之色,显然也是没想到,刘协会把责任,纺统都推在了董承的身上。

    “好一招弃车保帅啊,刘协,我先前还真没看出来,你藏的够深的啊……”

    苏哲心中讽刺,鹰目却射向董承,质问道:“董承,你好大的胆子,你为何要欺瞒陛下,还试图把陛下劫往兖州,你到底是何居心?”

    刘协既然要董承背锅,苏哲自然就给他这个台阶下了。

    尽管他知道,刘协才是幕后主使者,但毕竟他还有天子的身份,还有利用价值,总不能因为一时之怒,就把他给杀了吧。

    董承拳头紧握,暗暗咬牙,眼眸中涌喷着悲愤之火,心中似乎不甘心背这黑锅,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半晌后,他才强行咽下这口冤气,一咬牙,昂首高声道:“一切都是我的主使,陛下的确不知情,那又怎样!”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苏哲厉声喝问。

    董承沉声道:“因为我看你脑后有反骨,狼子野心,他日必是第二个董卓,所以我为了陛下,为了大汉社稷,才要把陛下从你的掌控中解救出来,这是我身为大汉臣子,应尽的本份。”

    看着他这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苏哲心想你特么的都被刘协卖了,还真硬着头破接了,还真想做忠臣啊……

    “看来你对我冤念很大啊。”苏哲一声冷笑,“你这么自信自己的判断,你怎么就确信,那曹操会比我对大汉更忠心呢?”

    “我——”董承语塞。

    他当然不相信曹操会是真正忠臣,刘协也不相信,之所以刘协去投奔曹操,是因为刘协自信有实力,能借着皇甫嵩的人马,来防止被曹操控制。

    只是,这些秘密,他又岂能向苏哲明言,那不就等于泄露了刘协的秘密了么。

    “反正曹操一定会比你忠心!”他拿不出理由,只好耍起了无赖。

    耍无赖是吧,很好,你以为老子为陪你们耍么。

    苏哲赖得再跟他废话,鹰目转向刘协,拱手道:“陛下,既然董承已经召认欺君,其所作所为,形同于谋反,请陛下下旨,准许臣将董承等一干参与谋反的逆臣,统统斩首示众,以正国法!”

    此言一出,众人色变。

    董承身形一颤,心想最害怕的事情,果然还是发生了,急是看向了刘协,暗示他赶紧替自己求情。

    刘协只得求道:“苏卿,董承等人的做法,虽然确实有欺君之嫌,但他的心却是好的,无非是想保护朕,才会一时糊涂,朕觉的治他们的罪是应该的,但这死罪就有些重了吧。”

    “陛下岂能因他的一面之词,就轻信他是为了保护陛下,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天下间任何人,岂不是都可以打着保护陛下的借口来为非作歹,如此一来,人人效仿,国法何在,陛下威信何在?”

    苏哲语气肃厉,不容质疑,是铁了心要杀人。

    没办法,他也想跟刘协和谐共处,可刘协却不顾大局,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在背后捅他刀子,实在是不够厚道。

    刘协不仁,就别怪苏哲不义,他不斩几颗人头,如何能震慑住刘协,让他消停点,没胆量再折腾出事来给前方战线添乱。

    刘协身形颤栗,被苏哲决然的语气所慑,一时不敢再吱声。

    伏寿只好劝道:“陛下已经打算纳董承之女为妃,说起来他也快成国丈了,不如念在这一层关系上,对他法外开恩吧。”

    “那就更不行了。”苏哲断然一拂手,“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陛下若因姻亲关系而赫免了董承死罪,岂非让天下臣民认为陛下徇亲枉法,有损天子威名。”

    伏寿被苏哲用“大道理”,给怼了回去,同样无言以应。

    天子和皇后,眼见苏哲决意要杀董承,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反对。

    董承感觉到了死亡在逼近,心情终于紧张起来,期盼的目光巴巴看向刘协。

    刘协一脸无可奈何,不敢正视董承的目光,只得将头扭开一边。

    董承又看向了伏寿。

    伏寿摇了摇头,一副束手无策的表情,也将目光移开。

    董承心凉透底,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

    他知道,天子为了自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