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一本本翻看,觉得真心不错,就是内容少了点,不过考虑到建国前的情况,近代物理虽然已趋成熟,但搬上初中教材还是略显不够的,如果是大学教材可能就会看到许多刘峰前世熟知的知识了。
好吧,不管那么多了,先抄一点吧,刘峰拿起毛笔开始抄写,还好前世刘峰还是跟着老一辈人学过一点毛笔,否则,他又要抓瞎了。
不过,这字嘛,嗯,咱可以忽略,毕竟,他也不靠自吃饭,别人能认出来就行了。
写了小半个时辰,抄了几个定理,刘峰就停了下来,他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极大问题,他觉得教物理,还不如先教数学,你数学不过关,这物理怎么可能学好。
难怪前世直到初中才学物理。
好在现在改还来得及。
然而,他又不知道郭逢春的算学水平,又不好盲目教。
思考了一下,他提笔写下几道简单的数学题目。
1十九个十一相加是多少?二百一十九分成三份,每份多少。
2甲有几枚铜钱未知,乙比他多两枚,已知甲乙俩人共十枚,问甲有几枚铜钱?
3九百九十九文钱,时令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梨果多少价几何?
4怪地主收租,第一家交一文钱,第二家交两文钱,以此类推,第一百家交一百文钱,问地主共收多少钱。
5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竹还高几何?
看着自己写下数学题目,刘峰不禁佩服自己还记得这么多题目。
这尼玛能不记得吗,当年折磨的自己死去活来的文言文应用题,刘峰估计自己这辈子是忘不掉了。
嘿嘿,小郭啊,这次该轮到你了,希望你能给力点啊。
想道郭逢春头疼的表情,刘峰就一阵高兴,有一句话说得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而躺在床上的郭逢春本来睡的挺香的,突然一个寒顫就惊醒了过来,然后摸了摸自己的头又睡了过去。
吃过午饭,刘峰拿出自己房里的纸给郭逢春道:“我师门的学问基础在于算数,这几道题你就算一下吧,看看你的水平。”
郭逢春暗自纳闷,这人的学问本以为属于墨学,可是现在这个似乎是儒家的君子六艺之一吧。
当然,他是不会害怕的,好歹他也跟着老师学了几年算学。
所以,他接过试卷看了起来。
嗯,这简单,这也不难,这有点困难,当他看到第三第四题时就有些傻眼了。
“慢慢来,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你可以算的。”刘峰看似好心道,说完他就离开住处,前去训练自己的手下了。
训练时众人还是挺刻苦的,在各个伍长伙长的带头作用下,几乎没人叫苦叫累。
本来刘峰这一队十六个伍长死去六个,战后刘峰又提拔了四个获得三级战功的士兵,还有俩个刘峰便拿出来用作训练优秀之人的奖励,这个奖励对降兵也有用,伍长自然还有一个伙长的位置。
伙长嘛,队副虽然刘峰没有权力任命,但还是有权推荐的,然而这可是一个官位啊,这让三个伙长心头一阵火热同时也拼命训练自己的手下。
一个下午就这么飘了过去,众人虽然刻苦,但是万里长城不是一日建成的,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不过刘峰坚信未来还是光明的。
三十二章 休整半月下()
第三十二张半月休整下
刘峰的初步训练其实时间也不多,甚至比不上前世军训的时间,早上一个半时辰,下午俩个时辰,其中有一半时间是花在集体刺枪方面,只有另一半才是军姿队列等训练。
训练完后,刘峰回到住处。
郭逢春用一根树枝在沙子上写写画画,大部分时刻都是愁眉苦脸的,偶尔有灵光一闪也是还没兴奋多一会儿,就发现不对了。
刘峰走到郭逢春面前,看着他写一些内容,加上试卷上的答案,大致明白了他的水准。
大概相当于前世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乘除法到时会,简单的方程思想也有一些,然而没有系统的学过,故而自己思考吃力不少。
最让刘峰惊讶的是郭富城似乎知道勾股定理,但是却不会用,盯着第五道题画了半天,却不入其门。
“大人。。。”郭逢春看到刘峰站在一旁有些脸红,一个下午五道题目才解出三道题,第四道题他还花了近半个时辰去算,也还不知道对不对。
其实也不能怪郭逢春,他在武石英门下主学的又不是算学,算学只是附带的学一下而已,而且又没有什么好的算数书籍能让他自习,故而水平极为有限。
“没什么,你做的很好了,看来我还要先教你算学了。”刘峰安慰道,在他想来这个与华夏古代极为相似的世界里,能有这样的水准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大人,我想知道你能做出来吗?可别拿一些自己也不会的偏门题目来糊弄我”郭逢春看着比自己还年轻三岁的刘峰,心里第一次涌现出一丝不服气,于是道。
刘峰有些意外,在他印象中这郭逢春除了精明,玩世不恭,就剩那骨子里的傲气,能让他说出这番争强好胜的话来,还是第一次。
“当然,看我的。”刘峰自信道。
接过郭逢春手中的树枝,刘峰抹平了沙子,开始自己的运算。
乘除法,一元一次,二元一次,等差数列,勾股定理,只花一炷香不到的时间就全部搞定了。
郭逢春虽然看不懂刘峰的运算过程,但是他也不傻,心中试着将结果带入题目中,不由流露出一丝苦涩,居然都正确了,难道他是比我还天才的人。
一直偷偷观察郭逢春的刘峰,见他似乎被打击了,于是劝解道:“温宇兄,不要灰心,这算数能力或许我是你的数倍,然比军略谋划你就是我的数倍了,况且有我教你,总有一天你会达到我的水平的。”
“对啊,我之才并不在算数,何必一己之短较他人之长处呢?没必要钻牛角尖嘛。”想到这里郭逢春豁然开朗。
他也是豁达之辈,于是躬身道:“多谢大人教诲。”
刘峰心里也由衷开心,因为他看到郭逢春的好感度由30变得接近40了,他相信只要有机会,他还是能够打动郭逢春的,到时。。。
“大人,你的过程我有些看不懂,能否指点一二。”
“这是我师门几千年总结下来的运算符号,只为简化运算,你想学等一个月后,我弄完教材,系统的教你吧,现在说的话难免有所疏漏。”刘峰为了吹嘘他那个莫须有的师门真是用尽千般心机。
“是,大人。”郭逢春只能强抑自己心中的渴望,暗暗给自己灌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况且交易本来就要等一个月的。
刘峰走进屋子周正和李文清正配合烧晚饭,本来刘峰还想训斥一下,为什么没人盯着郭逢春的,然而走到周正的位置时,他发现郭逢春运算的位置恰好在他的视线范围内,自然刘峰什么都没说了。
吃过晚饭,刘峰回房,花了一千声望点兑换了小学整套教材,开始抄写小学数学课本,好在身为一位一名正九品官员,福利之一就是可以点油灯,而且是免费的,政府专供。
虽有着教材的帮助,但都还是要刘峰自己组织语言去教的,他一边想象着上课的情景,一边备着课,他终于明白当老师是多么不易了,难怪老师没几个长寿的,不仅仅是粉笔灰吃多了,而且还是脑力心力消耗过度的。
一个时辰后,刘峰放下手中笔,看了一下旁边屋子里的人,确认都睡了,于是开始每天晚上必做的活。
当然,周正,李文清不是没怀疑过粮食的来源,毕竟传说中的海螺姑娘,也没有无中生有的本领,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显灵。
不过,刘峰不说,他们也不敢问,反正伙食改善了,他们也有好处不是。
至于郭逢春自然是没有那么重的好奇心,知道和刘峰有关就是了,身为阶下囚,吃好喝好,学好,就行了,其他的就算刘峰神仙转世又关他屁事。
※※※
就这样,一晃十天过去了,刘峰每天拉拢人心,训练,编教材,偷东西,上课,睡觉,日程排的满满的,倒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生活十分充足,毕竟在这个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的世界里,整天睡觉也不个事。
当然,刘峰每天也去都尉府露个脸,表示以自己的存在,然后表表忠心,和几个队正队副及三公子心腹打打屁、吹吹牛,虽然不说关系有多好,至少面子上过得去,见面也打声招呼。
而那几个队正队副及心腹觉得刘峰前途无量,又受三公子重视自然乐得与其打好关系。
至于电视剧里为了上位者的信任,而把自己弄的全民公敌,刘峰是不屑为之,也不会这么去做的,因为那就等于是把身家性命交予一人,这对刘峰是万万做不到的。
而且,刘峰资历太浅远未到能够威胁三公子的程度,自不会引起三公子的猜忌。
“守了一夜城,真心累啊。”刘峰站在四米高的城墙上伸了个懒腰,这是几日来第二次守夜。
看着远方逐渐升起的太阳:“又是新的一天,屈指算来在这个小镇已待近二十天了,占了穿越过来总时间的大半了。”
“刘大人,我来交接了。”从阶梯上走来一个五官端正,相貌堂堂的青年。
“钱大人来了,我也可以休息了。”刘峰回道,眼前此人可是南安郡颇有势力的前世豪族第三顺位继承人,仅比刘峰大五岁,一出仕便是队正,比刘峰起点高多了。
若是三公子能继承大位那么他就会顺势变成第一顺位继承人,但若是三公子失败,那么钱氏一族会毫不犹豫的将他踢出钱家,交予新大帅处置,这就是大家族的残酷之处,你享受了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受不到的待遇,但是同样你也承担了别人无法想象的责任,除非你想做纨绔子弟,然而这是乱世,纨绔子弟死的最快。
短短这么一瞬间,刘峰就想了许多,其眼神中一瞬间的怜悯当然被一直关注刘峰的钱立秦给发现了。
“区区贱民,也敢小瞧我,不过仗着三公子的宠信才侥幸与我平起平坐罢了。”钱立秦心里登时蹿起一团怒火,然而他也是心机深沉之辈面上丝毫不露声色,当然这也是他明白论武力十个他都未必是能够斩杀颜奎的刘峰的对手。
交接完后,刘峰便离开了此地,留下了暗暗思索如何对付刘峰的钱立秦。
刘峰自然不知道他的一个小失误,为自己招惹了一位大敌。
眼见今日,众人困顿不堪,无法训练,于是刘峰下令让他们直接回去休息。
刘峰回到住处,几次守夜他都没有让李文清和周正参与,至于原因嘛除了监视郭逢春外,也有让他们专心小灶的事。
之后,送食物,拉拢感情,睡觉恢复精力。
起来后,刘峰就去临时都尉府向三公子报道。
※※※
“刘峰你来的正好,我正要派人去找你呢。”
刚走进大堂内的刘峰,看到眼前情况一惊,本都的队正队副和三公子的几个心腹都到齐了,这个情况刘峰只见过一次,那就是他在升队正的时候。
“公子发生什么大事了。”刘峰赶忙问道。
“事情是怎么回事,你看看就知道了。”说完三公子递给刘峰一封军报。
这个举动让在场人脸色数变,不仅是因为刘峰居然识字这个事,而且还是三公子放出的一个信息,以后刘峰就是我的心腹。
除了钱立秦外,在场人都还算平静,毕竟刘峰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多次表明愿意效忠三公子,只要身世清白,获得三公子的信任只是早晚的事而已。
而钱立秦心中仿佛被蚂蚁撕咬似地,这刘峰越是得到三公子的信任,对他的威胁越是大,他越是愤恨,虽然刘峰并不知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报复计划。
刘峰打开军报,细细浏览起来,很快刘峰便明白了大致情况。
县城现在还是僵持不下,南安郡一方虽然只有四千兵马,但是保住县城不失还是没问题的。
问题是,除了他新仓镇剩余三镇已被占领,海曲军可以抽掉近千兵力来打新仓镇,一旦新仓镇被下,那么安津县城就成了一座孤城,早晚得失去。
然而,面对如此情形,大帅决定反攻,他给出了三公子俩个选择,撤兵回天金府或是绕道敌方后面,偷袭指定一镇,切断部分粮道。
前一个自然是安全,没有太大风险,却也没有太多益处。
后一个风险极大,稍不注意就全军覆没,然而富贵险中求,若是在决战中起到一定作用那么三公子获得的利益就不知凡几,在未来争位中的好处那是无法估量的。
故而,三公子难以决断召集手下来商谈此事。
;
第三十三章 出兵()
第三十三章出兵
就刘峰本人而言,他是希望三公子可以选择第一条撤回天金府,首先是安全问题,冒险入敌后,一旦有变,那么他们面临的可不是几百人的问题,而是五千以上的兵力,纵然是刘峰的武艺,面对数千人的围剿,能否活下去还是个问题,纵然活下去了,那他恐怕就要当光杆司令了。
其次,他们手下的兵虽然经历了几次战斗,但是与那些个老兵还是有些差距的,能否顺利打下敌镇还是个问题。
再者,就是刘峰自己明白大帅只不过是试探一下三公子而已,他怎么会把如此重要的作战任务交给一群新兵,他必定会另派部队前往,三公子去不去都无关紧要。
“诸位,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吧。”站在首位的三公子见刘峰将军报放回桌上,扫了一眼众人道。
“公子,此战凶险不如选择撤军吧。”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李翔回道。
“哼,李队正莫非怕了,若是我等打下一镇,公子声威大震,必能使大帅高看一眼。”刘峰的老上司冯承哼道。
“非是我不知此好处,然敌军并非庸碌之辈,就凭我等这些新兵如何能打下敌镇,”李翔冷静道。
在场几人看着俩人的争执,也在思考其中的利弊。
“士达,你说说看你的想法。”三公子看来眼张达道。
“是,公子,我比较同意李队正的看法,兵战凶危,不可不慎。”张达顿了顿又道,“而且,据属下揣测打和安镇如此要事,大帅不可能将此事全部交给我等,必会另派他人攻打,相必就算撤兵也不会影响大帅的计划”
众人点点头,有些同意张达的话
忽然钱立秦脑中一闪,脸色不变抱拳道:“公子,我有一法可以两全。”
“什么方法。”三公子问道。
“公子乃万金之躯岂可以身犯险,不若派一智勇双全之辈带领全都新兵,伺机黄雀在后,夺取和安镇,就算不成,相信他也能全身而退的。”钱立秦所语没有丝毫破绽,仿佛全心全意为三公子着想一般。
只有张达悚然一惊。
“刘峰危矣,此行多半得不偿失啊。”张达暗自寻思,目光扫向钱立秦是带着几缕小心。
他明白如果刘峰能打下和安镇,那么他和大帅派的那群大兵们必起冲突,在南安郡多年的他深深明白那些老兵的骄横,抢了他们的功劳他们什么事都干的出来,这也是他为什么劝三公子撤兵。若是打不下和安镇,自然万事皆休,甚至还会引起公子的失望,不快。
而且这还是在敌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