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福船旁边,福船早已放下绳梯,小丫头还在兴奋地喊道“二哥,快上来。”朱厚炜抬头看看妹妹,也不搭话,第一个爬上绳梯。爬到船舷,旁边已经有人接应,扶着朱厚炜上了福船。朱厚炜这才看到,除了小丫头主仆,青梅和黄公公也在。

    黄公公此时一脸委屈地对朱厚炜说道“王爷,老奴已经劝了公主殿下,可是根本拦不住啊。”朱厚炜微笑着说了句“不怪你,这天底下能劝住她的就没几个人。”说完还瞪了小丫头一眼。小丫头嘿嘿一笑,浑不在意。吴以恒此时也登上船来,走到了朱厚炜身边,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见青梅在那里几声喊道“姐姐,你怎么了?”

    朱厚炜连忙回过身去,看向小环。只见小环爬到一半,动也不动,面色苍白。下面的几个水陆营的老爷们也不好去扶她,毕竟男女授受不亲。朱厚炜一看就明白了,小环是有恐高症,现在登船的位置是福船离水面最低的地方,大概出水也有4米多。朱厚炜只好说道“小环,你慢慢往下爬,到渔船上去等我们。”小环抬头看了朱厚炜,朱厚炜才发现小姑娘已经眼泪都流出来了。往上爬不行,往下还是可以的,毕竟现在她也只爬了大约1米出头。等到小环慢慢回到渔船,众人才松了口气,然后去参观福船了。

    青梅刚刚已经参观了大半,看到姐姐的模样,和朱厚炜打声招呼,到渔船上陪姐姐去了。福船的船型是两头尖,中间低。船舷处有护板可以防护士兵,也可以防浪。全船最高处是船尾的船楼,朱厚炜登上去看了下,大约出水7米左右。

    二号福船一共是三层甲板,算上船楼,那就是4层了。船长室是在船楼,里面除了一张桌子还有一张不大的单人床。没办法,船不大,空间就不够用。此时船内还没有被子之类的物资,不过马上就会用苍山船送来,到时候就可以进行航海了。

    接着,几人又参观了水兵室,物资仓库,武器仓库,整艘船参观下来已经一个小时之后了。航行时需要的物资也慢慢送到船上,然后放入船内。

    朱厚炜几人走到船舷处,准备回到渔船。突然,船上的瞭望手喊道“东南面有两艘沙船,正在向新筑的码头驶去。”船长大声问道“打的什么旗号?”瞭望手回答“太远了,看不清。”

    福船上一共有2个望远镜,一个在瞭望手那边,一个在船长手里。目前福船上一共有着水兵80人,水手24人,还有就是朱厚炜一行人了。吴以恒准备护着朱厚炜登上渔船然后回到岸上,就在他要开口时,瞭望手又喊到“船长,看到了,是我大明金龙旗,至于字还是没看清。”众人立马松了口气,所有拿着兵器的水兵不由自主整个人都放松了。

    这里的水兵是从天津卫本地招收的渔民,训练到现在不过半年多。京城营地来的并不多,因为都是旱鸭子,一上船就晕船。当然,目前正在训练他们,就算不能当纯种的水军,至少乘船不晕,可以成为海军陆战队,毕竟运送物资和人员,海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吴以恒大声喊道“都给我把武器拿好了,没有确定身份,就不能放松。万一是倭寇,海盗冒充的呢,一放松,损失就大了,先把船锚拉上来。”这名船长也是朱府出来的,但是当水军的船长毕竟是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一紧张就会失误。

    船锚很快被拉了上来,此时瞭望手喊道“我军的一艘海沧船和苍山船上前接应了,没有发生战斗,是自己人。”此时朱厚炜抢了船长手中的望远镜站在船头也看到了这一幕。

    朱厚炜对着吴以恒道“毕竟是新兵,慢慢来吧。水军不是短时间就能练好的,要想时间短,那就只有航行,战斗了。”吴以恒点点头,知道这次新兵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众人上了渔船,然后回到岸上。福船则是先往码头驶去,如果确认没事的话,再直接前往登州,完成训练目标。

    到了岸上,马车早就在这里准备好了,于是众人乘着马车前往码头。

    马车上,小丫头扁着嘴道“怎么不是倭寇,不然来了让他们回不去。”朱厚炜瞪了她一眼道“战斗会死人,敌人死多少我不管,但是我们这边要是有了伤亡那就令人心疼了。”小丫头紧着问道“二哥,好多人都在说倭寇怎么怎么厉害,什么刀枪不入,凶残无比,身高八尺,是不是真的啊。”

    朱厚炜笑了笑,说道“你听谁说的啊,倭寇哪有那么厉害。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刀枪不入,至少碰到火枪不可能,还有如果身高有八尺,那肯定不是倭寇。不过,凶残倒是真的。至于到底什么样的,我也没见过。”

    船坞离着码头不过5里远,很快就到了。一下马车,朱厚炜一行人都愣住了。放眼望去,都是人,或者说是难民,正在从两条沙船依次走下,来到码头,然后继续往前走着。

    这些人大概有1000来人,男女老少都有。不然也不会用两条600吨的沙船来运了。朱厚炜转头问了吴以恒“你们去外地招工了?”吴以恒也是摸不着头脑“没有啊,现在在外地的就是去江南,福建等地招募船匠的啊,没有招工啊。”

    此时,从船上下来几个水陆营的人,虽然穿着平民的衣服,但是朱厚炜和吴以恒都认识,也是朱府第一批学生。估计在沙船上看见朱厚炜他们了,一路小跑,从难民队伍旁边跑过来,一下子就到了朱厚炜身边。立马跪下施礼“参见福王。”这时,小丫头从吴以恒背后走了出来,咳嗽两声,引起了跪在地上3人的注意,于是急忙说道“参见公主殿下。”小丫头也不客气,直接问道“大力,狗剩,来宝,你们从哪里招来这些难民啊,对了,快起来说话。”三人脸上一阵尴尬,因为这个名字好久没人叫过了,他们现在分别叫朱远,张奔,过诚志。这三个就朱府第二批的,朱厚炜和小丫头对这三个都认识,因为朱远和他们两个说起来还有点血缘关系,他的祖宗是朱元璋的第七子,和明成祖朱棣是亲兄弟。可惜到了他爷爷这一辈就已经家道中落,朱远更是失去双亲。作为朱氏子孙,除非家里还有人有爵位,不然生活是很难的。朝廷只会发很少的银粮,根本养不活一家几口,但是朝廷又规定,朱氏子孙不得为四民。也就是他们不能出去谋生,种田,做官,经商,做工都不行,所以才说他们的生活很悲惨。

    三人站起身来,朱远开口道“这次到了龙江造船厂,那里早就荒废了,只有旁边一个村落,说是当年造宝船从各地招来的能工巧匠。后来船厂荒废了,到了他们这一代,就剩这么多人。村长说村里大部分的男丁都知道一些造船的手艺,但是没造过船。村长还说让他们到天津来也可以,但是要整个村子一起来,少一个人就不行,没办法,就叫了登州营的两条沙船把人给送来了。”

    朱厚炜还在思考,吴以恒却是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们三个怎么办事的,让你们招几个工匠,你们倒好,男女老少地招来千八百的,不要钱是怎么的。”

    朱厚炜哼了一声“吴以恒,出来一年多,本事没怎么长,倒是学会玩官场的小心眼子了。我会怪他们吗?1000人,哪怕什么都不做,皇庄也养得起。这套你做给谁看啊?”

    吴以恒脸色一阵尴尬“我。。。。二少爷,小的错了。以后绝不再犯”朱厚炜这才脸色平缓,转头对朱远三人说道“让你们出去做事,肯定有突发事件,来来回回地传报也麻烦,这事也不算什么,只要这些人中有手艺高超的船匠,你们三个就算立了大功了。”然后转头看着吴以恒说道“至于你,以后少跟天津卫的官来往,好的不学,哼。”说完头也不回地向营地走去。小丫头看的是一阵云里雾里,本来以为朱厚炜要骂朱远三人的,没想到一转头却是骂起了吴以恒。

    朱厚炜被她烦的没办法只好解释道“他们三个这次的事情最多就是自作主张,虽然有些犯忌讳,但是也不是不能原谅,吴以恒听着是骂他们,可是确实说他们花费钱粮多了,他又不是不知道,皇庄不差这点钱。这才出来一年多,就被官场腐化,看来要好好收拾一下这些人了,不然到时候好好的战士就变成官油子了。”

    小丫头听完郁闷地说道“你们说话怎么这么多弯弯绕绕的,没劲。”朱厚炜摇了摇头,然后又笑了笑,低声说了句“这小子还挺护短的。”

    朱厚炜几人是走在前头的,后面吴以恒和朱远三人则是隔了30度米,远远跟着。一边走还在一边说话。朱远低声埋怨道“吴大哥,怎么在少爷面前还玩这些小心思,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这位少爷异于常人,什么阴谋诡计在他老人家面前全得显出原形。”旁边两人也是一个劲地点头。吴以恒怒了,在三人脑袋上都拍了一掌“你们三个混球,你哥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们三个混球,自作主张,哪个上级会喜欢,还有,离着那么远,二少爷也听不到,你小子拍什么马屁。”朱远三人对着吴以恒憨憨一笑,过诚志说道“要不怎么你是我们的哥,没说的,今晚我们三个请客,好酒好肉随便吃,不差钱。”吴以恒砰的一下又打了过诚志一掌”今天不好好陪着二少爷,你请哪门子的饭,还有没有脑子?“朱远和张奔在旁幸灾乐祸的笑着,吴以恒瞪了他们一眼,倒是没在出手了。

    四人动静不大,前面的朱厚炜也没听见。倒是小丫头看到四人的小动作噗呲一声笑了出来,然后问道”二哥,当了兵就会动不动打人吗?怎么被打的还这么高兴的?”

    朱厚炜回头看了他们一眼,四人注意到朱厚炜看向他们,立马规规矩矩战好,脸上露出微笑,很和善。朱厚炜回过头,对着小丫头“别管他们,打是亲骂是爱,爱的不够估计他们还会用脚踹。”小丫头平时“博览群书”,现在看他们四人的样子,立马打了个寒战,似乎被恶心到了,上前两步,拉着朱厚炜的衣袖一起走了。留下四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为啥小姐是这幅表情。

    ;

第九十七章 龙江往事() 
最终吴以恒等人还是没有陪着朱厚炜吃晚饭,毕竟一下来了1000多“难民”,几人也只好先把这些人安顿下来。幸好,水陆营为了明年扩大水军规模,建了不少营房,倒也安置得下。

    朱厚炜和小丫头等人吃过晚饭后,吴以恒带着3个老头来到中军府和朱厚炜见面。三位老人都是年近70,估计是生活比较困苦,脸上的皱纹那是沟沟壑壑,深不见底。三人衣着破旧,上面还打着许多补丁,倒是浆洗的还算干净。

    到了大堂,三位老人还准备给朱厚炜跪下施礼,被朱厚炜拦住了。让小环,青梅还有红菱给三人搬了把椅子,然后让三人坐下说话。大堂里除了小环等人全部坐下,朱厚炜拱了拱手“不知三位老丈怎么称呼,今年高寿啊?”三位老人起身拱了拱手,其中一个回道“回王爷的话,老朽黎汝清,70有2,这位是邱润,今年60有8,这位是杨铁,刚过花甲。”

    朱厚炜点了点头“三位不用如此多礼,坐下说话,今日咱们就闲谈几句。”三位老人点点头,坐下了。朱厚炜笑着说道“本王对龙江船厂很感兴趣,不知三位可否和本王说道说道。”

    说道龙江船厂,三位老人眼神顿时一黯,黎汝清还是笑了笑然后缓缓道来“既然王爷问了,那老朽就说说。说起这龙江船长,从开国皇爷(朱元璋)那辰光就已经开始成立了。为了准备造船用的桐油、棕缆等原料,特在南京钟山开辟了漆园、桐园、棕园等园圃,植树数万株。当时的龙江船厂就在城西,皇爷下令从各地调来400户能工巧匠,负责建造海用船舶。我们仨人的太爷爷就是那辰光从其他地方来到龙江船厂。到了成祖皇爷(朱棣),再次下令从南直隶(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迁来工匠800户,此后每年还在迁一些过来。”

    说道这里,三位老人的眼神都有些迷离,特别是黎汝清,黝黑的脸上似乎泛起潮红,很是激动,声音了大了几分“那辰光是龙江造船厂最辉煌的时候,各色工匠足有5000余人,生活在船厂,靠着船厂过活的人有2万人左右。基本上每月都要挖新船坞,由于船坞很大,一个没挖完,另一个新船坞又开始挖了。各种造船材料吧仓库堆得满满的,老朽小时候也曾见过,光是那木料,堆得比人还高,放眼望去,都看不到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整个船队大大小小几百艘海船基本都是我们船厂建造的。最厉害的就要算是宝船了,宝船尺度最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120米左右),阔一十八丈(60米左右);中者,长三十七丈(100米左右),阔一十五丈(45米左右)(明代的单位数据并不精确,数据越大,误差越大)。老朽先父对老朽说过,当时数百艘大小海船遮天蔽日,声势浩大,整个船队足有27000多人,从刘家港出发,航行数万里,到访大小国家30余个,回来的时候,每次宝船上都是一船一船的金银财宝。”

    这时,大堂里所有人都听的有些痴了,以前只是听过郑和下西洋,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都不太了解。至于查找过皇室资料的朱厚炜则是想着100年前的大明航海技术竟然如此发达,远洋舰队竟然如此庞大,可以说当时大明的舰队世界最强,没有之一。

    黎汝清突然音调下降,声音带着悲凉,沉重“三宝太监之后没多久,朝廷就说要禁海。于是龙江船厂就变得人人敬而远之,没有人再来找船厂造海船,朝廷也只是让我们造河船。河船也越来越少,最后这么大的龙江船厂竟变得无船可造,以前堆在仓库的各种造船材料一车车地拉出船厂,也不知送到那里去。当时老朽年纪尚小,还不懂事,只知道材料一车车被拉出去的时候不少人都围着路边哭泣,几百人,几千人,到最后整个船厂都是哭声。后来,船厂周围的匠户越来越少,不少都改行了,有的直接带着家小走了,也不知去了哪里。当时的2万多人渐渐变成了我们这1000来人。”话说到这里,黎汝清不满有些情绪激动,眼睛里也有了泪花,只得停下拿衣袖擦擦眼角,旁边的两位老人也是不停擦着眼泪。

    心肠最软的小环也是陪着哭泣,其他人则是表情沉重,龙江船厂的兴衰史让每个人都感触颇深。朱厚炜心中却是感触最深的,从船厂的兴衰史想到了大明的兴衰史,想到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久久不能言语。

    过了良久,三位老人心情基本平复了,黎汝清有些不好意思地施礼道“老朽失礼,让诸位见笑了。”朱厚炜回过神来,连忙摆了摆手“黎老不用在意,人之常情,我们都能理解的。不知道现在村中可以造船的工匠有几人?”黎汝清立马说道“王爷放心,村中有406个男丁,基本都会一些造船的手艺,都是家传的,虽然没用过,但是给我们一些辰光,一定可以造出海船,至于老朽这一辈的,基本都造过河船,就算直接造大富船应该不成问题。”朱厚炜一听,顿时有些激动地问道“那宝船呢,宝船可以造吗?”三位老人顿时脸色暗淡,然后杨铁开口道“王爷,村子上的几百男丁祖上负责的造船各不相同,但是都保留一些宝船的各部分船图,只是这些加起来不是完整的,缺失至少有一小半,毕竟这些年村子的人少了很多人户人家。如果说要造出宝船,老朽估计最少要5年,甚至10年。”

    朱厚炜顿时有些泄气,后世对于宝船到底有多大,争论颇多。船只大小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