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听闻了郭汜的建议,点了点头。
    翌日之后,李傕便是遵照郭汜的建议,率军在左,而另一边的郭汜则率军在右,漫山遍野的向着杨奉、董承两军拥来。
    杨奉、董承二人只得率军死战,却也只保得帝、后二人的车驾冲出了重围,至于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只能是尽数抛弃……
第七十八章——李傕、郭汜追天子(下)() 
第七十八章——李傕、郭汜追天子(下)
    李傕、郭汜二人见天子车驾突出重围,向着北方一路逃窜,便是分兵追赶而至。
    董承、杨奉见追兵追击而来,无奈之下,只能一面差人与李傕、郭汜二人进行讲和,另一面密传圣旨往河东而去,急召白波军渠帅韩暹、李乐、胡才的三处军士前来救应。
    那韩暹、李乐、胡才三人本是啸聚山林之贼,如今却是不得不以天子之诏而召之。
    三处军士听闻天子赦罪赐官,如何能不来,毕竟谁都想要混个官身,而不是一辈子背着贼匪之名,躲藏于山林之中。
    三人召集了本营军士,合为一处之后,便是率军赶来,与董承、杨奉大军合为一军之后,再此取道弘农。
    此时但凡李傕、郭汜大军所到之处,便是放纵麾下将士劫掠百姓,老弱者皆是杀之,强壮者则强行充军。一旦临敌,则便是驱赶这些强行招募的农民士兵顶在大军的前面,美其名曰:“敢死军”,一时之间贼势变得浩大不堪。
    待李乐军赶到到,会于渭阳之际,郭汜传令军士将所有从天子奔逃之际所抢夺而来衣服物件尽数抛弃于道路之上。
    李乐大军皆是贫苦百姓出身的劫匪,哪曾见过这些华美的衣物饰品,一时之间,便是再也走不动道了。
    见衣服满地,李乐大军只是微微停顿了一下之后,顿时便是不听号令,争相抢夺了起来,其队伍顷刻之间便是没了军队的样子。
    李傕、郭汜二军见此机会,便是立刻率军杀出,冲入了人群之中。
    一时间,四面混战之中,喊杀之声不断,由于之前的哄抢,李乐大军早已没了阵型,只是片刻的功夫,李乐大军便已是被李傕、郭汜所率领的大军所击败。杨奉、董承见挡不住自身大军的溃败之势,碍于此时李傕、郭汜二军士气正旺,不得不保驾往北而走。
    略微回头,瞥了一眼正在突围之中的李乐,董承暗自啐了一声,背着李乐,轻声的怒斥道:“好你个李乐,果然是贼胚子,率领的都是一帮什么玩意,就为了几件衣物,便是让天子陷入了险境之中,你怎么不去死呢?”
    董承的希望落了空,李乐并没有死于乱军之中,反而突出了重围,打马上前,对着刘协微微抱拳,开口说道:“如今事态紧急!还请天子上马先行!”
    李乐的前途此时全系于刘协一人身上,自然不希望刘协在此被李傕、郭汜二人俘虏,平白害了性命。
    刘协瞥了一眼身旁还跟随着的众臣,心中苦涩万分,却依旧开口言道:“朕不可舍百官而去。”
    众臣听闻了刘协的话语之后,皆是哭嚎相随,不忍撇下刘协,只顾得自己的性命而逃。
    另外一边,董承、杨奉眼见着贼军追袭而来,心中焦急万分,拜请天子弃了车驾,快步行至黄河岸边。
    逃脱了李傕、郭汜大军的重围,李乐的脸色变得难看。他自然知晓自己因为此战的原因,怕是将不受天子以及众臣的待见。
    为了能够弥补自己在天子面前的印象,李乐便是在逃出重围之后,便是派人在黄河岸边先行众臣一步,寻得了一艘小舟以作渡船。
    时值天气严寒,天子与伏后互相搀扶而至,却见河岸又高又陡,一时之间不得下堤上船。
    眼看着后面追兵将至,杨奉心中一急,便是开口喊道:“可解了马疆绳将其接连在一起,拴缚在陛下腰间,可沿河岸垂放下船。”
    听闻了杨奉的喊声,伏后的兄长伏德便是立刻挟着白绢十数匹从众人之中走了出来,对着众人言道:“我于乱军中拾得此绢,正可接连拽辇。”
    行军校尉尚弘一把从伏德的手中接过白绢,用绢包裹住刘协之后,号令众人先行将刘协往下垂放,刘协这才上了船。
    伏德背着伏后沿着催付下来的绢布艰难的登上了船,岸上无法上船之人,在等到刘协与伏后皆已上船之后,便是尽相争扯起船缆来了。
    李乐仗剑立于船头上见众人哄抢,便是眉头一皱,挥剑斩断了白绢。众人尽数落入水中,一时之间哭声震天,许多人还未来得急将其从手中打捞而起,便是很快被其水流淹没,其身影不知冲到了哪里。
    等渡过了黄河到达了对岸之后,天子刘协的身边此时只剩下了十余人。
    杨奉在乡间寻得牛车一辆,载着刘协行至大阳,却是不想断了粮食。
    晚上睡于瓦屋之中,听到消息的民间老人便是匆忙赶来,向着刘协进献了粟饭。
    刘协与伏后一同食用,却是只觉的粗粝到不能下咽。望着难以下咽的粟饭,刘协的心中变得酸楚,眼眶之中噙着泪水。
    等到了次日,刘协一行正欲起驾前行,便是有二名汉室大臣寻至此处,哭拜于车前。
    天子见这二人乃是太尉杨彪以及太仆韩融,心中的辛酸一时之间便是涌了上来,握着两人的手久久不放,默默的流着眼泪。
    韩融望着刘协悲戚的面容,拱手一礼,开口言道:“李傕、郭汜汜二贼,颇为信懒臣的话语,臣此番必将为了陛下,舍命去说服此二贼罢兵,还望陛下保重龙体。”
    话语说完,韩融便是不顾刘协的劝阻,便是骑上马匹,向着身后的李傕、郭汜大军而去。
    杨彪奏请天子暂住于安邑县内,带车驾行至安邑,却是苦无高房,天子与伏后只能暂居于茅屋之中。
    李乐趁此机会专权,百官稍有触犯,便是在刘协的面前肆意辱骂,同时故意送些浊酒粗食给刘协食用。刘协碍于此时势微,不敢轻易得罪,便是勉强的收下了李乐所送来的浊酒粗食。
    随后李乐、韩暹又联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刻印不及,便是以锥画之。
    另一边,韩融苦心劝说着李傕、郭汜二人。
    李、郭二人听闻了韩融的话语,微微思虑了一番,便是遵从韩融之言,放了百官及宫人。
    董承、杨奉二人商议一番之后,便是先行差人修葺洛阳宫院,欲奉车驾还东都洛阳。
    李乐听闻了消息之后,却是不想跟着天子返回东都。
    董承找到李乐,虽是不喜李乐此人,却仍是对其开口劝说道:“洛阳本就是天子建都之地,安邑乃小地面,如何容得车驾?今奉驾还洛阳是正理。”
    李乐听闻了董承劝说的话语,冷哼了一声:“汝等奉驾去,我只在此处住。”
    话语落下,李乐便是甩袖离去。
    在经历过了擅权专政之后,李乐的眼中哪还有天子的存在,早就起了异心。
    董承、杨奉见无法说服李乐,便是独自奉驾起程。
    待李乐得知天子车驾已离开安邑,便是暗中令人联系李傕、郭汜,准备一同劫驾。
    董承、杨奉、韩暹得知其谋之后,破口大骂其人无耻,目无君上。同时连夜安排军士,护送天子车驾奔向箕关。
    李乐听闻消息之后,便是心中一急,怕放跑了天子车驾。
    不等李傕、郭汜大军到来,自引本部人马前来追赶。
    四更之时,李乐赶到箕山之下,大声喊叫道:“车驾休行!李傕、郭汜在此!”
第七十九章——天子东归至洛阳() 
第七十九章——天子东归至洛阳
    在经历过了擅权专政之后,李乐的眼中哪还有天子的存在,早就起了异心。
    董承、杨奉见无法说服李乐,便是独自奉驾起程东归洛阳。
    待李乐得知天子车驾已离开安邑之后,便是暗中令人联系李傕、郭汜,准备一同劫驾。
    董承、杨奉、韩暹得知其谋之后,破口大骂其人无耻,目无君上。同时连夜安排军士,护送天子车驾奔向箕关。
    李乐听闻消息之后,便是心中一急,怕放跑了天子车驾。
    不等李傕、郭汜大军到来,自引本部人马前来追赶。
    四更之时,李乐赶到箕山之下,大声喊叫道:“车驾休行!李傕、郭汜在此!”
    天子刘协听闻车驾之后突然响起的喊声,心中大惊。
    一旁护卫天子车驾的杨奉却是皱了皱眉头,对着刘协所乘车驾拱了拱手:“陛下安心,此乃李乐也,非是傕、汜二贼。”
    “将军所说可是真?”
    “自然为真!”杨奉听了刘协的问话,快速的开口回答道,以便安抚天子之心,“此刻李傕、郭汜二贼怕是刚刚收到消息,一时之间,还无法赶到此地!”
    “为今之计,需得尽快击败李乐大军,趁早过关,早日到达东都洛阳!”
    “不然怕是迟早将被李傕、郭汜二贼追上,若是没有城池的城墙守护,在这野外遇到李傕、郭汜手中的西凉骑兵,怕是片刻也支撑不了!”
    刘协听了杨奉的话语,心中惊慌无比,他自然不想再次落于李傕、郭汜二人之手。
    慌乱之中,刘协想起了之前阵斩郭汜手下将领的徐晃,没有过多考虑,便是下令道:“杨将军,还不赶紧派那徐将军前去斩了那不忠不义的贼子!”
    得了天子之令,杨奉应答了一声,之后便是听从刘协所下的命令,下令徐晃率军迎敌。
    李乐见徐晃手拿大斧,驾马而行,心中不由的提高了警惕,竟是亲自提枪出战。
    由不得他不谨慎,虽然他并没有见识过徐晃一刀斩杀郭汜大将,但见徐晃手提大斧,便是心知徐晃乃是真正身怀本领之人。
    虽然李乐已是十分谨慎,但两马相交之后,只需一个回合,便是已被徐晃一斧斩落马下。
    李乐大军见自家主将连一个回合都未撑住,便是已被斩落于马,心中大惊,其士气顿时便是变得低落无比,不时有人扔下了手中的武器,抱头而窜。
    徐晃趁着己方士气正盛,一路冲杀,杀散了李乐余党,保护天子车驾快速通过了箕关。
    刘协见车驾已过箕关,原本悬着的心便是放了下来,缓缓的舒出了一口气。
    过了箕关之后,河内太守张杨带着粟帛迎接天子车驾于轵道之上。
    刘协见张杨率军迎接,心中感叹一番,便是下诏拜其为安国将军,赐其开府,封晋阳侯。
    杨奉接到了刘协所下之诏,心中激动万分。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率军带着粮食走了一趟,便是被天子加封侯爵,官拜安国将军,并且有了开府建衙的权力。
    一路跟随天子入了洛阳城内,众人却只见宫室尽数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宫院之中只留有颓墙坏壁。
    刘协见到洛阳如此废墟,心中想起了当年董贼在十八路诸侯讨伐之战不利之后,挟持着自己西逃长安,火烧了这洛阳城,不禁叹息了一声。
    无奈之下,只得命令杨奉先行盖些小宫以便众人居住。
    此时,百官朝贺,皆立于荆棘之中。
    因天子刘协逃离了李傕、郭汜的掌控,东归故都洛阳,便是下诏改兴平为建安元年。
    待入了洛阳之后,还未过多久,诸将便是开始了夺权之争。
    韩暹攻打董承,董承无奈之下投奔了张杨。
    张杨眼见着洛阳城中的争权之势越发的严峻起来,深怕自己也将被卷入其中,在和自己手下的将领一番商议之后,张杨便是来到了洛阳宫室之中,面见了天子。
    “陛下应该是和天下人一起的,现在陛下有着各位公卿大臣的辅佐,我也可以在外捍卫大汉朝,又怎么能留在京都之中呢?”
    刘协听了张杨的话语,自然知晓其意。
    他也不是瞎子,自然看出了这洛阳之中,百官争权夺势的战火已是越烧越旺。
    他想要阻止,却偏偏有心无力。
    轻叹一声,刘协便是允诺了张杨的请求,并拜为大司马,屯兵野王,领假节钺。
    恰逢关中大旱,饥荒可谓是越来越严重,洛阳的居民,如今仅有数百家,却是无可为食,只能尽数出城,以剥树皮、掘草根为食,填充腹饥。
    尚书郎以下,也和他们眼中的泥腿百姓一般,只能是出城樵采,眼见之处,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
    汉末气运之衰,无甚于此。
    后世罗氏之人有诗叹之曰:“血流芒砀白蛇亡,赤帜纵横游四方。秦鹿逐翻兴社稷,楚骓推倒立封疆。天子懦弱奸邪起,宗社凋零盗贼狂。看到两京遭难处,铁人无泪也凄惶。”
    太尉杨彪见此情景,不禁上奏天子,开口言道:“前蒙降诏,未曾发遣。今曹操在山东,兵强将盛,可宣入朝,以辅王室。”
    刘协听了杨彪的话语之中,沉吟了一番,随后便是对着杨彪回应道:“朕前既降诏。卿何必再奏,今即差人前去便是了。”
    杨彪听闻了刘协的话语,应答一声,便是领了刘协的旨意,即刻差遣使者命其赶赴山东,宣召曹操
    此时的洛阳虽然迎回了曾经的天子,但却百事未备,城郭崩倒,欲修未能。偏偏传来消息说那李傕、郭汜二人此刻已是领兵将到。
    刘协听闻了回报的消息,心中大惊,召集了众臣之后,反问杨奉:“此刻山东之使未回,李、郭之兵又至,为之奈何?”
    杨奉、韩暹听闻了天子的话语,不禁上前一步:“臣愿与贼决死战,以保陛下”
    一旁的董承却是瞥了韩暹一眼,拱手劝慰道:“此刻洛阳城郭不坚,兵甲不多,战如不胜,当复如何?不若且奉驾往山东避之!”
    刘协听了董承之言,心中对其所说感到认同,随即便是下诏,即日起驾往山东进发,以避李傕、郭汜二贼……。
第八十章——曹阿瞒的野望() 
第八十章——曹阿瞒的野望
    兖州牧府之中,曹操独自一人躲在书房之中,视线紧盯着放置在书案一角的天子诏书,久久没有言语。
    自从曹操接到这份诏书之刻起,曹操便是再也没有出过这书房,没有见过麾下任何一人。
    曹操麾下的谋士大致也是能够猜测到这份诏书上所书写的内容,也明白自家主公心中的纠结之意,因此也是没有出现在曹操的眼前,惹得曹操心烦。
    只是虽然心中明白曹操为何没能立刻奉诏,可时间一久还是让这些谋士在私底下讨论开了。
    荀彧手提一壶美酒,迈步走入一间屋子,对着屋子之中躺在床榻之上的人影,开口说道:“志才,我都来了,你还不起身迎接吗?”
    “文若来了啊,既然来了就随便做,为何却要我起身迎接?”
    戏志才在床榻之上翻了身,随后便是不再理会荀彧。
    见到此景,荀彧无奈的摇了摇头,随意的找了一个位置便是坐了下来。
    瞥了一眼床榻之上背对着自己的慵懒身影,荀彧轻叹一声,将手中提着的美酒放置在了桌上。
    掀开了盖在酒壶之上的盖子,房间之中立刻便是充满了美酒的香气。
    “文若,好好地叹什么气,你要是在这样……”
    “咦?这个是……”
    原本还在抱怨着的戏志才,鼻子一缩,便是闻到了一股酒香之气。
    原本还是慵懒无比的身子立刻从床榻之上爬了起来,快步冲到荀彧的身边。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