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第3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下江东,对陈风来说算不上惊喜,若是在三年前,他说不定还得庆祝一番,但现在嘛,占据着如此之大的优势,又耗费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要是还拿不下江东,那他也真该反思反思了。

    扬州境内,接管此地军务的张辽,刚刚派出南边来的大将武安国前去劝降太史慈,江东军已经成了历史,一切都成定局。

第861章 时代谢幕2() 
时代谢幕2

    陈风击破周瑜的长江防线后,就任命高忠为江东大都督,总管江东军务,在最短的时间内,这位优秀的年轻俊杰,横扫江东残余势力,为陈风清剿了所有障碍。

    太史慈身边仅剩下四千兵马不到,为张辽所困,粮草辎重消耗殆尽,最后,在故友兼同乡武安国的劝说下,太史慈以保全孙策妻儿为条件,选择向陈风投降。

    这位来自东莱的北方汉子,内心深处终究是记挂着孙策的知遇之恩,效忠于孙权,也只不过是念及孙策当年的嘱托而已。

    等到武安国为他讲解了孙策的死因,孙翊的悲惨遭遇,大乔和孙绍这对孤儿寡母的悲惨生活后,太史慈那份本已决定死战的心思动摇了。

    他可以死,但他儿子太史享还年轻,孙策留下的孤儿寡母还需要人照料,这些,都让这个铁血汉子牵挂于肠,撇不掉,丢不下。

    最重要的是,武安国跟太史慈讲解了其母在人生最后一段时光的生活。当年太史慈为追求理想,背井离乡,也离开了自己的母亲,最终没能在母亲病卧床榻的那段时光里进行照料。

    全赖武安国之母服侍左右,才让太史慈之母有了个还算舒适的晚年。陈风当年拿下青州之后,也命人重修这位老夫人的墓地,并派人守墓。

    如此恩情,作为知恩图报的太史慈来说,是必须要偿还的,所以,他不能死,更不能欠着别人的情分不还。孙策当年的知遇之恩已偿还,接下来,他要为自己而活。

    夜晚,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天空,月光是那般柔美,夜色是那般迷人,若是在往年,周瑜说不定会举杯赏月,对夜抚琴。

    可现在,落魄至极的他只是呆坐在城墙上,他的身边,还剩下两千不到的部下,这些时日,陈风并未进攻,但大局已定,不少将士主动逃出城池投降,周瑜根本拦不住。

    突然,一丝若有若无的琴声响起,熟悉音律的周瑜,很快就辨识出这是自己妻子小乔最擅长的曲子,随着一曲落幕,很快,城墙外就响起了一阵阵东吴歌谣。

    “呵呵,四面楚歌之计,陈风,在这最后关头,你还是不忘这攻心之策啊,我输了,我输了啊、、、、、、”

    天亮后,周瑜下令大开城门,城内将士自缚双手出去投降。而周瑜,本想自刎谢罪,但却被亲兵救下,最终被陈风给俘虏。

    至此,曾经霸占江东数十年的孙氏集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陈风也完成了渡江作战,占据江东的计划,整个天下,也就剩下益州那边还有点闹腾了。

    “呼,江东被拿下,接下来,该是益州了。没了外援,没有盟友,刘璋也撑不了多久,在我军绝对优势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看着滚滚流去的长江水,陈风的缓缓吐了口气,在这一刻,他想起了记忆深处的那句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他陈风,或许本不应该存在这个世上,但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这里,凭借着双手,他从夹缝中生存,一次次的厮杀,一次次的死里逃生,终于有了今天。

    在这段征途中,有多少好友和忠心的部众倒下,有多少人枉送了性命,这一刻,陈风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记忆的海洋中。

    “曹性、魏越、李儒、、、、、、”

    陈风在喃喃自语,同时也在念叨那些远去的故人,为了这场霸业,太多的人丢掉了性命,太多的朋友远去。

    当然,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个个对手的倒台。和连、袁氏兄弟、步度根、轲比能、臧霸、曹操、刘表、刘备、孙权等等,这些曾经的对手,或死或降,最终早就了最为强大的陈风。

    半年后,坐镇洛阳的陈风发出命令,三路大军齐进,攻打益州。公孙续统帅五万汉中大军,由北边出发,颜成统帅七万大军,从荆州南部进攻,高忠指挥五万精锐,从益州西南部发动袭击。

    益州之地,山高路险,城池关隘众多,但却挡不住陈风麾下这三路大军的进攻。最终,战事进行到第五个月头上,刘璋被突然出现在成都城外的魏延和三千精锐北军吓破了胆,选择投降。

    三分天下的局势被结束,陈风一统天下,刘璋自请入朝。陈风派遣法正、木否主持益州政务,留大将庞德、魏延分兵镇守益州关隘,主持当地军务,威慑南蛮敌军。

    从当初的一个落魄小兵走到今天这一步,陈风付出了太多,也经历了太多,接下来,就剩下最后一件事情。

    两年后,天下大定,陈风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得到实行,江东、益州这两块地盘的民心也逐渐归附,天下再没有谁能够挑战大将军陈风的权威。

    于是乎,经常有人汇报各地出现祥瑞征兆,或是某地天降瑞石,上有铭文,预言陈氏取代刘氏乃是天意;或是某地出现祥瑞麒麟,带着上苍的旨意。

    这一系列事情层出不穷,所有的焦点,最后都集中到大将军陈风身上,终于,有人认为这乱世是大将军结束的,异族是大将军的驱逐的,百姓也是因为大将军的政策才得以生存。

    连上苍都在劝谏大将军登基称帝,为何这个帝位,就不能让大将军来坐呢?一开始还是某些人小范围内的讨论,慢慢的,乡里民间,都在议论纷纷。

    到最后,军中将士已经开始请愿,尤其是北方派系的将士,更是一次次的呈上血书,请求大将军登基称帝,带领他们驱赶异族,开疆拓土。

    如此情况下,刘氏一族一开始还有反对的声音,但到最后,这些反对的声音都被各地的民意给淹没,被军中将士的请愿给遏制住。

    汝南陈氏,颍川陈氏也极力支持陈风,或许他们与陈风谈不上什么血脉关系,但仅仅这个姓,就足够他们去搏一把。

    皇帝刘琮主动退位让贤,让出帝位,只愿带着家人去世外桃源隐居,不再过问世事,陈风三次推避,奈何架不住刘琮的坚持和群臣们的联名上书,最终登上帝位,国号为赵。

第862章 盛世之景1() 
距离陈风登基已经过去了两年,这两年里,整个赵国都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除去北方戍边和南方剿匪的将士之外,其余大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开荒屯田。

    这两年里,各地的民仓和义仓相继被填满,粮食都装不下去,为此,皇帝不得不下令各地继续修建仓库,用于存储粮食。

    江东境内的山越,最终在蛮族首领沙摩柯的率领下选择向赵国皇帝陈风投降,全部撤出山林,愿意接受汉化,而陈风,也没亏待他们,给他们划分土地,派遣官员指导他们种田盖屋,与其他百姓的生活并无二样。

    至于益州南蛮,这两年里没少找事,尤其是看着赵国刚刚拿下益州,而刘氏余孽在诸葛氏和司马氏的率领下在一旁煽动,南蛮数次入侵,扰乱益州军民的生活,也给赵国的统治带来了不小的危机。

    只是,蚍蜉撼树,他们又如何能翻盘呢?诸葛亮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为天下百姓着想,可各地百姓都进入安居乐业的状态,谁都不想再起内战的时候,他诸葛亮却还在搅动战事。

    司马氏余孽号称要为天下的世家大族讨个公道,要向陈风要个说法。只是,各地的世家现在都眼巴巴的跟着陈风做生意,一个个的,早就放弃了土地上的那点利益,他们,需要司马氏来帮忙讨要说法?

    洛阳,天牢的某个牢房外,一个俊朗的文人拎着食盒站在过道上,牢房内,一个威武汉子正在演练拳脚,虽说手上脚上都有铁链,但却束缚不住他那颗习练武艺的心思。

    “啪,啪,啪,好,兴霸兄威武依旧。”

    “木兄,你又来了。”

    牢房内的正是甘宁,当初江东陷落,周瑜被俘虏后,他甘宁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北军的阶下囚,原本当时木否要为他求情,但却被甘宁拒绝。

    倒不是甘宁对孙氏有多么忠心,关键是,当年木否在战场上放他一条生路的时候,甘宁就允诺绝不会与木否在战场上相见。

    可最后,因为孙权的一纸调令,甘宁立即从海边跑到长江边与荆州水师厮杀,这,也就使得甘宁违背了诺言。

    最后又被北军所俘,甘宁心中的愧疚难以言表,面对木否的又一次援手,他除了拒绝,实在是想不到别的法子。

    “这次来见你,实际上是来向你告别。陛下恩赏,让我恢复姓氏,并调我入益州征讨南蛮,此次出征,三五载之内怕是回不来了,心中惟牵挂兴霸兄,故而特来看望。”

    木否低着头,自顾自的斟满酒杯,而后一饮而尽,脸上带着兴奋,也有着忧愁。征讨南蛮,山高路险不说,当地恶劣的气候就是个很大的难题。

    但陈风允许他恢复自己的姓氏,这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恩赐,奔波这些年,为的不就是想弥补自己父亲当年犯下的过错,重整家族的荣耀吗?

    “这些年,有件事一直慢着兴霸兄,呵呵,今日也是该告诉你了,其实我不姓木,我姓袁,乃四世三公袁家嫡系子弟,我父乃是袁术,曾登基称帝,与天下为敌。

    自我父当年败亡后,袁家嫡系就名存实亡,我为重整家族,奔波数载,未有建树,直至遇到陛下,才让我有奋斗的希望。”

    “原来如此,想不到,你竟然是袁家之后、、、、、、”

    甘宁自然听出了对方的话中之意,陈风当初就赏识甘宁,但这家伙不识抬举,竟然投靠孙权,与陈风为敌,且多次在战场与北军对阵。

    最后孙权被俘,甘宁兵败成为囚徒,按理说,陈风完全可以斩杀他泄愤,但一直以来,甘宁都没等到这个消息,所以就一直关在监牢里。

    今天木否这么说,无非是想告诉甘宁,他甘兴霸之前做的那些,在陛下眼中其实什么都不是,陛下都能接受袁氏嫡系之后,又怎么会计较他甘宁之前的罪过呢?

    可这两年,甘宁从不松口,也不说投降效忠之事,宁愿这么关着也不肯低头认错,陈风身居高位,自然不可能再过多关注甘宁,毕竟,甘宁虽猛,但陈风麾下猛将无数,甘兴霸已经排不上号了。

    “老爷,该走了。”

    门口处,一身戎装的纪康呼喊了一下,他现在虽是朝廷的将军,但对于袁否,却是相当的尊重,此次袁否征讨南蛮,纪康就主动请求调入其麾下。

    “告辞了,兴霸兄、、、、、、”

    “慢,袁公子,不知此次征讨南蛮,身边可缺一名亲卫,兴霸不才,不仅能翻江倒海,亦能踏山岳如履平地,袁公子之恩,在下愿以性命相报。”

    终于,在袁否走到门口的时候,甘宁猛的灌下一口酒水,而后发起了询问。说实话,他甘宁虽有牛脾气,但更有理想和追求。

    从二十岁出道,到现在三十多岁,十几年的大好时光都浪费在刘表、孙权手上,甘宁已经不小了,他可不想再把剩下的这点好时光浪费在牢笼里。

    幸得袁否这样的好友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他甘宁,又如何能再错过呢?当年陈风赏识于他,而被他拒绝,这些年,有多少北军将领嘲笑他甘宁不过如是。

    难道,那些将领真的认为甘宁很普通吗?当然不是,连庞德都亲口称赞甘宁不可小觑,可坏就坏在,这家伙跟错了人,北军将领们瞧不起的,是甘宁的那份眼光,跟错了主公,以至于明珠暗投。

    锦帆甘兴霸,一身本事难寻对手,偏偏就瞎了一对招子。

    “亲卫我倒是不缺,不过,陛下昨天下令,要在城外大营设演武台,不管是民间侠士,还是普通的监牢囚犯,都可上去一展所长。

    兴霸兄若是有意,我可向陛下推荐,明日演武台上,只要兴霸兄表现的好,高官厚禄,封侯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

    “罪人甘宁,多谢陛下恩赏、、、、、、”

    封侯拜相,这是多少男儿的追求,他甘宁也不例外,同样的,向陈风投诚,他甘宁也不是孤独的。

    这些年里,其他曾与陈风敌对的各大世家大族不也相继低头,家族子弟一个接一个的去陈风麾下效命,为的,还不是想让这些后辈搏一个前途。

第863章 地六百六十六章 盛世之景2() 
在天下一统,异族归顺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应该是新王朝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时候,毕竟,周边异族相继臣服,中原王朝也没必要一直养活那么多军队。

    但偏偏,这位一统天下的皇帝,压根就没打算让自己麾下的精兵悍将回家养老,这些跟随他征战多年的精锐们,还有更多的任务要去完成。

    在各地选调良家子弟入伍,在各地摆设演武台选拔人才后,陈风很快就下了登基后的第一道大规模征兵调令。

    而后,陈风以高忠为帅,以袁否、庞统为军师,另外调遣魏延、庞柔、纪康、沙摩柯、公孙兴等为大将,领精兵四万征讨益州南蛮。

    同时,陈风以陆逊为偏师主将,以武安国、孙翊等为将,统帅一万三千水陆大军,从江东境内出发,而后在交州集结,从旁策应高忠的主力大军。

    总共也就五万多点兵马,相对于整个赵国的军队来说,实在是不算什么,但这新王朝才建立没多久,皇帝就急着征讨异族,而且是首次派遣五万以上的大军,这阵势,也不算小了。

    两个月后,随着百姓们还在议论益州南蛮那边的战事的时候,陈风很快就下了一道征兵令,这一次,他是打算对西域用兵了。

    自丝绸之路重启以来,西域各国都盯着从东方而来的商队,劫掠、敲诈、勒索此起彼伏,甚至于,有些西域效果在匈奴和鲜卑残部的怂恿下袭击东方商队。

    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误会,但次数如此之多,而且在赵国建国之后都不间断,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陈风,又如何能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于是乎,陈风以张辽为帅,以颜成副之,另外调遣大将庞德、马岱、吕骁、文猛、张泉、黄叙等,统帅骑兵三万,步卒两万,另外还有四万征发的囚徒和奴隶军队,直接朝西域进发。

    如果再算上随军服务的民夫和青壮,这支西征的军队怕是不下于十几万人,动用如此之多的人马,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个强大的东方帝国,是想把西域给扫平呢。

    而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陈风第一次对西域用兵了。早在两年前,赵国刚刚建立,国内不稳,异族环伺的时候,陈风就曾派遣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前往西域宣扬国威。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支来自东方的两万大军战无不胜,很快就征服了一些小国家,逼迫西域其他国家重新审视那个古老的东方帝国。

    奈何,最终因为盟友的背叛,敌军的狡诈,匈奴残部的袭击,再加上这两万人马的领导者相对年轻等等原因,他们在折损数千人后不得不退出好不容易打下的部分地盘。

    虽说两年前的那次征讨,实际上还是赵国占了大便宜,并且成功的恢复了西域都护府,但对于朝中大将来说,那次战略性撤退,是个不容忽视的耻辱。

    尤其是对于当时的军中主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