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那个年长的白衣死士,就那么站在那里,身上不见有一道伤口,但他的表情却极为痛苦,看样子,他也活不了。

    “当年帝师手持英雄剑,单身入贼营,取敌酋首级而归,化解了边境的一场危机,今日能死在英雄剑下,也算幸事。呵呵,好快的剑招啊、、、、、、”

    略带笑容的年老死士,就这样缓缓闭上了眼睛。他一直站在那里,手中的宝剑都不曾掉下,但性命,就这么没了。

    几个跳跃,史阿就跑到了司马懿前方十步外,这下子,司马懿是没法继续前进了,只剩下四个死士,这还怎么打。

    “想不到,传说中的剑神史阿,也会沦为曹丕的走狗,若是帝师知晓,不知该如何感慨。”

    “司马懿,你不用白费口舌了,恩师与我曹家有段渊源,当年曾授我剑术三年,乃是我的师长,怎会是我的走狗。

    今日,他是我请来的,你放心,他不会对你动手,因为,曹家的仇,必须要由曹家的人来报,你的命是我的。”

    眼见突围无望,司马懿就想用言语刺激一下史阿,妄图让史阿主动让路,却不想曹丕的脑子和口才也不差,一下子就捅破了他的阴谋。

    “哼,想不到你会请到这么厉害的剑客,连剑神史阿都能听命于你,看来,今日我是毫无生路了,不对,你们,绝顶剑客,莫非,行刺刘备的,也是你们?”

    “哼哼,司马懿,你这一辈子,坏就坏在太聪明了,不错,刘备,就是我杀的,恩师当时也在场。”

    “难怪,难怪,我就说嘛,这世上,又岂会有人能这么容易去刺杀刘备,刘备身边的护卫也不算弱,除非是一流的刺客。

    却没想到,原来是你曹丕带着剑神去做的。可笑那刘备,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死在谁手里,厉害,厉害啊、、、、、、”

    到此刻,司马懿才算是想通了心中的一个难题。刘备的死,可以说是荆南变局的开始,如果刘备还活着,陈风的大军就不可能这么快南下,他司马懿,也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入蜀的事情。

    谁能想到,那场刺杀竟然是曹丕安排的,有史阿这样的高手参与,也难怪当时陈到带人都阻拦不了。

    原来,当时刘备对曹家的势力追查的太紧迫,再加上时常威逼利诱曹贵人,甚至强占了对方,这一系列的羞辱,曹丕如何能忍。

    为了其他曹家子弟的安危,为了解救出刘备手上其他曹家族人,曹丕不得不采用刺杀的手段去取了刘备的性命,要不然,刘备会把曹家逼上绝路。

    半柱香的时间后,司马懿带来的部众全部战死,曹丕的部下也死伤过半。今日若非有史阿在场,曹丕是不可能伏击成功的。

    最终,司马懿死在了曹丕剑下,这两个人的恩恩怨怨,总算是在这里了结了,一切归于平静后,曹丕心中突然有了释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执念,现在也可以放下了。

    “诸位冒死相助,在下铭记于心,接下来的事情,与你们无关,你们都走吧,这里的钱财,你们能拿多少就多少,去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安生的过日子去吧。”

    看着身首异处的司马懿,曹丕心中并没有复仇的快感,他曹家已经注定要没落了,就算杀了司马懿这个仇人也弥补不了什么。

    其他族人都已经安排妥当,眼下,曹丕要去办最后一件事情了。为了家族的传承,也为了能一尽孝心,曹丕不打算逃走。

    “恩师,你也走吧,敌军徐晃的大军马上就要追来了,被他们察觉到你的存在,对你不利,今日之事,徒儿铭记于心。”

    “我欠曹公三个承诺,你身为曹公嫡长子,已经下了两个任务,还有一个,不管是带你离开,还是刺杀陈风,我都会去办。”

    “不用了,恩师并不欠我曹家什么,这块玉佩,是当年父亲救您的时候你送给父亲的,算是你对曹家的承诺。

    今日你已经还了曹家所有的恩情,你不再欠曹家任何东西。你我之间,只有师徒名分,剩下的,都是徒儿欠您的。

    况且,陈风身边也有绝顶高手,仅仅一个韩龙,怕是也能抵挡住恩师的宝剑。”

    “哼,留着吧,哪天若是想通了,可让人持此玉佩来找我,我史阿说出的话,向来不会收回来,我欠曹公的,就一定要还。”

    说完,史阿几个跳跃,就消失在了山道上,至于曹丕带来的那些死士,也都相互搀扶着离开了,这件事情总算是结束了,剩下的,都是曹丕自己的事情了。

    没多久,庞柔率领一千兵马赶到,看着满地的尸体,以及坐在石头上闭目养神的曹丕,他连忙派人回去传信,同时让人打扫战场,围住曹丕。

    “你,是曹公子、、、、、、”

    一炷香的时间后,徐晃率军赶到,他一眼就认出了远处的曹丕。毕竟曾经是曹操部将,对曹家子弟也还算熟悉的。

    “原来是公明将军亲来,在下有礼了。”

    “公子,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为复仇而来,也为了却一桩心愿。”

    “司马懿,是你杀的?”

    “是,这个功劳,就送给公明将军吧,不过,在下有一事相求,还请将军应诺。”

    “公子请吩咐,只要是在下力所能及之事,绝不推脱。”

    “我知道大将军一直在找我,今日我现身于此,就是不想让大将军再费心思了,不管是杀是囚,我都毫无怨言,只是,我希望在死前能去父亲坟前守孝七天,以尽一份孝心。”

    “这,唉,公子跟我走吧,我会帮你向主公求情的。”

    “如此,多谢了、、、、、、”

第834章 稳定发展1() 
荆南战事,竟然会是以这样的方式宣告结束。徐晃带回了曹丕以及司马懿的尸体,同时下令大军暂时后撤休整,避免刺激益州的军队。

    至此,陈风的势力算是遍布整个荆州,这天下,还能够与他对抗的,也就是江东的孙权还有益州的刘璋了,三分天下的局势,逐渐形成。

    等到陈风接到徐晃的详细战报,已经是六天后的事情,任凭陈风如何聪明,也不会想到令自己头疼的司马懿会死在曹丕手上,或许,这也算是冥冥中的安排吧。

    司马懿算计了曹家,间接害死曹操和不少曹氏子弟,曹丕忍辱负重留得性命,最后报仇成功,不管是曹家还是司马家,在这样的血拼之后都已经元气大伤,再也形成不了气候。

    “就如他所愿吧,先把人带回长安,我要跟他聊点事情,而后,我会安排人送他去曹公墓前守孝,唉,或许,这就是命吧。”

    徐晃在战报的最后提及了曹丕的请求,作为胜利者,陈风还是有点心胸的,再者,乱世枭雄曹操,一直是他敬佩的豪杰。

    如今天下三分,陈风占据着大半地盘,手上的人口、军队、世家都在其他两个对手之上,他原本是可以继续作战,直至吞并天下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传令下去,命徐晃就地屯田,安顿俘虏和当地百姓,命魏延领兵返回汉中,继续编练兵马,他组建的这支军队,就命名为无当飞军,再扩招一万人。

    命黄忠坐镇长沙,督管荆南,威慑江东,暂时不允许与益州有任何冲突,至于其他地方,就按照之前的安排吧。”

    下达这些命令后,陈风突然沉默了一会,这乱世中的诸多对手,现在也所剩无几,江东和益州的那两个,他暂时还真不放在心上,一股寂寞和孤独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接下来,对于陈风以及整个北方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战事,而是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毕竟战乱多年,北方被破坏的最为严重。

    一些外逃的世家和百姓现在也逐渐返回老家,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呈现一种百废待兴的局面,再者,北方将士征战多年,军中已滋生厌战情绪,作为大将军的陈风,必须要考虑到将士们的状态。

    留下大将镇守各地之后,陈风开始颁布与贾诩商议的一系列政策,为了安抚民心,也为了能尽快恢复北方的实力,身为大将军的陈风,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军事上转移到民生上来。

    首先,陈风对征战过程中抓捕的俘虏进行了整顿之后,剔除了大半士卒,将他们分作数部,分别随大军前往各地屯田,享受辅兵待遇。

    其余被挑出来的精锐,一半入河套大营,去北方草原上驻扎,屯守边境,抵御外敌,另外一半则用于补充之前其他将领手下折损的部队。

    为了安抚军心,陈风鼓励民间寡居在家的妇人,以及快要出嫁的女郎在军中寻求夫婿,为此,陈风还给与相应的赏赐。

    从减租免赋,再到赏钱赏地,只要陈风能够想到,只要朝廷能够承受的,都一一被实施下去,可以说,军人的地位被一步步抬高,军中将士无不感激大将军陈风。

    而后,为了恢复生产,陈风鼓励民间开荒垦地,更对民间或者朝廷中发明新式农具,提高劳作效率的人大加赏赐,这更加鼓舞了世人在农耕上的热情。

    再加上陈风之前派人总结出来的农政纪要这本书已经问世,上面详细记载了民间所有的作物,并附有配图,还有耕种的注意事项,如何提高产量,注意防虫防害等等要点。

    与此同时,陈风又命各州刺史负责在各地组建农耕实验基地,提拔农政人才,培养高产粮种,一点一滴的为各地百姓去解决温饱问题。

    在农耕上投入了诸多努力后,陈风在商业上的投入也不少,尤其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商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除去本土境内的商业往来,陈风还鼓励商队前往江东、汉中两地,另外,草原上那边也需要大量的商队去开拓,丝绸之路更是驼不断。

    至于海上商路,陈风暂时并没有公开,除去军中将领所在的世家以及一些靠得住的世家之外,其余世家目前还不知道海上还有一条比丝绸之路更赚钱的路线。

    进入短暂的和平发展时期后,北方各大世家都卯足了劲要让自己的家族更快的恢复元气,某些世家家主更是瞅准了这天下会变的不一样,一个个的,都在做准备。

    世家联姻,朝廷结党,军中论派等等现象也此起彼伏,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陈风也没有刻意去压制这些现象,只要一切处于掌控之中,某些争斗也是可以接受的。

    几个月后,朝廷完成迁都的工作,都城重归洛阳,这个大汉,似乎又焕发了生机,只是,皇帝的号令,终究出不了宫闱。

    “大喜,大喜啊陛下,根据各地传来的消息,今年夏天是个大丰收啊,百姓们按照农政纪要上面记载的方式进行耕种,各地均出现高产的现象。

    另外,之前实行的由朝廷分发良种的计划实行的也很不错,接受粮种的农户反应都很好,若是按照这套方式继续执行下去,今年秋天必定又会是一个丰收啊。”

    今天刚上朝的时候,掌管农政的官员就忍不住报喜,这位出身荆襄,刚刚上任没几个月的官员,急着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急着向自己的对手炫耀。

    虽说这里面并没有他多大的功劳,甚至,当初编写农政纪要,推行相应政策的时候,他还在老家做学问,可现在,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并且有了相应政绩,那就有他一份功劳,这是没法否认的事情。

    “天佑大汉,祖宗显灵啊,哈哈哈,传令各地刺史,务必做好夏收的工作。”

    刘琮虽说并不喜欢现在这个位置,但他已经坐在了这里,不管是为了天下还是为了自己的姓氏,该承担的责任,他是必须承担的。

第835章 稳定发展2() 
对于这个新组建,刚刚迁都回洛阳的朝廷来说,丰收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这足以证明,上天看好这个朝廷,他们是真正的众望所归。

    皇帝开心了,底下的大臣们也都笑了,就连陈风,也都融入这个喜悦的气氛中来,如果不是因为大权还在陈风手中,恐怕刘琮都要来个普天同庆,大赦天下了吧。

    “启禀陛下,丰收之年,虽可喜可贺,但却必须注意奸商低价收粮,如若不然,就算百姓们都有个好收成,最终却会落得吃力不讨好,甚至不得不贱卖粮食。”

    又有官员上前刷一下知名度,不过他提出的这个建议确实很现实。商人逐利,在丰收之年会联手压低粮价,然后用极少的付出获取大量粮食囤积起来。

    等到灾荒之年再高价售出,这样一高一低之间,钱都让商人赚走了,吃苦劳作的百姓们,始终没得到任何好处。

    提到商人这两个字的时候,这官员还不忘看了陈风一眼,看样子,他还是想影射陈风一下,毕竟,这位大将军,可是一直都支持经商的。

    “我擦,我招你惹你了嘛,这点屁事都能把我扯上去、、、、、、”

    陈风心中已经有万余草泥马奔腾而过,原本只想在朝堂上当作雕塑的,毕竟,他的一言一行都太招眼了,出太多风头容易惹事,只是很多时候,麻烦是会主动找上门来的。

    在场的官员这个时候也都把注意力转移到陈风这里来,真正计较起来,这位大佬可是一直鼓励经商的啊,这件事情,就是不知道今年在粮食生意上,他会赚多少呢?

    “咳咳,陛下,臣觉得此言有理,商人逐利而生,若是不加以控制,他们必定会连手压制粮价,而后囤积粮食。”

    到了这个时候,陈风不可能在装傻了。要不然,今天朝会结束后,外面肯定又会盛传大将军要与奸商勾结的谣言。

    “这,爱卿啊,商人地位虽然低贱,但出价收购粮食确实他们的自由,若是由朝廷强制他们以低价收购粮食,怕是会引起地方世家的不满,这么做,怕是不妥吧。”

    “陛下所虑甚是,所以,臣觉得这件事情最好还是靠朝廷来引导。据臣所知,之前曾存在过朝廷下旨,让百姓以粮食缴纳赋税的先例,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入手。

    这些天,臣就在想,不管是丰收之年,还是灾害之年,受苦受累都是百姓,朝廷虽然都会采取一定措施,但效果并不很好。

    不如让百姓们自己早做准备,在丰收之年囤积一批粮食,而后在灾荒之年的时候来救济自己,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陈风的话语引起了众人的讨论,谁也不知道这家伙想说什么,有人已经猜测出陈风的大致意图,只是,他们并不了解陈风要如何实施。

    “敢问大将军,莫非您是想让百姓们将多余的粮食上缴存储起来,由朝廷保管,等到灾荒之年的时候再进行救济?”

    作为朝廷上最为年长的官员,太尉杨彪不管是辈分还是能力,都是没得说的,他一开口,所有人都闭嘴了,就连陈风,这时候也朝杨彪行礼。

    “不错,正如太尉所言,百姓们自己将多余的粮食上缴,由官府代为保管,同时,可让百姓们推举代表进行监督,视察囤粮保存情况。”

    “大将军这个建议确实不错,可是,您是否想过,只要是人,就会有贪心,一旦监管不足,让地方官员贪墨了这些粮食。

    或者,这些所谓的代表与官员勾结,将粮食倒卖,亦或者以次充好,一旦到了灾荒之年,百姓们自己上缴的粮食却拿不出来的时候,就更会引起民怨。

    况且,现在才是第一个丰收之年而已,百姓们遭受太多苦难,深知粮食的重要性,这个时候要他们上缴粮食,会引起他们的恐慌,在下认为,大将军的建议有失偏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