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韩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生韩信-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伤势,可否一会许臣前去探望。”

韩信顺声望去,知道此人是仆射公孙弘,他倒是个聪明人,直接问到了群臣们都关心的关键问题——那就是子婴是否还健在。

赢可也早有准备,便欣然点头道:“这个自然可以,不过陛下重伤在身,人多怕惊扰了陛下,诸位大人不如推选出几名代表前去探望即可。”

见赢可并无推攘之言,公孙弘便也没有什么好问的了,拱了拱手退回了队列。

接下来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任命,老秦人中的势力最大的孟白西三族中最为显赫的孟家族长孟坚被任命为丞相,白庞则为御史大夫,西清为太仆,王氏、甘氏和公孙氏等大族也多有任命。

孟家是百里奚的后人,西乞和白乙两家则为塞叔二子西乞术、白乙丙的后裔,三家的后人便渐渐以孟西白为姓氏。这三家在老秦人中地位超然,而且三人本身也是德行才能不差之人,韩信让他们为首,显然是想拉拢秦人世家。

果然,一众大臣面色皆露出欢喜,新的任命大多保留了原有之职,不少人甚至得到了提升。最后一个任命的韩信,他被拜为大将军,总领关中军事,代行国尉之职。

韩信刷了个花招,只是代行国尉之职,却不任命国尉,这样一来既掌握了实权,又不会因为位列三公而遭到大臣们的反对。果然不出他所料,任命顺利的通过了。

赢可见初次朝会还算胜利,不由露出了笑意,正想说几句宽慰之话,却听见殿外鼓号响起,顿时脸色大变。

一名骑兵骑马穿过宫门飞奔而来,手中高高举着军报直奔大殿,到了殿外才下马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

王歧上前接过军报,递给了韩信,众大臣的目光随之齐齐看向韩信,心中皆是不安。

韩信缓缓的拆开了蜂蜡,打开军报看了一眼,眼角不经意的一跳,缓缓放下军报语气平静的说道;“崤关失守了。”

正文一百一十九章扑朔迷离

关中之地是大秦龙兴之地,多指渭水冲击而成的平原之地。

关中四周环山多隘,东有函谷天险,南有峣武,西散关,北萧关,此四地并成为四塞,所以关中也被称为四塞之国。关中土地肥沃,境内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在郑国渠修建好后,关中更是成了了秦国最大的粮仓,为秦军东进统一提供了坚持的基础。

自春秋秦穆公东进争霸天下以来,秦国渐渐有一个边陲小国变成了战国之最强大的国家,经过秦人四百年的拼搏和奋斗,终于在始皇帝时期一扫六国统一了天下。有了四关的庇佑,秦人便依托地利,进可出关东争霸天下,退可以闭关自守以拒强敌。除了惠文王时期为重创楚军故意开关放楚军入关之外,秦国还从未失守过关卡。

二世三年二月,秦国在内部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洗牌后,它赖以为依靠的关隘也被起义军轻易攻破。刘邦在攻下武关后,原地休整了数日,代后续的补给和援兵到达后,便一路西进,浩浩荡荡十五万大军兵临峣关之下。

赵高不是傻瓜,在得知武关失守后,他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整个关中的南部只有峣关一处关口可以依仗,若是峣关也失守了,那接下来便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所以他派去了两万精锐秦军,合会原有的五千守军拒守关隘,以阻刘邦继续深入关中。

赵高虽然喜好玩阴的,可是识人用人的本领却还是很高强,这才让他手下汇集了一大批的人才,或者说坏水一肚子的家伙许多都投奔了他。不过赵高虽然精明,可不代表他的手下也一个个人精人精的,这个派去镇守峣关的守将司马达正是他的弟弟赵成推荐的。

司马达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之所以能得到赵成的大力推荐,仅仅是因为他擅长蹴鞠,所以深得喜好此道的赵成欣赏。再加上长的相貌堂堂颇为威武,口才又极佳说起兵法来一套套的,便被赵高收之为心腹委以重任。

而此时这个少年得意的将军却终日惶恐不安,从咸阳传来赵高伏诛的消息让他心惊胆战,他是赵高的心腹爱将,子婴将来若是清算的话一定会找上他的。虽然朝廷来的旨意并没有责罚他,反而大大嘉奖了一番,但他也猜出来这是朝廷的权宜之计,只是为了稳住边关大将而已。

他虽然是赵高的心腹,可却并没有为赵高尽忠的念头,要是让他带着军队杀回咸阳为旧主报仇,他是万万不敢的。拥兵自立?那也不切实际,峣关只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小关隘,粮草军械全赖咸阳供给,他若自立,那肯定是自取灭亡。

所以司马达才极度的苦恼,惶惶不可终日,连城防之事也全扔给手下去做,他只是整日在房内唉声叹气。

这一日他又在房内喝着闷酒,想着今后之事,门外的亲兵却进来禀报,说有一个老头想要见他,还带了一个沉甸甸的箱子,说是送给将军的礼物。

司马达倒是有些奇怪,心想这个时候怎么会有人来给他送礼呢,那亲兵是他的心腹,见他的表情自然猜出了他想法,便凑近说道;“将军,我看那人行迹诡异,言词又闪烁其词,没准是叛军派来的说客,不如我们……”说完做了个‘卡擦’的手势。

司马达却心思有些活络了,挥了挥手道;“来者是客,人家既然大礼送上,咱们就要用待客之道,带上来我看看。”

郦食其一身儒袍,仅带着一名搬运箱子的小童就飘然走进司马达的营中。进门见司马达高居座上,旁边整整齐齐站着一排持刀凶神恶煞的甲士,郦食其也不畏惧,只是微笑的一躬身道;“陈留儒生郦食其参见将军。”

司马达本想摆出阵势来吓唬吓唬他,却见郦食其丝毫不为所动,嘴角反而微微仰起似乎有些嘲笑的味道。不由万分泄气,挥了挥手示意甲士退下,仅留下了几名心腹亲兵。

“老头,说吧,找本将军何事。”

郦食其一拱手道;“老朽久仰将军威名,今日特来献上一些心意,请将军笑纳。”说完挥了挥手,小童便将手中的箱子放下打了开来。

司马达的眼睛瞬间瞪大,出现在他眼前是一片珠光宝气,小小的箱子内竟满是奇珍异宝,饶是他见惯了珠宝,也不由瞠目结舌。司马达的表情变化自然没有瞒过郦食其的眼睛,他心中微微钦佩,心想军师果然料事如神,为了收集这些奇珍异宝甚至不惜和喜好财物的沛公翻脸,如今看来确实是军师说的对,司马达他确实是嗜财如命。

司马达缓缓走到箱子钱,眼中闪烁着贪婪之色,颤声道:“这些都是给我的吗?”

郦食其微微笑道;“将军,这些只是我家沛公的一点心意,若是将军有兴趣结交沛公这个朋友,随后还有重礼送上。”

‘沛公’!司马达一愣,旋即明白了过来,眼中的炽热也消退了些许,狐疑的问道;“你是刘邦的人?”

“正是。”郦食其欣然点头承认,仍然面带微笑的看着司马达。

“刘邦让你来做什么?”

“沛公知道将军有难,特意让老朽前来相助。”

“相助!”司马达一愣,反问道;“什么意思?”

郦食其一甩衣袖,侃侃而谈。“司马将军你现在可是大难临头了,你本是赵高的亲信,如今赵高却被子婴所杀,想来日后必不能容你。“

这句话正好说到了司马达心头上,他张了张嘴,有些泄气的说道;“大不了我交出兵权,做个富家翁就是了。”

郦食其突然仰天哈哈大笑,司马达见他如此轻狂,不由闪过一怒色,吼道;“老头,你笑什么?“

郦食其摇了摇头笑叹道;“我笑司马将军你想法太天真了,你可知道章邯已经投降了项羽,项羽的五十万大军加上二十万秦国降军正在向函谷关逼近,你以为你们秦国还能守得住吗?既然秦国都保全不住了,那何来的富家翁之说。项羽此人极恨秦人,若是他入关中,一定会大开杀戮的,到时候你们这些秦将一个都活不了。沛公的仁义之名想必将军你也听过,许多秦国的降将都被封官加爵,你是情愿项羽称王关中呢还是沛公称王关中呢?“

司马达面色惨白,他知道郦食其所言不虚,郦食其见他已经意动,又趁机说道;“远的不说,就说现在,将军你以为凭着你的二万多士兵能守住峣关吗;要知道沛公此次前来是带了三十多万大军,他不过是心存仁义所以才久久没有攻关。若是将军你冥顽不化,那沛公只有强攻一条路了,到时候血流成河,将军可就必死无疑了。”

司马达面色变化不断,终于跺了跺脚下决心道;“如果我归顺沛公的话,那我有什么好处?”

郦食其眼中闪过喜色,连声道;“昔日楚王曾经有过约定,先下关中者王之,沛公既得关中,一定会重重犒赏你们这些有功之臣以安人心的,到时候封将军为万户侯如何?”

“好,就这么说定了,你回去告诉沛公,明日一早我就开关投降。”

郦食其游说的顺利让刘邦眉开眼笑,他很开心的拍了拍郦食其的肩膀,心想老子的眼光果然不差,这个老小子的嘴皮功夫可抵十万雄兵,看来自己的大放血将所有的积蓄悉数搭上并没有亏本。

又斜眼看了眼一旁正在沉思的张良,好奇的问道;“子房,既然你的计谋成功了,明日我们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得到峣关,你为何还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张良微微摇头道;“沛公,你想的太过简单了,这个司马达确实贪生怕死喜好钱财,可他的部下都是秦人,如何会心甘情愿的跟随他投降我们。”

刘邦身躯一震,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那你还让我倾尽所有去策反他的呀,你这不是坑我吗?”

张良微微一笑,也不以为意,又道;“沛公稍安勿躁,听良细细说来。我之所以要策反这个司马达,就是想让秦军内部起内讧,他今晚一定会召集部将强迫他们投降,而他的部下多半会口头上答应回去后便集结所部杀了司马达。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秦军既然内乱那就无心防务了,我们只需派一支奇兵翻过峣山从背后偷袭峣关,定然可以得手。”

刘邦猛的一拍大腿,大笑道;“秒,秒,不愧是我的子房,哈哈哈,好计谋。”

果然如张良所料,当晚司马达就召集部将宣布明早要投降刘邦,他的部将皆是大惊。又见司马达的亲兵手持利刃环绕四周,便假意应许,待返回营中后马上召集士卒,宣布司马达的叛国行为,秦兵听闻主将要叛秦皆是大怒,立即在将领的带领下杀向中军。

而此时樊哙率着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偷偷翻过了峣山,猛的出现在峣关后门,趁秦军不备一举攻下城门,开门放刘邦的大军入城。反应过来的秦军这才在城中阻击,却已经无力回天,到天明十分,二万六千名秦军悉数战死被俘,关中最后一道门户峣关便落入了刘邦之手。

峣关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咸阳,朝堂之上韩信也丝毫没有掩饰当先的危机,可是第二日朝廷依旧早朝,一切照旧,赢可在殿上语气平和的告诉大臣们安心治理秦国,打仗是将军们的事情。

可能是韩信的冷静感染了众多大臣,那种末日来临的危机感顿时缓和了许多。大秦有一套高效的官府运作制度,在百官的努力之下,大秦这台战争机器又迅速的运作起来,粮草和钱帛纷纷从府库中搬运出来,兵器作坊则加班加点的打造强弩利刃,成年男子和壮妇被分批登籍在册。

韩信暂时还打算举国动员,因为他的对手还只是刘邦,不久之后即将入关的项羽才会是秦国的心腹大患,至于刘邦,他自然有应对的方法。

他这几日只是加紧整编城防军,五万的城防军在那日的血战中折损了一万多人,去除赵高的心腹死士后,剩下的三万六千多人被分为三营,分别有田市、赵无忌以及原来的中尉甘肖统领,以王歧为卫尉统帅。算上已经到了的皇甫圭所部,韩信手中足足有五万四千多人,守住咸阳自然不难。

不过他想要的并不是只是守住咸阳,刘邦若是攻不下咸阳,一定会分兵去攻取郡县,那时候秦国就算守住了咸阳也是孤城一座,如何应对即将叩关而来的项羽大军。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自钜鹿之战后,秦军连连战败,一路丢城损地、再加上内讧不断,先是赵高杀了胡亥,随即他自己被子婴所杀。外敌尚未到来,秦人已经自乱,这对秦人士气的打击非常之大,最直接的结果是让秦人父老不再支持他们效忠了数百年的王室,转而是一种漠然的态度。

所以秦国急需一场大胜来激起秦人血液中对胜利的渴望,韩信也急需一场大胜来树立他在军中的威信。

刘邦的大军离开了峣关,扎营于咸阳之东三百里处的霸上,遥遥相望咸阳,同时派出了部将夏侯婴率三万士卒从后方攻袭函谷关。

刘邦是个狡猾之人,他并不想让他的大军在咸阳城下将鲜血流尽,他要保存实力来考虑灭秦之后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咸阳城中赵高被杀,现在整个咸阳城内兵微将寡,子婴又是个懦弱之人。所以他在等待,在观望,他仍然是想兵不血刃的进入咸阳,得到秦人的拥戴。

而此时韩信也得到了王歧‘士卒可用’的汇报,他精心挑选了三万精兵,穿戴上了咸阳城内最好的武器和甲胄,秘密的趁夜离开了咸阳城。

在此之前,他已经派出了一名使者前去求见刘邦,一名王歧推荐的说客,诸子百家中以辩才称雄的名家大师偃师道。

正文一百二十章兵不厌诈

偃师道静静的站在楚军的营外,对着身前直视他的人微微低下了身子,脸上带着的是谦卑的笑容。

说客这种活他不是第一次做了,当初赵高就曾经让他北上去说服王离投靠于他。这三年来偃师道没少为赵高效力,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替赵高收服了大大小小数十名官员,所以赵高倒台后,他便被当成了赵高一党的重要人物捉拿下狱。

偃师道出自于名家,名家也是诸子百家中一支重要流派,却相对其他学派来说势微许多。名家不比法家、兵家、纵横家这些在战国秦朝大出风头的学派,也比不上墨家、儒家、道家这种深入民间的学派。名家提倡的专研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有点像后世搞行为主义的哲学家,以善辩而著称,代表人物有‘白马非马’的公孙龙和‘子非鱼’庄子好友惠子。

在春秋战国时期老百姓的肚子都吃不饱,哪有精力跟你研究行为主义,这就注定了名家的悲催命运。偃师道自幼天资过人,三岁能言七岁断文,十几岁的时候就把当地的宿儒辩的哑口无声,可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却穷困潦到家徒四壁。原因无外乎秦国录用官吏都是极重真才实学的,像他这种只好逞口舌之利的人自然不会被官府录用。

三年前赵高却听说了他的才能,于是找到了他要他为自己做事,这才让偃师道一家摆脱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偃师道虽然内心很鄙视赵高这种佞臣,但仍然恪尽职守的为赵高游说他人。

他有自己的为人准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赵高伏诛后,他作为赵高的心腹自然也被判处了死刑,原本以为就要了此残生了,却意外的被韩信从狱中提了出来。

韩信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马上去死,二是为他做一件事情,若是能平安归来,必会高官厚禄以报。

偃师道自然是选择了后者,所以他才来到了刘邦营中,

虽然已经等候了足足一个时辰,可偃师道却并不心急,他知道这是刘邦这是故意为之,这些和谈中经常用到小伎俩自然不会扰乱他的心神。

只是他身前的郦食其却沉不住气了,他重重的哼了一声,斜眼轻蔑的问道;“你就是名家的偃师道?”

偃师道低下头来,诚惶诚恐的回道;“正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