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韩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生韩信-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天明之时,喧嚣了一晚上的左丘城终于归于平静,小半的汉军投降或者被杀,而大半人马则是拖了下军装一哄而散

控制了左丘城的墨家立刻打出了天意归秦的旗号,宣称墨家已经认定韩信为的天子,号召齐民齐相投奔同时出兵在汉军薄弱的腹地四处扩张,接连攻陷大大小小二十多座城池,一时胶东、琅琊两郡大半已经不再属汉

二百五十六章大风歌(上)

齐地人口稠密,境内城池林立,当年乐毅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齐国便是靠着死守即墨和营城才得以保全项羽攻打齐国之时,田荣田横两兄弟便是仗着城池众多步步死守,生生的让楚军二十万精锐深陷齐地,这才保住了齐国

如今刘邦便是打算效仿田横,想以耗日持久的攻城消耗战消耗掉秦军的锐气和精力

秦军虽有十几万大军,但大多都是收编赵卒仓促成军的,真正的中坚主力也不过五万而已幸而赵地武风盛行,士民皆以佩剑为荣,虽是临时编成的军队,但也似模似样,缺的只是磨合和火候而已

韩信攻入齐地后,原本期待的大兵团会战却没有如期到来,刘邦选择了一条他最不愿意看到的道路——那就是坚壁清野,想通过无休止的攻防消耗战来拖垮秦军

因为南下匆忙,秦军从赵地开拔时大多是轻身而往,没有携带大量的辎重,这也让秦军的攻城能力大打折扣在进入齐地后,韩信紧急传令留守赵地的李左车,令他抓紧打造攻城器械运来齐地,十几日后,第一批赶造出来的器械就已经运送到了前线

在得到补给后,韩信立即下令展开攻城秦军避开了临淄、博阳等大城邑,对这些高大的城池韩信采取的办法是围而不攻,以大队游骑在外巡弋,防止汉军突围,其他的步卒则携带者攻城器械猛攻齐国的各处要地那些池浅城小的城池很快就被秦军的优势兵力相继攻下,汉军渐渐的被秦军分割成大大小小几个军团,其中规模最大的自然是刘邦带领亲守临淄的二十万大军

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名为临淄做为齐国八百多年的都城,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这里第一个称霸,战国初期在击败强盛的魏国后,齐威王也曾在此处会盟天下诸侯,建立了短暂的霸业

作为大国之都,临淄的气派自然不会输于任何一座城池,鼎盛时期曾经据城百里,雄踞齐鲁之地临淄虽为一城,周边却辅有大大小小十余座堡垒营台,星罗棋布的拱卫着临淄若拥兵二十万据此雄城,当可固若金汤

只是秦国统一后为了防止有人占据齐地作乱,便将临淄外的城堡营台大多摧毁项羽入齐时曾经攻下临淄,对城防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后虽得刘邦重建,却已经不复当前雄伟即便如此,临淄也是天下间少有的坚城之一

所以韩信这才没有选择强攻临淄,而是绕开了它继续攻打其他城池起初汉军时常派人出来袭扰秦军侧翼,因为缺少骑兵,步卒出城袭扰秦军缺乏了机动力,常常来不及撤回城门就已经被尾随而至秦国骑兵咬住尾巴三番两次下来,城内的汉军也是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了这个主意,只是固守城池,不再轻易出战另一方面,秦军也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所以只是围而不攻韩信倒也不急,只是叮嘱着部下小心,伺机寻找着战机

临淄城内,刘邦却没有韩信那么沉着了,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也只能用焦虑来形容了齐地如今打成这个样子,他实在也冷静不下来

在听从了陈平坚壁清野的意见后,形势果然大为好转,大概是因为粮草不济的关系,秦军并没有起声势浩大的攻城战,而是在齐地穿插谋求突破,将汉军切割的支离破碎虽然不断有探子报来秦军的粮草确实已经出了供给困难,从河北运来的粮车越来越少,最后基本断了补给相比较而言汉军的形势就要好上很多,虽然被围困在城池中,却暂时不用担心粮草供给的问题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秦军却并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粮尽撤军,刘邦的耐心也一点点耗尽,脾气也越来越暴躁他每日都要登上城头踮脚远望,希望哪天登上城头时,能惊喜的现秦军一夜间已经突然全部撤走此时的他已经顾不上什么问鼎天下的雄心壮志,只是想着一心求存而已

可惜秦军并没有如他预想的那样早早退走,而是耐着性子在临淄城下驻营对峙,汉军不出城他们也不攻城,只是相互观望着,互相提防着

城头之上,刘邦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狂躁情绪,指着远处的秦军营地破口大骂了起来刘邦似乎想把别在心中多年的恨意全部泄出来,话越骂越难听,声音也越来越洪亮甚至远处的秦军营中都被惊动了,秦卒纷纷出营隔着老远看着热闹

刘邦身旁的汉军士卒们却已经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在他们心中,“王”是高高在上爵位,是庄重危险地,他们这些乡巴佬何曾看过堂堂一个诸侯王竟然如同泼妇般在城头破口大骂,这倒让他们打开眼界

而刘邦身后的萧何和陈平二人则面色尴尬的站在身后,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好在刘邦身后默默的站着,不一言刘邦直到骂道口干舌燥,这才罢休瞪了一眼一旁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陈平,气尤未消的说道;“陈平,你不是说秦军会粮尽兵退的吗,我怎么等了足足十六天,秦军却没有丝毫退兵的迹象,你如何解释”

陈平苦笑着拱了拱手,道;“汉王,我只是大致推测而已,我又不是活神仙,我怎知秦军的粮草能支撑多久但想来应该快了,所以汉王您还请稍安勿躁,耐心等待,不妨坐以待变”

刘邦嘴中喃喃念叨;“坐以待变,坐以待变……”不由笑了笑,面色有些苦涩的说道;“只是这’变’不知是好变呢还是坏变,也不知道我是会时来运转呢还是会彻底完蛋”

萧何心中暗暗叹气,他已经听出了刘邦神色中透出的深深担心这让他感觉极其不适应因为刘邦从来不会被击败和击垮的,他虽然看似文弱,其实骨子里的顽强比谁都甚,就算所有人都应该绝望的时候他也会满怀信心他的内心强大无比,任何失败都很难摧毁掉他的雄心壮志

但这一次,他却害怕了,畏惧了,因为他已经退无可退,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唯有死拼到底

看着城墙上刘邦有些落寞的身影,萧何忍不住上前几步,轻轻的按住他的肩膀说道;“汉王,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做的我们都已经做了,剩下来的结果也只能看天意了”

刘邦摇了摇头,道;“你不用安慰我,我也不需要安慰我刘邦从来不是信命的人,如果我信命,我就不会冒着抄家灭族的危险起事反秦了;如果我信命,我也会一辈子安于在沛县当个小吏,每日跟兄弟们喝喝酒迟迟肉,倒也快哉他韩信成了罢,休也罢,与我何干?我何苦来受这鸟气”

“既然起事,就要想着成大事,而不是像赵歇田荣这些鼠目寸光的家伙一样,只想着割据自立,坐以待毙!我刘邦什么人,那是有大志向的人,胸襟又岂是这些家伙所能比的,就连那项羽我也不放在眼里他除了会打仗还会什么,你看这大好的江山,被他弄的一片乌烟瘴气我若能座上他的位子,早就平定天下登基称帝了,那还有其他诸侯什么事情”

说道这里刘邦脸色不禁又意气风,原本的阴霾一扫而空“若非突然杀出了这个韩信出来,这天下到底鹿死谁手还不可知呢项羽区区一莽夫而已,就算他在战场取胜一百次,只需要败一次,那就足以致命了”

萧何确实默然不语,只是低着头,他知道刘邦说的都是事实,刘邦原本可以成就一番旷古烁今的伟大功业,而他萧何也能一手打造出一个千古帝王,一个取代暴秦的大帝国正如刘邦所说的,项羽虽然很强,他的勇武和用兵这天下无人能及,可是他的缺点同样也是如此明显对于逐鹿天下的英雄们来说,这一点缺点就足以致命了

所以萧何是毫不怀疑刘邦能最终能击败项羽,但是可惜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秦国真正覆灭的基础上如今生的秦国就如同凤凰涅槃般从焕出惊人的战斗力,以它当年吞并**的气势再次横扫天下如今当其冲的正是他刘邦

三人站在城头,刘邦在前负手而立,萧何陈平紧跟在后,都不再说话,只是各自想着心思

很快这份安静就被城楼上急促的脚步声给打断了,一名汉军士卒喘着粗气一路小跑上城墙,见大批刘邦三人急忙跑了过来,跪下高高举起一卷竹简

“报大王,胶东急报”

刘邦心中“咯噔”一沉,如果这份战报是来自前线的到还理所当然,可是却出自自己的大后方胶东郡这意味着什么,他心中很清楚

几乎是颤抖的手接过了军报,缓缓打开一看,顿时面如死灰沉默了许久,才转头看着萧何一字一字的吐道;“曹参去了”

二百五十七章大风歌(二)

曹参原本是沛县的椽狱,刘邦当时是亭长,为其下属可他从未小看过刘邦,反而一直对他恭敬有加大概他也是受萧何的影响,觉得刘邦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换句话说就是觉得刘邦一条潜龙,虽然穷困潦倒,但却非池中之物

当年萧何和曹参都已经是官吏之身,而刘邦不过是一介布衣,以他们的身份结交刘邦已属不易,何况抛家弃子屹然跟随刘邦起兵反秦要知道在秦国谋逆可是要诛灭九族的不赦之罪,那时候秦国实力仍然强大无比,而义军的前途却是飘渺不定

所以当初最早追随自己起事的那批人中,刘邦心中最怀有感激之情的无疑是萧何和曹参只是曹参性子冷淡,为人拘谨严肃,这也被一向不拘小节的刘邦不喜,再加上他一直甘于做萧何的副手,光芒渐渐被萧何所覆盖,久而久之,曹参竟不显名于各处

但这并不影响刘邦对他的信任,而且曹参不但擅长文事,同样也武功赫赫刘邦刚刚起事的时候,势力非常弱小,竟接连被秦国守军所败,一时狼狈不堪曹参则亲自请缨,亲率二千军出偏师出其不意的偷袭胡陵、方与,攻打秦朝郡监的军队并且大破之这才让刘邦形势好转,在淮北站住了阵脚,有资格成为怀王麾下的大将之一

论文曹参不及萧何,论武他或许也比不上勇武过人的樊哙等人,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却是能文能武而且曹参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事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刘邦托付给他的事情他都能做到丝毫不差当初田横的枉死,皆是处于曹参的一手所为,不但让刘邦成功僭越了齐王之位,也堵住了齐人的悠悠众口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露锋芒的能臣干吏,如今却也离开了刘邦

先是夏侯婴,随之樊哙,到现在的曹参,当年最水刘邦起事的五位心腹之臣,如今已经凋零了大半,只剩下萧何和周勃二人

刘邦紧紧的捏住拳头,脸色青筋爆出,面色十分可怖曹参的死不但让他悲痛万分,而且为重要的是,他心中恐惧的事情正在一步步实现

齐地若失,他刘邦就退无可退,死无葬身之地

萧何看着刘邦有些落寞的背影,默然无语,眼中却已经渐渐湿润,曹叁不但是他的相处多年默契的同僚,也是他最为依仗的知己陈平却先是惊愕,随后低下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汉国背后失守,这对如今的僵持不下的局势来说无疑是对刘邦的釜底抽薪原本是想坚壁清野拖垮秦军的,可如今却成了腹背受敌,在后方尽失的前提下,一切坚守都变的毫无意义了,只不过是困兽犹斗而已

萧何强压下悲痛,上前一步沉声道;“汉王,此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你切不可太过悲伤,多少绝境我们都顽强的停了过来,如今虽然凶险,可也未必没有转机”

刘邦惨然一笑,笑容满是苦涩,反问道:“转机?能有什么转机,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我早就说过,这韩信是我命中的克星,如今看来果然如此,每次我风光无限的时候,总是他将我从高高在上狠狠的拉下我还能做什么呢?还应该做什么呢?”

萧何看了一眼旁边一直闭口不语的陈平,问道;“陈平,你向来擅长谋略,那如今之困局你可有何办法破解?”

陈平苦笑,“相国大人高看我了,我哪能有什么好主意若非要我说的话,恐怕是汉王也早已经想到的,无非就是全力平叛,以霹雳手段趁叛贼们立足未稳时将他们连根拔起,否则一旦气候已成我们就大事休矣”

刘邦微微定神,想了想问道;“周勃需要守城,无暇分身,那只能是让周苛去了”

陈平点了点头,又道;“还有,我们决不能让叛贼们和秦军连成一线,必须将他们隔离开来逐个击破这也是我们唯一的翻盘的机会,若是再败,纵使孙武在世也是无济于事了”

“关键是在博阳”萧何沉声道,“只要守住了博阳,秦军绝不可能置后路于不顾孤军深入胶东”

刘邦微微点头,脸色仍然有些白博阳是齐地大城,城高池深,又是周勃亲自带领五万大军驻守,想来不会有什么闪失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这就让王卫带三万人前去支援”

……。

再得知胶东、琅琊二郡的叛乱后,秦军上下一片欢庆士气大振的秦军接连力攻克了几座城池韩信亲自领军上阵,大军直逼博阳

博阳是济北郡的郡治所在,也是衔接齐国东西部的重要枢纽若不攻克博阳,秦军就无法深入齐地腹地,否则一旦博阳守军出城反击,秦军就很可能后路被断,尾不能相顾

博阳既然是要冲之地,重要性仅次于都城临淄,所以刘邦才特意让周勃驻守此地

面对着秦军的大兵压境,周勃倒是没有太多的担心,只是吩咐手下日夜巡防,防止被秦军偷袭得手

攻城不比野战,野战大多依靠将帅的谋略取胜,而攻城多的是堂正之师,依靠彼此的实力对比按部就班的攻取城池孙子兵法有云:十而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围城所用兵力,大多数倍于守城兵力然后城内汉军有八万大军,而攻城的秦军不过六万人马,非但没有数倍之反而远远不及

这也是周勃自信满满的原因所在,就算秦军精锐悍勇,可守城方的优势也足以弥补兵员素质上的不足以六万之兵围八万之城,这韩信除非有通天之能,否则他只需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的按照守城方略来便可固若金汤

尽管如此,周勃仍是谨慎为上,这几日都是甲不离身,不辞辛苦的昼夜巡防城池,生恐有纰漏出现

让他费解的是韩信并没有急于进攻,到达城下后反而扎营休整了一夜当晚周勃派出了敢死之士试探性的夜袭,却被早有准备的秦军趁势掩杀过来,差点趁乱冲进了博阳

见秦军早有防备,周勃便放弃了出城反击的念头,只是专心的想要放手城池幸好博阳城高池深,又有足够大军用一年的粮草,城内又有活水可以取水,倒也不用担心秦军的围困

到了第二日的清晨,入睡没多久的周勃便被他的亲兵给推醒了

“什么事?”坐起来揉了揉太阳穴,周勃睁着满是血丝的眼睛沙哑的问道昨晚他巡城到了深夜,这才躺下没多久就被唤醒,仍然觉得身心疲惫

那亲兵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大人,城外秦军的动静有些奇怪,守夜的张将军不敢擅作主张,所以让喊醒了你,要您亲自去看看”

“我这就去”

周勃匆匆赶到城楼上,放眼望去,却见对面秦军的营地已经沸腾了起来,大量的攻城器械被纷纷推了出来,一字排开堆放在营地前面

周勃是见过攻城大阵仗的人,当初反秦联军围攻咸阳时,他就曾身先士卒的带过死士跃上过咸阳城墙所以对攻城守城的战术器械他并不陌生

可是当他眯着眼睛远远看着秦军营地前停放的几十个黑乎乎的庞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