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夫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夫子-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将军了!”

    杨奉笑道:

    “你我都是天子下臣,理当如此!”

    曹耀拱手,对杨奉说道:

    “那就还请将军与赵云在前开路,我们随后出发!”

    杨奉想了想,又望了望赵云,不由感慨曹耀有此贤将,拱手道:

    “理当如此!”

    于是,大军开始虎奔长安。

    响午,离长安已经非常之近了,曹耀安排大军安营扎寨修整,准备兵贵神速,到了就攻打,让他们措手不及。

    此时,按照平时,长安放出哨兵探子,早就知晓曹耀进军的事,而如今不同。如今李、郭不和,又刚经历了杨奉的内乱,探子系统早已瘫痪。

    但为了以防万一,杨奉又有知道其中探子的运作,曹耀便让杨奉派人把长安的外线全部抹杀,让他们失去眼睛。

    营里,曹耀与诸将商议,

    “如今长安虽然内乱,但却坚不可摧,如果强行攻取,虽能攻下,但伤亡也很大。”

    曹仁揣测曹耀必有办法,便说道:

    “全凭将军差遣!”

    曹耀继续说道:

    “如果能有内应,我们便可以长驱直入,伤亡必将减少到最低了!”

    曹耀望了望杨奉,杨奉对长安在熟悉不过,让他潜伏进去,说服别人打开城门自然容易的多。

    杨奉拱手惭愧的说道:

    “将军,我的内应都被他们发现,除尽了。”

    曹耀想了想,继续说道:

    “我观谋臣贾诩,对天子还算忠心,还请杨奉将军潜入长安,告知与他,让他午后大军一到,便大开城门!他比有计策!”

    贾诩可是三国著名的谋臣,这点小事都不能解决,便是历史高看他了。

    杨奉想了想,犹豫不决。曹耀继续说道:

    “我们大军攻进,他们必定要拿天子作为威胁,还请杨将军与贾诩商议,保护天子要紧!”

    杨奉听到让他保护天子,便不犹豫,立马答应了下来。于是,把他的部下安排给徐晃,自己快马加鞭,往长安去了。

    趁杨奉已去,曹耀又私下与曹仁对话。曹仁疑惑问道:

    “曹将军确定不是我们曹氏一脉之人?我观你出仕之地,离我曹氏一脉很近。”

    曹耀想了想,虽然曹操这个大家族很大,也不知道自己的祖先跟他们有没有关系,但还是没关系的好,以免日后落到一个同组相残的下场。

    “我出身于一个很小的村庄,同族之人全部被杀,父母失踪,族谱上,并没有显示我们是同族之人!”

    曹仁略微有点遗憾,心想,凭曹耀大才,是一族该有多好?

    “不过,五百年前,我们必定是一家人?你年龄比我大,我不妨叫你一声兄长如何?”

    曹仁说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哈哈!”

    曹耀也笑了,不过随即开始说正事,

    “杨奉此人奸诈,我们攻破了长安,他必定称乱把天子掳走,你派人在城外埋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然后,我便把天子让给兄长如何?”

    曹仁一阵恍惚,话说曹操就是派他来抢天子的,就这么让给他,让他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

    “我知道曹孟德曹将军是个忠臣,把天子放在哪里,我放心。而我,便留在长安,平定叛贼!”

    曹耀对曹仁说道。曹仁思索了片刻,对曹耀的高看便降低了几分,他认为,成就霸业,天子是关键中的关键,而曹耀就这么拱手让人,实在不智。

    在他看,曹耀实在是过于忠于汉室了。于是便答应道:

    “我当誓死保卫天子周全。”

    此时,徐晃正在整军,曹耀为了跟徐晃留下好的印象,便走了过来。

    “徐将军!”

    徐晃如今是个小头头,称他将军可让他受宠若惊了,惭愧道:

    “曹大人!”

    曹耀望了望军队,感慨说道:

    “徐将军整军严格,是个大将之才啊!而屈居在这里,实在是浪费将军之才了!”

    徐晃本就知道跟着杨奉是在是没有前途,但又不能不忠,于是,拖到现在。

    “曹将军说笑了,杨将军待我不薄,我必尽心竭力住杨将军成就一番事业。”

    虽然心里郁闷,但为了体现自己忠臣本性,口头上还是要这样说的。

    “我与徐将军有缘,将军且看这是什么?”

    曹耀家底不厚,但好马还是能得到一些的,所以,便命人牵来了一匹汗血马。

    徐晃没什么家底,而武将又钟爱好马,不然,吕布也不会因为一匹赤兔而投靠董卓。

    “好马!真是好马!”

    看徐晃热切的神色,曹耀心里一笑,对其说道:

    “今日,我就把这匹马送给将军如何?”

    徐晃一怔,这匹马,可是比他的主公杨奉还好,曹耀居然舍得给他,让他感到震惊。

    “这”

    徐晃一时说不出话来。

    曹耀继续说道:

    “将军神勇,我便送给你,来日在战场上大放光彩,救出天子!”

    曹耀用大义说事,徐晃也不好拒绝,便说道:

    “如此,便多谢将军了!”

    曹耀的目的达到,而军队又修整完毕,便命徐晃与赵云开路,开始进军。

    在此期间,曹耀还对他的师弟赵云打过招呼,让他跟徐晃搞好关系,为日后招揽他打下基础

第一百五十九章 攻破长安() 
关曹耀进兵直叩潼关。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它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此时,大军已到,镇守潼关的小将接到洛阳来犯的消息,早已关闭城门,派遣戏作赶往长安禀报。

    兵临城下,赵云说道:

    “可先下定寨栅,然后打关未迟。”

    曹耀令其砍伐树木,起立排栅,分作三寨:左寨赵云,右寨夏太史慈,曹耀自居中寨。

    经过休整,曹耀军队气势如虹。

    如果要达到闪电战的效果,今天夜里就必须兵临长安。然后,才能花最少的代价,把长安拿下。

    但是,即使曹耀带来了近十万大军,但如果强攻,也会损失很大。

    “公明,当初你家将军是怎么带领数千兵马从潼关过来的?”

    徐晃惭愧道:

    “当初,守城的人还不知道我等之事,自然大开城门。”

    曹耀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

    “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众人若有所思,却不曾想到,扎里一下冒了出来,对曹耀说道:

    “这还不简单?大哥,你只管交给我五千人马,我便和典韦一起去把他破了。”

    众人无奈的摇了摇头,觉得扎里又在说大话了。

    虽然,探子来报,守城的敌军只有几千人,但凭着地势的险要,没有几万军队强攻,也拿不下来。而这强攻,乃下下策。

    曹耀想了想,说道:

    “好,我便拿五千军队给你,如若失败,就别来见我了!”

    众人听后一惊,更加猜不透曹耀了。扎里高兴的领兵而去,典韦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看来,扎里与典韦打成一片了。

    却说扎里、典韦到了潼关,领军来关下,把敌将三代老祖毁骂。完全像个地痞流氓。

    守城敌将大怒,要提兵下关厮杀。有人劝谏说道:

    “此是敌军要激将军厮杀,切不可与战。待长安大军来,必有主画。”

    于是,典韦军轮流来骂。敌将只要厮杀,劝谏之人苦苦劝说。至到一个时辰之后,在关上看时,扎里军都弃马在于关前草地上坐;多半困乏,就于地上睡卧。

    敌将便教备马,点起数千兵杀下关来。扎里军四乱而逃,敌军趁势追击。

    追到一半,发现不妙,急回走时,一棒鼓响,山背后两军截出:左是赵云、右是太史慈,混杀一阵。

    敌军抵挡不住,折军大半,撞出重围,奔到关上。本想进城,却发现城门上站着一位年龄不大的将军,此时,城门上插的旗帜早已换下,改成了“曹”。

    这时,敌将才发现潼关已经失守,而后有又追兵,等待他的,只有死路。

    “你等投降吧,可以留你们一命,城中,可是有你们的妻儿老小的。”

    曹耀俯视他们,他们别无办法,只好投降

    夜幕,灯火通明。长安城虽然凌乱,但也逐渐宁静了下来。

    两股势力的纷争,在夜幕降临之际,又变换一种形势进行。

    接到消息,午时攻打潼关的消息早已被贾诩拦下,也就是说,长安城两股势力都不知道潼关沦落的消息,还在想着怎么扳倒对方。

    其实,曹耀知道,按照三国真正的历史进行,这样的场景还在几个月以后,但也因为他知道后面即将发生的事情,所以,他选择了提前。

    事情依旧像剧本里早已预计好的那样。如今,兵临城下,早已做好了进攻的打算。

    曹耀望了望长安城内的夜景,点了点头,对军士们说道:

    “点火!”

    于是,三军将士齐齐点火,照亮了整个星空。

    城门内,贾诩心思缜密,早已安排好了一切。看到有人举火,城门内的人随之响应,于是大开城门

    曹耀暗中命曹仁带兵在城外埋伏,遇到称乱逃出来的兵甲就立即把他们擒住,遇到有人带天子逃走的,一律拦下。

    此时,曹耀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长枪所指,对将士们说道,

    “进军!”

    十万大军飞马而去,立即杀进城中。这夜晚,长安便不平静了

    此时,李傕正在睡梦之中,忽有人来报,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啊”

    李傕睡梦中惊醒,听到有人惊呼,对其说道,

    “什么事?是郭汜又有动作了?”

    来人对李傕说道:

    “洛阳来犯,曹耀派了十万大军进攻长安,守城之人望风投降,现在朝这边杀来了”

    李傕听后立即腿脚发麻,他实在想不出来,没有接到一点消息,曹耀居然你已经进城了。难道前面的驻军,探子都死光了?

    他知道长安完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再次跟郭汜联合,挟持天子,与曹耀周旋。

    “郭汜呢?如今曹耀来犯,我们必定联合起来,才有活路啊?”

    大敌当前,李傕还算理智。

    此时,郭汜也接到消息,开始集结兵马,朝李傕奔来,如今,他也清楚长安是保不住了,只有联合起来,挟持天子,才能与之周旋。

    郭汜引军而来,撞着李傕言:

    “如今曹耀攻取长安,你我必定是为叛贼,不但你我要死,三族不能保矣。”

    李傕说道:“今曹耀兵据攻打长安,未可轻动。我和你乘间合兵一处,至弘农劫了汉君,东山再起,平分天下,有何不可!”

    汜喜诺。二人合兵,于路劫掠,所过一空。

    杨奉早已与徐晃兵合一处,知贼兵李、郭远来,遂勒兵回,与贼大战。

    傕、汜二人商议:“我众彼寡,只可以混战胜之。”

    于是李在左,郭汜在右,漫山遍野拥来。杨奉两边死战,刚保帝后车出;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尽皆抛弃。

    郭汜引军入。杨奉保驾逃离长安,傕、汜分兵赶来。

    曹耀轻而易举地攻破了长安,开始整顿兵马,清点人数,统计长安城个个方面的事情。

    此时,杨奉带天子出了长安城,便遇到埋伏在外的曹仁。曹仁杀兵而出,对其说道:

    “杨将军,你带天子,要去哪儿?”

第一百六十章 徐晃归降() 
杨奉大惊,他此时有两个选择,交出天子或者与他曹仁决战。

    杨奉趁着火光,望了望曹仁身后的队伍,估算了一下大约有几千人,与他们的军队相差不多。

    于是,起了一个险中求富贵的想法,对徐晃说道:

    “你拉住曹仁,我们先撤走,你随后带兵逃走。”

    徐晃点了点头,与走向阵前,长戟立在地上,屹立不倒。

    曹仁点了点头,对杨奉说道:

    “看来,你们已经做好决定了!”

    便不多言,随手一挥,大军充了上去。杨奉见敌人重来,便掉了几百来号人走小路而去,留下了徐晃。

    “徐壮士,如今杨奉离你而去,你确定你就能拦住我?不妨说,他其实是在用你的命来给他谋一个前途的机会。”

    看杨奉离去,曹仁并不着急,而是在乱军当中,对徐晃说道。

    徐晃也知道杨奉无能,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他做了主公,便要忠人事,对曹仁说道: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曹仁像没有听见他说话一般,继续说道:

    “我主公求贤若渴,你现在投降,我可以保你发挥你最大的才能,封侯封王!”

    徐晃面无表情,

    “恕我无法答应!”

    曹仁点了点头,说道:

    “那我就领教壮士高招!”

    于是,大刀提马而去……

    曹仁虽是猛将,但他却偏向上将的领军才能,武艺并不高强。与徐晃斗了四十来个回合,便有点吃不消。

    此时,正遇上逃兵李、郭二人从城里逃了出来,看到徐晃正在与曹仁厮杀难解,又看杨奉与天子不在了,就猜到了所以然。

    于是,称他们厮杀,从乱军当中逃走,去追杨奉去了……

    曹仁也不是那种死要面子得人,看斗不过他,便让大军围住徐晃,让他以一打几十。

    此时,徐晃刚与曹仁都过,精力已经过了一半,有遇上士兵把他围住,大叫曹仁阴险。

    曹仁还要腾出手去追杨奉,自然要在这里速战速决。

    曹操的兵马不愧都是精锐,遇到杨奉的散兵,以一敌二,自然不在话下。

    没过多久,敌军的纷纷投降,只留下徐晃一个人在坚持。

    徐晃看这着一切,知道大势已去,停下了反抗,对曹仁说道:

    “今日有如此地步,便是我投错了主公,怪不得别人!”

    于是,佩剑一出,准备自刎。

    “公明不可!”

    远处,有人大声喊道,徐晃一惊,停下了手中的长剑。

    众人朝城中望去,原来是曹耀带兵到了。

    “曹将军?”

    徐晃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一下坐在了地上。

    曹耀走了过来,对曹仁说道:

    “大哥,你去追杨奉吧,记得好生安顿天子,替我给曹孟德将军问好!”

    如今,叛贼基本已经除尽,曹操大义的名声也为其正了名。而曹操想要的天子也近在咫尺,多留恐曹耀改变想法,于是,便告辞道:

    “贤弟这几日打扰了,如今叛贼已除,天子被人劫持,我这就去解救天子!”

    于是,告别了曹耀,曹仁手一挥,所有将士便跟着曹仁从小路追去。

    曹耀看这曹仁离去,感慨万千,又望了望徐晃,快速走了过去,把他扶起了。

    “公明,你这是何意?”

    曹耀搀扶着他,问道。徐晃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败军之将,愧对主公,只好以死谢罪!”

    曹耀早就知道他会这么说,所以想好了台词。

    曹耀本来和颜悦色,却画风突变,变得一脸严肃,

    “公明,你真是糊涂!”

    徐晃似早知道曹耀要劝他,于是,说道:

    “我不能不忠!”

    曹耀平凡的说道:

    “你这不叫忠,你这是愚!请你不要侮辱忠义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