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人领命退去,不多时便领着程咬金走了进来,程咬金进来之后,正要行礼,李世民便摆了摆手,道:“卢国公不必多礼了,朕来问你们,你们都准备出海吗?”
程咬金本来是要汇报一些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不曾想李世民却问自己这个,他倒也没有藏着掖着,道:“回圣上话,是的,那秦天觉得我们这样做对朝廷发展农业十分的有帮助,所以我们都想为朝廷出一份力。”
程咬金倒是个贼精明的人,明明是想赚钱,却说的十分大义,李世民对程咬金最是了解,不过他并没有点破程咬金的意思,只是干咳了两声,道:“朕来问你,你们既然要出海,可有考虑过在海上辨别不了方向而容易迷路这个问题?”
听到这话,程咬金突然有点懵逼,他倒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只是信任秦天,所以才去的,至于其他的,他可从来没有想过啊。
而如今李世民这么提了之后,程咬金才发现坏事了,万一他们在海上辨别不出方向来,那可如何是好?
李世民看到程咬金的表情后,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心想恐怕坏事了。
“卢国公也不知道如何辨别方向吗?”
程咬金苦着脸摇摇头:“不知道,没听秦天说起过,不过想来大概也许应该他有办法辨别方向吧。”
说出的这话,程咬金自己恐怕都不怎么相信。
李世民听到程咬金这话,再看到他的表情后,便也是无语的苦笑了一下,他知道,从程咬金这里,他恐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
这事,只能等秦天来了。
“来人,去把秦天叫来。”
李世民吩咐之后,宫人急匆匆的退去,程咬金和李世民两个人呆在御书房等着,这个时候,程咬金已经慢慢的冷静了下来,他看了一眼有点紧张的李世民,笑道:“圣上,您大可放心啊,秦天那小子,肯定是有办法辨别方向的。”
此时,程咬金也只能这样来安慰李世民了,当然,他心里也希望自己说的是对的,那秦天真的有办法来辨别方向。
李世民点点头,但是并没有说什么,辨别方向,茫茫大海之中,方向那里是好辨别的?
这事,想要做成,恐怕悬了啊。
本章完
第1863章 指南针()
盛夏的天气炎热,秦天来到御书房的时候,整个人已经热的有点汗流浃背了。
不过,御书房的温度还不算很高,进来之后,颇有些凉爽。
看到程咬金也在,秦天有点意外。
“圣上宣微臣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世民看了一眼秦天,道:“秦爱卿啊,叫你来,为的是出海的事情,出海寻找可以耕种的农作物这件事情,朕觉得是个好注意,只是现在很多人都害怕出海之后寻找不到方向,所以都不怎么愿意出海,他们不出海,如何寻找到我大唐所需要的农作物?”
听到李世民这话,秦天顿时明白了一些情况,他让秦五出海,那可是吧所有装备都给他备齐了的,什么望远镜啊,指南针,地图,甚至连一些很厉害的兵器都有。
但其他人却是没有指南针啊。
没有指南针,谁敢随便出海?
指南针这种东西,是司南的改进版,精准度更高,操作也更加的灵活,不过这个东西,现在可还没有被人发表出来,如此,其他人自然也就不知道,更不敢出海了。
秦天心里想着这些,脸色微动,李世民看到秦天这个样子,以为秦天也是才刚发现这个问题,不由得心里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如果秦天都不知道的话,那其他人也就更不知道了。
李世民想开口安慰一下秦天,然后取消此事,随说这件事情对大唐来说十分的重要,但在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定,未免过于残忍了一些。
这就像汉朝张寨出使西域差不多,虽说他最后发现了西域,并且开通了丝绸之路,但这其中艰险,却是不足与外人道哉的。
知道的都知道,他肯定受了好多苦。
不过相比较下,张寨出使西域还算是比较安全的,可如果出海的话,一旦遇到了意外,可就活不成了。
就算没有意外,能不能活着回到大唐,也不好说啊。
所以,不能勉强的事情,最好不勉强,他李世民也跟汉武帝一样,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但他比汉武帝多少仁慈那么一些,他并不愿意为了一些虚无缥缈,可能没有希望的事情,去让他大唐的人卖命。
不过,李世民还没有开口,秦天已经说道:“原来圣上宣臣来是为了这件小事。”
这话出口,李世民和程咬金两个人不由得一愣,有点咂舌,这算是小事吗?
这事可一点都不小吧?
“小事,你小子说的轻巧啊,这是小事吗,你有办法就赶快说,没有办法,我可就认为你这是在轻视人命了啊?”
程咬金开口,不过心里多少可是松了一口气的,毕竟他是很相信秦天的,既然秦天说这是小事,那这肯定就是小事了。
说这句话,只是心里松了一口气,忍不住想打趣一番。
而他这样说完之后,李世民也立马望了过来,程咬金只是打趣,可李世民却是认真的,若没有个所以然来,他可真的认为秦天在轻视人命了。
秦天翻了个白眼,这才说道:“圣上,其实怪臣了,臣早已经发明出了一个叫指南针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指向南方,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如此,只是臣虽然发明了出来,但还没有来得及将其公布于众。”
听到秦天真的有办法,程咬金顿时就哈哈笑了起来:“圣上,我就说嘛,秦天这小子肯定有办法,他那个指南针能指向南方,那其他方向也就知道了,如此的话,在海上也就安全了不是?”
程咬金算是松了一口气的,不过李世民却是仍旧凝着眉头,道:“秦爱卿的指南针真的有效果,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指向南方?”
李世民是有些怀疑的,而此事关系到出海人的性命,如果不管用的话,那可就不妙了,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见李世民存疑,秦天也就笑了笑,道:“圣上不信,亲自验证一下便是了。”
李世民点点头,而后派人去秦天的府上取来了指南针。
取来指南针后,他又派人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试验,看看那个指南针是不是能干永远的指向南方。
秦天等人在御书房等消息,程咬金和秦天都是神色比较轻松的,李世民反倒比他们更为紧张一些。
而他们这样等了没多久后,便有一名宫人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圣上。”
“验证的如何?”
“回圣上的话,都已经验证过了,那指南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是能够永远的指向南方的。”
听到这话,李世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他看向秦天的眼神就有点不一样了。
“秦爱卿的指南针果然好用啊,有了这个指南针,要出海也就不算那么的危险了,秦爱卿是我大唐的功臣。”
“圣上谬赞,臣也不过是做了臣该做的事情,这指南针制作起来十分的麻烦,不过,这既然是为了我大唐的大业着想,那只要报名出海的,臣都愿意免费赠送他们一个指南针,不过想要多的话,却是需要出点成本钱的,圣上意下如何?”
指南针的制作还是很简单的,不过秦天说麻烦,李世民也信,听到秦天愿意免费赠送,而且就算是卖也只是成本价,他这心里对秦天就越发的喜欢起来。
“秦爱卿,真是我大唐功臣,是我大唐之福,百姓之福啊。”
说到这里,不等秦天一番谦虚,李世民就又突然说道:“好了,将这个消息发布下去吧,让那些愿意出海的人,也尽快出海,此事耽搁不得,能早些出海的,就要早一些出海才好啊、。”
现如今的李世民对于出海寻找农作物,以此来丰富大唐粮食产量的事情,已经有了更多的期望,如此的话,他自然是希望此事能够尽快开始的,若是能够很快有效果的话,那自然最好。
只不过,李世民这样说着的时候,秦天却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以为李世民要奖赏他一番呢,谁知道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
这李世民,有点扣门啊。
秦天暗叹,就没有见过这么扣门的人。
第1864章 出海()
夏日炎炎。
指南针的事情很快在长安城推广开来。
那些权贵、富商什么的得知秦天发明出了指南针后,都有点震惊,但同时也有一些欣喜。
朝廷要开海,虽说他们这些人也没有怎么出过海,甚至根本就没有出过海,但他们这些商人什么的,还是很敏感的。
如果海外真的有其他国家的话,那这些国家想来跟西域诸国是差不多的,没有他们大唐的瓷器,也没有他们大唐的丝绸什么的,如此,把他们大唐的这些东西拉到海外去卖,肯定是很赚钱的,这就跟走丝绸之路差不多了啊,而且相比较下,出海可能会更安全一点。
海上应该没有什么盗贼,可走丝绸之路,这一路上会遇到什么麻烦,就不好说了。
而且,朝廷给予支持,若是真能够找到一些农作物的话,对他们来说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了。
只要成功,这事绝对是一本万利。
如今,迷失方向的问题解决了,那他们自然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购买指南针的人很多。
虽然第一个指南针不花什么钱,第二个要花一点,但只要是出海的人,都不介意多买几个,毕竟这种保命的东西,身上能多有几个,自然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他们这样购买完指南针后,其他事情也都完成的差不多了。
在一个天气十分炎热的日子里,很多船只便这样入水之后,浩浩荡荡的向大海的方向赶去。
这一次,大唐一共有十来拨人出海,总共出海的船只,大概有百十来艘,这个数目已经算多的了,百十来艘啊,放眼望去,河面上差不多全是船了。
不过,虽说船只很多,但出海的人数,也就只有一千多人,很多的船只上,都是装满了货物的。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
这些一群去冒险的人,而且是为了他们大唐冒险,如此的话,让他们牟利一些,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吧?
船只浩浩荡荡的出海,秦天带人给秦五他们送行。
该交代的,秦天都已经交代了,所以秦天送行的时候,并没有说太多的嘱托,就只是让秦五安心出海,至于家里,他会照顾好的。
而有了秦天这句话后,秦五自然也就没有了什么担心和顾虑,他知道,就算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他的家人也不至于被欺负。
河边皆是送行人。
有人不舍,有人哭,也有人一番豪言壮语,只等功劳归。
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来了一拨人,有人眼尖,看到之后顿时一惊。
“好像是圣驾?”
有人喊了这么一声吼,整个河边顿时沸腾起来,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会来。
而就在他们这样不停吆喝着的时候,李世民的圣驾已经到了跟前,众人不敢迟疑,连忙行礼。
李世民望着这些人摆了摆手,道:“诸位这一次出海,关乎我大唐百姓此后是否能够吃饱饭,可以说是任重道远的,所以朕今天来为诸位打气,希望诸位出海之后,能够时刻想着我大唐,想着我大唐百姓,谁带回来的农作物若是真的够好,朕是绝对不会吝啬赏赐的…………”
李世民一番话说完,那些出海的人个个听的热血沸腾,秦天站在旁边,觉得李世民太会鼓动人心了。
有了他这么一番话,不管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那些赏赐,只怕出海的人,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做事吧?
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这一次他们弄回来一些农作物啊,蔬菜什么的,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
李世民说完这些之后,挥了挥手:“开船吧。”
一声令下,百帆尽出,浩浩荡荡的向远方驶去。
岸边,挥手告别之人,有不少都忍不住再次落下泪来。
世间,唯有离别最苦啊。。。
船只越来越远,最终不见了踪影,这个时候,其他人也都开始陆陆续续的散去,李世民和秦天他们,则是更早就离开了的。
李世民在前面走,秦天在后面跟着,许久之后,李世民突然开口问道:“秦爱卿,他们此去,能……能成功吗?”
耗费了这么多精力出海,若是没有什么收获,那可就亏大了。
秦天却是神色平静许多,道:“圣上放心好了,我大唐有上天庇佑,这次出海肯定是能够成功的,快则一年,慢则两年,必定会有结果出来的。”
出海这事,本来是快不了的,毕竟海洋很大,想要把所有地方都搜寻一下,肯定要耗费很多时间,但秦天相信,秦五有了他给的地图,那要找到他说的那些东西,可就要容易的多了。
有了那些东西,两年时间一个来回,没有什么问题。
李世民本来是有点心忧的,或者说心里没底,毕竟这种事情,前所未有过啊,而且一两年才能够知道结果,如此就更让人担心了。
不过,听到秦天的话后,他多少放心了一些。
如果秦天觉得此举能够成功,那多半是能够成功的吧?
问过这个之后,李世民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就只是这样的走着,秦天以及其他人在后面跟着走。
太阳很热,风就算刮了过来,也是热风。
大家都没有说什么话,因为大家不知道该说什么,今年发生的这件事情,对他们大唐会有什么改变吗?
如果有,那影响又会有多么的大?
没有人知道。
只有秦天清楚,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能够成功的话,他们大唐的人口肯定是会增加的,而随着人口的增加,他们大唐的发展只会越来的越繁荣。
也许此举,可能真的会改变大唐吧,。
当然,他也知道,他秦天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大唐在另外一个时空的轨迹,这个大唐,注定是不一样的。
船只在河面上行驶着,秦五站在甲板上,望着那并不平静的河面,内心的激动却是仍旧没有平复。
他的血是热的,他知道,自己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件划时代的事情,做成了,他秦五名留青史。
第1865章 虫害()
天气炎热,不过在这般热的天气里,很多农民却也难在家里乘凉休息。
很多人天刚蒙蒙亮,就已经起床去田地里干活去了。
现如今这个时候,棉花、大豆什么的都已经长了起来,很多都已经齐腰高了。
不过,这些庄家不比小麦。
小麦种下之后,除草施肥就差不多了,其他的事情就等着丰收好了,基本上没有多少农忙时节。
但这两种庄稼,相对来说要麻烦一些。
除了除草施肥之外,还要除虫。
棉花里面有虫,大豆里面也有虫,而且除虫这件事情,几乎从头到尾,不曾中断。
要是谁家的庄稼没有除虫,那今年的收成快跑就一般了,棉花和大豆的叶子会被虫给吃个一干二净,这些庄稼里的虫子,若是不加以遏制的话,疯狂程度堪比蝗灾,当然,他们破坏的速度要比蝗灾慢上一些,但把所有的庄稼都给祸害了,却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