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就不用好奇都谁入了。
秦天不入,其他人都没有资格入。
民间议论,再加上正是过年,长安城的热闹优胜从前。
魏征的府邸。
其他人都很热衷的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进入凌烟阁的时候,魏征却十分的平静,趁着过年这段时间,没有什么事情忙,得以有空陪陪自己的家人。
魏征的母亲年岁已高,魏征为人子,是想要多陪陪他的,可惜自己平日里忙政务,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时间,一直一来,都是他的夫人代替他照顾自己的娘亲。
作为人子,他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空闲。
从自己母亲的院子里离开之后,魏征来到了书房,他的属下看到他后,便迎了过来。
“老爷,其他人都去找秦天亦或者长孙无忌询问他们有没有登上凌烟阁了,要不属下也去一趟秦府,老爷跟那秦天关系虽然说不上密切,但属下知道,你们都是十分欣赏彼此的,属下去,肯定能够知道结果啊。”
魏征不急,不代表他的属下不急,如果魏征能够入选凌烟阁功臣,那他的下人走在街上,也是倍有面子的啊。
不过,那人急切,魏征却是摆了摆手,道:“你老爷我在朝堂上得罪了那么多人,连天子的面子都不给,平日里又没有做下什么有功劳的事情,想必圣上是不会给的,你也就不用去瞎操心了。”
“这老爷”
魏征摇摇头,态度很是坚决。
如果没有他的,去了反而尴尬,让人觉得可笑。
再说了,他也并非十分在意这个,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已嘛。
魏征如此,他的下人哪怕真的很想知道,也只能作罢。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便到了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的时候,早朝在群臣休沐了几天之后,终于开始了。
而因为知道凌烟阁的名单要在今天宣布,所以朝中的臣子在上早朝的时候,每个人都显得有心事,他们好像很想听到自己的名字,可又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会不会出现。
万一出现了呢?
万一没有出现呢?
说白了,他们都有点紧张。
所以,站在大殿上的时候,他们对于其他一些事情的讨论,都不算特别的积极,更多的人,还是在思索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进入凌烟阁功臣名单之中。
而就在他们这样想着的时候,李世民终于说到了这件事情。
“诸位爱卿都已经知道了凌烟阁功臣名单的事情,想必诸位也很想知道到底谁有资格进入凌烟阁功臣名单,今天是今年的第一场朝会,朕也不让你们在下面乱猜了,今天就公布一下,先说说人数,入选的,一共有二十五人”
听到入选的有二十五人这么多,朝中的不少人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二十五个人啊,很多了,那怎么着,都有他们的一名额吧?
朝中的一些人开始激动起来,更多的人却还是期待。
而李世民在说完人数之后,便拿出了名单,让宫人宣读了起来。
“入选凌烟阁名单的有,秦天,秦天作为大唐郡公,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不管是开疆扩土,还是大唐的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
第一个说的是秦天,众人听到这个的时候,都有点震惊,因为按照爵位啊,辈分什么的,秦天都还有点不够格,而长孙无忌的脸色却是有点发红。
他一直都以为最先说的,肯定是他啊,可不曾想竟然是秦天,那也就是说,他不如秦天。
朝中不少人颇为微议,不过等那个宫人把秦天的功劳都给宣读了一遍后,朝中还是很快安静了下来。
不服的人肯定是有的,但他们面对秦天的那些功劳,还能不服吗?
宫人陆陆续续的说着,不管是长孙无忌啊,还是李绩、李靖这些人,都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而就在宫人读到魏征的时候,整个大殿又是一震,连魏征自己都有点傻眼了。
他一直觉得,自己这种死谏之人,讨厌他的人只怕很多吧,李世民就特别的讨厌他,如此的话,李世民会让他入凌烟阁功臣名单?
可李世民就是让他入了凌烟阁功臣,等宫人把魏征的功绩给说了一遍后,魏征才算是明白过来,原来是因为他死谏,让李世民有了改过的机会啊。
想着,魏征就走了出来:“圣上,臣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入凌烟阁当功臣,不过,圣上如此信任微臣,此后微臣必定再接再厉,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让圣上再犯任何的过错。”
话音落下,李世民的脸颊顿时就抽抽了一下。
本章完
第1653章 早定()
李世民的脸颊抽抽了一下,同时他想抽自己,也想抽魏征。
他觉得自己真是犯贱啊,干嘛给魏征入凌烟阁功臣?
如今他拿这个当好事,以后还不得变本加厉,甚至是疯狂的弹劾啊?
想到以后的日子,李世民就有点头大。
而朝中群臣,也都感到一股子战栗。
而此时的李世民,也只能苦笑一下,对魏征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不满意能行吗?
做天子,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的,该演戏的时候,还就得演戏。
魏征退了下去,心里说不出的兴奋,脸上却十分的平静。
宫人继续说着,已经说了二十四个人了,却还没有轮到秦叔宝。
这让朝中的人隐隐有点疑惑起来,程咬金这种什么都不如秦叔宝的人都已经入了凌烟阁功臣,怎么秦叔宝却还没有被念到?
要是没有秦叔宝,那这凌烟阁功臣怕也没有任何意义吧?
的确,秦叔宝之前是瓦岗寨的人,还曾经投靠过王世充,后来才投降大唐,但就算如此,他也是大唐实打实的功臣啊。
程咬金的脸色有点难看,他秦叔宝大哥要是没有选上,他也不要这破凌烟阁功臣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宫人念道:“第二十五位凌烟阁功臣,翼国公秦叔宝,秦叔宝……”
宫人说起了秦叔宝的功绩,秦叔宝和程咬金他们这个时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至少有秦叔宝。
不过,他们这些人的心里也有点不舒服,秦叔宝的功劳很高,排在最后面,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李绩站在人群里面,凝着眉头,他并不知道这个顺序,当初他们也只是确定人员名单而已,如今秦叔宝被最后念,那显然是李世民故意为之的。
可李世民为何要这样做?
天恩难测啊。
李绩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隐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们的这个天子,要说胸襟广阔,那绝对是十分广阔的,古往今来,也就东汉的光武帝刘秀能比了,不杀功臣,这个试问谁能够相比?
而且容人之所不能忍,那也是绝对顶尖的。
但他们的这个天子有时候,也会疑心很重,也会用一些帝王权术啊。
秦天功劳很高,已经被安排到了第一位,如此的话,秦天的义父若是再靠前,那秦家可就真的功高盖主了,虽然他们只是义父义子的关系,但谁都不可能否认他们的关系真的很亲,情同父子啊。
别看平日里程咬金与秦天走的最近,秦叔宝反而若即若离,但那都是秦叔宝故意为之,避免他们的关系被李世民猜忌。
再有,秦叔宝已经是门神了,在大唐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十分的高的,若是再让他的名次靠前,那也会产生一些危险。
李世民提防武将,那是不容人质疑的,尉迟恭虽说也是门神,但最近几年比较老实,让他的名次靠前一点也无妨。
再有就是,秦叔宝是帅才,他可以当元帅领兵打仗,尉迟恭相对鲁莽一点,只能当将才。
相比较下,将才的威胁肯定是要小于帅才的。
想到这些之后,李绩自然也就想明白了。
而对于这个,此时的秦叔宝并没有任何怨言,直接就领了下来谢恩,显然也他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来。
父子两人都入凌烟阁,已经很不一般了,要是都靠前,那不得被人给盯死啊。
人嘛,有时候低调一点,并非什么坏事。
只要李世民不杀他们这些功臣,他秦叔宝能有今天这般的荣耀,就已经很满足了。
有关凌烟阁的事情,群臣陆陆续续的说了很多,所以也用去了早朝上的不少时间。
等这件事情说完的时候,已经临近正午了。
今天的长安城出了太阳,阳光照过来的时候,有点和煦,大殿上有一道投影射来。
李世民看了一眼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事情,就退朝了。”
第一次上早朝,让人莫名的有点不适应,到了中午,就想回去休息,不仅群臣如此,就是李世民也这样,过年这几天,养懒了啊。
不过,李世民询问之后,立马就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道:“圣上,马上就要科举考试了,但如今有关科举考试的事情,还没有定下,谁负责此时,谁是主考官,如此等等,都没有选定,今年春来的会早一些,一个月后,科举考试就要开始,臣觉得,这负责的人员,应该尽早定下的好。”
科举考试,一向都是朝廷的大事,相关负责人员早早定下,的确对大唐来说是好事,这个官员提出这个事情后,朝中的不少人也都觉得有道理。
而他们在觉得有道理的同时,也都有些激动,特别是朝中的那些翰林院的文官,更是如此,因为一般情况下,主考官啊,福考官什么的,都出自翰林院。
而在翰林院的这些人,想要在朝中更有声望,甚至去三省六部任职,甚至是做到宰相,都需要在朝中有一定的势力才行。
而作为主考官,将那些新科进士揽入自己麾下,无疑是帮他们汇聚势力最好的办法。
他们这些人对于主考官这个位置,势在必得。
一众人嘀嘀咕咕的说着,都觉得应该早早定下,李世民见此,点了点头:“诸位爱卿说的及时,科举考试乃是我大唐的重要事情,尽早定下,可安天下士子之心啊,不过我们也不用太过着急,今天就不说这个了,明天早朝,我们再商议此事,看看将这件事情交给何人比较合适。”
已经快中午了,李世民还真没有精气神跟这些人耗下去,而且,科举考试虽是大事,但也并非急到必须立马定下的地步,所以推到明天也没有什么不可。
李世民这样说,朝中的那些人谁敢反对?
他们相互张望之后,也只能点头,而他们知道,明天的早朝,势必会有一场辩论。
朝中的不同势力,都想要拉拢到新科进士,如此的话,他们肯定是要推荐自己的人来担任主考官的,僧多粥少,不抢怎么能行?
本章完
第1654章 争吧()
新年还没有过完。
长安城春寒料峭,冷的依旧。
秦天和太子李承乾走出了宫门,两个人并肩走着。
秦天并没有扭头,只是平静说道:“太子殿下,明天的早朝,有关负责科举一事,必定会有一份争辩,太子殿下可要派人加入?”
听到这话,李承乾微微一愣,道:“先生,我已经是太子了,何必争这个职位?”
作为太子,以后天下都是他的,如此的话,他又何必凝聚自己的势力,等他登上皇位之后,天下的官员,不还是任由他来驱使?
见李承乾如此,秦天浅笑,道:“太子殿下,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别说你当了天子,也需要一些信得过的,肯为自己真心卖命做事的人,就你现在作为太子,更是需要一些人为你这样做,不然最后你是不是能够成为大唐的天子,还不好说呢,你那几个弟弟的野心,你又不是不清楚。”
这话说的有点直接,李承乾听完之后,眼眸顿时就凝了起来,他弟弟的野心他自然是清楚的,只是他并没有特别的在意过,但今天,秦天却是把这一块遮羞布给扯开了。
他要让李承乾明白一些事情,比如说一些黑暗的东西。
作为储君,要懂光明,同时也要能够看到黑暗。
换言之,他是想让李承乾厚黑一点。
知道人世间有美好,也有肮脏和丑恶,很多事情,也需要利用手段来完成。
秦天这话说完,李承乾已经明白过来,他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我已经明白了,只是我可以主持这件事情,但主考官,我肯定是不行的,先生可有人选?”
说到这里,李承乾笑道:“若是先生肯当这个主考官的话,必定没有人争的过,先生既然说要争,那我何不不择手段一次,让先生来帮忙?”
这话听起来就有点腹黑了,秦天脸颊微微抽动,他本来是想教李承乾如何腹黑的,不曾想李承乾真要腹黑起来,先拿他开了刀。
秦天撇了撇嘴,道:“太子殿下的想法不错,不过我却并非是最好人选,不如让马周来吧,论才学,他不比其他人差,论资历,入朝为官这么多年,他也算得上老人了,太子殿下觉得呢?”
马周是秦天的姐夫,年龄还真说不上有多大,不过入朝为官倒是真有几年了的,让他当主考官,他的资历介于可以和不可以之间。
想让他当上主考官,肯定是有难度的。
李承乾听完之后,撇了撇嘴,但还是点头应了下来,很显然,秦天想利用这件事情,来锻炼他的一些腹黑能力,当然,也可以说是争夺的能力,看看他能不能帮马周这样的人,争夺到主考官这个位置。
只有经历过一些争斗,才能够真的成长起来,在以后遇到同样的危险的时候,也不至于失去冷静和镇定。
两人这样说完之后,才各自分道扬镳。
…
李恪回到府上之后,眼眸深邃。
许久之后,才终于确定了一个名字:岑文本。
岑文本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
是大唐少有的博学之才,而除了博学之外,岑文本在政事上也多有建树,甚至有人预测,下一轮的宰相人选,岑文本必是其中之一。
作为储相的人选,岑文本的资历那自然是没得说的。
而岑文本是李恪的人,当然,以李恪如今的情况,似乎是很难拉拢到岑文本的,而岑文本之所以肯为李恪效命,是因为他的母亲杨妃。
杨妃曾经对岑文本有恩,如此一来,为了报案,岑文本才愿意帮李恪效命,争夺皇位。
这件事情,对李恪对岑文本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他相信岑文本不会拒绝,而且他也一定能够成功。
这样决定之后,李恪就派人把岑文本给请到了府上来,并且把情况跟岑文本说了一下。
岑文本样貌不俗,哪怕如今人到中年,却也仍旧有着一股子说不出的俊美姿态来。
他在安静的听完李恪的叙述后,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笑道:“王爷想让下官去争主考官的位置,这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要说一定能争上,下官却无绝对的把握。”
听到这个,李恪笑道:“岑先生在我大唐之博学,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只要你想,谁人能争夺过?”
岑文本摇摇头,道:“大唐第一才子争得过,孔家的那个多少代的孙子也争得过。”
听到这两个人后,李恪微微一愣,随即神情就有点凝重紧张起来,道:“岑先生的意思是,他们两个人也会来争夺这个?”
岑文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