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相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好相公-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利益的方面来考虑的话,他们的确拒绝不了杨政道,不过给他们提供一个避难处而已,并没有什么好困难的。

    武阳子都这么说了,颉利可汗也就没有再坚持,道:“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们在王城边上划一块地方,让他们暂时安营扎寨吧,不过,他们带来的那些东西,都给我收上来。”

    既然给后隋的杨政道提供了避难的地方,那就不能白提供,该要的那些钱财什么的,还都得要了。

    而对于这一点,没有人表示反对,毕竟对于其他部落首领来说,要了后隋的那些东西,他们也能分到不少呢。

    有东西分,干嘛反对啊?

    应该兴奋,应该开心才对嘛。

    (本章完)

第797章 唐军防守() 
    突厥,颉利可汗他们很快得到了梁国灭亡的消息,以及特川象全军覆没的消息。

    这个消息传来之后,颉利可汗比以前还要震惊,还要愤怒。

    虽说梁国的兵力不及后隋,但就这样被灭了,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还有就是特川象,竟然被全军覆没,这怎么可能?

    还没有那一支军队,可以让他们突厥全军覆没,可这样的事情,就是发生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颉利可汗沉默了一个上午,直到下午的时候,他才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可恶……”

    紧接着,他就派人把朝中群臣给叫了来。

    而此时突厥的那些人,都已经知道了梁国灭亡的消息。

    大家来到大殿上后,都有些紧张,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颉利可汗扫了他们一眼,道:“大唐在这两年时间里,突然就崛起了,这对我们突厥来说,绝对是一件灾难,他们要报仇,他们要灭掉我们突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此时的颉利可汗是真的感觉到了危险来临。

    也许,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大唐给灭掉,就像大唐灭掉后隋和梁国一样。

    面对这样的困局,他们自然是有些担心的。

    其他人相互张望,紧接着,就有人站了出来:“可汗陛下,先下手为强,我们陛下攻破唐军才行。”

    “没错,灭了大唐。”

    “如今大唐只怕已经蓄势待发了,我们要把战场弄到他们的地盘上去,冲上去杀了他们。”

    “…………”

    本来就狂野的突厥人在遇到如今这种情况的时候,变的越发狂野。

    如今,只有杀戮可以让他们忘却内心深处的恐惧,他们需要一战来证明唐军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这些人就这样说着,最后都望向了颉利可汗,颉利可汗点点头,他也觉得他们的确需要与唐军一战了。

    但要怎么战呢?

    “诸位,我们是直接杀过去,还是等着他们杀过来?”颉利可汗询问,虽然都是杀,但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直接杀过去,那他们更为主动一些,可以把战场拖到大唐的领土上去,但如此的话,他们少不得要攻城,而攻城并不是他们擅长的,折损严重,要攻下大唐也不容易。

    等着唐军杀过来,他们更占据优势,毕竟在草原上,他们的骑兵可以说是所向无敌的,不过,他们处于防守的姿态,难免要畏手畏脚一些。

    颉利可汗望着众人,很快,武阳子站了出来,道:“可汗陛下,以如今这种情况,我们攻城很不利啊,不管是定襄城还是梁城,都有几万兵马驻守,我们至少要有十万兵马,才有绝对的把握攻下其中一城,可灵州那边,唐军随时都有可能出动,若我们抽出十万兵马在这边攻城的话,那边的防守势必薄弱,会影响后方的,所以臣的意思,不妨以逸待劳,等着唐军,与他们决一死战。”

    武阳子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朝中群臣又商议了一下,才算是最终这样确定下来。

    …

    时间过的很宽,秋末时节,灵州的天气已经冷的出奇,让人有些瑟瑟发抖了。

    甚至,很多将士都已经把朝廷分发的棉衣给穿上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苏定方他们的探子才终于赶到灵州,并且把情况跟李靖和秦叔宝他们说了一下。

    听闻后隋和梁国已经被灭,李靖他们很是兴奋了一把。

    “好啊,秦天和苏定方他们还是很不错的,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灭掉后隋和梁,这让我们接下来对突厥的灭国之战,变的更加有利啊。”

    没有了后隋和梁国的插手,他们就可以专心的对付突厥了,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件特别有利的事情。

    “李元帅,我家将军让我来问,接下来怎么办,是否直接对突厥发起进攻?”

    梁国和后隋都已经灭了,他们不觉得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挡他们。

    不过,探子这样询问之后,李靖却是犹豫了一下,犹豫之后,才终于摇摇头:“不,我们不进攻,等明年开春之后,再进攻突厥。”

    “开春之后?”听到要等到开春之后再出手,那个探子愣了一下,完全不能够理解,现在正是好时机啊,干嘛还要等?

    等到明年开春的话,恐怕还得三四个月才行吧?

    三四个月,足够他们灭掉突厥了。

    就这样耗着,实在不是理智的选择。

    李靖这边,点点头:“天气越来越冷了,入冬之后,突厥的天气更冷,虽然我们有棉衣,但相对来说,我们的将士适应不了这样寒冷的天气,去打仗,我们可能连兵器都拿不稳,去了就是送死,所以,宁愿等一等,也不能去冒险,我们要灭突厥,就只有这么一个机会,错过了,以后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够恢复过来呢。”

    这一战如果不能够灭掉突厥,打出威风,那么他们大唐会一下子跌入低谷,那个时候,一切就都晚了。

    越是灭国之战,越要谨慎小心才行。

    探子听到这个时候,才算是明白过来,其实他觉得李靖说的也对,因为他这一路赶来,顶着寒风,他都有点受不了,就这还没有入冬呢,这极北之地,要是入冬了,指不定多冷呢。

    想想,都让人觉得浑身哆嗦。

    探子应下之后退了去,把情况跟苏定方他们说。

    秦天这边,自然也很快得到了消息。

    “李元帅说的有道理啊,如今的天气越来越冷,只怕入冬之后,我们的这些将士就受不了寒冷了,手脚冻的僵硬是少不了的,相反突厥的人早已经适应,反而不觉得有什么,等一等是好事。”

    李绩对于李靖的这个策略是赞同的,秦天这里,也是点了点头,他有办法可以让将士的手脚不冻伤,但也只是不冻伤而已,面对寒冷的天气,将士们肯定是受不了的,那个时候武器都拿不稳,还怎么打仗。

    寒冷是一件让人觉得很恐怖的事情。

    所以,既然打不了仗,那就等着,等开春天气暖和之后,再与突厥一战。

    不过,他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本章完)

第798章 大唐掳掠() 
    大家都同意等开春之后再战。

    不过这个时候,秦天却是笑了笑,道:“开春之后再战并无不可,不过我们也不能让突厥这段时间的日子好过,如果能够激怒他们来攻城的话,更好。”

    他们去草原上打仗,寒冷天气会限制他们的行动,但如果能够逼突厥攻城,那他们占着城池之利,却是可以狠狠的消耗一拨突厥实力的。

    众人听到这话,都觉得有意思。

    “小天,你说你想怎么做吧。”程咬金望了过来,秦天道:“拍一支兵马进入草原,掠夺他们的牛羊财物,杀他们的百姓,夺他们的女人。”

    听到又是杀突厥的百姓,众人不由得撇了撇嘴,这办法下作啊,以前做,那是突厥都攻到长安城了,不得已而为之,可现在去做,就让人有点不齿了。

    “这个主意好。”

    “我也觉得不错,这样的话,要激怒突厥,就太容易不过了。”

    “就是,就是……”

    虽然很是不齿这个办法,但这无疑是一个对他们十分有利的办法。

    大家你一句不错我一句支持的说着,李绩沉眉片刻,道:“办法倒是个好办法,只不过如今突厥在草原上囤有兵马,只要被他们发现,我们的人怕是回不来啊,听说之前罗艺也曾经派人入过草原,结果几天时间,就被突厥给灭掉了,今时不同往日啊。”

    以前的突厥兵马因为都在大唐,所以薛万彻可以在草原上肆意妄为,但如今草原囤有重兵,去了就十分的危险。

    秦天点点头:“英国公说的不错,所以我们并没有要与所有突厥兵马为敌的意思,我们只需要找准一个部落,而后掠夺这个部落就行了,一个部落受难,这个部落的首领肯定气愤,只要激怒他来攻城就行,我想为了一个部落,那颉利可汗是不会冒险的,如此,我们的胜算更大啊。”

    这样把情况说了一下之后,众人又是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说好后,秦天他们就排除了一千人的兵马,让他们去草原上做这件事情。

    当然,虽说是做这件事情,但秦天也有吩咐他们,不可与突厥硬碰,遇到危险之后,直接逃离就行,他们的目的不是与突厥打仗,而是激怒他们,让他们前来攻城。

    领兵之人,是单目。

    作为曾经的一名死囚犯,单目跟着秦天之后虽然学好了,但相比较而言,做这样掳掠的事情更加的得心应手。

    而就在单目带着一千兵马向草原赶去的时候,大唐长安这边,又是一番情况——

    秋末冬初,长安已寒。

    风呼呼的刮着,让长安城的百姓不由自主的减少了外出的活动。

    不过哪怕如此,长安城看起来,依旧繁华的不像样子,仿佛,此前翼王李洛的谋反,对长安城根本就没有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大殿之上,温度很低,有些清冷。

    群臣站着浑身哆嗦,如今的大唐比前两年肯定是要富裕了一些的,但也只是富裕了一些,再加上如今正与突厥作战,所以李世民还是能省则省,不敢过于铺张浪费。

    群臣议事,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宫人跑了进来,道:“圣上,边关传来捷报。”

    听到边关传来捷报,李世民与群臣顿时一震,随即,李世民吩咐道:“传!”

    不多时,一名边关信使就跑了进来。

    “边关捷报?”

    “是的圣上,秦侯爷和英国公他们攻破了定襄城,灭掉了后隋,不过后隋的杨政道逃亡了突厥,苏将军和侯将军,也已经攻破梁城,灭掉了梁国,此时大军,按兵不动,准备等开春之后,对突厥发起总攻…………”

    信使把情况这样嘀嘀咕咕说完之后,李世民神色大喜,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先后灭了后隋和梁国,这可真是捷报啊。

    李世民很高兴,朝中的不少群臣也是议论纷纷,面露喜色,仿佛觉得,他们灭掉突厥,一雪前耻的机会终于来了。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高士廉突然站了出来,道:“圣上,后隋和梁国被灭,的确是喜事,是捷报,但秦天纵容杨政道逃亡突厥,却是有私放杨政道的嫌疑啊。”

    杨政道,唐之大敌也,私放杨政道,绝对是大罪,哪怕秦天灭了后隋,那也是大罪。

    此时高士廉站出来说这个,显然是要李世民给秦天定罪的,就算不定罪,也得把他灭了后隋的功劳给抵消了。

    这样说完,本来嘈杂称赞的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相互张望,一时间都有点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因为,秦天的确有私放杨政道的嫌疑。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魏征突然站了出来,道:“圣上,臣以为秦天这样做,是有功,而非有罪。”

    魏征站了出来,大家有点意外,因为一直一来,魏征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他只会弹劾人,还从来没有替谁辩护过,可今天,他却要袒护秦天。

    这很不一样,让人震惊,毕竟,他以前可没少弹劾秦天啊,还差点跟秦天闹个不死不休,此时他这么做,意欲何为?

    李世民看了一眼魏征,嘴角微动,道:“哦,有功,何来之功啊?”

    魏征道:“当时的情况,如果要去追杀杨政道,势必折损严重,我大唐不少男儿的性命,恐怕就要永埋定襄城了,用杨政道的性命,换取千万人的性命,臣以为这个交易并不亏,毕竟,还劝降了不少后隋兵马嘛,杨政道逃到了突厥,早晚还是要被我们给灭掉的,所以,这不算是什么大罪,更是有功。”

    这样说完,旁边的高士廉呵呵一笑:“慈不掌兵,秦天这般仁慈,能打什么仗,简直就是在坏事。”

    “高大人说这话,我不认同,侯爷若不会打仗,怎么攻破定襄城,灭掉后隋的?”

    “就是,就是,高大人这就说的不对了,你要说我唐俭不会打仗,那我不跟你辩驳,可你要说秦天不会打仗,那就有点睁着眼说瞎话了……”

    “没错,没错……”

    一时间,朝中群臣都突然对高士廉发起了攻击,没办法,高士廉的确有点过于无理取闹了。

    (本章完)

第799章 乃蛮部的伤痛() 
    李世民也觉得高士廉有点无理取闹。

    的确,杨政道的逃亡,让灭掉后隋这件事情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完美,但灭掉后隋之功,却也不是随便就能够被抹灭的啊。

    所以高士廉让惩罚秦天,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群臣这样说着,李世民摆了摆手,道:“好了,此事不用再议了,朕心里有数,等秦天回来之后再说。”

    李世民并不打算惩罚秦天,但也不会就这么把事情给直接反驳过去,表示不在乎。

    帝王心术,在这个时候起了作用。

    的确,秦天立了功劳,但越是立了功劳,就越发的会让天子忌惮,李世民少不得要敲打一下秦天,而私放杨政道之嫌疑,正好是一个可以被他利用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情他暂时不做评价,等秦天回来之后再说。

    当然,他也有一点给高士廉面子的意思。

    到底,高士廉是大唐攻城,又是长孙皇后的舅舅,怎么说,这个面子都是得给他一点的。

    李世民这样说完,朝中群臣才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高士廉却是有点不依不饶,道:“圣上,还有一件事情,臣要说一下,如今,后隋和梁国已经被灭了,何不趁着士气旺盛,直接攻上草原,灭掉突厥,干嘛还要等开春之后,这样的话,太浪费粮草了。”

    这话出口,群臣相互张望,不少人也都觉得奇怪,既然打仗,那就雷厉风行一些啊,何须等着?

    不过,高士廉说完之后,李世民却是摆了摆手:“此事李靖他们做的是对的。”

    到底,李世民是马背上的天子,知道这仗该怎么打,所以不会被高士廉的话给迷惑了。

    “眼看就要入冬,北方的天气比我们长安城还要寒冷,而我唐军,大部分人都是中原腹地百姓,甚至是南方人,他们如何能够承受得住北方之寒,如此握不住兵器,这仗还怎么打?”

    李世民这样说完之后,朝中群臣已经明白过来了。

    “圣上说的及时啊,我们在长安城都觉得冷的受不了,更别说是边关将士了,这仗要打的有把握,必须等啊。”

    “就是,就是,今年我们大唐的粮食大丰收,也不差那几个月的粮草。”

    “没错,开春之后再打最好了。”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