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啊!”李渊无语的看着李世民解释道:“你也不细想想,宽儿所提的要求,加入大军有十年时间的士卒,还是懂学识的士卒,如今又岂是寻常士卒,那至少也得是四品左右的游骑将军了吧,就像李毅那小子,这样的人才,二郎说送就送,二郎大方······哈哈。”

    李世民傻了。

    李宽不满了。

    “祖父,您说什么呢?”李宽白了李渊一眼,佯怒道:“再者说了,孙儿不给二伯做出了保证,十年,只要十年孙儿定当送这些人回大唐。”

    “你小子倒是打的好算盘,这些人来了台北,以你小子拉拢人心的手段,他们还愿意回大唐?反正祖父是不信他们会回大唐的。”李渊的呵呵一笑,那笑容仿佛是在告诉李宽,你小子在祖父面前耍心眼还差的远呢!

    发现李世民回神,怅然一笑,李渊话锋一转,笑道:“二郎,用哲儿平日的话说,你今日亦没亏本,你们今日的商谈在为父看来,就好比商人之间谈买卖,你派人来台北学到了拼音之法,于大唐有大利,算是赚了一笔。

    但你亦不能令宽儿亏本不是,你们二人之间亦算是互惠互利了,其实为父如今最想看到的便是如今这样的情况,大唐帮村华国,华国亦帮村大唐,如此方可令两国越来越强盛啊!

    若是······唉,罢了,如今这样的情况,已令为父满意了,不该过多奢求了。”

    听到李渊解释,李宽和李世民两人原本都挺高兴的,觉得李渊的话很在理,但听到李渊最后的感叹,两人的神色都发生了变化。

    两人都不傻,李宽和李世民又岂会听不明白李渊的话中之意。

    李宽苦笑不已,祖父想要自己回大唐的意愿就怎么一直放不下呢?

    回大唐,他如今真是一点想法也没有了啊!

    李世民目光深邃,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在感叹,自己的眼光确实比父皇差了一些。

    他如今尚未有易储之心,却不妨碍他得为大唐找一条后路,而这条后路便是李宽,他早已在闽县之时便做下了决定,李渊的想法虽与他的想法有出入,但本质上却是一样的,将大唐托付给李宽,他放心。

    有些冷场,李宽只好另起了一个话题。

    “二伯此行来台北,大抵是为了火炮和吐蕃而来吧!”

    李世民点点头:“不错。”

    “吐蕃之事,侄儿便不与二伯多谈了,祖父他老人家与侄儿已经谈过多次了,具体的办法祖父亦了解,侄儿便与二伯谈谈火炮之事。”

    李世民点点头,没说话,等着李宽的后续。

    “火炮关乎甚大,想必二伯亦了解,虽说侄儿与二伯乃是一家人,但侄儿亦是华国之君,国与国之间向来只有利益,若侄儿言语之中有不当之处,望二伯能理解。”李宽端正了自己的坐姿,星眉上挑,一股不弱于李世民平日里上朝的气势陡然迸发。

    李世民敛去笑容,亦变得严肃无比,两股帝王的威严在房中蔓延,仿佛有两条金龙在房中厮杀一般。

    哪怕是李渊,此时亦感觉到了仿佛有人捏住了他的心脏,令他感觉到了有些压抑,浑身一震之后,才再次恢复了笑脸,看了眼儿子后又看了眼孙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见李渊和李世民丝毫不惧自己的气势,李宽心中暗暗感叹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令自己有了一种能凭气势压过两位帝王呢?

    膨胀了啊······膨胀了。

    不过,谈生意嘛,气势很重要,弱了气势只能让自己亏本了。

    李宽依旧不怒自威的说道:“二伯,火炮的价格,侄儿已让安平告知您了,侄儿恐怕难以降价了。”

    “两万贯和五千人的价格太高了,钱财还好说,但大唐如今亦需要人口,大唐难以再派遣二十五万人口到华国了。”

    “那二伯能出什么价格?”

    李世民一笑,他可是从安平口中得知了李宽的底线,装作大方道:“二伯亦知晓你研发火炮不容易,二伯能在钱财上补贴你一点,一门火炮一万五千贯,再加上一千奴隶,大唐要五十门火炮。”

    “二伯,你这价格太低了,火炮经过十余年的研制才成功,其中的花费便有数百万贯,一万五千贯太低了。

    再说人口,大唐若有了这五十门火炮在收服吐蕃时可以减少多少伤亡,待大唐收服吐蕃后,大唐又能增加多少人口呢,不可计数啊。

    二伯,谈买卖不是您这样谈的,您这是让侄儿做亏本买卖啊,您吃了一锅肥肉,总得给人一口汤喝啊!”

    :。:

    wxi7

第510章 皆大欢喜()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李宽声情并茂,脸上的郁闷和不满太真实了,哪怕是李世民早已从安平口中得知了李宽的底线,亦有些犯嘀咕,难道价格真的太低了?

    见李世民犹豫不决,李宽决定再加一把火。

    “二伯,这么说吧,火炮的材料乃百炼钢,百炼钢在大唐的价格二伯亦知道吧,一万五千贯或许只能买到制造火炮的百炼钢,侄儿以两万贯卖给大唐已经没赚了,只不过赚取一些人口而已,而大唐奴隶的价格如何,二伯恐怕比侄儿还了解吧,侄儿不挑剔,送来的人,男女都行。”

    听到这番话,李世民瞬间便觉得自己给出的价格高了,百炼钢在大唐卖的贵不假,但百炼钢乃出自于楚王府的产业,练出百炼钢到底花费,他早已派人打听清楚了。

    想要骗他,还早着呢!

    据李世民估计,一门火炮一万贯便是李宽的底线,就连人口亦是李宽平白赚到的利益。

    亏大了。

    早知道,就应该按照安平给出的价格给这小子报价。

    事到如今,李世民也不好意思再改口,坚定道:“宽儿,一门火炮一万五千贯加一千人,这是二伯能给出最高的价格了,若是不行,二伯也只好返回长安了,反正宽儿送到长安的火炮依旧在,二伯相信大唐迟早亦能研制出来。”

    说到最后,李世民笑了,李宽却郁闷了。

    这个没有专利权的时代,实在是令人难以高兴起来,不管是谁都敢放心大胆的仿造别人的成果,更别说李世民这个大唐皇帝了。

    火炮就在长安城中摆着,只要工匠的手艺足够,有合适的材料,造出简易些的火炮并非难事,而工匠的手艺和合适的材料,这些事情对于大唐来说是难事吗?

    不难,只要李世民和朝臣们大力支持,有标本存在,研制出火炮亦是迟早的事。

    说真的,当初让安平和李哲带着火炮去长安,李宽根本就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如此不要脸,若李世民再不要脸一些,强占楚王府在大唐的炼钢产业,那······

    李宽不敢继续想下去,佯装镇定道:“二伯,话不是这么说的,大唐想要仿造出火炮需要多少时间?想必短时间内是仿造不出的吧,但是,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呢,恐怕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要开战了吧!”

    “此事还不是你小子闹出来的,若非你小子让安平杀了吐蕃大相,二伯又何至于与吐蕃开战。”

    说起与吐蕃之间的问题,李世民就心有不快,不过想到其中的利益,再加上发现这个儿子已经有黔驴技穷的态势,他又笑道:“不过,宽儿的用心二伯还是记在心里,至于大唐和吐蕃开战的问题,宽儿不必担心,二伯当年没有火炮便能扫平东突厥,如今一个小小吐蕃,亦只能在咱们大唐的铁蹄下颤抖,区区一个吐蕃,二伯还不放在眼里。”

    不知为何,李宽顿时感觉到了一股厚重的气势从天而降,仿佛任何东西都难以支撑,不由得让人发颤,连呼吸都显得异常困难。

    这就是唐太宗吗?

    哪怕后世之人对他褒贬不一,却依旧不愧唐宗之名,那藐视天下气势不弱于任何帝王。

    此时此刻,李宽认为李世民千古一帝的名头,当之无愧。

    李宽的气势被李世民压制住了,李渊能感觉的到了,没来由的叹了一口气,这个孙儿终究仁厚了些,若是当年便狠下心来,大抵也就不会如此了。

    李渊的叹气像似晨钟暮鼓,叹进了李宽心里。

    李宽豁然省悟。

    老子堂堂穿越大军的一员,堂堂一国之君,岂能被人用气势压下去,哪怕这个人是唐太宗也不行,不行!

    李宽下意识的嘶吼一声,犹如虎啸龙吟,令群兽臣服,身上顿时散发出一股仿佛天下都在自己脚下的自信。

    如果说李世民的气势如山岳,压的人喘不过气,那李宽的气势就是一柄开封的利剑,冲破云霄,利刃上的寒光仿佛令天上的太阳都失去的颜色,失去了温度。

    现在,根本难以让人判断出谁的气势更胜。

    “好。”李渊大笑,面对这两股气势岿然不动,一股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轻松写意从李渊身上散发了出来。

    李世民看了眼李宽,笑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势也随着笑容散去了。

    一时间场面很安静,针落可闻,李渊和李世民对视一眼,同时转头看向了闭目深思的李宽,脸上那淡淡的笑意,预示着他们现在的心情。

    对于气势这种东西,李宽以前体会不够深刻,如今经过李世民的洗礼,他懂了,所谓的不怒自威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这种仿佛万物都在自己脚下的感觉真的是令人难以忘怀。

    难怪,有无数人为了权势地位而拼了命。

    李宽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睁眼的那一瞬间仿佛有一道散发着寒光的箭矢从他眼中射出,令人肝颤,一闪而逝后,李宽却变的懒洋洋的了。

    与平日的样子无异,仿佛没有任何变化,但就是这种懒洋洋的样子,却令人下意识的想要臣服。

    “二伯,吐蕃只不过区区疥癣不假,但,大唐与吐蕃开战之时若有火炮,不可否认能减少士卒的伤亡,而二伯今日的大恩侄儿铭感五内,火炮的价格便不多说了,一切以二伯的意思办,不过······火炮的弹药需要二伯再出一笔钱财购买。”

    听到前半段,李世民不禁点头肯定李宽的说法,心中一股名为高兴的情绪油然而生,但听到最后一句话,他差点没骂娘,这也好意思说自己铭感五内,哪来的脸。

    而李渊则忍不住发笑,这小子真是不吃亏啊!

    不过,碍于这种事情不适合插嘴,李渊一言不发,就是转头看向了李世民。

    “弹药另出一笔钱购买亦可。”李世民回到。

    “真的?”

    这个答案,实在是太让李宽感到意外了,竟然连价格都不问便答应了?这不是自己二伯的作风啊!

    李世民是傻子吗?

    当然不是,只见他面带微笑道:“弹药的价格,二伯按照宽儿的价格,不过······二伯既然如此痛快的答应了宽儿,宽儿是否也该痛快的答应二伯呢!”

    李宽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又连忙摇头,摇的就像拨浪鼓一般。

    “二伯,您的要求尚未说,这让侄儿如何答应。”

    “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宽儿赠送一千火枪便好。”

    “什么?”李宽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若非对面的是李世民,他真想一巴掌扇过去,一千把火枪还便好,还不是什么难事,谁特么给你的脸,敢如此开口。

    “还有······”

    李世民的话没说完,李宽便打断道:“还有?”

    “不错,大唐如今没人懂火炮和火枪,二伯要一千火炮营的士卒去大唐教会大唐的士卒。”

    “这个要求,侄儿可以答应二伯,不过一千把火枪,恕侄儿无礼······没有。”

    李宽倒也实在,毕竟卖东西嘛,总得教会人家该怎么使用,这是理所当然的,派一千火炮营的士卒去大唐没问题。

    但是,狮子大开口的事情,他就是真傻子也不会答应。

    见李宽的样子,李世民不确定的问道:“真没有?”

    “宽儿对于火炮和火枪的情况不甚了解,为父倒是了解一些,火枪在华国确实不多,一千把火枪太多了,华国如今的火枪或许都没有二郎要的这个数目。”李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道:“为父认为火枪对大唐而言其实并未有多大的作用,火枪远不如弓箭有用。”

    李渊认为自己给出的理由能让儿子熄灭对火枪的热情,在他看来,一千把火枪和没有火枪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毕竟这个时代的战争靠的是人数,火枪的射程不如弓箭,火枪甚至连鸡肋亦不如。

    但,见识过段式射击的李世民却不认同李渊的话,当时亲眼见到的场景,让他知道了李宽对于火枪的运用,很好,很实用。

    “父皇,若是按照您所言,宽儿又为何要弄出火枪呢?”

    李渊被李世民问住了,转头看向了李宽。

    “火枪并非鸡肋,只不过如今的火枪不太尚不完善罢了,哪怕就是这尚不完善的火枪亦有不少的好处。

    一来,火枪携带简便,利于斥候所用。

    二来,火枪所用弹药小,比起箭矢来说,可大量携带,而且打造箭矢的材料足够打造弹药了。

    当然,如今的火枪确实不适合大型的战争,这点是没错的,孙儿大力研发火枪,只是为了儿孙能重视火枪,继续研发下去,终有一天火枪是会取代箭矢的。

    二伯,一千把火枪实在太多了。”说到最后,李宽看向了李世民。

    “宽儿能提供多少?”

    “两百,这是侄儿最大的能力。”

    “那就这么说定了。”

    “二伯,您就不问问火炮和火枪的弹药价格,难道······”

    李世民打断道:“不用,二伯相信宽儿不会令二伯失望的。”

    李宽朝李世民竖起了大拇指,三人的目光聚焦在到了一起,相视而笑。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511章 值钱的爵位() 
战争,总逃不过三样东西——武器、人口、钱财。

    武器,和李宽谈好了;人口,大唐也有;钱财,如今大唐也不缺,但没人会认为自己的钱财多,人人都在拼命的聚集钱财。

    李世民也不例外。

    大唐的国库好不容易在这几年充盈起来,他自然不乐意见到经过此次又恢复那个连老鼠都不愿光顾的空空荡荡的样子。

    他多聪明啊!

    瞬间,便想到了一个保存大唐国库充盈的办法,购买火炮的钱财先欠着,拖到李宽将这笔钱财忘记了最好,反正儿子家财万贯,不差他购买火炮的这七十五万贯钱财。

    “宽儿,大唐的情况,你亦了解,大唐即将与吐蕃开战,那七十五万贯的钱财,可否······”想想很容易,真到开口时,李世民才感觉到这滋味并不好受,到底没把自己的意思说出口。

    不过,哪怕李世民没说出口,李渊和李宽已经懂了。

    李渊觉得自己太低估这个儿子的不要脸的程度了,堂堂一国之君竟然打算欠账。

    李宽觉得李世民不愧是做皇帝的人,这不要脸的程度也是没谁了,大唐的情况,自己还能不了解,就说这些年楚王府在大唐的产业所上缴的赋税便不是一笔小数目,堂堂大唐帝国怎么可能连区区七十五万的钱财都拿不出来。

    “那二伯打算何时偿还这七十五万贯钱财?”

    李渊和李宽的脸色,李世民看在了眼里,心思急转,笑道:“父皇、宽儿,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