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一颗颗圆滚滚的寒瓜摆在地上,李世民只感觉台北城中出现的事物违背了常理。

    深冬季节也能有寒瓜卖?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488章 食鼠() 
卖瓜的是一个中年汉子,长相魁梧,听到李世民的问话,明显愣住了,傻乎乎的反问着李世民寒瓜是个啥?那傻乎乎的样子配上那魁梧的长相,只会令人想到三个字——傻大个。

    李世民有些无语,你卖的就是寒瓜,你还问寒瓜是个啥?

    “这不就是寒瓜?”李世民指着堆放在地上的寒瓜道。

    中年汉子疑惑道:“这不是西瓜吗,咋叫寒瓜呢,寒瓜不好听,还是陛下命名的西瓜好听些。”

    李世民也不计较到底叫什么好听了,想都没想便问道:“店家,你这寒······西瓜如何能在深冬之际种出来,售价几何?”

    话一问完,李世民便后悔了。

    一招鲜吃遍天,寻常百姓对这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只要家里有一门别人不为所知的手艺,他们能死死的守住这门手艺一辈子,或者生生世世、子子孙孙都能用这门手艺养家糊口。

    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被百姓奉为至理名言,使得不少为人师者在教授徒弟手艺时,都有意地留起了一手,也就是常说的能够克敌至胜的绝活,既然是绝活哪会轻易说出来。

    李世民也懂这个道理,在他看来能在大冬天种植出西瓜,这是一门手艺,直言相问,有些孟浪了。

    本想开口说两句,却听那中年汉子道:“四文钱一个,不过······话得说明白了,这西瓜有些不太甜,买了之后不退货,至于怎么能在深冬种出西瓜,俺们周围的人都知道,种在大棚里就能种出来,也就是您们这些从外地来的贵人才会买。”

    汉子很实诚,若是遇见其他人,听到这话扭头就走,这是把咱们当傻子了啊!

    不过,李世民却笑呵呵的准备掏钱。

    尴尬了,他只有杜伏威当初给他的哪一张纸币在身上,除此之外,身无分文。

    见李世民尴尬的笑着,连福连忙从钱袋里拿出一锭碎银子交给中年汉子,只听那中年汉子无奈道:“俺找不开啊!”

    “不用找了,赏你了。”李世民很豪气,就像是他付的钱一样,蹲下身子就准备亲自动手挑一个。

    中年汉子很实在,见李世民根本不会,当即弯下腰,伸手在西瓜堆里左拍拍右拍拍,选了一个递给了李世民,不仅如此,还在自己的摊子上挑了些绿菜送给李世民。

    民风淳朴,大抵便是如此吧!

    李世民感慨,道了谢便吩咐护卫带着东西走了。

    一边走一边问着杜伏威,“杜卿,你来台北有两年了吧?”

    “不错,微臣来台北正好两年。”

    “说说,台北的物价为何如此低廉?”

    “陛下,据微臣犬子所说,华国终年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发展,哪怕在深冬,只要搭建好棚子也能种出绿菜,至于水稻一年能种植三季,几乎每家每户都不愁饿着,听说二弟出征海外时还找到了产量更高的占城稻,估计过些年,大米的价格还会低一些。

    不过,台北亦非所有的物价都低廉,像百姓日常所用的布匹便要比长安贵许多。”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陛下有所不知······”

    杜伏威的话没说完,便有一个身着锦衣华袍的人在远处打着招呼:“杜爷,您咋到这儿来了,家主刚刚还念叨您为何没与长公主和二公子回府。”

    只见那人急忙的给贩卖野味的商贩付了钱,提着一个铁笼子便朝李世民等人走了过来。

    “杜卿,认识此人?”

    “陛下,这是二弟府上的管事,亦是华国的经济部的官员,怀恩的二弟,李怀义。”

    “原来是他啊!”李世民感慨道,突然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陛下,您识得怀义?”

    “朕如何不识得,当年跟在宽儿身后的那小书童嘛,没想到如今已是宽儿的家臣,还是华国的官员!”

    也就几句话的时间,李怀义便走到了李世民等人的眼前,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见过平阳公主,见过谯国公。”

    李世民摆摆手,李怀义刚直起腰,杜伏威便问道:“你小子怎么到这儿来了?”

    杜伏威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乃台北的小商贩贩卖平日所用之地,大多数都是民间的百姓,本质上就如同长安城的西市,不过比长安西市要有人性化的多,贩卖奴隶一事在此地没有出现。

    以怀义如今的身份,就算购买李府的年货也应在内城之中,一般情况下,哪怕李府的一个仆从也是不会来这外城的,毕竟外城贩卖的东西几乎乃平民所用。

    “家主吩咐我来买这东西。”说话间,李怀义便朝杜伏威扬了扬手中的铁笼子。

    只见铁笼之中有好几只肥硕的竹鼠,正在啃着铁条,想要从笼子中逃出去。

    “宽儿命你买老鼠作甚?”李世民一脸嫌弃的问道。

    老鼠,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受大众所待见的,常在墙旮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打洞筑窝,偷食百姓之粮,实在是难以让人喜欢上它。

    当然,也有人喜欢它,毕竟老鼠肉吃起来真的很香。

    “陛下,这可不是老鼠,这叫做竹鼠,您仔细看看,这竹鼠的背面为褐灰色,背毛具有许多带白色的针毛,并带闪光,是咱们台北有名的银星竹鼠,还是家主给命名的,别看这竹鼠长的像卖的挺贵的,在内城都卖断货了,微臣也是想着来外城碰碰运气,正好遇见了有人卖。”

    发现自己好像没有回答李世民的问题,李怀义连忙补充道:“这竹鼠是要给晋阳公主食用。”

    “你说什么······那小子竟然让兕子吃老鼠?”李世民身旁的平阳公主怒道。

    但凡楚王府的家臣,对平阳公主的态度就不可能会好,凡是楚王府的家臣谁不知道自家家主这些年对平阳公主的恩情,谁不知道平阳公主最近几年对楚王府在大唐的产业的打压。

    如今听到平阳公主竟然称呼家主为那小子,怀义目光幽深的看着平阳公主,道:“平阳公主殿下慎言,家主如今已贵为华国帝王,并非大唐楚王。”

    见平阳公主有发怒的征兆,见柴绍拉了拉平阳公主,李世民出言道:“行了,说说宽儿为何让兕子吃老鼠。”

    “陛下,此乃银星竹鼠,并非老鼠。”纠正了李世民的措辞,怀义才解释道:“听家主说晋阳公主如今身子太虚,需要补身子,家主要用银星竹鼠给晋阳公主补一补,才能用药。”

    李世民看了一眼铁笼中的竹鼠,神色莫名的问道:“一定要让兕子吃这东西进补,就不能吃其他的?”

    不管老鼠也好竹鼠也罢,总归李世民在看到笼中的竹鼠之后,便没来由的不希望兕子吃这东西。

    “能不能用其他代替竹鼠,家主未说,微臣也不清楚。”

    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一想到自己女儿竟然要吃这东西,再也不想在城中继续逛下去了,若不去询问李宽一番是否能有他物代替,以李宽的性子肯定毫不犹豫将眼前这东西做成菜,让兕子食用。

    “回吧,明日再来看看便好。”

    从外城到李府,一段不短的距离,这一路上不可能沉默无言,李世民自然而然继续着和杜伏威之前的话题,只不过所问之人变为了怀义,毕竟论起对台北情况的了解,杜伏威比起怀义差远了。

    “陛下,华国的布匹之所以贵,乃因华国如今的桑蚕才刚刚发展,懂得织布染布之人很少,如今华国的布匹皆是从大唐购买所得,价格才会居高不下,家主已派人到江南之地学习织布染布技艺,几年之后华国的布匹价格便会降下来。”

    一路上李世民问李怀义答,时间就在这一问一答之中匆匆而过,当李世民到达李府,在李府之中却未见到任何一人,准确的说是未见到家里人。

    询问了一番,才知道李渊和李宽等人带着兕子她们去了玩具屋。

    在仆从的带领下,李世民到了一间墙壁上爬满了藤蔓的屋子,尚未进门便听到了女儿和李渊的欢笑声传来,李世民没来由的心中一酸,他多久没听见女儿和父皇发自内心的欢笑了?

    他记不清了。

    进屋,只见兕子坐在一根木板的一端,而李渊则像一个孩童一样的坐在另一端,祖孙二人显然是在玩跷跷板。

    不过,李世民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但对于他而言,祖孙二人玩的是什么物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儿和父皇现在高兴。

    “儿臣拜见父皇,拜见贵妃娘娘。”李世民行礼,他身后的平阳公主和柴绍也在行礼。

    “来了。”李渊看了看李世民,瞥了一眼平阳公主,淡淡道:“用过午饭没有?若尚未用饭便回去府去,中午的饭食给你们留着呢!”

    听李渊这么一说,李世民肚子不争气的咕咕叫了两声,李世民苦笑道:“那儿臣去用膳了。”

    与李渊说完,朝屋中的李宽招手,“宽儿,我有一事询问,你出来。”

    李宽起身,跟着李世民的出了屋子。

    “兕子身子真得用那所谓的竹鼠进补?”没等李宽开口,李世民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李宽点头。

    “难道就没有其他之物可以替代,非要食鼠?”

    李宽点头。

    “真的没有?”李世民不死心。

    李宽点头。

    一旁的平阳公主看不下去了,怒道:“你除了点头还会做什么,就不能说句话?”

    李宽看向平阳公主,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平阳公主,他不仅会点头,还会摇头,就是不说话。

    “若兕子食鼠进补,宽儿你可有把握将兕子的病症治愈。”

    “没有,只有两分把握。”

    李宽一句话,让平阳公主吃了死苍蝇一般难受,这是在针对谁啊!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489章 那一闪而逝的失落() 
仅仅只有两成的把握,可以说几乎渺茫,而且李宽所谓的两成把握只是出于一个作为医生的本职,只是出于对李世民安慰。

    大抵如同后世寻常百姓重病到医院做大手术一样,医生告诉你我们尽力而为,然后一脸凝重的让你签手术同意书,这便已经告诉几乎没有可能了。

    虽说兕子的病症不用动大手术,却也没有治愈的可能,至少在李宽看来,连一丝一毫的可能都没有,毕竟遗传性哮喘病连医学发达后世都还没有完全治愈的例子,只能做到控制,更别说在大唐了。

    当然,这只是李宽自己的认为,具体能不能完全治愈兕子的病症,天知道。

    中医博大精深,难免不存在治愈哮喘病的方子,或许······在大唐之前便有治愈良方也说不定,只是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治愈良方已经失落,后世不得而知而已。

    但,想到这个可能,李宽自己都有些不相信。

    不过,李宽所谓的两成把握却犹如深渊中的一缕阳光,让李世民有了一线希望,总归是有一点把握了,总比当初李宽第一次见到兕子时那种无可奈何的话要强上许多。

    “有两分把握就好,有两分把握就好啊······”李世民喃喃自语。

    见状,李宽却不知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对是错,若万一·······没有万一,兕子定然不会像历史上记载那般十二岁便去世的,他保证。

    吩咐仆从带着李世民等人回李府用饭,李宽再次进了玩具屋,进门就听见李渊问道:“世民叫你去出去有何事?”

    “陛下询问兕子的病症,没啥大事。”

    “二哥,兕子的病症不能治愈。”

    兕子眼中带着悲伤,她曾经偷偷听到医官们说过她的病症不能治愈,若非念及父皇的关切,念及御医们的劳苦,她真不想喝那些苦苦的药。

    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口中听到如此肯定的一句话,见到兕子还不及儿子的身体健壮,瘦弱就像是四五岁大孩子,李宽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脸上却带着怒容,怒道:“胡说,谁说你的病症的不能治愈了。”

    “可是宫里的御医说······”李宽的怒容让兕子有些害怕,战战兢兢的像一只受惊的小鹌鹑。

    李宽打断道:“宫里的御医之言岂可当真,他们的医术能和二哥比吗,能孙师父比吗?”一边说一边迈着步子,走到兕子身边,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这才笑道:“兕子的病症,二哥保证能治好,让兕子像寻常的小女孩儿一样,健健康康的长大。”

    “真哒?”兕子坐在跷跷板上,仰着小脑袋问着李宽。

    李宽笑着点点头,根治他没办法,但若是不给兕子一点信心,连控制他都没有办法,哮喘病的日常护理很重要,保持精神愉快、乐观开朗、心境平和、情绪稳定乃重点。

    “兕子可是忘了大哥在长安的名头了?”安平笑问着小兕子。

    “兕子没忘,二哥叫小神医。”

    兕子常年被病痛所折磨,疼爱女儿的李世民自然从民间寻找了无数行医者进宫给兕子诊病,虽说李世民找来的行医者在诊脉之后,老老实实的说自己没有办法,但这些行医者之中总有那么几个贪图利益的家伙,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满口肯定自己的药方能治愈。

    然而,李世民也非傻子,总会在哪些人开了方子之后说上一句会将方子拿给楚王查验之后,再行赏赐。

    楚王是谁,被找来的人或许认识也或许不认识,但楚王为何会懂药方,这些敢开方子的人肯定是不清楚的,当然会仗着胆子一问。

    听说楚王乃孙思邈道长的关门弟子,敢开方子的人无不请罪说不敢给小神医查验,毕竟孙道长乃天下名医,他们自己开的方子自己清楚,哪能入孙道长关门弟子的眼。

    这些被利益蒙蔽双眼的人最终的结果,兕子不清楚,但二哥被称为小神医的话,她记住了。

    李宽愣了愣,他没想到自己还有小神医这个称号,笑问道:“二哥叫小神医,那二哥的师父叫什么啊?”

    “叫孙道长。”

    兕子的话一出口,在场众人无不大笑。

    幸亏孙道长没在,若听到兕子这句话,大抵会吹胡子瞪眼了,徒弟都被称为了小神医,他这个做师父就只有孙道长这么一个称呼,好歹也得有个老神医的称谓吧!

    玩跷跷板,其实挺累人的,至少在李渊认为挺累人,毕竟陪着兕子这个小孙女玩跷跷板,出力的只能是他,所以笑过之后,他便朝李宽摆了摆,说了一句——老了,玩不动了。

    李宽也懂,当即把兕子抱了下来,他倒是和兕子一起玩了起来,不过没敢玩跷跷板,他如今好歹也是皇帝了,陪小女孩儿玩跷跷板算怎么一回事啊,怎么着也得玩点有难度,充满文雅气息的游戏的不是,就比如打太极。

    “兕子,来跟着二哥学。”李宽看着兕子笑道。

    见兕子有样学样,李宽开始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叨:“一个西瓜圆又圆,劈它一刀成两半,你一半来他一半,给你你不要给他他不收,那就都不给,把两人都撵走······”

    兄妹两人就在玩具屋中打起了太极,不过那模样有些侮辱了太极两个字,但李宽毫无知觉,打完了他记忆中的一套拳法,看着一旁微笑的众人道:“祖父祖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