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说到哪里去了,儿子怎么会怪娘呢。”卓不凡连忙挑话宽慰了母亲几句,又转了话题到自己的婚事上去,卓母这才好些了,夸了芊芊几句“识大体”的话,卓不凡陪着母亲又说了会儿话,这才退出来。卓不凡走后,许夫人靠在软枕上有些失神,今天她真的是有些失态了。她好久没这么失态过了,想起上次失态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许夫人想起国师曾经给两个孩子批过命,说婷婷是大富大贵,可惜生活“有安无乐”,儿子也是大富大贵,可惜夫妻“有名无实”……如今,女儿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了,好在以儿子和苏芊芊感情,两人怎么都不会“有名无实”,而相爷也透漏过国师的语言,说芊芊是“贵不可言”,子嗣更是不成问题……想到这里,许夫人总算是心中稍有安慰。
卓不凡从母亲房间出来,一出来就有小厮在门外等候,说是易龙门的师弟来寻他。卓不凡来到前厅,就看到已经等得不耐烦的陆不鸣。
“大师兄你总算来了。”陆不鸣看到卓不凡,眼睛就像看到满山的银子,“师傅说过几天就开祠堂,让温师叔收苏易师为弟子,闻师兄、化师弟他们拖我来找你商量下给苏师妹准备份什么见面礼——嘿嘿,这事师兄你拿主意最合适。”
卓不凡一扫刚才的阴郁心情,眉眼舒展地说:“这礼物我来置办就是了。”
第七十五章 暗流涌动
临近新年,皇宫内外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繁忙中。
宫中各个部门都异常忙碌,不仅要为宫中的贵人们准备新衣服、新饰品、新摆设、新用具,还要准备宫中接下来一连串的宴会、庆典。
丽妃刚刚接管六宫之权,凡是事必躬亲,钟粹宫上下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丽妃势必要将掌权的第一个新年打理得妥妥当当。
有消息显示,皇上开始思念肖妃了,皇上是个念旧的人,说不定新年的时候,皇上一高兴大赦天下,就捎带着肖妃一起放了出来。
告诉丽妃这一消息的是沈昭仪,沈昭仪一向温顺谨慎,不管是谁掌权,都保持中立,对宫中事情更是少言寡语、从不议论,因此才能在后宫争斗中,再没有任何家族背景的情况下,不仅为皇上生下两个女儿,还能保持荣宠、经久不衰,不得不说,沈昭仪是明哲保身、中庸之道的典范。
而这次沈昭仪却破例倒向丽妃,真真让人觉得例外。
能让沈昭仪倒向丽妃的原因只有一个——五公主宁祥。
宁祥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了,奈何只比宁阳小半岁,肖妃掌权的时候,如果有年龄相当、出身高贵、人品学识都不错的青年才俊,肯定首先会考虑宁阳。宁阳的婚事至今还未定下来,宁祥的婚事就注定只能等宁阳挑剩下再说。如今肖妃失宠,后宫丽妃掌权,对沈昭仪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二女儿宁祥的婚事是沈昭仪最大的心事,于是沈昭仪对丽妃格外支持和热情,希望能给女儿定上一门好亲事。
丽妃收到消息一阵紧张,肖妃被禁足还不到一个月,她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毕竟肖妃在后宫经营了十几年,可以说皇宫的各个角落都有肖妃的影子。如果肖妃真的在新年被放出来的话,虽然不一定会分她的权利,但她毕竟要做最坏的打算——等肖妃放出来,她要换人、要安排自己的人手就会麻烦很多,肖妃不会坐以待毙,不会让她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也就是说她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如今丽妃掌管后宫,肖妃被降级夺了实权。所谓子凭母贵,于是俭王成为了最尊贵的成年皇子,也因为皇上没有嫡长子,于是这些个庶子就都有了继承那个位子的可能。既然是有可能,他就不可能不去想,别人也不可能不去想。
这半个月的时间如果能将俭王推到太子的位置上自然最好,如果不能,也要为俭王增加筹码。而后宫,是个拉拢大臣的绝佳之地,后宫里任何一位佳丽的背后,几乎都有朝中势力集团的影子。
她还要想方设法在宫中提拔自己的人,既要换人,又不能换得太明显,还要寻找个合适的由头,真是件伤脑筋的事情。
可是时间不等人,如果等她思虑周全,不动声色地换下来,还没换几个,肖妃就出来了,以后再想动手就会难上加难。丽妃征求了璎珞的意见后决定孤注一掷,找了几个莫须有的罪名直接将内务府首领太监拿下,为了慎重起见,丽妃还是将此事说给了皇上听,既是对皇上的尊重,又是一种试探。没想到皇上答应得十分痛快,并夸奖丽妃赏惩有度、管理有序,并且金口玉言地说:“既然交给你打理后宫,就不必畏手畏脚,这后宫的积弊也该好好管教管教了。”
看来皇上这回事要彻底打压肖妃在宫中的势力了。摸准了皇上的心思,丽妃也不再犹豫,一口气更换了后宫侍卫统领、慎刑司首领太监、御膳房掌事嬷嬷等一大批宫廷要职。宫女、太监更是进行了大换血……
事情出奇地顺利,丽妃拟了一份年龄大了,可以放出宫去的宫女名单呈给皇上过目,其中就有肖妃的贴身大宫女、福德宫的掌事姑姑——梧桐。没想到,皇上扫了一眼名单,大笔一挥,就准了。
圣旨传到福德宫,肖妃脸上瞬间再无半分血色,握着青花瓷杯手指也指节泛白,肖妃咬着牙说出几个字:“好一个恩准梧桐出宫,好一个恩准梧桐出宫啊!哈哈——哈”
肖妃阴森的冷笑声让传旨的小太监不由打了个激灵,小太监低着头不咸不淡地说道:“请梧桐姑姑领旨谢恩吧。”
梧桐只好领了圣旨,对着宫门叩首,以谢圣上隆恩。
等梧桐站起来后,传旨太监抱了拳嬉笑着说:“姑姑大喜,给姑姑道贺了,丽妃娘娘已经给姑姑指了人家,是她娘家庄子上的一个官事,去年刚死了妻子,姑姑嫁过去虽是填房,倒也是正妻,不至于辱没了姑姑的才干。”
梧桐听到此话,再也无法强装镇定,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她再聪明稳重心机果断又如何,此时就算她连再装下去的意义都没有了……
传旨太监早看惯了宫中的息怒哀乐,对梧桐主仆两个的失魂落魄的神情视而不见,打了个千,退出了福德宫。
小太监出了福德宫的门,摇了摇头,长长叹了口气,又在地上啐了一口。以前这梧桐姑姑可是宫中一等一的厉害角色,这宫内上上下下谁不得敬着她?就算是丽妃也要给她三分薄面,更不要说他这种三流的小太监了,此时能踩上一脚,也不枉他大老远跑这么一趟。没想到她梧桐精明一世,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看着传旨太监走出福德宫大门,肖妃终于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恨,将茶碗甩得粉碎,怒吼道:“许若雪,你欺人太甚!”
许若雪是丽妃的闺名,而如今……丽妃一句话,就这样随便把她最贴心的得力助手打发出宫还嫁了人家。
“娘娘息怒……”小宫女赶紧跪下,平息主子的怒气。
梧桐瘫坐在地上一声不吭,眼泪却顺着面颊止不住地往下留。她再精明能干也只是个奴才,一个奴才而已!没把她配给太监对食就已经算是对她手下留情,没把她卖给人家做妾也算是给她留足了脸面,她还能说什么……
“姑姑……”一个胆子大些的小宫女上前想要扶起梧桐,却发现梧桐目光呆滞,空无一物,眼中一片死寂。
“梧桐……”肖妃蹲下身子,抓着梧桐的肩膀用力摇晃,梧桐不仅是她最得力的助手,也是这宫里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梧桐十六岁起就进宫跟着她,陪她走过了多少风雨,经历了多少次生死攸关的险境,没有梧桐,她就好比断了一只臂膀,没有梧桐,她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如何度过……
“梧桐,你放心,我会去求皇上……求皇上不让你出宫……”看到梧桐的样子,肖妃心痛不已,说完就站起来想外跑去。“娘娘,不要,”梧桐清醒过来,扑倒在地上,一把拉住肖妃的脚,“娘娘,犯不着为了梧桐冒险。娘娘的深情厚谊奴婢感激不尽,今生不能再侍奉娘娘,来世一定当牛做马,报答娘娘的大恩大德。”
梧桐含泪冲着肖妃磕了三个响头。肖妃也冷静下来,如今她还在禁足,已经自身难保了,皇上连她都不顾了,怎么会怜悯她的一个奴才?于是悲从中来,顾不得妃嫔的仪态,索性坐在地上,和梧桐抱头痛哭。福德宫上下莫不动容、暗暗垂泪。大家是在为梧桐难过,也是在为自己难过。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他日,不知自己的结局又该如何。
“启禀娘娘,恩准出宫的宫女们已经全部出宫了,按照娘娘的吩咐,每人赏赐了纹银十两,宫女们都对娘娘感恩戴德,说娘娘是菩萨心肠……”钟粹宫大太监刘全一边汇报事情,一边不忘拍主子的马屁。
“行了……”丽妃抬了抬手,眼中带笑,却摆出一副不耐烦地样子说,“梧桐呢?出宫了吗?”
“回禀娘娘出宫了,已经被吴大壮领走了。”刘全躬着身子,恭敬地说。
“办得不错,赏——”丽妃顿时心情大好,抬手示意璎珞打赏刘全。
“这都是奴才应该做的,不敢邀功。”刘全脸上陪着笑,依旧恭顺地说。
“你这猴头儿,给你你就拿着,以后都机灵着点。”丽妃脸上的笑更浓了,那笑容在丽妃脸上像盛开的杜鹃花,美不胜收。这话是对刘全说,更是对钟粹宫所有的宫人们说,只要尽心为她办事,她是不会亏待大家的。
“是!”钟粹宫上下一起像丽妃行了礼。丽妃满意地点点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太阳穴。
璎珞看到丽妃有些乏了的样子,连忙上前来行了礼,笑着说:“娘娘也忙了大半天了,要不要小憩片刻?”
丽妃站起来,将手臂交给璎珞扶着,踩着优雅的宫步,回房间休息去了。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这会儿总算可以喘口气了,打发走了梧桐,又让指给家丁看着,算是解决了心腹大患。平日宫内几个深得肖妃重用的管事太监和嬷嬷又被自己打发的打发,撤换的撤换,就算肖妃被放了出来,一时半会儿就难以掀起什么风浪。
第七十六章 宫女芳华
丽妃大刀阔斧地在宫中排除异己,只是肖妃在后宫的势力根深蒂固,想要在短时间全部换完是不可能的,只能率先拿掉了几个昔日深受肖妃位高权重的太监、女官,仔细斟酌着先换上自己信得过的人。
除内务府首领太监之外,内务府六局已有三个尚宫被撤换,其他的虽有撤换之意却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临近年关,内务府尤其忙碌,虽然三个尚宫被撤换,内务府的各项工作却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应对新的后宫权妃。
“娘娘,夜已经深了,您已经忙了一整天,还是早点休息吧,这么看下去,小心伤了眼睛。”璎珞命小宫女小心地剪了烛花,将用锦缎包着的装满热水的铜壶小心地塞到丽妃的脚底,将原本已经略温的铜壶换出,又帮丽妃重新掖好被角。
“璎珞,尚衣局的芳华你可熟悉?”丽妃倚靠在软枕上,手中捧着是内务府各局的花名册,正在思索着什么,被璎珞打断后,转而问起了璎珞。
“回禀娘娘,芳华是尚衣局的司衣,有时也会被尚衣派来钟粹宫送衣服饰品,故而奴才认得。”璎珞虽然不知道主子为什么突然问起芳华,但却知道主子这几天为了内务府的事情很是费神。
“哦?说说看,芳华此人如何?”说起宫中的女官,璎珞经常与之打交道,自然比自己更加熟悉,于是丽妃接着问道。
“是,娘娘。”此时见娘娘似乎对芳华似乎颇感兴趣,于是璎珞便将自己知道的关于芳华的事情一字不漏说给主子听。
芳华自幼入宫学习织造技艺,十岁进入尚衣局至今。要说起来,芳华在宫中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比丽妃进宫还要早些,也算是这宫中的老人了。因为家中没什么亲戚,所以到了年纪也没有放出宫去。芳华自幼在宫中生活,对于生存的法则早已烂熟于心,继而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她恪守本分,做事小心谨慎,进退有度,手艺又越来越精湛,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因为职位不高,与各宫妃嫔都不算亲近,没有明显的派系标记。
丽妃听到最后眉头微皱,索性放下手中的名册,披上衣服下了床,璎珞一边伺候丽妃起身,一边琢磨着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是不是有哪句说错了,怎么娘娘眉头越来越皱得厉害呢。
丽妃披着披风在屋子里轻轻地踱来踱去,完全陷入沉思中。璎珞心中焦急,一边明知道此时娘娘在思考问题不能贸然打断,一边担心娘娘着了风寒不知该如何开口。
丽妃忽然站住了,瞪大了眉目,呆呆地看着前方,目光空洞无神,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是了,一定是的。”
璎珞听得一头雾水,娘娘说的什么意思?什么“是了?”究竟是什么啊?
不等璎珞细想,就听丽妃吩咐道:“明天一早你到尚衣局请刘尚服到钟粹宫来一趟。”
“是,娘娘。”璎珞赶紧屈膝应下。
丽妃抬了抬有些困顿的眼皮,坐到床边,璎珞也不多问,赶紧伺候丽妃睡下。
等丽妃睡熟了,璎珞才悄悄退了出去,吩咐守夜的宫女小心伺候,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
璎珞猜不透娘娘的心思,想到前段日子,丽妃曾经盘问过肖妃被打入冷宫那晚给肖妃抬轿撵的小太监,小太监招供说除了路上曾经遇到过尚衣局的芳华姑姑,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当时娘娘对此也并没有在意,今天怎么好端端地突然问起芳华来?明日又要召见刘尚服,恐怕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也不知娘娘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难道与肖妃倒台有关?璎珞越想越觉得蹊跷,竟一时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又思索了一阵,便昏昏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一早,刘尚服带着尚衣局的两个司衣——芳华和流云一起来到了钟粹宫。丽妃娘娘新娘的衣服是由流云负责缝制的,而饰品则是由芳华负责制作的。刘尚服不知道丽妃娘娘一大早叫她来所为何事,传话的宫女只说“丽妃娘娘要召见她”,其他的一概未说。刘尚服只是猜测是有关衣服饰品的事情,于是将流云和芳华二人一同叫来,一起来见丽妃。
“奴婢尚衣局刘巧娘拜见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刘尚服四十多岁年纪,穿着深蓝色尚服的宫袍,身材虽然已经有些发福,打扮得却很得体。
刘尚服规规矩矩地跪下给丽妃行了大礼,身后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穿着墨绿色司衣的服饰,还有四个低级的宫女捧着赭红色的漆盘,也跟着跪下,口呼千岁,规规矩矩行了礼。
“免礼。”丽妃坐在主位上,眼睛看着刘尚服,余光却在打量她身后的两个司衣。
“谢娘娘!”刘尚服和身后的司衣、宫女一起站了起来,两个司衣始终低着头,垂手站在那里。
“刘尚服,各宫新年的衣饰可准备妥当?”丽妃朱唇轻启,语气里听不出任何情绪,完全公事公办的语气。
“回娘娘,各宫的衣饰已基本准妥当。后天一早奴婢就派人送给各宫的贵人们。”刘尚服屈膝答道。
刘尚服看到丽妃点了点头,于是接着说:“启禀娘娘,尚衣局为娘娘准备了四套衣饰,皆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寓意娘娘在新的一年四季如意,富贵吉祥。”
“呈上来我看看。”丽妃一边说着,目光早已落在了刘尚服身后的芳华身上。
芳华高鼻梁、单眼皮,样貌虽算不上出众,倒也算得上清秀,加上自幼在宫中长大,自有一股沉稳气质,加上在尚衣局供职多年,耳濡目染,衣着打扮倒是清雅是不俗。
小宫女将衣饰依次展开,芳华和流云则分别介绍了各自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