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陷阵三国-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朱吃了一惊,但随即恢复镇定,强笑道:“太师虎躯高大威猛,此袍窄小,恐不适合,不如末将再命人赶至一套,送与太师?”

    董卓看了朱一眼,却盯着李儒:“某件此袍造型别致,想作为收藏之用,不知子孝可否割爱?”

    李儒被董卓的目光吓了一跳,心中一阵突兀,这种如狼似虎的目光似乎要望穿他的心事,李儒不明所以,就算董卓见猎心喜,但平日里肯定不会如此。

    李儒不解,却也不敢忤逆董卓,双手奉上:“既然太师喜爱,卑职焉能独揽!”

    “这”朱在一旁神色怪异,双手不知往哪里放,看看李儒,又看看董卓,有些着急!

    就在董卓暗自冷笑之时,却见李儒低头拿起了那条袍带,对他言道:“此袍带与卑职一件礼服甚是搭配,不如赐予卑职吧!”

    董卓心中大怒,见李儒到了此时还镇定自若,将锦袍送给他,最终却还是要带回袍带,其实这件百花袍之上,有无这条腰带都不管紧要,平日之间,董卓照样会不以为意,这个计策可谓是环环紧扣,万一他拿走了锦袍,腰带还是落到李儒手中!

    朱似乎稍稍松了口气,却还是屏气凝神,等着董卓的答复,虽然在极力掩饰,但董卓却从余光中发现朱暗藏的紧张!

    哼哼,我偏不让你二人得逞,董卓心中冷笑,伸手直接拿走了腰带:“此物与锦袍乃是一套,子孝若觉礼服不好看,某派人再送你一套便是!”

    李儒愕然,怎么董卓今天如此怪异?但他见董卓脸上变得有些阴沉,只好忍住不问,虽然董卓爱宝如命,但不至于为了这一件锦袍如此吧?

    “呵呵!”朱在一旁尴尬得直搓手,急忙向二人行礼道:“没想到此袍如此受欢迎,既然太师见爱,便一并送与太师,末将回去之后,再做一件送与李大人吧!”

    朱说着话,还朝李儒使眼色,其实李儒倒不是在乎这件锦袍,他是在猜想董卓为何如此,见到朱的神色,还以为朱怕他惹得董卓不高兴,急忙稳定心神,向董卓告罪!

    董卓以身体乏困,不久之后便送走二人,暗中却派人监视李儒,发现李儒出了府门便于朱告别,并未同行,让董卓更为忌惮,这二人,隐藏得也太深了!

    他随手扔掉锦袍,拿起那条腰带翻来覆去的看,却未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呆愣愣的坐了会,命人传唤李肃!

    不一时李肃趋步而来,见董卓面色阴沉,心头一阵打鼓,急忙上前跪拜:“小人李肃拜见太师!”

    “起来吧!”董卓回过神来,将手中的腰带仍在李肃面前:“这便是朱送与李儒之物,你看看,可有端倪?”

    “这便是那腰带?”李肃吃惊,没想到董卓下手这么快,拿起腰带站起身来,翻来覆去地查看,却没有丝毫破绽,不由一头冷汗就下来了,消息是他传递的,要是腰带没有问题,那他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忍者心头的惶恐,李肃又看了好几遍,还是一无所获,突然他心头一动,向董卓言道:“太师,小人可否将此腰带剖开?”

    董卓闻言,眼睛一亮,马上来人那剪刀来,李肃与那人把住腰带,小心翼翼地拆开丝线,在董卓注视之下,终于有一条白色丝绸被抽了出来!

    李肃长出一口气,急忙双手递给董卓:“太师请看!”

    董卓接过绸带,端详一阵,却皱眉道:“这是何意?”

    李肃不解,又接过来一看,却见丝绸之上,不知用何物画了一幅画,十分奇怪,一条小小的龙盘旋在一个硕大的物体之下,旁边有一个小人,远处又有一队队兵马,手持兵器!

    李肃再看之时,却见那最大的物体却是一只肥硕的老鼠,顿时明了,一头大汗滚滚而下,双手发抖,丝绸差点掉落在地!

    “嗯?”董卓眉毛一皱:“你可是看出了什么?”

    李肃闻言急忙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口中直呼“死罪!”

    董卓有些不耐烦,喝道:“恕你无罪,速速讲来!”

    李肃不敢起身,嗫嗫言道:“太师,此画乃清君侧之意!”

    “什么?”董卓再次拿起了丝绸,皱眉道:“莫非这条龙便是指当今天子么?难道本太师比之一条幼龙,还如此渺小不成?”他把旁边的那个小人当成了自己!

    “非也!”李肃口中有些发干:“那小人恐怕是指李儒大人!”

    “嗯?”董卓鼻子一动,皱眉看着画,还是没看明白:“那岂非与本太师无关?”

    李肃听得快要哭了,那只老鼠画得有点像田鼠,董卓自然未曾见过,且有肥大无比,鼠脸被藏在背后,仅有一点点鼻子和鼠须露出来,要不是李肃仔细看,也没有看出来,对比起来,还以为是一座小山,董卓就更看不出来了!

    “太师!”李肃战战兢兢,小心答道:“那最大的便是太师!”

    董卓更加疑惑:“此乃一座山脉,与某何干?”

    “那是一只田鼠!”李肃嗫嗫答道!

    “什么?”董卓没有听清楚!

    李肃抬头看了一眼董卓,急忙低下头来,轻咳一声,言道:“田鼠!”

    “什么?”董卓双目一睁,再次看了看画面,顿时看明白了!

    “啪”一声巨响,董卓把丝绸拍于案几之上,浑身肥肉抖动,鼻子里呼哧呼哧的喘着气,高顺和李儒居然拿他当田鼠来比,窃国之贼,压制金龙就是挟天子之意,这个比喻让董卓愤怒难当!

    李肃吓得浑身颤抖,董卓的狠辣他可是亲眼所见,杀人那还算轻松的,尤其喜欢用各种酷刑折磨人,喜怒无常,生怕他迁怒自己!

    “你即刻派人将李儒抓来,某要亲自审问!”董卓罕见的没有发火,只是冷冷的吩咐李肃,但李肃却明显感觉到他面目之下隐藏的怒火!

    “太师,万万不可!”李肃早在之前就想过了如何对付李儒,如果让李儒和董卓再见面,说不定以李儒的智谋,能够再次说服董卓,此时时机成熟,他怎能放过,急忙阻止道:“李儒既然与高顺勾结,又有郭汜相助,如今郭汜率领人马在池阳驻守,要是听到李儒事发,说不定就会反戈相向,若投效马腾,后果不堪设想啊!”

    “那依你之见呢?”董卓听罢,浑身都在微微颤抖!

    董卓阴毒的目光看得李肃浑身冰冷,但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答话:“如今只有先假装不知,安抚此二人,再派人接管郭汜之兵,召回长安,将此二人一网打净!”

    “啊!”董卓突然一声怒吼,抬脚踢翻了眼前的案几,茶水果盘散落一地,吓得李肃在地上手足并用趴到一旁!

    “此事便交给你来处理,先严密监视朱、李儒二人,禁卫军听你调动,早日除此二人!”半晌之后,董卓才对李肃下令!

    “是!”李肃心中大喜,急忙再次磕头,告辞董卓,除了府门,才发现自己浑身已经湿透了,重见阳光,让他浑身舒爽,他长出一口气,大步往禁卫营而来!

    离开太师府之后,李儒也随后得到高顺撤军的消息,思索一阵,他觉得虽然是掉朱入朝之计成功,但高顺的反应太过激烈,要是刘备就此离去,他倒不怀疑,但反而是高顺撤军,让他心中不定,便要来找董卓商议,却没想到太师府外,他被挡在了门外,董卓生病,不见任何人!

    寻常之时,就算董卓卧病在床,李儒和董也可入内拜见,从未被阻拦过,为何今日见了朱,董卓对他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李儒是聪明小心之人,发现了董卓的异常,但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回到府中,他思前想后,派家将出去打听这几日进入太师府的人,在长安多年,李儒也有自己的耳目,多番打听之后,发现到太师府最勤的却是李肃,尤其是从接了朱归来之后,李肃便时常出入太师府中!

    而最为可疑的便是他和朱离去之后,李肃再次被传进府中,整整有两个时辰之久,后来李肃出门,浑身被汗水湿透,却面有得色,兵去了一趟禁卫营,李儒心中有些举得不妙,再次派心腹之人找太师府的人打听消息!

第218章 善恶有报() 
咸阳城内,郭汜高居帅位,等待多年,终于如愿以偿,让他成为了董卓手下另一个军阀,当然他知道这是李儒的推荐,所他暗中派人给李儒送了一份厚礼,各部人马势力错综复杂,他觉得能和李儒拉好关系是个不错的选择,董卓对李儒言听计从,这是他最有力的臂膀,甚至比牛辅还可靠!

    但这几日,他却没有意气奋发的神色,相反,他坐在帅位之上,眉头紧皱,愁容难开,奉命来守卫咸阳,不到三日,马腾的人马便到了城外,郭汜本想新官上任三把火,给马腾来个迎头痛击,却没想到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马腾部下有庞德、马岱,十分勇猛,二人仅用了三千人马就把他的中军冲击的七零八落,大败而回!

    第二日,城下又来一位白脸小将军搦战,看上去年纪十五六岁,乳臭未干,却显得桀骜不驯,叫骂不止!

    郭汜大怒,初来咸阳,难道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也敢如此叫嚣?他派副将伍习迎敌,却不料白脸小将十分厉害,不到十合便枪刺伍习,全军哗然!

    许光大怒,要为伍习报仇,却也吃不住那员小将十合,被其他几位将领拼死相救,死了两人,重伤三人,这才算救回许光的一条命!

    马超!这个小将的名字深深的印在郭汜的脑海之中,他多年未回西凉,何时出了这么厉害的后背?看他那杆沉重的虎头枪,郭汜亲自上阵,胜负也是难料!

    无法阻击来敌,郭汜只好紧闭城门,命令将士不得出战,只要马腾的人马不来攻城,便在此耗着,遇到这么多变态,郭汜可谓苦不堪言,暗想着到底要不要和董卓借兵?

    “报!”一名亲兵告进:“敌军攻城!”

    “速派人马抵御!”郭汜腾地一下站起来,往外走去,马腾的人马十分彪悍,与董卓的西凉军一样,英勇善战,悍不畏死,其中还有部分羌人夹在其中,十分厉害!

    城西之下,马腾指挥者人马一波又一波的向前冲刺,护城河被逐渐天平,估计不到半日,就能攻打城墙了!

    郭汜命令弓箭手密集压制,分配出一批人马准备防守器械,油锅已经燃起,数十口打过就在城墙之上摆列,灰瓶、檑木,甚至连石头都搬运了好几堆,对方有五万人马,想要强行攻下咸阳,不付出血的代价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边,防守城的樊稠也闷闷不乐,韩遂乃是西凉老军阀,樊稠早就有所耳闻,而且此人善于用兵,帐下更是有八部将,皆为西凉名士,各有人马在手,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十分难对付!

    虽然樊稠与韩遂兵力不相上下,但两军对敌,却被韩遂连番用计,樊稠大败而归,本想在城外击退韩遂的计划完全落败,只得龟缩城中,被动防御!

    韩遂在三十里外驻军,每日派人马搦战,八部将轮番上阵,几日下来,樊稠的人马士气低落,韩遂又乘着夜色一夜之间填平了护城河,让樊稠大吃一惊,命人日夜严密防守,生怕韩遂再乘夜色偷袭!

    一连两日,韩遂毫无动静,樊稠惊疑之下也乘夜色偷偷出城疏通护城河,没想到刚到一半,就被韩遂人马杀到,一千多人全部被歼灭在城外,连救援都来不及,夜色之间,根本看不清韩遂有多少人马,樊稠说实话也不敢打开城门!

    眼看着一千人惨死城外,樊稠心头滴血,却也无可奈何,弓箭手徒自放了一通乱箭,怏怏收兵!

    第二日一早,士兵来报,城下有变,樊稠大惊,急忙上城来看,却发现城墙之下堆积了三尺高的沙袋,原来韩遂乘着他兵败疏忽,又一次乘夜色搬运沙袋!

    这是要用沙袋填平城墙吗?樊稠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两丈多高的城墙,要搬运多少沙袋才行?反正无论如何,樊稠是不会再派人马出城了,只是让士兵严密防守!

    李儒在查探消息,李肃对李儒也在暗中查找证据,郭汜送与李儒的三百两黄金和其他珍宝被他探知,悉数报于董卓!

    董卓终于坐不住了,即刻下令调回潼关的牛辅前方咸阳,同时命郭汜带亲兵回城,其余人马留在咸阳,防守马腾,郭汜另有安排!

    李肃得到消息,心生一计,为了彻底除掉李儒,从此坐上董卓军师的第一把交椅,他暗中派人故意走漏消息,让郭汜得知董卓想要革除他的兵权,再借机除掉他!

    其实郭汜自从高顺放走他之后,一直担心东窗事发,调离潼关之际就让他心中忐忑,因为潼关之中有些传言也到了他的耳中,不过幸好董卓还念及旧情,不仅没有提及此事,还让他带兵出征,这让郭汜心中踏实不少!

    所以董卓再次命他进京,他以为是自己作战不力,董卓另有调动,怀有愧疚之心,郭汜并未有过多的想法,交割人马便出了咸阳,半路之上才有亲兵告知他消息!

    郭汜闻言大惊,没想到董卓最终还是不愿放过他,李儒也被董卓怀疑,软禁在府中,董卓再未接见过他,郭汜知道大势已去,进退无路,索性带领几百人马偷偷绕过咸阳,投靠了马腾!

    消息传到长安,董卓惊怒交加,命李肃立刻派人包围李儒的侍郎府,要抓李儒是问,李肃带禁卫军杀进府中,却发现李儒早已杳无踪影,不知何时逃走了!

    李肃连忙告知董卓,董卓一怒之下,恼恨李肃办事不力,一刀斩李肃与堂下,府中之人吓得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遭了池鱼之殃!

    董卓遭人背叛,尤其是他最信任的李儒,心中恼恨可想而知,滔天大怒最终降临在李儒家人身上,侍郎府被禁卫军团团围住,滴水不漏,然后在一把大火中化为一片灰烬。

    大火直烧了三天三夜才算熄灭,还有黑烟不是飘出,满城百姓都绕道而走,没有一人去救火,百姓不敢去救,也不想去救,李儒毒杀弘农王,早就天怒人怨,此次虽然是被董卓除掉,但也大快人心!

    虽然禁卫军满城搜查,百姓惶恐,但私下里却相互庆贺,甚至有人设下香炉,祷告上苍,刘辩的冤仇总算得报!

    长安城被严禁三日,彻夜搜查,却始终没有李儒的踪影,放走了一个心腹大患,让董卓变得更加狂躁不安,像一只受惊的老虎一般,随时择人而噬,身边近侍时常有被其责骂打杀者,平日里无人敢在其身畔!

第219章 出门见喜() 
第四卷:群雄割据董卓即将败亡,献帝何去何从,谁将挟天子以令诸侯?纷争又起,汉室无主,诸侯割据,逐鹿中原!

    初平二年八月,朱奉旨入朝,联军主力高顺与刘备不和,愤而撤兵,眼看潼关岌岌可危,长安即将攻破,高顺却突然撤走主力,刘备无力西进,退守函谷关,天下一片哗然!

    “高顺素有大义,以一己之力平定边塞,可谓英雄也,奈何胸襟狭隘,难容他人之见,负气而走,令人惋惜!”

    “高顺虽有才名,然居功自傲,仗着兵刀之力,难容他人,难成大器!”

    “本以为高顺乃当世英雄,挽颓势于既倒,匡扶社稷,不料却如此盛气凌人,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一时之间,得到消息的关东诸侯议论纷纷,本打算前往并州投效高顺的人也驻足观望,要是高顺只有这点胸襟和眼光,显然不是他们心中的明主!

    这其中,当属袁绍的声音最大:“高元溯好大喜功,徒有其表耳,如今关键之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