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陷阵三国-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此事便由文若安排!”高顺言道!

    朱儁书信发出之后,南郡太守孙坚一如既往的支持朝廷,派其子孙策带领精兵五千往洛阳而来,州刺史陶谦派来精兵三千、其他州郡也派了一些兵将来,但都是做做样子而已,就连忙着剿灭黄巾余孽的曹操,也支援了朱儁一千人马,反倒是袁绍,一点动静都没有,看来是一心一意要拿冀州了!

    陶谦上表奏任朱儁代理车骑将军。董卓闻知后,派李傕、郭汜领数万人欲屯驻河内抵挡朱儁。

    张扬刚刚被任命为河内太守,听闻董卓派几万人马想要进驻河内,连忙向袁绍求援,袁绍却以粮草不足难以出兵为由,拒绝了张扬!

    百般无奈的张扬正好听说并州发兵,连夜派人向高顺送信,请求高顺派兵一同驻守河内,与朱儁形成犄角之势抵挡西凉军,并州的实力近在旁边的张扬可是很清楚的,高顺的部队去年就曾大败过董卓军,连歼两队,声势震天!

    郭嘉笑道:“方才还在为河内之事犯愁,如今大哥可名正言顺进入河内,此乃天赐河内与大哥也!”

    于公于私,高顺都要去河内,便派人先令张扬派兵沿河驻守,让西凉军不敢轻易渡河,同时又向河东太守王邑送信,命其注意河东境内的牛辅部!

    二月初,并州三万军队整装待发,冀州麴义反叛的消息传来,高顺却松了口气,麴义应该就是袁绍布下的一招暗子,想必公孙瓒得到消息也会马上出兵,冀州已经成了袁绍的囊中之物!

    半月之后,高顺大军到了河内,张扬在孟县亲自接待高顺,虽然他与高顺同在丁原手下共事过,但两人接触并不多,高顺原先只是一心一意训练陷阵营,加之性格冷漠少言,除了吕布、张辽等少数几人,基本上和其他将领都是未说过话!

    张扬与吕布关系还不错,多次到营中与吕布相谈,高顺倒也见得多,如今高顺已经由当年的一个小将领成为一州之主、征北将军、阳曲侯,张扬原本在并州还是丁原手下的武猛都尉,如今也不过是河内太守,且朝不保夕!

    见到高顺的军容,感慨不已,但也对高顺十分佩服,他在并州,自然知道匈奴人和鲜卑人有多难对付,但高顺自从接管并州以来,不到三年的时间却将这两大隐患解决了,光是这份手段,张扬自认就没有!

    仅有一千人马的张扬,在三万人的部队面前显得十分渺小,高顺带着张辽、徐晃、张颌等一干武将和郭嘉、徐庶、法正等人下马来见张扬,张扬带着身边不多的几个官员已经等候了近一个时辰!

    这一次出征,高顺基本上带齐了手下的文武大将,赵云、荀攸、廖化前往河东,防止董卓会突然袭击,赵云和荀攸原先就组合过一次,这一次高顺也把他们安排在一起,这也是效仿某个时代团长和政委搭配的方式,共事的时间越长,自然默契也就越多,看多了三国故事,高顺派兵都有一个习惯,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很大程度上能避免一些重大失误!

    寒暄过后,高顺才知道偌大的一个河内,被董卓一个偷袭,消耗掉了大部分兵力,如今都凑不出一万人来,怪不得张扬会如此低调,亲自来迎高顺,实力不足心里就是不踏实,显得也是底气不足,而且旁边还有一个袁绍这样的大老虎,张扬心里怎能不打鼓?袁绍虽说如今实力不强,但也有两万多人马在手!

第155章 忠臣之心() 
7;7;n;t;.;C;o;m;千;千;小;说;网;7;7;n;t;.;C;o;m;千;千;小;说;网;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小;说;网;(;w;w;w;.;8;0;0;b;o;o;k;.;n;e;t;);800一番计议之后,高顺派太史慈和法正、孟达前往孟津港驻守,加强孟津的兵力,把张扬的几千人马撤回来,调往箕关,防止河东的西凉军东下,箕关是河东通往河内的要道,易守难攻,只要有人在关上,西凉军就不敢轻易出动,何况赵云已经带兵去了河东震慑,先避免了董卓再从背后偷袭的可能性!

    高顺将大军驻守在河阳,与河阴的西凉军遥遥对峙,满宠和侯舞阳押运的粮草在孟县居中调度,孟县以东的温县高顺也派了一小股兵力,虽然袁绍在东面一心夺取冀州,万一发了神经丛背后捅一刀,高顺就真不知道找谁去哭了!

    各方人马基本会齐,其他观望的诸侯想必也不会再派人前来,中牟的朱儁也凑足了近四万人马,听闻高顺驻扎在孟津,便带兵进了虎牢关,在偃师将大军驻扎,形成一个三角之势,准备与河阴的西凉军对战!

    诸事安排完毕,高顺决定去和朱儁见上一面,这个东汉末年战功累累的大将,一声刚正不阿,历经大小征战无数,可谓是灵帝之后汉军中军魂级的人物,与硕果仅存的黄埔嵩地位相当,但高顺也知道,朱儁这一次的号召,根本难撼动西凉军分毫,因为三国中似乎提都未提,可见功效甚微!

    留下张辽等人看守大营,高顺和典韦、徐晃带着三百“狼卫”从怀县渡河来到洛阳境内,狼卫是由典韦训练的亲卫营,简单说就是为了保护高顺安全的亲卫营,本来高顺想起个“龙卫”,晋阳向来称为龙城,高顺的骑兵便以龙城为主体,这也有广告的连锁效应里面,没想到手下官员却极力反对,因为龙卫,是保护皇帝的,高顺虽然没有那个心思,但这个名字一旦确立下来,定会被有心人利用,无奈之下,高顺便只好和一贯的并州勇士一样,用狼来起名了,定为“狼卫”,和赵云的天狼营源出一处!

    朱儁这一次号召诸侯讨伐董卓,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各地出现贼寇他也知晓,何况诸侯的心思以朱儁的老辣怎么会猜不出?不过作为一名汉室臣子,他不能就此惶惶度日,明知不可为却还不得不做,这是一位老臣的无奈和坚持!

    听闻高顺过河而来,朱儁带着联军几位将官出营来接高顺,这一次就属并州的实力最甚,而且高顺的人马都是精兵良将,朱儁听到高顺出兵的消息时,心中才稍微舒了一口气,高顺对他的支持,让他老怀宽慰!

    “将军乃国之重臣,顺何德何能,焉敢让将军亲自出营来接?”高顺见到面前一个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便猜出的朱儁的身份,急忙下马向前拜见!

    朱儁张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常年带兵打仗让他的身体十分硬朗,如今已经步入老年,但腰板依然停滞,一脸灰白的短须如同钢针般根根树立,就像他一样锋芒外露,一双眼睛精光闪闪,年轻之事肯定是虎背熊腰的一员猛将!

    “人言高元溯带兵有方,陷阵营无往不利,去年更是打败鲜卑军,令朝廷重树天威,老夫早就想见上一面了!”朱儁似乎忘了这个颓废动荡的年代,哈哈大笑着迎了上来:“如今见将军一面,老夫宽怀矣,有尔等在,汉室重振有望!”

    高顺见到朱儁的气度,心中一阵莫名感动,急忙垂首答道:“吾等乃大汉子民,国难当头,岂能畏首畏尾?顺虽不才,愿与老将军共扶汉室江山!”如今他身为一州之主,带甲十万,也有这个底气说这种话了!

    “哈哈哈!”朱儁又是一阵爽朗大笑,上前拍着高顺的肩膀道:“生子当如高元溯!”

    “小侄孙策拜见高将军!”两人说完话,朱儁身后一位白脸小将军走过来向高顺行礼!

    孙策?高顺听到这个名字便是一阵激动,不过眼前的孙策却只是个十七八的年轻人,有着江南男子白皙的皮肤,但两道浓浓的剑眉和明亮的双目,可不会让人以为他只是个小白脸,虽然年纪还小,但从孙策身上还是能看到一股英豪之气,果然不愧为小霸王之称!

    高顺暗自点头,看着他问道:“果然虎父无犬子,文台兄一向可好?”

    “家父身体健硕,此次命俺前来相助朱老将军,家父便知高将军亦定会出兵,特意让俺向将军问好!”孙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也知道当年高顺和孙坚交情不错,还有救命之恩,所以对高顺十分敬重!

    “哦?”高顺听得眉毛一挑,笑道:“知我者,孙文台也!”

    “哈哈,英雄相惜,此乃天意也!”朱儁对孙坚也十分赏识,仅凭一己之力将把董卓打得狼狈逃窜,诸侯之中能有这个能力的恐怕没几个,不过他又不满地教训孙策:“孙家小子,以后可不许称老夫为老将军,老夫,呃,有那么老吗?”

    孙策听得一阵愕然,半天才无辜言道:“将军不是自称老夫么?”

    “嗳,你小子?”朱儁一下子被噎住了,抬手佯怒要打孙策,孙策缩着脖子躲在一旁!

    “程普见过高将军!”这时孙策身后的程普也走上前和高顺见礼,程普当年可是和高顺并肩作战,这一次陪同孙策出来,主要就是要锻炼孙策,一同前来的还有孙策的舅舅吴景,高顺一并见过礼,众人一同进入大营!

    朱儁坐下之后,扫视一周,眼神中有一丝不易觉察的黯然,但却很快隐去,他朗声对众人说道!“如今董卓躲在长安,挟持少帝,只恐朝夕不保,老夫此次号召诸侯共同讨贼,诸位自当同心戮力,忠心为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军放心,吾等自当奋力杀敌,讨逆平贼!”高顺听罢便第一个表态,对这位中心耿耿的老将军,他有莫名的好感,朱儁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一个纯粹的军人,一腔爱国热血,这在汉末****之中,难能可贵!

    “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仅此一语,便要令那些明哲保身的诸侯汗颜了!”高顺说罢,朱儁下首的一人便高声叫好,这是朱儁的老部下,名叫张超,担任司马一职,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被高顺一句话说得起了共鸣!

第156章 长者之言() 
全文阅网“据探马所报,西凉军有六万人马屯驻河阴,吾军人数虽稍众,然不如西凉军精锐,高将军作战,素以奇制胜,今敌军难以正面撼动,将军可有良策破之?”朱儁问道!

    虽然联军加上高顺的人马在总人数上占优,但朱儁并不看好这一战,西凉军素以英勇善战著称,而朱儁部下却却是临时组建的乌合之众,除了孙策的五千人马和陶谦的三千人马还能凑合上阵以外,其他的也就是壮壮声威罢了,眼下要倚靠的,还是高顺的并州军!

    “李傕、郭汜皆为沙场老将,今屯兵河阴踌躇不前,乃是畏惧将军之名耳!”高顺言道:“然末将之兵在河内驻扎,有黄河天险,西凉军若沿途把守,恐一时难以横渡,不如将军派人先出兵诱之,诈败之后退往虎牢关,吾自会出兵从孟津渡河占据渑池一带,截断敌军后路,李傕、郭汜心中不安,再寻机破之!”

    张超闻言皱眉道:“李傕二人虽然莽撞,然高将军三万人马驻扎河内,恐其不敢贸然追击!”

    高顺笑道:“此事吾自有计议,将军尽管依计行事,只要守好虎牢关,不令贼军东进,此事便成了一半!”

    “好!”朱儁却毫不保留的信任高顺,方才与高顺一番交谈,也知道高顺胸怀大志,两人虽然年纪有差,但却由惺惺相惜之意,朱儁起身言道:“此事元溯尽管放心便是,诱敌之事,便交给老夫了!”

    一听说要诱敌败退,帐中众将都有些不喜,尤其是孙策等人,他们都是乘兴而来,本想轰轰烈烈打几场胜仗,凯旋而归,没想到高顺一来就和朱儁定下这退兵之计!

    “诸位将军莫要心焦,为大事岂拘小节乎?”高顺笑着扫视众人,抱拳说道:“退兵乃是权宜之计,只要李傕、郭汜二人上当,歼敌取胜,就在虎牢关下!”

    众人看高顺自信满满,心中的一丝不快也消失不少,孙策起身言道:“家父教诲俺要向高叔叔学习,这一次俺便听高叔叔之言,若是此计失败,俺再也不服于你!”

    虽然还是一个稚嫩小子,但语气十分坚定,双目有神,隐然已有大将之风,果然能够十八岁就挑起江东重担的孙策,此时已经锋芒初露!

    “哈哈哈!”高顺被孙策郑重的神色引得一阵大笑,指着他言道:“贤侄尽管放心,顺今日便在老将军面前为贤侄逃下先锋之职,反击之时,让本将也看看贤侄的本事!”

    “当真?”孙策一阵惊喜,连忙看向朱儁,这小子果然精明得很,他知道朱儁不点头还是不算数的,见朱儁一脸欣慰的点点头,孙策才大喜,傲然道:“高叔叔尽管放心好了,到时候俺的功劳不必高叔叔帐下的将领少!”

    “好,吾便在沙场上见识见识贤侄的威风!”高顺笑道!

    朱儁也是一阵感慨:“果真是将门虎子啊!”

    军情商议之后,朱儁非要拉着高顺一起用餐才肯放他走,高顺盛情难却,便让典韦先带士兵去休息,和朱儁独自留在帐中,其他人也都退去!

    “唉,如今汉室垂危,董卓祸乱朝纲,诸侯各自为政,天下之事,分崩离析矣!”帐中只剩下朱儁和高顺二人,朱儁却一脸愁容,叹气不已!

    高顺心中也是一阵默然,他明白一位忠臣正直的老将,征战一生,晚年却眼睁睁看着一个王朝即将倒塌,心中的无奈和不甘!

    “老将军亦毋须长叹,吾等举三尺剑以报国家,岂能让董卓这等逆贼猖狂?纵使不用出兵征讨,逆天行事,董卓恐怕也命不久矣!”高顺坐在朱儁身边,轻声劝道!

    朱儁看了看高顺,苦笑一声:“天下之势,老夫岂能看不清楚?只是心有不甘耳,少帝在世一日,老夫便一日不能不举兵讨贼!”

    “将军放心,顺定会追随将军左右,共诛****!”高顺被朱儁的坚定感动,认真说道!

    “将军如今乃一州之主,并州之事,吾早有耳闻,若非将军,只恐并州此时贼寇猖獗、外族出没,荒凉无人矣!”朱儁突然拉住了高顺的手,言道:“一州之民全系将军之身,元溯今后做事,毋须三思而后行,需知所保者,非将军一人,乃百万性命也!”

    就算是朱儁,也不看好并州那块荒凉贫瘠之地,但是没想到高顺却将这里治理地生机勃勃,还接纳了不少流民,挽救生灵与水火之中,百姓之安全和国家之安危,在朱儁眼中同样重要,他此时叮嘱高顺,还是怕高顺年轻,要是一时冲动,并州百万人口便要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高顺坚定的点点头:“老将军教诲,顺谨记心中!”他知道朱儁的一番苦心,也不想让这个垂暮之年的老将军担心失望,当然这也是高顺自己的打算,先求立身之地,再求征战天下,后盾永远要结实!

    朱儁谈了一阵天下局势和各个诸侯,又谈到行军布阵,这位一生带兵的老将给高顺指点了许多可用经验,让高顺受益匪浅,要知道这可都是从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与那些兵马或者平日演练大有不同,高顺也虚心请教,两人想谈甚欢!

    忽然外面一阵嘈乱,好像发生了什么事,两人吃惊,出营一看,却是典韦正和孙策在比武,空闲的军士们顿时围城一圈观看!

    典韦本身就以力气见长,此时正值壮年,孙策纵有小霸王之称,但现阶段还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是典韦的对手?也不知道两人怎么搞得就打斗在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