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战场稍微愣了一下,向宠暗叹一声,继续往前走,现在也不是他来收拾战场的时候,只能等到明日麦城的守军来处理了,但曝尸荒野,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所有的士兵都很沉默,垂着头走在尸体和血泊之间,一时间沉默的可怕!
但就在此时,忽然他们身后传来闷响,惊愕之下回头一看,只见无数骑兵结成阵势的骑兵再次奔驰而下,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冷冷的冲着他们就杀过来!
直到过了长坂坡才放松下来,哪想到就在此时忽然再次杀出一队伏兵,还是赵云带领的骑兵!
王甫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但谁也想不到赵云选择了同一个地方埋伏,刚才的士兵们看到这里的惨状,都惊呆了,除了震惊就是悲伤,一股莫名压抑的气氛,谁还有心思再去探查敌军,更何况他们知道张飞在这里遭伏,按照一般人的思维,谁也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埋伏两次的!
但赵云偏偏就不是一般人,这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果然十分有效,向宠的兵马此时士气十分低落不说,由于行走在倒了一地的尸体之间,他们不忍心踩踏同伴的尸体,所以整个山坡上零零散散全都是他的士兵,到了坡下才再次聚到一处!
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准备的步兵,背对着从山上冲下来的骑兵,哪里还有什么抵抗之力,不等向宠下令,全都撒腿就跑,就算是预先结阵防备,恐怕都难当这样的骑兵冲势,更别说将毫无防备的后背留给了人家,还如此零散,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于是一场单方面的追杀再次上演,赵云率领的可是流云营,全都是轻骑兵装束,如同无数猛虎同时出山,一下子就冲进了惊慌的羊群之中,除了奔逃和惨呼之外,再没有其他!
最先冲下来的骑兵先是几番箭雨,杀得那些还想抵抗的士兵抱头鼠窜,然后分成小队不断追杀,两条腿的步兵哪里能躲过骑兵的追杀,除了那些单个逃跑方向比较偏远的,其他的都被一路追杀,一直追出一里地以外去,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反正向宠身后跟着的不到两百士兵!
天色完全黑暗下来,向宠再也听不到后面的马蹄声和惨叫声,这才稳定心神,大口喘着气,看着跟在身边的这些亲兵,欲哭无泪,他的损失比张飞的可大多了,好歹张飞带的是骑兵,逃跑的机会更大,而他的步兵,简直就是给赵云的骑兵送菜来的!
早上张飞遭伏,这才不到半日时间,向宠又在同一个地方被埋伏,王甫看着狼狈进城的向宠,吃惊的说不出话来,他都没有想到赵云会选在同一个地方埋伏,再次杀了向宠一个措手不及!
张飞怒气冲冲的从后院赶过来,看到基本变成光杆司令的向宠,一双眼睛瞪得更大,差点都要飞出来,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却始终没有说出一句话来,一个地方跌两脚,说出去是天大的笑话,但赵云行事,确实在是出人意料,他们败得可是心服口服!
前后带出来一万人,由于着急赶路,分成两部,正好被赵云带领的几千骑兵个个击破,在同样数量的情况下,步兵队骑兵基本毫无胜算可言,更何况人家还是是埋伏呢!
长坂坡一日两站,杀敌数千,灰白的土地变成猩红色,山脚下的小河也变成了红色,到处都是歪七竖八的尸体,赵云两番伏击,杀得荆州士兵以后经过此处时都心有余悸,小心翼翼,似乎从山背后随时会冲出什么东西一般!
一个普通的山坡从此名声大振,后来连客商经过的时候,都要拜土烧香,赶夜路的人甚至能经常听到隐约的喊杀之声,这条要道差点要变成了一条死道,直到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荆州大户和商家联合起来用石雕做刻了赵云的模样,搬运至此处,又请道士做法场超度,此后才逐渐平安下来,当然这是后话了!
张飞在麦城等了三日,再无士兵向这里会合之后,终于按捺不住,要急着返回襄阳,此时他和向宠带来的人马还剩不到三千,这个结果让张飞大为心痛,连江陵都没有赶到,就被人在路上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实在是窝火无比!
就在他准备第二日行动的时候,忽然天色大变,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从半夜一直到早晨,从未间断,荆州终于迎来它的雨季,这样的大雨在以往年间也不少见,而且看这个天气,似乎还会连下数日!
“这下好了,连日大雨,城外不得扎营,郭嘉自会撤兵,襄阳之危暂解!”王甫也算是长出了一口气,忽然觉得上天还没有放弃刘备!
张飞长身站立在台阶之下,看着漫天而降的雨丝,仿佛冲杀时的万千箭雨一般,这场雨的确来得很是时候,但他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下来,老是觉得不安,只有怔怔的看着这些雨珠,似乎才会稍微好一些!
第679章 襄阳危机()
一场大雨连下了两天,而且还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荆州的雨季正式开始,松了一口气的,不仅是荆州的守军,比如刘备、张飞等人,还有城外的郭嘉等人,就为了等着一场大雨,他不得不每日督军在城下做着无谓的攻击,与守军在攻守之间毫无进展的较量着,要说还有一点成效的话,就是或多或少杀死了一些守军,但己方也遭受了几次伏击,虽说已有准备,但终归还是有伤亡的!
大雨第二日,郭嘉便传令全军撤回中鹿港,当然还带着这一次意外收获的最大战利品关羽,乘机将关羽压到了新野,至于如何处置,还是要向高顺请示一下的,对于这等重量级的人物,别人还真不好草率决定!
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发力前进!郭嘉深谙这一张一弛之间的微妙作用,襄阳城在近乎一月的围逼之下忽然没没有了威胁,所有的人都会暂时放松下来,这便是郭嘉正好进行下一步计划的良机,而且天公作美,刘表的病故更让这计划趋于完美!
雨势虽然或大或小,但天色从未放晴,久在荆州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天气或许会一夜之间晴空万里,也有可能持续半月不见阳光,甚至一个月阴雨连绵,大雨仿佛要洗去荆州这几月来的血腥场面,一阵阵倾盆而下,一阵阵飘如细丝,反正从未停歇过!
敌军撤走,危急暂缓,但刘备还是不敢放松下来,因为荆州的危机并未消除,郭嘉的兵马就在中鹿港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而夺取江陵的计划也完全失败,张飞遭伏的消息传来,对刘备来说仿佛就是另一计重锤!
乘着这个空闲时间,刘备让邓芝将襄阳和荆州所有的事情写了详细的书信,派可靠之人连夜送出襄阳,去找诸葛亮,按照正常的路程,诸葛亮至少能在下雨之前赶回襄阳,但迟迟不见人影,让刘备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诸葛亮和魏延,显然都不是临阵脱逃或者畏惧战不来的人,而且他现在急需一个人来与他共同商议大事!
在此期间,忙碌不堪的刘备到司徒府为刘表上了一柱香,但也是仅此而已,连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甚至蔡氏怨毒的目光他都似乎没有看到,襄阳已经到了存亡危急的时刻,关乎一声大业,刘备哪里还会顾得上一个妇女的怨恨?
大雨第三日,成武候、镇南将军、司徒刘表出殡!
在襄阳这个如今危机四伏的地方,城门没开启一次,进出的人都要经过万般排查,而且若非真有要事,身怀巡城司的批文,任何人都是不得擅自出入的,否则一律杀无赦!
但偏偏遇上了刘表出殡,按照正常的礼仪,以刘表的身份,千人送葬也不为过,甚至刘表还是皇亲十分,就算天子赏赐依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情非常,这么危急的时刻,打开城门让刘表的灵柩出城下葬,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所以刘备是万万不会同意将刘表下葬在城外的,按他的意思,现在城内选一处墓地,先行下葬,待襄阳兵退,再择良日迁坟,这个决定无疑又触怒了早就怨怼满腹的蔡氏,简直是大闹灵堂,在刘表灵柩大哭了一日,但凡有头有脸的世家、甚至官员都被他请到府中,当着灵柩之前要讲道理!
按照正常的情况,的确蔡氏处处占理,毕竟人都讲究入土为安,谁愿意自己的至亲死了还被搬来搬去的,尤其是刘表,那可是王侯的身份,难道死后就在城中随便选个地方下葬了?
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啊,谁都知道城外有几十万大军虎视眈眈,你这个时候打开城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半个时辰或许都走不完,人家可不管你是什么人,万一大军冲过来,谁能抵挡?
所以两厢比较之下,大家既同情蔡氏,也感慨刘表死得真不是时候,还要为自己的性命安全着想,刘表既是皇亲高官,也是士林中的翘楚,八俊之首,此时谁要是劝蔡氏,那绝对是悖逆人伦,恐怕会留下无数骂名,但也不能同意蔡氏这个无奈做法,所以灵堂之中便只剩下了蔡氏的哭号和谩骂,其他人都是垂着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眼看着个矛盾即将激化到无人能化解的时候,老天爷一场大雨,终于将此事暂时平息下来,城外敌军一夜之间撤走,而刘表的葬地选在城东,加上大雨瓢泼,敌军很难大举进攻,刘备终于退让,同意了蔡氏的要求!
襄阳城沿着汉水而建,北上南下的行人在经过码头之后,必定要经过襄阳,甚至连益州的客商,也因为蜀道难行,都是从巴蜀一带绕行到荆州,再前往中原,所以襄阳城的位置十分重要,在江南,不下于北方的洛阳!
襄阳城的选址也极为巧妙,北门直通中鹿港,前往中原之路畅通,西门则在官道要冲之上,来往的人都从此进出,而南门则通往江陵,唯有东门,是面对汉水的,由于城池扩建越来越大,北门的城墙在加宽加长的同时,渐渐延伸到了江岸边上,所以从城外北门到东门,不可以直接从东北角的城墙处转过来,那里是一条死路,而是要绕城墙一周,从西门、南门经过,才能抵达东门,当然这是指其他几处城门都紧闭的情况下!
在寻常时间,东门是不向普通百姓开放的,由于东门外并无大道,所以很少被利用,而东面城墙外到江岸的这一大片地,逐渐就被有头有脸的世家瓜分了,成了各自私宅,这里临水顺风,又无人喧闹,实在是个清新养神的好地方,所以襄阳城的东门,逐渐变成了贵族之门!
现在郭嘉的大军撤走,就算他知道了刘表要下葬乘机突袭,也要从西门绕襄阳一周才能到达东门,而且东门外的空间极小,根本不利于大军陈列,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能形成的威胁也极为有限,所以刘备再三思虑之后,总算同意了让刘表下葬。
而且那些朝中大臣还有一个更为荒诞的理由,刘表贵为皇亲,又是诸侯,为士林之楷模,就算高顺再大胆,也不会冒犯发兵攻击正在送葬的队伍,惊扰刘表的英灵!
刘备虽然对此嗤之以鼻,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其实也不愿意坚持前几日自己的原则,因为那样一来自己在荆州的威望,定然会大打折扣,刘表在荆州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要是自己连族兄、将荆州拱手让于他的人都这么对待,其他人岂不更加寒心?
这一日,早晨大雨滂沱,水流如注,不过道场还是要继续,法师在做着最后一道工序,灵堂之中,金铃大作,做法的道士念念有词,数十人围着令堂不住走动,司徒府的人全都跪在堂前,院中雨声淅沥!
襄阳城内的守军也全都调动起来,全然不顾上这等大雨,先是百人组成的骑兵队出了北门到要道上了巡视,再是前人队出城守住了中鹿港通往襄阳城的要道,紧接着调动其他人马到各门守城,东门内外更是有一万精兵守卫,而在通往东门的西门和南门外十里的范围之内,都有士兵巡逻把守,严阵以待!
如今的襄阳城如同一只受了惊吓的野兽一眼,一旦有什么异动,定然牵一发而动全身,肯定会全速运转起来,到了非常时刻,刘备决定就算送葬的队伍还在城外,他也会很坚决的关上城门!
但过了未时,司徒府中还是没有丝毫动静,站立在城头上发呆的刘备终于忍不住了,这已经到了下午,要是还不出城,便是要折腾到半晚上?在这样的雨夜,变数就会更大,不由得他焦躁起来,忍不住就要去催促,好在杨仪好言劝阻,不想让他与蔡氏的矛盾再次激化,虽然是女流之辈,但大庭广众之下闹起来,谁的脸上也都不好看!
终于在申时,才算到了道士算好的时间,送葬的队伍开始启动,雨势虽然减小了一些,但还是无法打起那些纸做好的依仗,所以礼仪全面简化,除了白布做的一些必要之物以外,其他的都装进了大车拉走,反而省去了不少人,刘备听了这个消息,总算松了一口气!
为了防止有奸细渗入,刘备让刘封亲自带了一千人护送这一行队伍,同时刘封也代表自己为刘表送葬,关键时刻,刘备当然要留在城中坐镇,不会轻易离开襄阳城,但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才蔡氏看来又是另一种态度!
浩浩荡荡的队伍缓缓出了东门,刘琦披麻戴孝、抱着灵牌走在最前面,蔡氏和刘琮跟在其后,蔡氏看着城门内外的士兵,一声冷哼:“这一次你父亲面子可真大,居然有这么多人为他送行!”
刘琮苍白的脸上有雨珠滑落,看了看跟在两边的士兵,嘴角牵动,冷笑道:“刘备对我们也很照顾啊,你看看这两边保护的士兵!”
但蔡氏眼里却闪过不屑之意,寒声道:“他刘备再防得严密,又怎能是那位先生对手!”
寒风刮来,雨丝变成了斜线,划割着阴沉沉的天空,一切动静,甚至连时有时无的哭丧声,都被淹没在这斑驳的雨声之中!
第680章 中间阻隔()
为了襄阳东门外的江岸都十分陡峭,为了保证襄阳城的安全,这里的水域都用石块填满,水面不过一尺,里面种满了荷花等植物,所以战舰和敌军是很难从水面潜入的,而且沿岸都是各大家族的庄院,都有人日夜看护,所以东门外的警戒丝毫也不低!
行至城外,又走了近两里路,才算到了为刘表准备的墓地,由于大雨的缘故,这里已经显得十分泥泞,前几日挖好的坟墓充满了积水,正有几百人在那紧张的往外取水呢,虽然这一次一切从简,但刘表的坟墓还是挖得不小!
刘封带兵将周围的紧要的地方都围住,然后便开始了祭奠和下葬,知道天色黑的什么都看不到,总算一个坟头堆起,勉强烧光了所有的纸张之后,蔡氏已经哭得昏迷过去,刘琮和几个家丁将她放到轿子中抬着,半日的大雨,以蔡氏这等较弱的身体,也没有让人为她打伞,便显得更加悲凄!
刘封亲眼所见这一切,也被蔡氏的真情感动,这一次出来直到回城,总算没有再出什么意外,直到入城查点人数,也丝毫不差,只是了那两百多个实现在坟地的人,都是蔡家事先派出来准备的人,刘封也没有丝毫怀疑!
入城之后,刘封已经浑身被雨淋透,他并未回去换衣,而是先到城上来见刘备,大雨之中,刘备负手而立,一道闪电照亮夜空,刘封忽然发觉刘备的背影似乎有些孤单,甚至还有些,无助!
当年刘备进入零陵,认他做了义子,忽然有了一位这么身份高贵的亲长,刘封觉得自己忽然看到一条金光大道,即将开始征战天下,建功立业,却没想到几年时间,刘备再荆州虽然略有起色,但转眼之间,却只剩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