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陷阵三国-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奉孝也在整理文件?”高顺并不在意郭嘉去不去接他,反而对郭嘉所做的工作感了兴趣,什么事情能让这个懒散的家伙亲自动手?而且看神情也是忙了一早上了!

    “还不是大哥交代的并州人物评选之事!”郭嘉一说这个便一脸的委屈:“此事回来之后我便找文若商议,文若思考一阵之后算是答应了,毕竟他手中也很缺钱啊!”郭嘉似乎对看到荀彧吃瘪的样子很开心,笑道:“如此好的来钱之路,他怎能不答应!”

    “答应就好!”高顺和赵云等人坐下,命人端上茶水,啜了一口笑道。

    “好是好!”郭嘉也点点头,随即翻着白眼说道:“只是文若言道,晋阳目下人手不足,又无人能懂此选拔程序,便又推到了我身上!”

    “百废待兴啊!”高顺听完叹了口气,看来仅靠手上的这几个人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想到此处便问道:“自从出兵之后,晋阳可曾有士人来投?”

    “有几个吧!”郭嘉点了点头,答道:“王烈老夫子对大哥的书院十分推崇,大概是受了其师感染,已经带领其门下弟子全部来至治学堂,文若便将治学堂院长之位让与王烈!”

    “这就更好了!”高顺听罢一阵高兴,看来开馆授徒的诱惑还是不小的,就连王烈这样的高人也喜欢教化世人,且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在精神上给了高顺一定的帮助!

    “至于其他的么!汝南二许之一的许靖,因董卓之乱来至晋阳,其因董卓杀周毖、伍琼二人,惴惴不安,故未随董卓西行,本欲前往豫州,后听闻荀、黄二位大人来至并州,便辗转来至晋阳,如今在治学堂!”

    郭嘉简单介绍了一下许靖的来历,许靖的名头高顺还是听说过的,不管他有没有与许劭一样的本事,但在刘备手下能混到三公,连诸葛亮都要对他下拜,本事肯定不小!

    “还有一人,想必大哥听了肯定高兴!”郭嘉见高顺沉思不语,立即又道:“此人乃马钧之师,开封人郑浑!应大哥及公达之约,月初已至晋阳!”

    这么久的相处,郭嘉还是比较了解高顺的,从高顺对马钧的重视程度来看,他对器械改造十分上心,而且曾屡次询问郑浑的消息!

    “好,并州总算能在天下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了!”高顺心情变得更加舒畅了,王烈、许靖、郑浑三人的本事和影响力就不用多说了,有了这些名士坐镇,谁还敢说并州是苦寒之地?

    “主公两次颁布招贤令,天下早已尽知,只因彼时献帝尚在洛阳,局势不明,各自观望,如今却大大不同了!”黄忠闻言笑着答道。

    他久在荆州,自然对刘表拉拢士人的一套很清楚,就算他不关心时事,但耳濡目染,还是听到了不少消息,此番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说出来,倒让高顺踏实了不少,看来并不是自己的努力不够,而是时机选的不好!

    曹操颁布招贤令,一次是首倡义兵之时,有董卓这个焦点在,第二次却是迎接献帝之后,有了汉室正统的这杆大旗,稍微有些抱负的士人还不蜂拥而至?虽然他们之中有一部分并不是诚心投靠曹操的,但这不要紧,只要你好好干活就行!

    “汉升所言甚是!”郭嘉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笑道:“局势不明,有才者举目观望,待有德者辅之,以成大事,相比此类人,倒是能工巧匠、技有所长之人蜂拥而至,前有已有近百人矣!”

    “有这等好事?”高顺吃了一惊,这些人可都是后世科学家的身份啊,要是能有这么多科研人员养着,并州的发展也不用高顺整天焦头烂额了!

    想至此处,高顺开始恼恨自己当初不好好学习,对最讨厌的化学更是连课本都没翻过几页,否则的话,火药都说不定能搞出来,只可惜以他这个棒槌的本事,也只好作罢了,还是研究投石车和攻城车来得实际,他如今还对电影中蒙古军攻城时,那个大车上发射出的巨大木椎念念不忘,机械类的东西,动动脑子还是能搞一搞的!

    “不过还有一事,却未必是让大哥高兴的!”郭嘉突然神色有些古怪,苦笑着向高顺说道:“还有一人前日才来晋阳,此人虽名满天下,却并非慕名而来!”

    “谁?”高顺停下了茶杯,盯着郭嘉问道,脑海中迅速思索着三国中各个重量级的人物,一时还真猜不透!

    “卫觊!”郭嘉轻轻的说了两个字!

    “河东卫家?”高顺警惕的问道,看来蔡琰的事情还是被他们知道了,毕竟人家也是河东世家,这点消息怎么可能长久隐瞒下去,要是卫家人不闻不问,那才真是奇怪了?

    兄弟们,推荐票每天都可以投的哦,怎么大家都是投一次就结束了?拜托大家了

第71章 坐地分赃() 
/卫觊,年少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文章锦绣,书法一绝,已然隐隐成为卫家新一代领军人物!

    卫觊来晋阳的目的,高顺下面的几位官员心知肚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蔡琰也不是一般的身份,除去蔡邕这个光环之外,蔡琰的才气和书法都在士林中首屈一指的,高顺和郭嘉相视一眼,都猜到了彼此的心思!

    “先见见卫觊!”高顺顿了一下说道:“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当面说明的好!”

    郭嘉与蔡琰的关系已经十分融洽了,尤其是加入了赵雨之后,她单纯可爱的性格倒是与郭嘉的洒脱随性相得益彰,有了这个活精灵当信使,联络更是方便了许多,两人已经心照不宣了!

    只是他们两个的儿子是不是还是历史上那个郭奕,那可就很难说了,不过以郭嘉的智力和蔡琰的才气,强强联合,应该会是个优良品种,至少不比原来的高过一层吧!

    “这么快就要见?”一向淡定的郭嘉也难得出现一丝慌乱,毕竟事关自己,他可没有高顺那么光棍!

    “怕什么!”高顺瞪着眼睛,眼神里闪动着一股流氓气,笑道:“难道他还能把人抢回去不成?”既然已经做了,他也不怕得罪卫家,卫家的影响力是很大,但也不至于影响到整个并州甚至中原吧?

    又大概问了一下并州的情况,满宠和韩浩已经在月前就去了雁门,三年免赋税还分土地的政策果然很吸引人,不仅有大批流民愿意前往,就连有的本地人也有举家前去的!

    于夫罗也于月前到了晋阳谈判,在高顺的授意下荀彧已经和他达成协议,且不管匈奴王庭内乱如何,先将并州境内的西河、上郡、朔方、九原的胡人搞定再说,汉胡杂居的传统也有几百年了,并非难以接受,又有陈宫这个谋士相助,想必时间不会太长!

    并州发展总算有了雏形,就目前来看,可谓是生机勃勃,一片兴然,比高顺预计的要好了许多,至于商人的事,守着这么大的山西,害怕没有人来做事吗?晋商在后代可是名闻天下的,不管怎么说,根基应该还是有的!

    见万事都在荀彧的统筹之下有条不紊的进行,高顺松了一口气,让赵云和荀攸几人先去休息,打发走了郭嘉之后,高顺来至后院,侍女已经准备好了洗漱之物,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了,高顺长出一口气!

    一觉睡醒,高顺起身来到庭院,已经皓月当空,初春的天气稍微有点寒气,高顺伸着懒腰舒展了一下筋骨,也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但听四周静悄悄一片,只有几声虫鸣和远处隐隐约约的犬吠声,古代的夜晚的确非常清净!

    来到这个世界多半年了,高顺愣是没学会估算时间,手腕上没表,兜里没手机,有时候还真让他有些手足无措,没有了时间观念,甚至让他感到有些恐慌,在院子里发了会呆,高顺返身回房,又开始点灯规划自己的蓝图

    一阵欢快的鸟雀声吵醒了高顺,春意的盎然让整个世界都春满了生命气息,就连微微透进窗户的阳光,似乎都带着欢快的韵律,斑斓多彩!

    高顺盯着雕梁画栋的屋顶发了会呆,这是原先丁原的府邸,自从高顺担任刺史以来,稍微做了一下整改便搬进来了,为了表率作用,他实在不好意思再重建府邸了,毕竟并州的经济情况一直都不容乐观!

    又是一个晴朗好天气,高顺起身穿上衣服,他至今也不习惯起床时有侍女在一旁帮忙,毕竟前世他可是个自力更生的好孩子,突然被人伺候,让他实在接受不了,何况他还是个喜欢裸睡的孩子呢,虽说侍女也可以是侍寝,但初来三国,高顺可不想这么草率!

    一边整理衣服,一边想着今天要做的事情,似乎都很重要,先拜见荀爽等人、接见新官员,还有个不太好处理的卫觊,还真是麻烦,谁说穿越当老大很轻松?还不如当个将军或者谋士呢,出出主意就算了,决策都在老大头上!

    推开房门,一道阳光刺得他微微闭上眼睛,早就等候多时的侍女送上洗漱用品,作为一个州刺史,府中身边只有五位侍女的大概还真不多见吧!

    “主公,你可起身了!”高顺还在擦脸,田丰就急匆匆的冲进了后院,似乎等得有些久了!

    “嗯?”高顺将毛巾递给侍女,回头看了一眼田丰,昨天没注意,今天看上去,田丰似乎也瘦了一圈了,笑道:“元皓为州事操劳,消瘦了许多啊!”

    “主公,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田丰摆摆手,还是一副直脾气人的神情:“快去府中看看,这下可热闹了!”

    “何事如此着急?”高顺见田丰神情带着激动又有些着急,皱眉问道!

    “此番讨董之行,主公可是缴获千余车金资?”田丰见高顺点点头,又道:“昨夜车辆已连夜进城,大家都等着分配呢!”

    “分配?”高顺有些不解了,这是并州发展的备用金,难道还有人起了坐地分赃的念头,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主公随我前去便知!”田丰也来不及解释,催促着高顺往府衙而去!

    才到门口,连高顺都被吓了一跳,只见大堂内乱哄哄的聚集了十几人,听不清都在说什么,不过这次可真是文武一把手全部聚齐了,昨天自己进城这些人可是一个个都见人影啊,连荀爽都在其中,高顺就更不解了!

    见高顺来了,这些人也停止了讨论,让开一条道让高顺坐在主位上,旁边为荀爽搬了一把特制的沙发椅,这种椅子加上了羊皮和棉花,富有弹性,比太师椅坐着还要舒服!

    高顺笑着扫视了荀彧、田丰、太史慈等人一眼,见每个人神色中都有兴奋之色,心中更加疑惑,但还是面带微笑,问道:“诸位齐聚一堂,不知为了何事?”

    见高顺动问,大家又都低下了头,高顺等了片刻,只好向荀爽抱拳问道:“顺带兵归来,尚未向先生问安,不想先生先至衙中,未尽地主之谊,还请多多恕罪!”

第72章 柴油米贵() 
“元溯心系天下,何拘小节?”荀爽倒是很随意的摆摆手,脸上的气色也比在洛阳时好了许多,言道:“昔日董卓焚烧洛阳,皇城化为灰烬,元溯能在废墟之中搜集先贤典籍三车有余,令老夫十分钦佩,王子师当日为保典策文章不失,收兰台、石室所藏之书共计七车,一同运往长安;他日若能经籍具存,汝二人皆有力焉!”

    高顺急忙答道:“此乃顺之职责所在,不能使经典完整留存,顺心存愧疚,焉敢妄自赞功?”

    荀爽摇头笑道:“老夫此番来至府中,实为元溯那四车典籍而来,若能与前番搜集之书合存,晋阳藏书,只恐连长安尚自不及也!”

    原来荀爽的目的在这里,其实高顺也早就想着建个图书馆之类的,这也是将来宣传并州的一个亮点,正好来个顺水推舟,便答道:“此事先生不提,亦当与先生商议,顺欲在城中建立藏书阁,将所有典籍分类存放,以供后人瞻仰,交与先生管理,又恐冒昧亵渎,故犹豫至今耳!”

    如果不是荀爽今日自己提出此事,让荀爽这个当时名人、朝廷三公来当个图书管理员,高顺的确是有些不敢开口的。

    “固所愿耳,不敢请耳!”荀爽却闻言大喜,他已至古稀之年,早就想退隐下来,以著述为事,整理典籍,听高顺还要专门建设藏书馆,更是符合他的心意,一口便答应了!

    “有先生坐镇,顺心安矣!”两人各取所需,一拍即合,高顺早有腹稿,便对田丰吩咐道:“即日起于西院建立藏书馆,以繁钦管理其事,先生为名誉馆长!”王烈当了治学堂名誉院长,名誉馆长荀爽自然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太守府西院原为丁原的家眷所用,面积也够大,现在高顺还是个光棍,闲着也是闲着,便划分出来!

    “是!”田丰答应一声,他也是士人,自然很愿意看到高顺对这方面的大力支持,又问道:“不知以何为名?”

    “藏经阁!”高顺脱口而出,想起了少林寺那个人人向往的地方,这个名字可谓霸气侧漏,高顺见众人都不反对,又对荀爽言道:“至于匾额,还请先生亲力操刀!”

    “这个自然!”荀爽十分满意的点点头,让他题字,也并非什么难事,何况藏经阁的典籍数量可是和皇宫藏书能够抗衡的,将来地位也不会低!

    “主公,只是这资金,恐怕”田丰见高顺和荀爽两人商量的倒是挺好,但还是不得不打断他!

    “不是有一千余车金银吗?”高顺土豪一般的靠在椅子上,大咧咧的说道!

    “主公,河套地区尚需开发,河道及田地正在治理当中,据满伯宁上报,需黄金一千万两!”田丰当头就泼了高顺一盆冷水!

    “年初战乱,各地流民从中原陆续流向各州,据说幽州有近十万之众,扬州、荆州各地不等,并州据各郡上报,亦有十万余,安置流民,需黄金至少一百万两!”一直未说话的荀彧终于开了口!

    “各郡开发良田,以军屯、民屯分计,需黄金一百万两!”陈群从衣袖中拿出一个竹简,向高顺言道!

    “四大学堂建设尚不完备,还需银两!”田丰又在一旁补了一句!

    “大哥,如今兵马尚需补充,骑兵仅有两万,远远不足,诸侯各自为营,招募士兵、军备配置,可都不能少啊!”太史慈和张辽也一起站出来说道!

    随着田丰等人的开口,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张口向高顺要钱了,你一言我一句生怕落下了自己负责的项目,随着一个个项目传入耳中,高顺的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的自信也逐渐消失了!

    “文若,这一千多辆金银,尚不足以应付?”高顺干脆不管底下众人的争论,低声问身旁的荀彧,但声音中明显有些底气不足!

    “吾昨夜已经粗略查点了,尚不足也!”荀彧轻轻的摇了摇头,这个神韵风流的文士自从来了并州,也变的有些憔悴了,至少没有高顺刚见他时的那种美男子气质了,反而多了几分沉稳!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高顺脑门上顿时无数黑线下来,心中一声长叹,在他心中,从董卓手中抢来的那些钱,那可是天文数字,这没想到还不够一次性用的呢!

    “好了!大家无需多言!”高顺终于抬手打断了众人,言道:“诸位前番各司其职,并不知吾有此千辆金银运到,若如此,当以何为策?”

    这些人并不知道他去打董卓的主意,到昨天为止,大家不都还忙忙碌碌的干活吗?怎么一看到这些金银,反而一下子变得好像什么都干不了了,还真是奇怪了,我拿来的钱起了反作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