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曹操的面色再次变得阴沉下来,双眉紧皱,攻打徐州虽然顺利,但高顺的动静却让他有些不安,自从高顺从洛阳回到邺城之后,便再无动静,这反而让曹操狐疑起来,高顺所辖地盘,各项情报控制极严,他也曾派出去许多间谍,要么刺探不了任何有用的消息,要么就是石沉大海,有去无回!
曹操向来以己度人,以他的忖度,要是有这么好的机会,自己换做高顺,定会毫不犹豫的出兵攻打兖州,这是一个良机,也是曹操最为担忧的地方,以高顺几年的作战来看,高顺并非反映迟慢之人,又有郭嘉、荀等人辅佐,按理说不会错失良机,但偏偏斥候却一点消息都没有送来!
曹操在期待高顺有点动静,又怕高顺会突然发兵的纠结情绪中十分不安,所以他对管亥用兵,力求速战速决,管亥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龟缩在了北海城中,曹操便想联合臧霸消灭管亥,没想到又出现了陈登父子这个变数,豁达如他,也不禁感慨上天对他不公!
似乎是曹操的诚心打动了上天一般,就在他愁闷之际,曹纯大步走了进来,到曹操面前,抱拳道:“主公,洛阳正在暗中集结兵力,不知所图!”
“洛阳?”曹操精神一振,旋即双眉拧成了疙瘩,虽然有了消息,但这个消息对他的帮助并不是很大,调兵在洛阳集合,有可能攻打兖州,也有可能攻打宛城!
曹操忽然心中一沉,赶紧问道:“冀州可有消息?”
曹纯摇了摇头:“洛阳的消息还是混在许昌商户中的斥候打探到的,长安的徐晃和陈宫也调回了洛阳!”
“唔!”曹操终于坐不住了,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走动,半晌之后才好像自言自语般言道:“形势紧急,不得不冒险一试了!”
说完话,曹操来至桌案前,提起笔,曹纯急忙过去为他研磨,略作思索,曹操很快便写了寥寥数行字的书信!
曹操将书信叠好,交给曹纯,吩咐道:“派可信之人,将此信设法送到邺城许攸手中,一旦得信,立即报告!”
“是!”曹纯领命,转身安排去了!
曹操背手在屋内站立良久,仰头望向门外的天空,长叹一声:“高顺,这一战,看来是无法避免了!”
高顺在洛阳调兵,除了荆州和兖州方向,再无必要,然而宛城就有皇帝在,高顺自诩匡扶汉室,汉室忠臣,此时万万不会无端攻打宛城,那就只有一个方向兖州!
虎牢关已经被高顺控制,洛阳的兵力集结完毕,立即便能东出虎牢关,威胁兖州,但以高顺用兵,稳妥危险的性格来看,显然不会只有这一路兵马,这也正是曹操最为担心的,所以他不得不冒险联系许攸,只希望许攸还能记得旧情,能给他提供一点有用的情报!
思索了一阵的曹操,从不安中沉静下来,又重新落座,连写了数道命令,向外喊道:“来人!”
“属下在!”一名亲信走进来!
曹操将书信封好,吩咐道:“立刻将此书信送往陈留,交给曹仁将军,不得有误!”
“遵命!”亲领命而去!
曹操思索一阵,又命人向夏侯传令,暂时停止攻打东莱,按兵不动,这里距离河北并不远,快马加鞭,一日便能赶到,鉴于高顺将情报控制的极好,曹操准备用三天时间来等许攸的消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曹操对这种一抹黑的对手,十分不习惯,心中也没底,做不到料敌在先,便不能轻举妄动,洛阳的异常举动,让曹操本就警觉的心更加谨慎起来,所以此时也不着急对付管亥了!
不想这一次还算顺利,第二日夜幕时分,曹纯派去的人便带回了许攸的书信,曹操急忙拆开,一看之下,面色大变,许攸只在信中写了三个字:“事急矣!”
曹操盯着那名送信的士兵:“许攸可还有其他嘱咐?”
那名士兵答道:“许先生只说,冀州调兵,恐有南下之意,吾为新降之人,不知军事!”
曹操捏着那张纸,紧紧捏成了一团,不多时,手心里便冒出了冷汗,高顺如此高度保密,连许攸这样的身份都不知道具体如何部署,但调兵遣将,却很难掩饰,尤其是数万以上的兵马,许攸的那三个字,便说明了事情的严重程度!
“召集所有人前来议事!”曹操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不多时,程昱、夏侯、李典、曹洪等人全都来到府中,见曹操面沉似水,心中有些不解,这几月来连战连胜,始终不见曹操高兴,他们都以为是行军太慢,如今将管亥逼至绝境,为何主公反而更加不悦?
唯有程昱,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数变,目光闪动几下,却并未说话!
在众人的猜测之中,曹操低沉的声音终于响起:“高顺已经暗中调动各路兵马,恐欲渡河南下,诸位有何良策对敌?”
夏侯等人面色大变,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来了,高顺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兵力又在曹操之上,要是全力来攻,实难对付!
程昱上前一步,抱拳道:“高顺兵多,又善于用兵,为今之计,唯有收缩防线,退守兖州!”
“什么?”夏侯大怒:“数千将士丧命杀场,好不容易击退管亥,却要收缩防线,这半年之功,岂非付之东流?”
夏侯此言一出,身后的曹洪等人也是一脸不甘,甚至有人恼恨的目光望向了程昱,他们拼死拼活,才得了这点地盘,程昱一句话,就要再次放弃,到嘴里的肥肉,谁也不愿意吐出来!
投票的兄弟们,辛苦了,有票的各位,别浪费啦,举手之劳,谢谢各位!
第449章 发檄讨曹()
曹操的面色也有不甘,但局势迫在眉睫,他犹记得当年高顺出兵冀州,也是神不知鬼不觉突袭,搞得征讨青州的袁绍来不及回援,到了清河,便失了冀州北部一般之地,这一次,显然高顺也很有可能玩出这一招!
前车之鉴,曹操不得不谨慎,这是他预估的结果之一,还算在意料之中,他有着万一的侥幸,要是高顺顾着洛阳,反应稍微慢上一些,自己便可一句夺取徐州,消灭管亥,吞并了这些青州军,再联合吕布,未尝不能与高顺一战,但显然高顺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曹操沉声道:“徐州非久守之地,留在此处分散兵力不说,一旦高顺从黎阳渡河,截断退路,管亥闻讯,必会出兵,两厢夹击,首尾难顾,况高顺兵力优于吾军,不得不全力以对也!”
夏侯嘴巴张了张,却没有再说出话来,虽然满脸愤然,但也知道曹操所说都是实情,高顺要用兵,曹操全力以赴都十分吃力,更别说还要分兵在徐州了,不甘归不甘,但事实却摆在眼前,他们没有选择!
曹操扫视众人,见大家都低下了头,心中一叹,他自从出兵以来,何曾如此被动过?如今终于遇到了最大的敌人,这个坎,他早就知晓无法躲过,那就只有面对,冲过去,将是一马平川,睥睨中原,冲不过去,也要拼死一搏!
兵贵神速,曹操立即下令大军连夜撤退,命夏侯虚张声势殿后,留李典守卫下邳,程昱和曹洪守卫东郡,曹操连夜前往陈留,一旦开战,整个黄河渡口都有可能出现高顺的兵马,陈留位于中央,可居中调度!
赶到陈留,曹仁已经遵从将领,将曹真调到阳翟驻守,夏侯也于不久前从许昌赶到陈留,许昌交由长子曹昂坐镇,但河北还是毫无动静,曹操心中的不安却更加强烈!
这两日估量高顺的兵力,曹操有一个最坏的估计,冀州和兖州相隔一道黄河,虽然河道宽阔,河水汹涌,但沿岸渡口极多,最主要的白马、延津、官渡、高唐,甚至从牧野,也能出兵,而高顺绝对有实力从这几个方向全线出击,一旦如此,以曹操现在十万左右的兵力,首尾难顾,更重要的是,他的兵粮储备,不足以支撑他如此长距离的来回调兵和长期作战!
曹操做着最坏的打算,也在暗中抽调豫州各处的兵马,甚至连一千多的兵力,也毫不犹豫的抽调到兖州各城,聊作补充,兵粮也都在到处搜集,一斗一石都不容浪费!
虽然在调兵遣将,但连日不见消息,曹操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一般,无的放矢,忧思之下,头风发作,只好卧病在床,让曹仁和夏侯督促三军,日夜勤加训练,严密监视河北动静,同时命于禁前往阳武,可随时支援白马和延津的守军!
日盼夜盼,八月初,忽然一道檄文在各郡传开,夏侯急忙将之拿给曹操,曹操正在床上思索筹粮之策,精神不振,见夏侯拿着一份檄文走进来,面色难看,曹操反而心中踏实了,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曹操拿过檄文,看了一遍,只觉得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之间居然头风痊愈,曹操拍了拍清醒无比的脑袋,从床上一跃而起,忽然哈哈一笑!
夏侯面色铁青:“高顺如此辱骂污蔑主公,为何反而发笑?”
曹操浑然不顾,指着檄文问道:“此檄文何人所作?”
夏侯答道:“听人说,乃是陈琳之笔,末将定活捉此人,献于主公面前!”
曹操却摆摆手:“此文能医头风,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立即召集诸将议事!”
夏侯忿忿而出,曹操的笑容却僵在脸上,短暂的轻松之后,他才要面对真正的压力,高顺已经发出檄文,定会立即用兵,面对高顺这样的高手,一步应对错误,便有可能全盘皆输!
“更衣!”曹操将檄文扔在床上,对堂内的侍女吩咐一声!
八月初,秋高气爽,绿草茵茵,尚未泛黄,漫山遍野还有鲜花绽放,却正是盛极而衰的时候,过了这几日,便会逐渐枯萎,结出果实,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河北邺城,突然发出一道檄文,历数曹操征伐徐州,只因一己之怒,残杀百姓、屠戮生灵,千百里之内,不见人烟,哀鸿遍野,陈琳的文辞很是犀利,也很狠辣的痛批曹操,追古溯今,引经据典,将曹操描述成一个残忍嗜血的好杀之辈,百姓闻之,无不愤慨!
晋阳侯、卫将军高顺顺应民意,决定为民请命,发动人马讨伐曹操,三日时间便发动四路兵马逼近兖州,一时间兖州境内人心惶惶,河北之地,战鼓如雷,铮铮铁骑,迎着飒爽秋风,开进黄河沿岸!
第一路兵马由建武将军张辽统领,陈宫为军师,徐晃、朱灵等将为副,从洛阳出发,据虎牢关睥睨中原,五万兵马气势如虹,虎牢关守将郝昭为先锋大将,占据中牟!
第二路兵马统帅为征虏将军赵云,统领五万兵马从魏郡至牧野,荀攸为军师,甘宁、高览、黄权等为副将,在黄河北岸驻守,也延津隔河相望!
第三路人马虽有三万,却都是精锐,由虎牙将军太史慈率领,徐庶、沮授为军师,黄忠、郭淮、陈到等为副将,兵出高唐,威慑徐州!
最后一路人马则由高顺亲自挂帅,六万马步兵从魏郡至黎阳,浩浩荡荡,旌旗蔽日,军师便是于他形影不离的郭嘉,以及与郭嘉形影不离的庞统,另两人则是法正和许攸,副将有张颌、麴义以及慕容轩!
大军一路南下,沿途百姓夹道相送,他们手里提的馒头和酒食,可都算是高顺为他们挣来的,连续两年不曾上缴赋税,让这些百姓日子很是富足,对高顺的感激之情自然也更重!
兵马到达黎阳,三军驻扎,高顺打马来至黄河沿岸,只见浑浊的河水滚滚东流,呼啸的波涛声摄人心神,一片浊浪卷来,激起千层白色的浪花,潮湿的水汽让人精神一振,高顺端坐大宛马上,披风招展,举目望向河南,影影绰绰有兵马巡视,曹操也已经开始准备了!
“整顿一日,明日渡河!”高顺凝视着涛涛河水,随即下令,他不会向袁绍那样,占据着优势,还和曹操对峙,虽然如今他避免了袁绍当年所犯的错误,但曹操周边也没有了那些不安因素,刘备、张绣、孙策都不存在,没人会对曹操背后偷袭!
大军埋锅造饭,早有斥候开始也已经行动,打探曹操的兵力部署情况,高顺沿着将黄河最主要的几个渡口都派遣兵力,这也是荀等人的意见,全线作战,尽力分散曹操的兵力,战线拉得越长,便对曹操越不利,因为这样,兵粮的消耗会加剧,运送兵粮的那些士兵也要吃粮,沿途还有损耗,这一切都在荀等人的算计之中!
回至中军,各营已经安置完毕,高顺升帐之后,命诸将各司其职,明日渡河,首当其冲便是麴义的先登军,这一点毫无争议,麴义的重步兵战力非同寻常,又不用带马过河,又能冲锋陷阵,就算曹操派兵来阻拦,也难以攻破!
众人散去之后,郭嘉留在帐中,对高顺言道:“大哥,这个许子远虽有些谋略,却贪而无厌,又与曹操暗通书信,为何将他带到军中?”
高顺一声冷笑,许攸前几与兖州的斥候暗中联络,影龙卫早已发现,不过许攸并不知道他的军事部署,高顺并未追查,这一次将他带出来,高顺就是想找个机会除掉这个祸患,却又不能让人以为是高顺不能容人,既然许攸和曹操还通书信,高顺就知道一定能找到机会整治他!
他对郭嘉言道:“此人虽有大才,却无德,无德有才之人,乃是大祸,可惜许攸毕竟是名士,又是新降之人,要是因这点小事惩治他,大家都以为我高顺不能容人,谁还敢轻易投降?”
郭嘉神色一动,很快便猜到了高顺的用意:“大哥的意思是,让许攸自寻死路?”
高顺微微点头:“只要他再和曹操暗中联络,我自有计策除他,听说许攸在邺城的家人,也极不检点,这一次祸福如何,就看许攸他自己的造化了!”
郭嘉轻摇羽扇,半晌才说了一句高顺常说的话:“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袁绍临死之际,让袁尚开城投降,逢纪、邴原、荀谌、辛评、辛毗等人都归顺高顺,武将也有不少,各为其主,高顺并不追究过往,连郭图、淳于琼这样的人高顺都能任用,更何况其他人?
但许攸却依然自恃身份,不仅向高顺提了几个要求,还要了盐铁司的职位,这其中的利益大家都心知肚明,不仅如此,许攸的家人也于他一同贪污,暗中倒卖私盐,这已经超出了高顺的底线,一个本事再好的人,将心思用在这上面,也就是袁绍能庇护他,其他的上司,恐怕都难以容忍!
高顺将许攸带出来,以来是给他机会,让他自己醒悟,二来便是乘机除去这个祸患,最好能借机让其自寻死路!
第450章 先锋之许()
中牟县,是过荥阳以后第一处要害之地,此时正有千军万马驻扎在此,喧嚣尘上,喊声震天,旌旗林立,刀枪森然,整个县城被密密麻麻的兵马驻扎,城外还有数座大营,井然有序的排列着!
前后营互相呼应,粮草屯放在城墙之下,秋风飒爽,人欢马叫,一半的士兵还在训练,除了暂时轮换的,其他的士兵都在巡视,一片肃杀之气,鼓声震颤着大地,一声声喊叫,似乎能够震倒城墙一般!
中军之中,张辽军中而坐,相貌威严,铠甲著身,两道剑眉耸立,陈宫、徐晃等人各在左右,听着外面热火朝天的训练,仿佛能够感觉到士气正在飞速的蹿升!
陈宫略微沉吟,上前一步:“将军,士气可用,正当一举攻下阳翟之时!”
张辽点头,正要传令,忽然哨马告进:“报!曹仁率领一万兵马赶到阳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