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的勇猛显然抵不过典韦的牛力,开始步步后退!
“好!”高顺身边的宋宪等人忍不住大叫起来,方才场中的情形实在太过激烈,大家都为各自的将领鼓劲,此时见典韦占了上风,不仅宋宪,就连一向训练严格的陷阵营统领朱景等人都忍不住叫好!
反观白波军那边却全是不可置信,没想到军中勇猛第一的徐晃居然会不是对方的对手,已经接连退了几步!
“嗬!”只听典韦一声虎吼,几番使劲,愣是将徐晃放倒在地,徐晃虽然气力逐渐不济,但还是将典韦也拉倒了,两人便在地上扭打起来,都想将对方压倒在身下,一时间尘土乱飞,两人发髻散乱,脸上和身上都沾满了尘土,如两个土铸傀儡般在地上翻滚,更无形象和招数可言!
不知道滚了多少圈,两人的背上都有了擦伤,却又被尘土掩盖,典韦终于将徐晃压在了身下,牢牢限制住,这招擒拿手乃是高顺所教,徐晃挣扎了几下便躺着不动!
典韦见徐晃认输,便站起身来,对徐晃伸出一只手,徐晃愣了一下,还是拉着典韦的手站了起来,两人看着对方的模样,几乎都认不出相貌来,突然互相指着仰天大笑起来!
笑罢之后行罢礼,各自捡起兵器便要回阵!
“徐公明,吾乃并州高顺,明日约你一战,切勿失约!”突然高顺的声音在还在沉寂的旷野中响起,刚才双方的举动实在让双方都愣住了,场上一时间静悄悄的,高顺适时地打破了这短暂的沉寂!
徐晃脚步停顿了一下,却未有任何动作,径自回了本阵!
“大人,这人明日还敢再战么?”朱景见徐晃并未答应,在一旁问道!
“他不来,便非徐公明了!”高顺笑笑,徐晃忠勇无比,今日虽然落了下风,但并未堕了士气,高顺以言语相邀,便是怕白波军突然退走,失去了一个大好机会,只要徐晃明日出战,他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归于帐下,否则这将是他来三国的一大败笔!
第21章 弃暗投明()
明日,高顺又带着太史慈和典韦出城,太史慈一日休息,已然无事,典韦就更不用说了,不知道徐晃**两人,是否完全恢复,不过看徐晃的体格,应该也差不多了!
几个鬼头鬼脑的白波哨马在远处巡视了一番便消失了,不一时白波军又出现在眼前,两军对圆,徐晃骑着一匹黑马出现,对于高顺的亲自挑战,徐晃觉得有些突然,白波军却似乎看到了高顺便是太守,高顺的身形不如典韦和太史慈壮大,甚至显得有些修长,怎么看也不是徐晃的对手!
两人打马近前,高顺抱拳说道:“前两日公明与吾二弟、恶来交战,令人惊叹,想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投身于贼乎?”
徐晃没想到高顺不来对战,反而与他说起道理来,想起自己的出身,不由有些惭愧,沉吟半晌,才叹道:“吾固知白波军乃叛逆之兵,奈何杨奉与吾有恩,不忍弃之!”
高顺笑道:“家国事大,岂能以私欲而忘家国乎?公明此举虽为报恩,却为小忠而失大义也!吾知公乃义士,何不弃暗投明,与吾等共成大业?”
徐晃闻言皱眉不语,高顺便看出他也十分纠结,早就对白波叛贼这个身份十分不喜,只是敢于杨奉的恩情才勉强留于军中!
便再劝道:“两日阵前,吾见公之勇,十分敬爱,子义、恶来皆与公有爱慕之心,故不忍以力决死战,今吾阵前相邀,乃是诚心耳!”此时白波军见徐晃并不与高顺对战,反而两人在场中如故人般攀谈起来,疑惑之声逐渐变成了催促之声,高顺抬头看了一眼急躁的白波军,对沉吟不定的徐晃说道:“公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吾虽不敢妄称贤主,却深知公之本事,日夜盼与公共成大事!”
“大人言之有理,奈何奉命出战,若临阵投敌,恐为他人耻笑也!”徐晃半晌才道!
这个暗示的信号让高顺兴奋至极,看来徐晃还是愿意投效的,只是临阵投敌对他的压力不小,便笑道:“吾愿与公明一战,若不胜,公明暂归阵中,再图良机,若侥幸胜之,公明可不许言而无信!”
徐晃吃了一惊,本以为高顺是来规劝的,没想到高顺还真打算与他交手,当下说道:“大人虽于晃有知遇之情,但若交手,却不会退让半分!”
徐晃以为高顺是让他交战之时诈败,好被高顺擒住,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便先向高顺说明!
高顺闻言大笑道:“公明放心便是,比武较量,吾从不掺一点水分!”说罢便将手中的镔铁枪回身扔向远处!
“啊?”白波军见高顺突然扔了兵器,一阵整齐的惊疑声响起!
“吾观公明坐骑乃是孱马,岂能为大将之用?故舍坐骑与公步战!”高顺笑容背后带着一丝狡黠,过去一年多的训练,高顺明白自己的马战功夫还有欠缺,在这个没有马鞍的年代里,只练习过一些粗浅马术的他根本就不是张辽等人的对手,人家能双手舞动兵器,高顺却要一手抓着马缰,一手挥舞又重又长的铁枪,杠杆原理让他的手腕根本用不上力,若用两腿夹住马腹,没一个时辰他便大腿抽筋,小腿发麻,对于马鞍的需求是越来越迫切了,奈何一直没有机会赶制,便只好勉强凑合了!
徐晃见高顺扔掉兵器,又下了战马,对他竟然毫无戒备,不由一阵感动,无论是高顺不愿占坐骑的优势还是对他的信任,都让他对高顺又高看了几分!
见此情景,徐晃怎么好再推辞,便下了战马,将大斧投于远处,站好马步准备赤手空拳与高顺对敌!
“完了,公明上当了!”太史慈看到两人聊了半天居然都舍弃了兵器和坐骑,不由为徐晃叹息了一声!
“子义说得对!”典韦连连点头:“大人的那个太极拳和金刚拳俺都打不过,这个徐晃有好看的了!”
与太史慈等人想法截然相反的当然是白波军了,见高顺居然放弃了自己最大的优势和力大无比的徐晃步战,顿时喝声四起,为徐晃呐喊不已!
见高顺气定神闲的站立,徐晃知道他碍于身份不便先攻,便踏开两步冲着高顺攻了过去,高顺让过徐晃碗口大的拳头,肩膀斜转,将徐晃推开了半步!
徐晃马步极稳,却被高顺一下子带出两步,虽知是他借自己的力量所致,但心中也是凛然,去了轻敌之心,转身与高顺厮打起来!
在太史慈等人果然如此和白波军居然如此的两种眼神中,徐晃奔雷般的攻势都被高顺轻佻摇曳的身姿一一化解,还时不时的反击两招,倒让徐晃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眼看数十合已过,徐晃竟然与高顺对手不过十次,高顺由不停的转动中突然开始了或柔和或刚烈的反击,徐晃见高顺招式十分刁钻,攻敌必救,攻势稍减,不似方才猛烈!
高顺在与越来越多的人交手之后暗恨自己没好好学习太极拳,只懂得卸力,对于太极的攻势却始终一知半解,否则在这些猛男壮汉中岂不是如鱼得水?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的看家本事少林拳法掺杂其中,面对沉浸几千年的拳法,高顺自然占了难以言喻的优势!
技巧和成型的招式弥补了高顺气力不足的劣势,加上太极的以柔克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对手耗死是不成问题的,当然是指比他强的对手,其实细算起来三国中能比高顺厉害的武将似乎也不多!
此时的徐晃正是陷入了这种尴尬境地,连他都不知道自己攻了多少招,只是气息渐渐有些不稳,浑身汗如雨下,反观高顺却还是气定神闲,除了额头上有些汗珠,根本不见疲惫之态,不由心中讶然,他想将对手击倒,却无从下手,想不出手,对手却突然连番攻击,刁钻的死角令他不得不全力招架!
“平沙落雁!”高顺在夺过徐晃的一次全力攻击之后,借力将其步伐带偏,突然一声大喝从侧面冲向正准备站稳身形的徐晃,手脚并用将徐晃掀翻在地!
“啊?”这次的惊讶声却是两边同时发出的,太史慈等人没见过徐晃的这个招数,白波军更是不可置信的看着场中挣扎不起的徐晃,他被擒拿手牵制住,一点力气也使不上!
徐晃被典韦用此法制住过一次,这次倒也未再挣扎,刚想认输,却觉得手臂一松,高顺便俯身将他拉了起来!
“杀!”身后的太史慈吃惊未已,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急忙大喝一声带领兵马冲向还在左顾右盼的白波军!
徐晃两次被俘,白波军士气早衰,此时见官兵冲杀而来,顿时乱成一片,各自相顾逃命,被推倒踏死的也有不少人,在带头的几个首领逃跑后,逐渐落单的白波贼都跪地投降,俘虏了一千余人,被太史慈命人押回城中!
“公明,此番能弃暗投明,某之幸也!”太史慈回军看到与高顺并骑而回的徐晃,十分高兴,便追上来与之打招呼:“从此营中又多一位对手也!”
徐晃回头看了一眼太史慈,急忙行礼道:“原来是子义,能与子义并肩而战,徐晃幸甚!”
两人相视大笑,与随后赶来的典韦打着招呼一同进城!
第22章 群雄割据()
收编了白波俘虏,一连两日都未见到贼军身影,郭嘉料到这股贼军已被杀破胆,应该流窜到他处去了,此时黑山贼的态势也愈加发展猛烈,便建议高顺先回晋阳!
高顺又留两千人马在上党,交代太守张时好生管理城池,命其可就地选拔人才,先行录用,日后再上报于他!
张时临走之时为高顺推荐了一人,让高顺暗爽不已,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杜畿,乃张时同窗,虽然不是很有名,但常玩三国游戏的高顺却知道这个人各项数据都还不错,深得曹操信任,便一口答应张时,令其立即写信相邀,共同治理上党!
张时见高顺对他十分信任,不由心生感激,!
回到晋阳,田丰又给了高顺一个惊喜,河北的审配与田丰有过几面之缘,读了高顺的那首诗之后十分心动,便来并州,被田丰留在府中!
高顺与审配相谈一番,见他果然性格直率,言辞从容,十分正直,便将人才选拔一事交于他负责,再与田丰决议任用之事!
审配见高顺虽然是个连跳三级的暴发户,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飞扬跋扈,反而对他这个一名不文的文人礼遇有加,十分感动,暗自决定不能辜负高顺的提拔之恩!
八月,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传来,何进被十常侍所杀,皇宫大乱,张让劫持少帝出逃。董卓又在北邙保护少帝还宫,朝堂一片混乱,高顺看着这个消息一言不发,他知道丁原的死期马上就要到了,天下即将陷入混乱。
若吕布杀了丁原,并州将士便对他失去了尊敬和信任,从此跟随于自己,虽然目前他兵权在手,但军心却不得不加强巩固!
此时各地推荐的人才都逐渐多起来,高顺的名声也在王烈的渲染之下逐渐传到河北一带,有一些河间人士的名称出现在了审配的表薄上,奈何都是一些普通之人,高顺一连十几天都没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看来高人还在审时度势呢!
张辽也没有仍何消息传来,算算路程应该到了河北了吧,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赵云,此时赵云还未出仕,就看张辽的本事如何了!
徐晃却与太史慈和典韦三人关系更加密切了,每日里切磋武艺,还抽空拉上高顺,对高顺的太极和少林拳法十分喜爱,高顺在指点他们的同时自己也进步不少,无论是马术还是枪法,不过他的枪法已经逐渐被他改变成棍法了,少林弟子向来都是一根棍子扫天下,高顺便扬长避短,反正枪和棍子也差不多,用起来倒也顺手!
最头疼的还是马鞍的问题,并州虽大,却找不到高顺满意的工匠,费了半月的时间,愣是连个马掌都搞不定,更别说马鞍的制作了,只急得高顺抓耳挠腮,难受异常,不禁想起了三国名匠马钧,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呢!
就在高顺对徐晃等人说马鞍和马掌的好处之时,吕布刺杀丁原的消息也传到了并州,除了有心理准备的高顺,其他人都不可置信,吕布居然会为了一匹宝马和黄金而反向倒戈,太史慈和田丰他们还好些,毕竟交往不深!
宋宪等人显然就一时难以接受,虽然丁原于他们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一向敬重的吕布却干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吕布是军中的战神,勇武第一,便理所当然的被认为义气第一,在他们心中,勇和义是连接在一起的,却被自己心中的偶像生生拆散了,便如同信仰遭到了危急!
高顺理解他们的心情,便让太史慈和徐晃加紧训练和教导工作,先从连长抓起,一层一层往下做好思想工作,此时的并州部队除了有官衔的,其他都是按照高顺编制的军衔排列整队,效果还算不错!
众人还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洛阳的加急文书便送到了并州,董卓逼迫汉廷策免司空刘弘,自为司空,并正式下诏任命高顺为并州刺史,并封高顺为平寇将军,命其即日率兵平定并州境内的白波贼!
高顺的任命估计有吕布的一份功劳,毕竟吕布新投董卓,并认其为义父,自然对还在并州的将士怀有羞愧之心,便升迁高顺算是安抚一下,加上郭太领的白波军已经开始攻略河东郡,危及河内,董卓新上任,不能不树立形象,于是并州的兵马便成了唯一可抽调的兵力!
与此同时,董卓又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拜袁绍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又以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高顺知道,群雄割据的时代来临了!
就算没有董卓的诏令,并州兵马也早就整装待发,打算将白波贼一股消灭,而且卫家迎娶蔡琰的日期马上就要到了,高顺正愁兵进河东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呢!
与田丰等人商议再三,大家都同意将俘虏和流民重新编辑入户,并州地广人稀,沿黄河内外土地十分肥沃,先将人口培养起来,高顺的第二步煤炭生意才能逐渐开展!
抽调了一万人马,其中还有训练出来的新兵,这可是个练兵的大好时机。高顺命徐晃在晋阳负责城防和训练新兵,徐晃本是白波军出身,免去了他的尴尬,同时黑山军虽然在河北活动频繁,但沿太行一带有很多人响应,还是要以防万一,相信徐晃对付这些流寇绰绰有余!
兵至上党,又从中抽调五千精兵,此时杜畿已到上党,高顺便命其辅助张时先治理上党,安置流民,白波贼的作乱,让很多人都流离失所,涌进并州,还交给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令其督运粮草!
兵马来至高都,即将进入河内,两郡之间隔着太行山,仅有几个险要关隘可通过,有两万多白波军流窜在此,高顺便命扎好大营,派出哨马打探消息!
“白波贼如今大部分于河东西北处作乱,此处之兵恐是听我等大军来,想要扼守关隘,防止我军进入河内!”郭嘉拿着一张简单的地图,看了看地形,分析道!
“高都之后便是天井关,只要能将此关拿下,便可打通两地联络,直入河内!”高顺点点头,天井关十分险峻,是太行八径之一,依山而建,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白波贼若是躲入隘口,依险而守,急切间难以拿下,如今却弃关而出,乃天赐良机!”太史慈方才在高处观察敌情,走进大帐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