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发明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发明家-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浩然这次都说了些什么?”长孙皇后好奇道,她知道李世民是心智坚定的人,能把他绕迷糊的说辞定然高深莫测,故而好奇心大起。

    长孙皇后一直是李世民的贤内助,李世民很多事都会跟她商量,这次也不例外,于是李世民把刚才的事详细的说了给长孙皇后听。

    “泰儿有如此抱负,我们作为父母的,确实不好阻拦。”听完李世民的陈述,长孙皇后叹了口气,显得有些无奈。

    李世民早就从这个局中跳出来了,见长孙皇后变化如此之快,惊讶的盯着长孙皇后,这王浩然到底在这件事里灌了什么迷魂汤?怎么连长孙皇后只听自己陈述一遍也都被迷惑住了?

    长孙皇后这时才发觉自己态度转变得太快了,心中暗暗吃惊,不过她心思细腻,很快就找到了王浩然在这个局里动了什么手脚,笑道:“二郎,其实这事浩然使用的手法很简单,而我们因为过于防范他了,反而忽略了另外一个人的变化了!”

    “谁?泰儿?”李世民仍不明所以。

    “没错,你不觉得今天泰儿变了吗?若是以往,你觉得泰儿会跟我们说这么多心里话?”

    “你这么一说,朕发现倒还真是这样!也就是说,这次浩然并没有使用什么伎俩了?”

    “不然,他只是把二郎你想说的话说出来,而泰儿则把不敢跟我们说的话跟浩然说,而这些话都一字不少的让二郎你听见了。真正让我们改变初衷的,只是我们对泰儿的疼爱之情”

    “好小子!张口闭口都是替朕劝阻泰儿的话,原来背地里却是在帮泰儿说服朕!”李世民终于想通了,越想越气不过,决定惩戒他一次,于是叫来福安给王浩然带个口谕,责令王浩然下次去蒲州只能徒步去。

    “其实浩然也只是好意而已,若不是他,泰儿怎会对我们敞开心扉说心里话呢?”长孙皇后为王浩然求情道。

    “不行,朕一定要惩治一下他才行,两次在朕面前使伎俩,把我们泰儿越支越远,将来若是再怂恿泰儿出海怎么办?”

    “你说浩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对他没什么好处,而他还是冒着触犯陛下的风险去做?”长孙皇后没再继续为王浩然求情,反正这惩治也不算严重,能让李世民消消火也好。

    “这……”李世民第一次想到更深层面的问题,突然他打了个激灵,惊讶的向长孙皇后求证道:“莫非他和那些朝臣一样主张让泰儿前往封地?”

    “不会吧?他也就才十六岁,能想到这么深吗?”

    “不不不,那小子可不能等闲视之,他十岁时就开始计划将来成立学院的事了,那还有什么是他想不到的?”

    “成立学院?还有这事?”

    李世民跟长孙皇后说了一下自己的猜测,然而长孙皇后并不认同,说道:“或许这只是哪些隐世高人对浩然有所交待而已,若仅仅只是浩然一个人的意思的话,那也太匪夷所思了!”

    李世民点点头,觉得这也有道理,心中暗自庆幸,好在这些人都一心向唐,不然的话,大唐或许就成为如今的吐蕃、突厥一类了!

    这几天李世民派去倭国的考察队都回来了,同行的还有一些倭国的商人。当然,以当前的交通状况,这些商人根本就赚不了什么钱,若不是有倭国的政策扶持,根本就没人愿意来大唐进货。倭国上层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主要是想让倭国百姓都了解一下大唐,给予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憧憬,转移一下视线,从而降低倭国朝廷的压力。

    而这对大唐的商人来说,却是有利可图的,一些实力雄厚的商人结交到倭国商人后,干脆把倭国所需要的货物都运到海东道,也就是之前的新罗,海东道是新罗归降大唐后李世民给取的新名字。当然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以后两岸贸易日益频繁之时,大唐也会逐渐重视起海运来。这群倭国商人的到来,其意义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重大,无论是对倭国还是大唐,都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交流。

    犬上御田锹一接到倭国来的信件,次日便入宫面圣。李世民看着由犬上御田锹呈上来的舒明天皇的书信,是用汉字写的,觉得里面的称谓饶有趣味,称呼李世民为大唐大天皇,而舒明天皇则自称是倭国小天皇,与突厥、吐蕃的伎俩如出一辙。若是以前,李世民会欣然接受,不过如今他变了,从突厥插满大唐旗帜并被分为原东道和原西道后他就变了,比起让小国成为附属国,他更愿意把他们归为大唐的一个道。不过李世民也没对此多说什么,他目前还需要舒明天皇这些人在倭国宣扬大唐国威呢。

    至于借粮一事,李世民之前也是考量过的。从考察队带回来的资料来看,当年徐福确实抵达了倭国,如今倭国多处还保存有年代久远的徐福社(庙)。至于徐福等东渡之人的后裔,有众多族谱可以相互佐证,可以确定福田、福岛、波多、羽田等姓氏就是汉人后裔。虽说倭国有四成百姓是汉人的数据有水份,但经过倭国重新甄别把六成去掉剩下四成后,倭国百姓对这个数据可以说是毫不怀疑的。会怀疑的也只能是那些漏网的作假者,但他们不敢也不会说出来。

    对于这些考察结论,李世民还是很震惊的,看来王浩然的同根之说并非胡编乱造之词,要知道,倭国统计的只是男丁这一系的传承,若是再算上女丁那一系的传承的话,那倭国与汉人沾亲带故的人至少有过半了!

第184章 挑起倭国内乱() 
李世民很大方的借给了倭国几十船粮食,这些说是借,但李世民可没指望倭国能还,以大唐既有的对倭政策来看,将来倭国这个皇室是必须要推翻的,只有大唐扶持上去的上位者才能好好的为大唐服务。而这人选,李世民觉得福田家族就再好不过了,一来,他们是汉人后裔,二来实力雄厚,容易扶持。李世民结合在倭官员送回来的情报,觉得可以挑拨一下福田家族与苏我氏的矛盾了,便在给倭国送粮之时,以福田家族是汉人同胞为由顺便赏赐了福田家族甚多金银财宝。

    犬上御田锹回到住处后才察觉到这赏赐的份量之重,连忙准备再次入宫,不过走到半路便改道了,他想先找王浩然商议一番再说。到了王家后他得知王浩然已经被召进宫了,便匆忙的朝皇宫赶去,到了皇宫门口倒赶上了王浩然。

    “小少爷请留步。”犬上御田锹喊着小跑了过来。

    “原来是犬上使者,犬上使者如此匆忙,可为何事?”王浩然驻足问道。

    “方才陛下在朝会上答应借粮了,而且还赏赐了福田家族许多珍宝!”犬上御田锹心急如焚,便没跟王浩然多绕弯子。

    “原来如此!”刚才王浩然还在纳闷李世民为什么突然召他入宫呢,看来就是为了此事了。王浩然能想到,大唐对福田家族示好,必然会引起苏我氏对福田家族的猜疑,福田家族若是底蕴不够雄厚的话,被苏我氏一锅端都有可能!以此看来,李世民显得有些心急了。但是真会如此吗?李世民可是在战场驰骋多年的统帅,怎么可能如此心急?难道犬上御田锹对倭国的局势有所隐瞒,与唐朝使者在倭国得来的情报有所不同?

    “犬上使者,你可知大唐是怎么来的?”王浩然认定是犬上御田锹有所隐瞒,对犬上御田锹有些不满了,但为了大局,还是得给他提个醒才行。

    “这自然知道,当年隋帝无德,惹得民怨载道、动乱不断,于是大唐的太上皇带领百姓起兵反抗,这才建立了大唐。”

    “没错,那你可知其中是谁的功劳最大?”

    “自然是当今陛下了,当年太上皇都说能有大唐,当今陛下当居首功。”

    “看来你对大唐的事还挺了解的。”王浩然笑了笑又严肃道:“陛下当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兵法、谋略自然有过人之处,既然陛下做此决定,定然是有把握才会这么做。只是,以你之前所说的情况来看,现在动手貌似太着急了,是不是你还有什么事没如实交代?”

    “没有啊!在下所知的全都如实交代了啊!”

    王浩然见犬上御田锹态度诚恳,不像是说谎,那他也就纳闷,猜不透李世民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多思无益,还不如等见了李世民看他怎么说。

    李世民听太监禀报说犬上使者与王浩然同来,本来他是想跟王浩然商议完再召犬上使者过来一同商议的,现在既然一同来了,那一同商议也无不可。

    “陛下,不知召臣弟过来可有何吩咐?”王浩然行礼问道。

    李世民见犬上使者一脸愁容,笑道:“想必犬上使者已经跟你说了吧?你觉得如何?”

    “臣弟对倭国内情并不了解,不敢贸然下定论。”

    “那犬上使者有什么想法?”

    “陛下,恕微臣直言。”犬上御田锹在大唐也是挂有虚职的,故而在李世民面前自称微臣,“苏我氏向来手断狠辣,出手果断,此举怕是会把福田家族推向深渊啊!”

    “福田家族准备了这么多年,总不至于连非常时期的后路都没准备好吧?”

    “这倒还是有的,不过正如陛下所知的,以福田家族如今的实力,若是没有大唐出兵支持,怕是连三成的胜率都没有。”

    “若是再加上毛人部落呢?”李世民饶有蕴味的问道。

    “毛人部落?可是福田家族与那些丛林野人并无交情,况且大和人都不屑于与他们交流,怕是他们不会答应插手大和的事吧?就算他们愿意帮忙,可他们除了蛮力,别的都一无是处,用处也不大。”犬上御田锹打心里的看不起毛人。

    “呵呵……你们打战靠的不就是蛮力吗?”

    “可是就算毛人部落全力支持,福田家族的胜算也不大啊!”犬上御田锹见李世民像是执意要这么做的样子,有些欲哭无泪了。

    “这一点朕当然知道,朕没指望你们靠一己之力就能推翻苏我氏,解救倭国百姓于水火之中。朕只要你们能先据守一方,等到合适的时机,朕自然会派兵支援。”

    “真的?那真的太好了!”犬上御田锹见李世民终于答应出兵,心中的石头可算是放下来了,只要大唐肯出兵,那福田家族就可以说是胜卷在握了,“那陛下要何时出兵?福田家族有需要怎么配合?”

    “到时福田家族得迅速控制住倭国以北的区域,越多越好,但是不能退居到毛人部落的地盘,这是朕答应了毛人部落的。”

    “这点倒好办,在福田家族的计划中也是如此,并在北面已有部署。”犬上御田锹还有一点没说,这有些难以启齿,那就是福田家族这么安排的原因,就是起义后就算战败,福田家族也能退居到毛人的地盘据守一方,不至于无路可退。

    “然后你们得广揽反抗苏我氏的义士,舒明天皇无能,苏我氏残暴,想必会有很多人会前去投奔,你们抵抗得越久,前去投奔的人会越多。”

    “那陛下要何时出兵呢?微臣担心福田家族就算据守一方,怕是也很难坚持太久,可能连几个月都坚持不到!”犬上御田锹最为关心这一点,大唐出不出兵的问题其实就是福田家族能否成功的问题。

    “这你不用担心,朕会提前囤兵于毛人部落,随时可以支援。”李世民并不愿意细说出兵时机,因为其原因由大唐皇帝对外邦使臣说出来有些掉面子。

第185章 特种队受封() 
犬上御田锹见李世民不愿细说,虽仍有疑虑,但也就没敢再多问,反正到时大唐会提前囤兵于毛人部落,到时自己留心打探一下便可知道其中虚实。抛开这个问题,犬上御田锹又想到了一个难题,大唐皇帝赏赐福田家族定然会让苏我氏有所顾忌,使得福田家族处于危险之中,既然反正都要起义的了,又为何不免去这一遭呢?于是问道:“陛下,苏我氏有一支强悍的保卫队,身手不凡,若是到时苏我氏对福田家族果断出手,福田家族怕是无力抵抗,要不让福田家族直接起义占据一方……”

    李世民面露些许不快,他不便作答,干脆就抛给王浩然,问道:“浩然,你觉得呢?”

    “臣弟觉得赏赐一事不可免去。”王浩然知道李世民这是要让自己唱黑脸了。

    “哦?那是为何?”李世民佯装好奇道。

    “福田家族要反抗苏我氏,说到底还只是倭国的内部问题,大唐若是贸然出兵,或许会被倭国百姓误以为是大唐只是想在倭国扶持汉人当天皇呢!可如果是苏我氏迫害在倭汉人在前的话,那大唐便出师有名了。”

    “嗯,言之有理,那就照你说的做吧。”李世民点评道。

    “……”王浩然无言以对,心里嘀咕道:这不是你想让我说的吗?怎么变成是我的主意了?

    “不过,既然苏我氏的保卫队如此棘手,朕也不能置福田家族于险境而不顾。”在犬上御田锹发牢骚之前,李世民便当起好人来,“可是朕的飞骑营不便派至海外,浩然,你看能否把你的特种队借朕一用,派去倭国保护福田家族?”

    犬上御田锹用盼望的眼神望着王浩然,特种队的能力他是见识过的,若有他们保护,福田家族定然能安全逃离苏我氏的掌控之内。

    “陛下有所需,特种队定然随时听候差遣。”王浩然爽快的答应了,说实话,特种队若是一直待在王浩然这,确实有些屈才了,特别是薛仁贵,王浩然也不忍心就此埋没了这么一个战神级别的人物。如今有这么好的立功机会,自然要让特种队好好表现一下。

    “那就好,朕这就把特种队召进宫来安排任务。”李世民说着便让太监去召特种队入宫。

    “陛下,那粮食一事又当如何?”犬上御田锹问道,都要起义了,还给舒明天皇送粮食,太便宜苏我氏了吧?

    “粮食还是要借的。”王浩然再次唱起了黑脸,“粮食若是还没到倭国,就算苏我氏想对福田家族不利,也不会急于动手。陛下可以让在倭大唐使者亲自掌管粮食,直接发放到倭国穷苦百姓手中,而不让苏我氏插手。必要之时,还可以让福田家族掌管发粮事宜。”

    李世民知道王浩然所说的必要之时就是赏赐一事没能挑起苏我氏对福田家族多大顾忌之时,那再由福田家族掌管发粮,定然能够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这与李世民的打算是一样的。

    犬上御田锹没敢多说什么,有求于人,让人当诱饵也只能认命了。

    过了不久,特种队除了有孕在身的常月娥,其余的全都入宫了。

    “浩然,你来跟他们说吧。”李世民说道。

    “是!”王浩然应了一声便对特种队简单明了地说道:“方才陛下给特种队下达了一个任务,就是秘密潜入倭国保护福田家族,直到倭国内阁大臣福田藏村与大唐军队汇合后,你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特种队队员顿时兴奋起来,自从寻道宗被灭了后,他们都没什么机会一展身手了,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还是官家的差事,个个都摩拳擦掌,有些迫不及待了,但唯独曾诚勇在一旁有些犹豫不决。

    “诚勇,你有为难之处?”王浩然问道,他以为曾诚勇有什么苦衷。

    “小少爷,如果我们都走了,那你的安危怎么办?”曾诚勇担忧道。

    “这你放心,我顶多从别的地方调些人手过来。这事对你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能为大唐立功的机会,你可不能错过了!”王浩然对曾诚勇的忠心还是很感动的。

    “那些人我可不放心,对我来说,保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