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大拱了拱手,“多谢。”

    这件事处理完,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也是让武大最揪心的问题。

    此战,武府两百余护院,战死四十七人,重伤者三十五人,其余的也全都人人负伤。

    十名家将,战死四人,两人重伤,四人轻伤。

    这些家将护院,全是为武家而战,也是为武家而死,而伤。

    武大的心情极为沉重,李师师是充唯一一个懂的医术的,正忙的不可开交,为负伤的家将护院包扎。

    金莲挺着大肚子走到武大身旁,望着忙前忙后的李师师,幽幽叹了口气,轻声道:“夫君,奴家是不是挺没用的?除了一直给您添麻烦之外,一点忙都帮不上您……”

    家将与护院的战死让武大极其难过,但他还在脸上尽量挤出一丝笑意,安慰道:“不要胡思乱想,这一路你也没少受委屈,去歇着吧,回府后我请人再配几副安胎药。”

    金莲展眉如初,乖巧退下。

    武大信步走到张良身边,查看了一下他身上的伤,关切道:“没事吧?”

    张良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摇了摇头。

    或许是因为内心的自责,张良在此战中简直就是一幅不要命的打法,疯狂的杀敌,武大明白,他是在为自己赎罪。

    而张平,则在带人整理出战死的兄弟尸首。

    武大心中一恸,悲上心来,沉声道:“仔细点,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弄错。”

    张平沉默着点头,“是。”

    这是武大首次体会到战场的残酷与无情,冷兵器的交战,无论武府一系多么的骁勇善战,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死亡。当然,这些还活着人,势必成为未来武府人马的核心战力。

    这里面有许多人,武大都只是眼熟,并没有太多的直接交集,毕竟,如今的武府人马太多了,武大不可能个个都认识。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为武家而战。

    “做好统计,回家后,厚葬,善待他们的家人。”

    “是。”

    两个时辰后,战场清扫完成。

    童英与众多梁山精英,换了东郭太寻那些人马的甲胄,押着浩浩荡荡的俘虏在前开道,武大率领晁盖等梁山好汉、石宝等方腊部众,以及后来赶来的卢俊义的人马,砍了粗壮的树枝,抬着伤员,以及战死的兄弟,踏上了归途。

    走出三道口,武大回身又望了一眼这个自己将铭记一生的地方,长吸一口气,强行按耐住内心的悲伤,大声呼喊道:

    “兄弟们,回家!!!”

    “回家!!!”

第138章 苍蝇() 
由于人员众多,光生擒的俘虏就有八百多人,即使他们已经被缴械,但依旧不容松懈,再加上武府伤员极多,所以武大等人走的极慢。()

    按照童英的心意,他是想直接调兵,毕竟这些俘虏里的确是有很多山匪,剿匪是百姓和朝廷都喜闻乐见的,此时剿匪完成,调兵也不算逾礼

    但,武大沉吟了许久之后,拒绝了。

    当初与童府的瓜葛,本就是武大在万般无奈之下作出的决定。武大最早穿越而来的时候,被盐铁司封了制盐坊,带到了盐铁司审讯,后来童英马踏中门,从此武大就被打上了童府一系的标签。

    其实武大当初也可以选择请蔡京的儿子“蔡九”出手,只不过那样他就变成了蔡系的人马。武大之所以选择了童家而非蔡家,一来童家掌握的是兵权,拳头的确够硬,二来就是因为武大一直对当兵的军人有天生的亲切感,他总觉得童贯这种军人要比蔡京那种玩弄权术的政客更容易打交道。

    可惜事实证明,武大发现自己错了。

    武大是聪明人,既然童英跟着自己来了三道口,那么武大有理由相信,蔡京的心腹一定在关注着这里的一举一动。而且蔡京此次调用了由东郭太寻掌管的濮阳郡驻军,武大不相信童家会一无所觉,但童家并没有告知武大提前做好准备,而是任由武大率领两百余人就闯进了蔡家的陷阱。

    再者说,武大之所以一直成竹在胸,甚至是有恃无恐,是因为除了卢俊义之外,武大相信附近一定有童家的人马,随着准备救出童英。可是直到最后,童家的人马也没有出现。

    如此一来,这件事就值得推敲了。

    退一万步讲,纵使此次童家并没有与蔡京联手致武大于死地的意思,但童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一定是目的不纯,他们似乎选择了观望,或者说是坐视不理,坐收渔人之利。

    照此推算的话,事情就很明显了。

    武大死了对童家有何好处吗?答案是有!

    自从武大进献了制盐之法,又搞出来锻体之术,童家就一直在时刻关注着武大的下一步动静,阳谷县城的变动,作坊的扩张,四海镖局的开设,三苏后人的私塾,这些都瞒不过童贯。

    童英与武大交好,又在阳谷县城附近驻军,只要武大死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童家可以瞬间接管与武大有关的这一切的一切。

    也正是因为武大洞察到了童贯的这些心思,所以即使此次童英仗义相助,武大还是拒绝了童英要调兵前来的举动。

    还是那句话,私交归私交,如今的童英还不是童家的掌权人,武大必须对童家保持足够的警惕了。如若不然,恐怕随时都有可能在阴沟里翻船。

    归途是美好的,但是由于伤兵很多,心情略有些沉重。

    路过范县的时候,武大派人去县城重金“请”了一些大夫过来,李师师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这些大夫一开始畏畏缩缩的,但武大的确许诺了重金,再者说童英又拿出了自己的令牌,所以这些大夫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尽心为伤员包扎。

    战死的兄弟已经太多,即使在别人眼里武大已经是大胜,但作为武府家主,武大却只认为是惨胜,他绝对不允许,再有护院因为重伤没得到及时救治而殒命。

    在荒郊野岭休憩了**之后,忙碌了一整夜都没合眼的大夫们,捂着袖中沉甸甸的银钱,心满意足的离去了,武大等人再次动身

    即将进入东平府地界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沉闷马蹄声。

    “戒备!”

    武大皱眉,有些不明觉厉。

    蔡府人马已经擒获,难道还有后手?

    不多时,不远处出现大约一百骑。

    他们并未披甲,从他们的穿着上来看,他们更像是府兵之流。

    当先一骑,坐着一位趾高气扬,满脸高傲的俊俏公子哥,脸白的跟大姑娘屁股似地,一看就是从絮衣玉食的官宦子弟。

    如若不是他左脸颊上有一颗标志性的大黑痦子,绝对有当小白脸的潜质。

    那公子哥手拿一把折扇,“唰”的一声打开,坐在马头笑眯眯的说道:“鄙人濮阳郡宋子航,敢问哪位是童英童少爷?”

    武大心中松了口气,看来是友非敌,看向童英,却见童英两手一摊,表示不认识。

    不过,既然人家指名道姓了,童英也只好朗声道:

    “我就是童英,你是哪个?”

    宋子航微怔,似乎有些羞恼,显然没想到童英居然不认识他。

    说来,在濮阳郡的确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他是濮阳郡郡守嫡长子,无意官场,也无心学武,倒是走了偏门,学了一身好步法,轻功了得,号称来无影去无踪。

    这宋大公子极为**,当然,身为郡守之子,他的确有这个资格让许多的俊俏姑娘自动送来门来,你情我愿,谁也不能说闲话。

    可如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这宋大公子有一个癖好,或许是因为送上门来的太过乏味了,他喜欢**,仗着轻功好,半夜三分就潜入人家姑娘房内,扮演那**大盗的角色,完事之后还死不认账,也不娶人家,只是偶尔隔三差五的想起人家姑娘来,再去做那名不正也不顺的勾搭。

    濮阳郡的商贾以及百姓家的闺女都没少受宋大公子祸害,对此是深恶痛绝,可惜又敢怒不敢言,以前有人去过衙门告状,不但没能处置了宋大公子,反而被毒打一顿,下了大狱。

    如此一来,宋大公子就愈发的嚣张了,变本加厉,甚至跋扈到了当着人家相公的面儿,就去干那偷香窃玉的勾搭,名震濮阳。当然,这个“名”,是恶名。

    童英的家将跑到童英身边解释了几句,童英微微皱眉,略一颔首,淡淡说道:“原来宋少爷,不知有何贵干?”

    宋子航嘴角微翘,玩味道:“本少爷听说有一队不知死活的贼人,劫持了蔡太师的公子,故,特意前来相救。未免伤了童少爷,请您让行。”

    此言一出,气氛便陡然变得微妙起来。

    (祝大家周末愉快,今天继续五更~)

第139章 取死之道(一)() 
武大此行,亲自带出来的两百余人当中,大概还有一百人有一战之力,卢俊义带来的两百梁山精英,战力基本完整,再加上他从河北带来的那些绿林好汉,林林总总,能够继续战斗的总人数不会超过四百人。()

    但,这四百人,却押着足足有近千的俘虏,本就捉襟见肘,只不过由于那些俘虏在主将东郭太寻狼狈而逃后毫无反抗的心思,且已经被缴械,才算是相安无事。

    当然,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卢俊义以及梁山好汉和方腊部众,这些人都是武功高强、赫赫有名的陷阵高手,威慑力极高,才导致那些俘虏不敢有反抗的心思。

    而此时,在濮阳郡有着莫大名气的濮阳郡郡守之子宋子航带着一百府兵出现后,那些俘虏便开始蠢蠢欲动了。

    摆在武大面前的局面很麻烦,内有俘虏要作乱,外有宋子航带着一百府兵在作妖,当可谓内忧外患。

    童英也是个暴脾气,两眼微眯,反问道:“我若是不让呢?”

    宋子航似乎早已预料到会被拒绝,一点都不惊讶,不紧不慢的缓缓说道:“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如若真是一不留神伤了童少爷,还请您莫要怪罪。”

    一个郡守之子,敢对童贯的儿子童英如此不放在眼里?除非他是傻子,要么,他就是有所依仗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大腿择粗而抱,宋子航口口声声要救蔡九,连得罪童英都在所不惜,那么就很明显了,他是蔡府一系的。

    双方再无言语,屏息,酝酿接下来的风暴。

    率先发生**乱的,那些被生擒的俘虏。

    武大略一抬手,武府所属,全数抬**。

    冰冷的强**,让俘虏胆寒。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全部都不敢动手。

    几名心思狡诈之徒,对视一眼,同时大喝道:

    “兄弟们,不要怕,他们人少,我们……”

    很可惜,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强**直接射杀了。

    俘虏暂止干戈,宋子航却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准备下令府兵冲锋。

    他要制造**,只要打起来,俘虏们肯定也会冲出来,到时,凭借绝对的人数优势,他就能把武府尽数覆灭。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从来没有睁眼瞧过的武大,做了一件让他绝对意想不到的举动。

    濮阳郡府兵尚未冲锋,武大已经当机立断,淡淡说道:

    “冲锋。”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武松与张良便同时冲了出去,身后,只带了大约五十骑。

    宋子航鼻子都快要气歪了,他带领的这一百府兵,全是濮阳郡的精粹,配备着最好的战马最好的甲胄最好的长刀,个个都是有血腥的好汉子,武府居然只出动了五十骑?

    “冲锋!”

    随着宋子航恶狠狠的一声令下,濮阳郡府兵个个鬼叫着冲了上来,气势汹汹,杀气腾腾。

    而武府,则敲相反,沉默着抽刀,沉默着冲锋,面无表情,除了马蹄声之外,再无其他声响。

    与此同时,那些七星盟、濮州州军以及山匪组成的俘虏,则趁势开始往外冲。

    武府人马毫不留情,两拨强**箭雨后,手起刀落,大片的人头滚滚落地。

    这还不算完,总就看他们不顺眼的那些武艺高强的梁山好汉以及石宝等人,如虎入狼群,一往无前。

    严格来说,这不是交锋,是屠杀。

    手无寸铁的俘虏,想要兴风作浪,在一瞬间就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真正让他们恐惧的是,是武大对张平说的一句话:

    “身为俘虏,竟不知自己的命纸有几分瘪,既然如此,那就把胆敢异动者全部杀掉,正好可以减轻你我兄弟的负担。”

    张平狰狞一笑,答应的很干脆,“是

    !”

    然后,张平冲上前,抽刀就把身前的三名俘虏杀了。

    有一名俘虏死前似乎死不瞑目,看他的表情,他是想说,他并没有想作乱,只是被人挤出来的而已。

    张平很仁慈的帮他合上了眼,淡淡说道:“不好意思,你挡了我的路。”

    炎炎夏日里,一阵寒冰彻骨的冷风吹拂过所有俘虏的心头,噤若寒蝉。

    最让他们绝望的是,宋子航所带领的那一百所谓的精粹府兵,被武松和张良带领五十骑轻而易举的就凿穿了,而且是瞬间凿穿。

    这样的结果,让宋子航绝对都没有预料到的。

    他哪里会懂,武大这次带出来的两百余人本就是武府精英,大战至此,还活着的,还能继续作战的,更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他们本就在军营特训了数月之久,被林冲操练,被武松授武,被丁卯指点,再加上在三道口一役中历经了生死,如今的他们不只是气势不亚于百战之师,实力也已经是登峰造极,绝对不是现下整个北宋任何一支兵马可以相提并论的。

    现在就算是童家西北大军来袭,武府人马也绝不会胆怯,濮阳郡府兵?算个鸟!?很了不起吗!?

    宋子航想吞下武府,救出蔡九,向汴京的蔡太师邀功,武大这一行伤员满营的残兵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他本以为武府是软柿子,没成想却踩到了最硬的硬骨头,崩坏了满嘴大牙。

    一招错,满盘皆输。

    何为取死之道?这就是宋子航的取死之道。

    童英犹豫了片刻,对武大说道:“留他一命吧,这宋子航应该是与京城御史中丞宋老匹夫有点血缘关系,极为麻烦。”

    御史中丞,从三品朝廷大员,这个品阶不算太过恐怖,但却是御史台最高长官,也就是传说当中屁事不干,整天一门心思满嘴喷粪的言官之首。

    但即使如此,武大还是没有丝毫的犹豫,“如果他能在这次交锋中活下来,那我就饶他一命。”

    童英无言以对,有武松和张良在,这宋子航能活下来的几率几乎等于零。

    可现实却让他吃了一惊,那宋子航眼见即将被围困,骑马逃走已经不可能,居然飞身跳马,凭借他那一身好轻功七扭八扭的跑出了包围圈。

    “山不转水转,你们给我等着,我回去就派兵……啊!”

    这就是纨绔子弟的“煞,笔之处”,能跑不赶紧跑,非要撂下几句狠话吓唬人。

    结果,被百步穿杨的花荣随手一箭,穿透了右腿。

    武大看了花荣一眼,竖起了大拇指。

    花荣矜持的淡淡一笑,深藏功与名。

    这副装逼的德行,很明显是跟武大学的!

第140章 取死之道(二)() 
宋子航带来的这一百府兵,在武松带人冲了几个来回,就损伤过半了,剩下的一哄而散。

    武大也没让人去追,这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