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胡子在几个门客的辅佐下,联系了道州两家大的家族,江华蔡家和连州鲁家。先是许以各种利益和权势,然后拉拢做了盟友。商议后首先就是安排了下去,让几家大户书香门第的子弟,分别在道州个州县任职。明显让大家感觉有汤可以喝,不管人家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接受,至少这些人是明显妥协了。
聂胡子也是懂得,把这些人安排在自己手下,去负责管理各县的人口,统计各处的人员数量和资源,报批到兴王府京城去。因为张文宣和洪锋倒台,各个州县的官员全部缺失。虽然何过和谢老虎强势进驻,委派了随军的参谋和文职去暂代知县、县令,最终的委命还是需要兴王府认可的。
何况这些人下去,哪里会很快掌握当地的形势。只有委派当地人参与管理,才是最快让官府运作起来的方法。何过和谢老虎显然是赞成聂胡子这种做法的,而且聂胡子更是做了一项举措,就是号召各处各族的青年从军,从各州县征集青壮年,大约有三千余人踊跃报名,参加了何过领导的岭南大汉军队。
虽然只是道州城目前最大的官,道州城司户。实际上,聂胡子肩负着道州城所有的一切事务。因为张文宣和洪锋被俘,各级的官员要么一同遭殃,要么就是逃跑了。至于州县的官员全部做鸟兽散,道州城的权利中空了。所以,可以说聂胡子从一个地头蛇、盐贩子,突然一夜之间变成了道州城的土皇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有有能力的族人、门客,因为聂胡子的飞黄腾达,一时之间,都成了一州之地有用的人才。
现在看到聂小七的样子,聂胡子眼神里居然多了分得意,但是想到他和谢老虎称兄道弟,更是归元先生的弟子了,心里这份优越感又淡了许多。
“小七啊!听谢大人说起,你留在道州是为了完成先生留下的作业,此后便要赶去永州何将军帐前历练,不知此事是真是假!”聂胡子淡淡的道,眼神却紧紧看向了聂小七。
聂小七看似神态俊逸,心里却实在是万般沸腾。方才回到聂家堡的时候,心里一片忐忑。得到聂三娘的认可,已经是令聂小七无比兴奋。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这种幸福,没有想到的是,聂胡子更是给了自己另外一个重大惊喜。就是不但当着自己的面,销毁了自己家生奴的名契,还把自己约到望江楼的密室里,答应把女儿聂三娘交给自己。
如果没有谢老虎天天的铺垫,称兄道弟的陪练。即使聂小七跟随了归元先生,他也不会相信聂胡子会有这么好相与,自己站在聂胡子面前会这么坦然。毕竟这个时代身份的差异,将会决定一个人的所有命运。
即使此时看来自若,但是聂小七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毕竟从小在聂家长大,聂胡子可是高高在上的主人。此时不但聂胡子对自己和颜悦色的说话,更是明明白白对自己摊牌了所有事。可是从小而来的教育和生活,让聂小七还是有些谨慎。
聂小七看了聂三娘一眼,那里有两双紧张询问的眼神,他不由心中激荡起来,强颜微微一笑点头示意。此时心里想着,你们就放下心吧,我一定会努力的。再看聂胡子身边的聂忠,这个老人也一脸慎重的看着自己,想起他往日的教诲,和斑白的头发,聂小七心里不由一暖。
“老,,,,,,!”他刚刚想叫老爷,想起方才在密室里,聂胡子慎重的和自己说过,自己现在是自由身,而且和谢老虎称兄道弟不说,还是归元先生的弟子,身份已经很是尊贵。如果给面子以后继续叫他堡主,或者共着一个聂姓叫他七叔。
聂小七想想也是,也听谢老虎说过无数次,聂家堡现在看自己的颜色可能更多。聂小七知道如今这已经是事实,便去掉心里的纠结。不由抱拳将微微弯身想行礼的身子挺直,看着聂胡子眼神中也尽是鼓励,和谢老虎天天所言完全吻合。心中再无半分阻碍,正眼道:“小七昨日已经完成了先生所托,当日确实应承过谢大哥,要去何将军帐前历练!因为先生被何将军请去,小七是一定要跟随师傅的,本待明日启程!”
“啊!”
聂三娘和香兰几乎同时惊呼,看聂胡子眼神,连忙止声。
“小七在聂家堡出身,聂家堡就是小七的家,堡主的大恩大德养育小七长大,忠爷爷往日的教诲历历在目。聂家上上下下的亲人,对小七点点滴滴的帮助,小七永远无法忘怀!”他看向聂三娘和香兰一脸紧张,接着道:“聂家永远是小七的家!小七死,是聂家的鬼!”
“呵呵,凭地啰嗦,某家相信小七你的未来!”聂胡子乐呵呵的紧紧握住了聂小七的手,一见聂小七他就发觉天翻地覆的改变,平白多了一身修为,更加坚定了聂胡子的信心。见到聂小七这么说,知道自己选择正确。开心的笑道:“听谢大人说起,先生是给你起了名字的了,以后自当是聂家的未来。本来某家厚颜想着,待你回来聂家,便征得你同意把你写入族谱!”
他看着脸色有些煞白的女儿,不由又朝聂小七说道:“你自幼和三娘,香兰一起长大,三娘也是喜欢刀枪剑棒,聂家以前就不是什么书香门第,没有那么多臭规矩!现在看来也不用给你编进家谱了!以后怎么样某家不知道,现在还没有那么多规矩!”看向脸色又变得通红的女儿,他居然叹了口气,淡淡的说道:“某家得你那结义大哥谢大人荐举,如今做了这道州司户,也算不负聂家列祖列宗成了官家身了。早就熄了那许多雄心,倒是你们年轻,正当拼搏的年龄。只是阵前刀枪无眼,你须得好好保护她们吧!”
静!
一时间,望江楼寂静!
沱水悠悠,天空放晴,碧水蓝天。
“,,,,,,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啦,,,,,,”
听那声色悠扬悦耳,曲韵婉转动听,声音似乎传出老远,远处的人虽然感觉有些断断续续,却也是余味不尽。尤其是有那些稍懂词曲的人,听着这歌曲词调,只感觉古曲风韵十足的旋律,竟然令人格外沉醉!
尤其让稍微懂得的人惊讶的是,这种曲调似乎是宫商曲隔调过来一般,和以往流传的曲风韵味格外不同。而且那种豪迈和张扬的词义之间,以及从未听过的曲调风格,更是令人热血沸腾起来。
尤其这个歌者一腔真情,喉间中气十足。远着闻其声,犹如近在眼前;近者闻其声,却也不会震耳欲聋,当真是奇妙至极。
只见他一边击桌打碗敲罐,叮咚嘀噹韵感动人,配合着唱声,让人听了忍不住都起身观望。
那人一袭麻色布衣,一头长发随意束在身后,看去不过三十来岁年纪,一双眼睛却似乎充满了沧桑,眼神却更是有着几分无忌。虽然只是平平常常坐在那里,但是身形挺直傲立,让人感觉仰望而不止。而且他身前桌上没有太多东西,只有一个酒碗几坛米酒。
这里原是永州城临江入口,平时集聚诸多画舫,画舫有沽酒闲烧下酒菜,提供给大家游江观景。因为此处的江水直接联通城内,稍小的船只都可以进城里十分方便。因为方便也使得大家更为重视画舫和这个地方,所以此地逐渐发展成了有名消闲的去处。
这里的每个画舫大小不一,不外乎就是几个客人在上逍遥,点几个小菜,喝两壶小酒,找几个朋友谈天论地、吟诗作对。只要是家人生活稍微宽裕的人家,那肯定是都来过这里消遣,唐人的豪放和盛情即使在五代,也是盛久不衰。也因着这些画舫的存在,便使得很多人有了职业。平时因为画舫太多,这些画舫相距的距离便也是很近。
这边有一个中号画舫上,只可以摆上三四张桌,此时也有两个文人坐在那里对饮。听了这个布衣汉子的吟唱,不由拍桌叫好,口中直呼痛快,不知道是说这歌词好,还是唱得舒畅。便起身端了碗中的米酒,一饮而尽遥敬那人。
而那人也不以为意,对着两人哈哈大笑,放肆的样子却不会令人感觉失礼。虽然一身布衣,反而让人感觉气质高雅。
此时歌罢,只见这个歌者布衣汉子长身而起,却见他长身玉立,身形挺拔,果然好一个潇洒人物,不羁形骸的样子令人生羡。
却只见他右手把了身旁的酒坛,再次拍开那泥封的塞子,一股稻米酒香传来,赞叹果然是好酒。却见他就把酒坛举了起来,离着不过尺余距离,酒水便自成一线直接倒入了他口里。酒水纷飞四溅,酒香飘出老远,看去让人感觉说不出的洒脱自在。
一时间诸人目瞪口呆,只看得心旷神怡,只感觉酒仙镝世一般。从来没有见过人这么喝酒的,也不知道这人来自何处,大家都心生敬仰之色。
“好!好一曲任平生!”
一旁似乎又有人鼓掌叫好,这人也未在意,仍然自顾喝着手里的酒水。一旁人却忍不住闻声看了过去,只见在不远处一艘小画舫上,一个小酒娘正在给一个汉子斟酒,这条小画舫正慢慢摇了过来。
这人盘腿坐在船头,居然也看去身材伟岸,比一般人高出不少,而且须发贲张虎目有神。他却端着一个酒杯慢饮,一动不动的看着布衣汉子。
“任平生!这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也对!笑傲江湖任平生,游戏人生渡来世!”布衣汉子似醉微醉,口中轻轻的低吟道,目光看了眼这边的虎目汉子,见对方含笑看着自己,不由拱拱手道:“兄台雅兴不浅,当是世间难得知音人物,不知如何称呼!”
“某家蜀中秦庄!”这个虎目汉子淡淡的说道,见布衣汉子眼神清澈,居然微微一笑放下酒杯,拱手道:“某家有事前来永州不过月余,终日无事后便在这潇水头放饮自流,品味着昔日柳公的情怀和意境。也自见过不少人物,无非都是些世间浊物,没有想到今日运气,倒能遇到兄台此等洒脱人物,当真是三生有幸!不知能否得兄台上船一聚!”
“多谢!”这个布衣汉子淡淡回应,再次看了看这个虎目汉子。居然没有推辞,待得画舫稍近,轻轻的脚下一点,人便已经到得了虎目汉子船上,看得虎目汉子双眼一亮。
布衣汉子不以为意,难得带着笑意和虎目汉子拱手相让。
两人对身在画舫桌前坐定,一个十来岁的小厮上前,他一直托着一个木盘,盘里有一小坛酒和杯具。看布衣汉子坐定后,给布衣汉子也摆上了一个杯子。
这个杯子居然是用一种木头雕刻而成,看外形不过小儿拳头般大小,高也不过两寸,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道。整个木杯颜色仿若阴木,外壁居然是天然而成的树皮,古拙而异形,倒是好看。
布衣汉子目露异色,看到虎目汉子面前的酒,居然在木杯里看去是血红色的,而且一股浓浓的异味扑鼻而来,虽然夹杂着酒气,却是从未见过的一种酒。
第六十九章 何逍遥()
“这便是千年古椒藤杯,当今世上仅仅有四个,某家有幸得到其中这两个!可以说乃是莫大福分。这千年古椒藤,原是产自蜀中巴山无人地区,乃是巴人信奉的几大神物之一,更是温和渐补之神物呢。当年有一高人因为不世奇缘,在巴地意外得到一节千年古椒藤,本来用此神物欲做一件大事,后来事成居然剩下一些,感此神物不能浪费,思及其中功效仅仅做了四个椒藤杯。”看着布衣汉子看着桌几上的酒杯,似乎有疑问,虎目汉子秦庄娓娓道来,看着小厮给布衣汉子小心斟了一小半杯酒。
果然,小厮所斟出来的酒,就宛如虎目汉子秦庄杯里的酒,一模一样的血红色,粘稠却不似血液般浓厚,腥红泛着一股腥味,却也不会凝固,悠悠的散发着一股药酒的味道。
“某家武夷何逍遥!在江湖上没有什么名声,却也见识过不少前辈高人的风采,常自羡慕不已!不久前,偶在他人处得到这阙妙词好曲,今日有感而出,不想居然得以结识秦兄!”布衣汉子拱拱手,静静的看着古椒藤杯里的酒,看着秦庄含笑的眼睛,说道:“有幸得识名满巴川的鬼判秦庄,更是见到世间罕见古椒藤杯,不胜荣幸!”
“如此客套!”秦庄眼睛微眯默认了何逍遥的猜测,见何逍遥脸无异色,不由轻轻端起酒,仍旧小饮了一口,声音却是亲切了许多,淡淡说道:“同在江湖,难得知己一二人!管他有名无名,皆是虚幻而已。想必何兄也不是世俗之人,何须计较于此。某家手中这酒颇有来头,乃是千年黑蛟血,百年仙鹿血和着百年金四十八节,以及十味名贵药材,用蟠桃和着阴阳泉酿成的药酒,某家如今也仅剩此一壶!”他看着小厮手中端着的酒坛,眼神似乎有些怀念。
他眉宇间似乎有了些惆怅!不过顷刻间马上消失,看着何逍遥端杯到鼻前闻了闻,一脸慎重的深呼吸,然后就唇轻轻沾了一口,似乎在慢慢品味。不由笑道:“不瞒何兄说,听闻此酒便知,绝对是不能多饮!普通人不说喝,就是闻闻也是大益的。但是,它确实乃是修行精进之物!万金难求!某家数年前在滇西因为一件事情,受了重伤,本来很难幸免,后来幸得一位高人指点,获得此良方!不但压制了伤势,而且对身体修行也大有补益!”
何逍遥只感觉药酒入口,喉间便有一股灼热暖流一般,缓缓的顺着喉间身体而下,到得肠胃间便自动的散开,融入到四肢百骸间,顿时间身体浑身暖和,感觉气力无穷一般。何逍遥心中暗喜,稍一运功行气,果然受益无穷。
虽然只是沾唇少许,何逍遥感觉如果饮下这杯,只怕对身体修行的好处,不亚于一年的苦修。虽然和这秦庄是素昧平生,不由对他也多了几分好感。虽然唇齿之间腥味阵阵,何逍遥也不以为意,朝秦庄道:“多谢秦兄厚意!果然是世间难得之物!”
要知道鬼判秦庄,在江湖上原也是大大有名,他乃是地狱门这代有名的判官,专掌地狱门门中刑罚。而地狱门的上代判官,就是如今的门主追命阎罗秦缺,秦缺以前就是人称生死判。有人盛传,鬼判秦庄是地狱门太上长老九子鬼母的徒弟,但是没有人证实过。
“何兄何须客气,不是你这般豪**物,某家也难得一顾!实不相瞒,某家此次来永州办事,实为寻找一物!此物对某家来说极为重要!”秦庄静静的看着酒杯,眉头居然依旧皱着,喃喃的说道:“这酒名为九阳还魂,对于身受了寒冰或者阴狠劲气所重伤的人,实有起死回生之效,可惜当天这其中一味药出了意外!”
“哦!”何逍遥一愣,要知道秦庄所说的这每一味药,都是万金难求之物。至于那千年黑蛟血、百年仙鹿血,何逍遥是听都没有听过说,更不知道那金四十八节是什么东西了。看着秦庄的脸色道:“难道秦兄伤势还未恢复不成!”
“自然是没有痊愈,而且有了暗疾!只因当天为了酿这九阳还魂酒,独差一味金四十八节,某家得一位高人指点,千里迢迢来到这永州城寻找,终于让某家找到了一条!”他脸上丝毫没有喜色,反而似乎有些失落。
“这金四十八节是何物!”何逍遥虽然也算见多识广,居然从来没有听过,更不知道秦庄口中所说的,金四十八节是什么东西!
秦庄一时没有回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