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梦-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妓底攀裁础

    看着那结实健硕的男人,身形却越来越令人感觉到压力,但是看着这令人熟悉的身影,她忽然有着一些出神。皇帝对她很疼爱,这点她是知道的。但是对于皇帝关心的国家大事,却从来不允许她们过问,这点父亲也早有交代。所以刘继兴有什么正事的时候,她是从来不会参与的。

    这个时候看到刘继兴笔直的站在那里,借着宫灯可以看到他神色平静,却静静的听着杨炯在说着,显然是朝廷的事情才对。

    潘金莲虽然是听不到声音,但是看到皇帝的神色,自然也明白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偏头看到姐姐有些惶然的神色,心里微微的叹了口气:“姐姐,你毋须担心!虽然陛下没有说什么,但是如若你时时在他面前提及碧童,只怕反倒不是好事!”

    这点其实潘玉莲也知道,她自己的身份不能公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桂王刘璇兴。因为按照常理看来,人家都知道桂王是皇帝的兄弟,而她潘玉莲可是先帝的夫人。如果按照文人的说法,这可是宫内**的事情。

    虽然先帝刘晟本人就没有少干这种事情,尽收了自己兄弟叔侄的家眷。但是作为当事人来说,真的遇到这种事情之后,只怕尴尬和不安还是居多了。想到妹妹说的话有理,潘玉莲也逐渐的冷静了下来。看到妹妹站在那里盈盈而立,她便也缓缓起身而来。

    因为不说当今皇帝的想法,单是先帝继位之后十余年,便完全的屠尽了自己的十余个兄弟,这事想必天下人都会有所诟病的,也是先帝生平最大的污点。但是出于身居高位的帝王来说,这确实是一种保持皇位最好的方法。

    作为先帝的长子,当今皇帝年少时的恶名,在宫里也算是人人皆知的。所以想到这里的时候,潘玉莲忽然感觉到自己浑身发冷。

    “金儿,听说那个帮陛下的小道长,穿上女装了?”潘玉莲走到妹妹身边的时候,隐隐看到那边的刘继兴,忽然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

    “是的,那日伺候玉妃的宫女出来兰湖,便说起那小道长换上女装好看!听说玉妃住在上面快一年了,陛下没有怎么去过。倒是对这小道长百依百顺的,什么东西都送过去一份呢!”潘金莲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然后低声附耳说道:“据传玉妃也曾荐枕,不过陛下在那里待了不到两刻钟便走了!所以现在马家的人都惶惶的呢!”

    听到妹妹这么说,潘玉莲居然感觉到有些脸红。因为潘金莲所说的玉妃,便是先帝刘晟宠爱的玉夫人马敏!和自己一样,虽然刘继兴登基以后没有给马敏晋封,但是宫里的人还是会把先帝的夫人,称为娘娘或者某妃以示尊敬。

    “陛下不是不喜欢那么丰满的么?”忍住心里的不安,想到马敏的样子,潘玉莲还是好奇。她不像妹妹那般到处乱窜,自然不知道许多典故。

    “陛下还是喜欢大胸啊!”潘金莲忽然笑嘻嘻的瞟了姐姐那对丰乳一眼,又看了自己胸口一眼,然后低声说道:“听说玉妃瘦了快二十斤呐!有人说她是想念先皇,有人说是马家那姑娘不被陛下喜欢,她自己想取悦陛下!”

    “这话可不能乱说!”潘玉莲啐了妹妹一口,想到这里可是皇宫,想到皇帝杀人如麻,她还是紧张的看着外面。刘继兴虽然没有偏过头来,但是离着也不过几十米而已:“你往日在陛下跟前多,可不能任着性子乱说,不然会给父亲大人和潘家招来大祸的!”

    “金儿理会得!”想到皇帝对自己的宠爱,还有私底下的戏言,看着姐姐的潘金莲,忽然感觉到自己有些庆幸。

    显然姐姐是不够了解皇帝的,因为皇帝虽然任性,但是其实却思路清晰,事事恩怨分明。这点潘金莲经常随刘继兴出宫,也经常得到刘继兴恩宠的她,自然最有发言权。不过他的手段果决,所以在宫里人看来有些畏惧。不过为了安慰姐姐,她还是好言安慰着。

    “那你说,陛下对这小道士有意思?”潘玉莲忽然惊讶的说道。

    “那是个小道姑!”潘金莲强调说道:“而且她据说和显德园里那位人物有些关系,显德园那位见到她都有些不一样呐!”这点潘金莲是比较好奇的,因为那人搬去兰湖小岛上去住之后,皇帝刘继兴可是有时间就去看望的。而显德园里的夏轻候常人见不到,却都对这个小道士恭敬,潘金莲自然是好奇的。

    “这倒是听人说起过的,据说她是和陛下从罗浮山一起回来的,还和那个老神仙有些渊源。不过她以前一直道装打扮,没有人想到她居然是个小道姑!”想到这里的时候,潘玉莲都好奇的笑了起来。

    不过看到那边刘继兴似乎和杨炯说的差不多,她忽然又想到了什么:“有时间倒是可以认识一下的!”

    潘金莲却沉吟着未语,因为她知道那个小道姑可不是普通人。

    这边刘继兴听到杨炯汇报了中原近两日的情形,更听了蜀中的情报和楚地的变化。杨炯亲自把密党的情报原件呈上,刘继兴过目之后销毁。便亲自安排跟进中原的事态,以及加强对蜀中权利的集中,和对楚地水军发展的急迫。

    然后杨炯又提到了伍彦柔去到桂州,以及桂王攻打青狮潭的事情。这点刘继兴倒是有些感慨,因为原先的历史刘鋹是会收拾刘璇兴的,如今看来历史也没有多少转变。

    因为刘继兴看在潘玉莲的面子上,是想把刘璇兴远放,然后让他做个太平王爷。但是远离了京城之后的刘璇兴,似乎很快便有些独立了,并且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把他身边带去的人都调离,没有想到他居然胆敢独自行动,看来自己还真是低估了这个少年。

    回头看了宫殿里的灯光一眼,想到潘家姐妹刚刚的承欢,刘继兴心里有些感触。因为她们和后世的御姐太像,所以自己难免有些私心,如今看来国事和家事还是要有割舍的。

    杨炯似乎看出刘继兴的纠结,这个时候才报上蜀中诸人的行踪,以及诸国使节刺探蜀中情报的事情。

    刘继兴听到几乎尽歼诸人,还俘虏了几个之后,便沉吟着说道:“可令思虎深挖挖这些人的资料和企图,然后今日朝会的时候,朕在宣布一些事情!”

    似乎听出刘继兴的意思,杨炯也没有多言,拱手闪身便又再次退出。因为刘继兴交代的中原和蜀中还有楚地的事情,每一件都是事关重大的。作为情报机构的老大来说,这任何一件都是刻不容缓的。

    岭南的交通虽然已经有所改善,也有另外的途径传递信息。但是最快的速度,也差不多要一天才能传递出进兴王府。所以作为杨炯来说,自然会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和转发。因为这任何一项重要情报密令,至少都是用不同途径发一份,以防其中某个环节出错,引发不必要的遗憾和缺失。

    要说这种方式还是刘继兴建议的,后来杨炯亲自改善,由密党和战候府分别去执行的。

    看到宫内窗楹上的两个身影,刘继兴大步的走了回来!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变数中的正常() 
沉思是一贯的优雅!

    不语是最好的注释!

    杨淮静静的坐在大堂里,桌前只有一张薄薄的蝉翼般的纸条,却写满了字迹。

    他脸色平静,眼神却似乎充满了思索!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学会了独立思考。作为一个带队征战的将领,他擅长的是冲锋陷阵的厮杀,而不是玩弄于权谋之间的动作。

    但是如今有一个小小的难题,忽然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作为蜀中中心的益州分坛,因为顺利控制了锦官城的皇宫之后,准备称为蜀中平均教的总坛。

    本来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忽然通过密党的情报机构,传来了渝州一份情报,催促他马上去益州总坛,参加平均教参拜教主的大会!

    作为平均教此前在蜀中最高的决策人之一,杨淮发起过两次密党党员的高级会议,也发起过平均教护法以上人员决策的会议。

    但是都是党员和护法来渝州参加,最终的决策促使了蜀中的大捷,也使得杨淮的名声在蜀中各分坛里大扬!

    而这次意外收到益州来的情报,说是一直没有出现的平均教教主,突然便在锦官城出现了。而且召集平均教所有的分坛坛主级以上的同志,都去总坛开会商议大计!

    杨淮倒不是质疑这事情的真实性,因为最初入蜀的时候,皇帝刘继兴便安排了平均教的教主!因为这是最高机密,所以当时知道的人,仅限于安排的各分坛坛主。

    而其中杨淮便是一个,因为他一向自诩为天子门生,这是入蜀的同志都知道的事情!

    如果真是平均教教主,那可是皇帝身边的女人之一,一个叫做阴丽华的女子!因为负责这人安全的,便是自己的堂兄弟杨济。当时一同从楚西入蜀,没有想到后来出了故障,只有杨济带人来到蜀中,那个叫阴丽华的却失踪了!

    虽然后来情报证明是这个女人在鬼母手里,但是入蜀的时间却变得遥遥无期。所以杨淮和在蜀中的分坛坛主议会,几次决定了蜀中事态的发展!

    虽然不是杨淮想揽权,实在是不想辜负皇帝刘继兴的嘱托。这些入蜀的时间以来,杨淮可以说是诸事亲力亲为,只是如今蜀中的大局变化莫定,他自然不敢轻易随便行动。

    虽然蜀中重要的官员和皇家眷属都被掌控,但是各地的节度使还没有彻底掌握。如果稍有疏忽的话,极有可能引起这些节度使的自立,或者迅速的投向周国,所以杨淮还是有着一定的顾忌。

    金史其恭谨的站在一旁,虽然没有目不斜视,但是看到杨淮沉默不语,却也不敢有半句出声。

    杨淮还是那个杨淮,不过因为从占据渝州以来,杨淮已经算是积威日盛。

    当初杨淮最终带进蜀的四十七人,除去三人重伤本能再战,另外五人先后在各州中战亡,剩下的三十九人个个身经百战,如今几乎人人独当一面。

    这是杨淮的骄傲,也是东关军院培养出来的学子,真正在战场发挥各自威力的时候!

    因为占据蜀国皇宫以来,完全控制了蜀国皇帝孟昶和朝中的大臣!迅速得到兴王府旨令的杨淮诸人,都经过平均教的甄别,然后以蜀国皇帝孟昶的名义发布指令,所以把这三十九人分封各州而去。

    这些人个个都学得八面玲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所长,很快人人得以重任各州军务位置。这可能是刘继兴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越发显得东关军院在岭南的重要性!

    虽然这些人分发至蜀中诸州,去任军务相关的指挥,或者都指挥的高职。但是以平均教和密党今时在蜀中的资讯,杨淮当真如同如臂使指一般,随时可以调动这些人发挥作用。

    如今虽然没有公开的把诸州势力,列为岭南占据的地盘,但是其实已经尽在岭南朝廷的掌握。当然,杨淮是这样认为,而有人却认为这是杨淮的功劳,认为这一切都是杨淮的势力!

    所以以杨淮今日的风光来说,当真是蜀中一个隐形的霸主也不为过。

    但是如今风光无限的杨淮,却看着一纸旨令却沉吟,倒是令人有些费解。

    “史其,你如何看?”杨淮忽然出声,瞬间打破了这里的安静。不过他的声音居然有些沙哑,显然是熬夜所致,在这大堂里显得有些突兀。

    “按说如若是上头的旨令,咱们是必须要执行的。何况如今渝州政务有彭全清彭刺史,军务有萧璂萧司马,西路又有韦翼人将军为指挥,其实使尊如今倒像是无事之人了!”金史其跟随杨淮入蜀,一直便是杨淮的护卫,这番一分析出来恰如其分,好像感觉到一切都是如此。

    沉吟着看了金史其一眼,对于自己这个蜀籍的近卫,杨淮还算是比较了解的。

    不但武力超群,而且忠心过人,尤其是极有谋略的。如果放出外任的话,肯定早就已经有所成就。不过就是因为自己知道他心思活络,所以杨淮才不敢随意放他走。因为这种人有人约束,将是极好的下属,如果没有了约束,将会是脱缰野马一样无法估量!

    听到他的这番话,杨淮心里不由更加清晰了起来。显然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走到一条胡同里去了。虽然显得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是如果用在协作伙伴之间,这却是一件会导致分崩离析的诱因!

    想到皇帝刘继兴当初任命自己,为空头职衔的时候,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多想。因为一个蜀中都知兵马使,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信任!

    自己随后便率人入蜀,当真有着一些义无反顾的信心。谁都不知道会有今天的成就,或者是变化成今天这种格局!

    但是临行时皇帝曾经私下嘱咐,对自己所率领的人,有过一些点评。因为这些人都是出自于东关军院,可以说是皇帝的门生,其中就包括了这个聪明的金史其。

    如今自己暗地里是密党在蜀中的党魁,明面上是朝廷委派在蜀中的都知兵马使,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还是平均教的左护法。

    因为自己最早占据渝州,对成都的兵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算来是成为夺下成都城最关键的主力。所以身边的人都认为,在蜀中建立根据地,自己的功劳最大,应该得到入蜀最大的功绩。

    当然从金史其的话里,就可以听出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如果真的是自己获得这样的成就,杨淮肯定会有些开心和得意。毕竟在这个时代获取这样的功绩,说出去都是会值得自豪的!

    跟随自己入蜀的几十个兄弟,应该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如今可以说对自己唯命是从。但是他们已经忘了自己进蜀的初心。想到这里的时候,杨淮居然有些涔涔汗下。

    因为他却是知道,自己的每一步成功,都和密党提供的情报离不开!因为有了这些情报,他才能够快人一步,成为这场游戏里最大的赢家!

    所以杨淮一直很清醒!看着面前的情报之所以沉思,却是在思考着这总坛的事情会不会是一个局!

    毕竟平均教在蜀中地盘上崛起,作为地主的地狱门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就是到了今天,平均教都还没有受到来自于地狱门的施压,这显然是很不正常的!

    在听说了地狱门在江湖上的地位之后,杨淮隐隐感觉到,平均教将要遭受一次莫大的危机。至于这件事会发生在什么时候,那就只有考密党的情报来提醒了!

    “教主一直没有现身过,这番益州忽然传来教主亲临锦官城,使尊不感觉到有些怪异吗?”金史其认为自己揣测是对的,看到杨淮沉吟不语,便更感觉到自己的揣测。

    再说这个时代里,一方军阀成为一方诸侯的例子太多。像金史其这种人,难免一时陷入误区而不自知。再说来到蜀中和杨淮出生入死,那份感情自然更加深厚。只听他接着说道:“那曲去病不过是因为占据了皇宫,得到了卫戍指挥使的名头,如今倒敢对使尊发号施令,属下倒是认为,他们会不会别有用心?”

    难得的是杨淮露出了一丝微笑,看着一脸正容的金史其,看到他眼里倒是一片赤诚,于是接着说:“史其所虑不无道理,不过忘了另外一件事情!”

    因为这里没有外人,看到金史其露着不解的神情,杨淮便静静的说道:“曲去病身为交州王家出身的人才,对上头的忠心自然毋庸置疑。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位钟师承,乃是朝中尚书左丞钟允章钟大人的公子,此子乃是陛下最器重的少年才俊,曲去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