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梦-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帝杀上三次都不够了。三个人看着殿里的情形,自然更加是不会出声。一副毕恭毕敬受教的神态,脸上却不透露半丝的心思来。

    郭荣自然看出来大家的心思各异,如果不是为了硬撑场面,他早就懒得和这些人纠缠。但是隐藏在暗中的敌人,显然还没有露出自己的尾巴,所以他不得不露出微微的笑意,看着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外面还没有传来柴林的消息,对于这个出身柴家的亲信,郭荣虽然有着足够的信任,但是看着张永德的神态,他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王妃娘娘言重了!说道沙门这件事情,其实朕并不是针对相国寺!但是这次朕亲自下令派出禁军,朕也不隐瞒娘娘,却是朕得到了可靠的消息,说这相国寺清字辈的僧众里,有诸多人和乱政的贼人有所牵连。”郭荣缓缓的扫了一下诸人,神色里却是有些严肃。

    看到大家都没有接话的意思,郭荣知道这些人心里已经明白了,于是也没有再拿捏隐瞒的意思。不过在扫过众人的时候,连张永德的脸上都没有停留,最后又看向了魏王妃说到:“此前京城里有各种谣言,朕为了平息这种不安,让老百姓也感觉到安心,所以想缉捕那些造事的僧众,为何好好的修行不做,非要去招是生非!莫非都是一群野狐禅?”

    “百姓家长里短肯定是日日不断,陛下北征拓疆这等大事,他们哪里会懂得?至于说相国寺僧众和贼人牵连这等事情,臣妾更不敢妄自揣测。不过因为感怀于沙门渡厄,历来大开方便之门有好生之德,故而臣妾只愿陛下能够念及修行渡人不易。查明一切事由之后,奉请那些僧众依旧回寺如何?”

    魏王妃语音袅袅,慢慢道来却也不令人反感,而且她看来倒也有几分慈眉善目,令人不忍拒绝她语中所言。

    “三位爱卿,魏王妃娘娘一片善心,所言之事也原是实情。今日召唤三位爱卿进宫来,实乃朕明白如今满朝文武,三位爱卿是真正有才,可托付之人也!”郭荣也是一阵淡然,看着魏仁浦三个人,却是一片拳拳赞赏之意。

第三百四十八章 预感() 
“李郎中昔事先朝,当真称得上勤劳王事。自朕以来暨登上相,佐佑朕躬。如今当可称疾,因忧国而有加。其志避权而知足,烦变调而斯久,释难重以为宜矣!”郭荣提到了魏仁浦三个人,忽然话锋一转,却提到了礼部郎中李谷。

    这些人不知道郭荣的用意,忽然听到皇帝开口直接称赞三个人,一时间都有些紧张了起来。因为魏仁浦三个人不是在东京城只待了一天两天,而是伴随着周国建国以来,就在朝中用事的。

    常言说的好,反常即妖。听到皇帝这话,虽然听不出有反话的意思,却也有些令人深思。于是对着皇帝慢慢说着,三个人暂时不敢开口回应。尤其本来称赞着三个人,忽然又转到了李谷头上,自然更令人感觉到云里雾里。

    毕竟这位郎中大人及冠之后便中进士,属于朝中难得的人才。先后在后晋、后汉、乃至本朝为官。但是所任职的不是监察御史、太常丞,就是如今的吏部。世人都知道他为人厚重刚毅,且十分的善谈。

    当世人称王朴能荐士,而李谷能知人!

    三个人虽然听到皇帝的称赞自己,甚至是一副担当大事的情形,但是想到他提到的这个李谷却没有进宫来,王朴也没有现身。而皇帝却当着魏王妃和张永德的面这么说,于是有人心里不由便有些忐忑。

    就是一旁的张永德,那也算是一个官场的老油条。

    即使他已经做到了位极人臣,但是毕竟也算是从基层起来的领导,对于上位者驾驭手下这一套,他还是懂得一些的。看到郭荣突然提到这一茬,而偏偏李谷这人又没有叫过来,心里自然也有些惊讶。

    张永德比这些人更明白,因为李谷此人,不管是在庙堂,或者随侍皇帝于帷幄之中,皇帝对他的宠信。要说朝廷的事情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很多都必须要有他的参与才行。以及如今朝廷对他的依赖,都是一般大臣无法替代的。

    当然,这个李谷还有一样事情,最为群臣津津乐道。

    那便是他和南唐的韩熙载友善,有人传说他当初和韩熙载乃是同窗。不管这事的真假,但是东京城里一直盛传一桩美谈。

    那就是据说当初韩熙载在正阳和李谷分手时,曾经有一番豪情壮语。那时因为如今的唐国还是杨吴,他便说如果吴国用我做宰相,我必将长驱以定中原。而当时李谷笑言道:中原如果以我为相的话,我取吴国当如探囊取物!

    这事不但群臣都知道,就是太祖和如今的皇帝都知道。

    因为皇帝采用李谷为相,更是征询了他的谋略,三征南唐夺取了淮南之地。虽然说李谷胆小不适合征战,但是谋略却是指导了三次南征,所以可以说得上是取了吴国之地。而且确实皇帝也是把范质、李谷、王溥列为了宰臣。倒是远在南方的韩熙载,到如今依旧郁郁不得志。

    但是,今天皇帝召集大臣到宫里来,居然没有把李谷叫上,却叫来了两个枢密使,这显然有些不对劲!

    有人说李谷如今身体不好,许多事情都不用亲自过问,但是遇到朝廷里的大事,好像是从来没有差过他的。而这次的举动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说皇帝有了别的打算?

    虽然显德四年,作为枢密使的魏仁浦加检校太傅,更是封了开国公。但是在这个节度使各自为政的时代,皇帝能够控制多少节度使,枢密使是否能够指使节度使?

    范质因为和皇帝南征寿州回来,也被封爵食邑,更被列为枢密副使之一,尤其牵头制定了朝廷的《刑统》。今年皇帝北征的时候,范质虽然因病留在京师,却被皇帝赐予了百万钱来治病。可见皇帝对范质的尊重,以及对这些重臣的重视。更显示出了皇帝对枢密的重视,以及对兵权的渴望。

    至于今日来的另外一个人王溥,这是最早起于枢密直学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更是加官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后来做到礼部尚书的重臣。当然,这个王溥比较有名的事情,便是当初皇帝打算征讨蜀国的时候,曾经向王溥问过找谁做领兵统帅这件事。

    后来王溥给皇帝推荐了皇城使神武大将军向拱,果然顺利的夺得了秦、凤两州。皇帝曾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王溥敬酒说道:替我选择统帅,成就边疆功业的人就是王爱卿!

    不过在显德四年的时候,王溥遭遇了父丧。但是守丧没有三年,就被朝廷再次重新启用。当时王溥十分倔强,曾经四次上表请求守丧满期。在这里皇帝和宰相范质一起唱了一出戏,那就是皇帝看表之后大怒,范质则上奏请求。最后王溥惧怕连累家族,只有入朝谢罪继续任职。

    从初夏到现在,王溥也是参知枢密院事,和范质、魏仁浦一起成为周国枢密三大重臣之一。

    如今皇帝北征失败,虽然还没有下诏天下,但是这次北伐连收三关三州,共计有十七县,对于周国来说,实在是一次大捷。其中宁州、莫州、瀛洲那是北上的关键,自此幽州以近在咫尺。益津关、瓦桥关更是落入契丹凡二十二年,这当得是中原几十年来的大事。

    这种大喜事,却因为很多遇疾而返,自然引来诸多的猜测。

    可能看到没有人回应自己,郭荣却没有生气的意思,而是看向张永德:“妹婿原也年轻有为,虽然久未统帅亲军,却也是朕一直感怀于先帝恩德,生怕皇脉留下的骨血有所闪失。每每思及当初惨死的皇弟皇妹,朕心里便不由悲痛难安!”

    看到皇帝居然眼眶发湿,这些人连忙齐呼陛下保重。虽然不知道皇帝是不是作势,但是提到太祖和自己家眷被诛之事,郭荣心里难过是显而易见的。

    “陛下保重!”张永德上前一步,他其实还不老,比皇帝郭荣还小着好几岁。不过因为显德三年被提升为殿前都点检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八岁年纪,所以可以说是朝中难得的高官重臣。虽然在去年尾北伐返回后,就被闲置了殿前的职务,却在刚刚而立之年的时候,便坐到了朝中检校太尉的位置。

    朝廷谁不明白,这是因为到处宣扬的谣言所致。虽然这谣言的真实性无人去考证,但是皇帝没有亲口说话,谁也不会去查探,何况这事就是查探的话,也已经没有了实际的意义。

    “陛下行事自有深意,如今朝中人才济济,微臣不过是兴起于太祖皇帝而已。如今承陛下不弃依旧高官厚禄,微臣心中常自惶恐不安!”看到皇帝似乎有些悲痛不已,张永德不但要安慰着皇帝,还要感激着朝廷和皇帝对自己的恩典。这种场面上的应付,却也是一种无奈和无聊。

    看到这君臣相得的场面,一干人自然不便插嘴。但是想到皇帝叫人过来,肯定是有事情的,偏偏看到皇帝还在悲痛,大家只有面面相觑。不过因为这范质和魏王私交挺好,所以也是拜访过魏王妃的。这个时候看到魏王妃站在那里没吱声,不由朝她看了过去。

    魏王妃似乎瞬间便明白了意思,不过她没有神色的波动,而是也盈盈施礼道:“陛下保重龙体!”

    可能魏王妃的安慰,使得郭荣想到不能失礼,居然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硬生生的忍住了要夺眶而出的泪珠。偏过头去好像收住了自己的失态,然后在片刻之后看向了一旁的符涤青:“县主,今日已经是月初什么时候了?”

    “六月初八,陛下!”

    符涤青的声音在这殿内十分清醒,也格外干脆的回答着郭荣的话。

    “初八!已经是初八了呀!”似乎在喃喃自语一般,不过随即郭荣偏头看向了王溥:“王爱卿,你着手拟旨如何?”

    “请陛下示下!”听到皇帝终于说到了重点,王溥如释重负的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领命。

    !!!

    “将军,你在想什么?”

    看着姬鸿长怔怔的站在窗前出神,董杰看着窗外的雨似乎小了很多,不过天色也暗了下来,忍不住出声询问。

    刚刚有探子来报,相国寺那边遭受禁军的攻击,据说是死伤无数。

    虽然这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皇帝真正下令,却还是把事情变得残酷了起来。当然这些人也不是省油的灯,知道这个事实的时候,看到的却是背后的一些东西。

    因为禁军封锁了所有的路,所以普通人不能接近,但是后来从禁军押走的人来看,其中倒有几个清字辈的和尚,也有几个辈分较高的律师。这瞬间使得东京城哗然,即使下着大雨,也无法阻止这件事情的传播。

    禁军彻底的摧毁了相国寺,也摧毁了新章宗几十年的威望,更宣告了朝廷对佛教的压制。虽然不能公开说是灭佛,至少在北方乃至中原地区说起来,这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老大预感的事情真的要发生了!咱们要立刻行动起来,你马上召集东京城里一百零八位党员,务必号召起来,随时听候命令。”姬鸿长神色严肃,静静的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和已经变得阴暗的天色:“明天东京城有大事要发生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符家荣耀() 
“将军!既然东京城有大事,咱们是要浑水摸鱼,还是搅浑一池水就好?”

    一向擅长思考的董杰,能够被姬鸿长从聊城府亲自调过来,肯定不单单是看着董杰出身地方官场!光是东京城里就发展了所谓的一百零八个密党党员,这每个党员自身的力量,还有身边可以发展的力量,都是不容忽略的。

    董杰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脱颖而出,不但因为组织的调派,作为党员之间的服从。作为白狼寨有数的狼头之一,董杰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眼光,也有着足够的忠诚度,所以姬鸿长想把他培养成独当一面的人物!不但呈报兴王府,而且得到了顶头上司师吾的认可。

    密党之所以在短时间里崛起,一个是因为有着刘继兴犀利的眼光,自然还有后世那个最大党成功的经验。组织里的党员由有眼光的党员带领,然后发展各行各业里的人才,不断的充实强大组织的力量。

    刘继兴从来不容许党员的滥竽充数,宁愿只有几个人的组织,也绝对不容许有一个人的不忠,而导致整个队伍的瘫痪。刘继兴自然知道人心向背不可能人人如是,但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把每个党员精确到基本上万无一失的情况。

    像姬鸿长这种出身密探的人才,加上刘继兴合理的组织配套,在加上师吾的合理布置,杨炯的全力配合,自然使得密党飞速的在中原发展了起来。然后以党员之间相互牵制监督的形势,迅速的扩大这密党的成员和影响力。

    不但姬鸿长没有想到,中原东京城可以发展出这么多的党员,就是远在岭南的刘继兴都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举动,可以使得对东京城的动静基本上了如指掌。

    一百零八个党员,其实就是一百零八股力量!

    虽然这些力量有大有小,但是合在一起的话,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记得皇帝刘继兴和自己说过,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好像一根筷子无法吃饭一样。当然,一把筷子也无法塞进嘴里,只有挑一对合适的,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这种动静结合的形势,也是密党成功在中原发展的优势。只有极好的隐藏自己,才是发展的最好优势。

    白狼寨如今有雪狼为首的狼头负责,姬鸿长已经毋须过多的注意。而东京城本来就已经有了董杰过来牵首,如今姬鸿长自己更是亲自过来负责,自然有了更多的空间。

    “咱们首先作出万全的应策,先搅浑东京城这池水。然后静观其变的时候浑水摸鱼!”对于董杰的领悟力,姬鸿长还是很满意,所以马上准确的转达了上面的行动计划。虽然岭南并没有约束姬鸿长的行动,但是在大的方向上,还是给姬鸿长做出了指导。

    想到刘继兴对自己的指示,虽然不能人人告知,但是身边跟着的这些人虽然各有所长,还是需要正确的引导。虽然掌握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姬鸿长明白自己还没有达到目中无人的境界。自己尊敬的鬼手师吾,都亲自出山襄助皇帝,这使得姬鸿长对刘继兴更具信心。

    何况听说皇帝刘继兴身后有着道尊的影子,想到那个天下仰慕的白衣俊朗身影,不用提及道尊这种神仙一流,光是那个俊逸潇洒的身影,天下何处去不得?

    因为自己跟随的鬼手,在那个身影之下,虽然还不至于低头,但是至少排名就还在后面。要想真正成为天下景仰的宗师,那个身影是必须要迈过的人物。

    《江湖名人奇艺榜》,至少有四个人是支持刘继兴的,如果说出去的话,不说天下轰动,至少整个中原是不敢异动的。姬鸿长就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对刘继兴不仅仅是行动上的支持,而是发自内心的遵循。

    作为刘继兴放权中原的代表,按说虽然有着种种困难,但是自己都已经一一克服。这次郭荣北伐,姬鸿长领导的白狼寨浑水摸鱼,最后顺利拿下聊城府。

    别人都感觉到是白狼寨的厉害,是他白狼王无可匹敌。可是姬鸿长却在心里明白,如果没有来自海上势力的牵制,只怕自己早就被包抄了,还别说可以在中原立足了!

    就是凭借着这种优势,白狼寨稳稳的扎根聊城府周围,更是占据了周国的重心大清湖作为根据地。虽然说占据还有些过,但是至少形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