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甘当当初收留了萧九郎,听口音似乎萧九郎就是境内的人氏,所以也没有太在意萧九郎的出身。而萧九郎自己却知道自己肩负着任务,那便是搜集饶州雄石寨附近的各种信息和资料。所以对鄱阳湖这边也极是留意,自然便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自从跟随石甘当做了牙兵,除了一起跟随去过饶州公差几趟之外,却没有机会来到鄱阳湖附近。此时看到鄱阳湖的雄姿,心中也不由豁然开朗了起来。
这次自己因为冯碧唯这个意外,离开了雄石寨前往金陵城,虽然不知道会对自己的任务产生什么变数,但是萧九郎心里纠结了半天之后,还是给石甘当留信一封之后,选择了跟随冯碧唯走。
虽然自己当初有誓言在身,要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那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
而且自己的组织有着严格的制度,不知道自己这种行为算不算反叛,如果自己失联的话,组织肯定会寻找自己的下落。但是对于这种千载难逢的机遇,萧九郎又怎么样去回绝,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自己这一生最感激的自然便是组织,所以自己才会义无反顾的接受任务。回想自己那还在组织保护下生活的家人,萧九郎忽然心里有些迷茫了起来,不知道自己昨天的选择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当然不管结局如何,到了下一站的话,自己肯定马上要去联系组织。自己不是反叛了组织,而是身不由己的跟随冯碧唯。不管组织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只要自己还在唐国,只要自己如果待在金陵城,自己便主动申请换一个战场,哪怕是就此身死金陵城,或者接受组织严厉的责问,希望组织不要误解自己,不要对自己家人下手。
萧九郎相信自己的组织,因为组织虽然严密和残酷,但是组织的建立就是为了普通百姓的福祉。尤其想到自己虽然身不由己,居然被逍遥派的太上长老收为弟子,此去肯定接触的人会大不相同,想必对组织派遣自己来唐国的作用只会更大,萧九郎心中的激动显然有些无法平静。
如若不是自己接受过组织严格的训练,想必普通人的话早已经要兴奋的跳了起来。
不说冯碧唯那神出鬼没的手段,就是神仙只怕也不过如此。逍遥派这神仙一流的名声,那是许多人一辈子求也求不来的。何况这个冯碧唯还是逍遥派太上长老,真正除了掌门人最高权威的所在。如果换种说法,在门派之内的话,掌门人都是要听她的呢!
萧九郎激动自然不必说,和苏侯坐在一起不到一会儿,和苏侯的亲近感拉近了许多。喝了几口酒之后,脑海里胆子更壮了几分。不一会儿,便又看到他从包袱里摸出来另外一只葫芦。这葫芦下半截也不过两个拳头大小,上半截也就一个拳头大小,却是有种暗黄的油光色彩,显然是用了不少年月了。
他扒开了葫芦口的塞子,一股浓浓的酒香飘过,弄得萧九郎这种爱酒的人,忍不住都不由流口水了。
苏侯显然看到了萧九郎的神态,却是微微一笑偷偷让萧九郎再试一口,说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船舱二楼,那里是冯碧唯和耿仙笙住的房间。
萧九郎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哪里敢向苏侯张口问询,但是毕竟少年心性,心里免不了嘀咕苏侯。没有想到眼前一花,便闻到了一股香味,却是苏侯把一个酒葫芦送到了萧九郎面前。
萧九郎迟疑了一下,但是看到苏侯示意自己拿住,还是伸手接了过来。萧九郎也不是个固执古板的,既然已经喝了几口,感觉也不差这个酒葫芦的酒了。马上便笑着感谢苏侯,忍不住便饮了两口。
没有想到这酒一入喉,一股火酌一般的感觉顺喉而下。吓得萧九郎浑身一滞,差点就呛住了。还没有来得及说话,便感觉胃里有一团火一般,在浑身四肢百骸便散开了。
苏侯却摇头示意萧九郎不必紧张,自己从包袱里掏出一个大鸡腿来,张口便津津有味的吃起来。看着萧九郎面红耳赤的渐渐缓和了下来,便又掏出一个鸡腿递给了萧九郎。
萧九郎忍不住问苏侯这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的烈性,苏侯却摇头微笑不语。萧九郎没有办法,但是想着师傅和掌门也在,苏侯绝对不会害自己,便强笑着对苏侯说谢谢。
苏侯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挥手示意萧九郎不必多礼。萧九郎渐渐感觉浑身暖洋洋的舒服,知道这酒有些名堂。不由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岔开话题试探着问苏侯平时喜欢吃什么。
苏侯倒是楞了一下,但是看着萧九郎一脸真诚的样子,看了一眼周围的人之后,便低声说道:“要说喜欢吃什么,倒是难以回答了,不过只要是对某口味的,自然难免要饱吃一顿的!”
萧九郎正想回答,谁料耳边便又传来苏侯的传音,说船上也还有江湖上的人士,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来由,让萧九郎在话里不要叫自己师叔,更不要提门中的事情,只要叫自己苏先生就好。
萧九郎也是接触过高人的,不由环顾四周打量在船舱上闲坐的这些人,尤其看苏侯也会传音入耳,心中自然又惊又喜,脸上却是一脸震惊的喜色,连忙应允的点头示意。
这个苏侯看萧九郎毕竟对自己胃口,自然低声和他滔滔不绝的聊了起来,他不时说些好吃的由头,看萧九郎没有吃过几样,脸上居然有些得意之色。萧九郎却是不知道,苏侯虽然是个修真的高手,本来安全可以辟谷不食,但是平生这点爱好却难以回避,心中不由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萧九郎误打误撞的一下问到了苏侯爱好之一,苏侯自然便飞沫四溅的和萧九郎侃了起来。萧九郎本来还担心这个师叔不理自己,如今看到他的神态亲和,心里便放心了许多。听到他说的神采飞扬,就是平时自己吃过的一些美味,便也装作了不知道,任他给自己讲解一番才罢!
这一番下来,两个人倒更是熟络亲善了许多。
船行驶了约莫近两个时辰,萧九郎早已经没有饮酒了,因为苏侯就着那木凳靠着船舷在那里半寐。身旁那些滔滔不绝的人也逐渐似乎累了,有些人是回仓去休息了,有些人就坐在船舱板上休息,萧九郎感觉他们也和自己一样,为了省钱没有定舱休息。
萧九郎也扶着船舷,一个人静静的看着湖面,那里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来。船速平稳快速的朝长江驶去,虽然还看不到长江的影子,却是很令人期待。
忽然,一艘轻舟进入了萧九郎的视线,先是有些好奇这茫茫湖面何时冒出来一艘轻舟,继而便看到那艘轻舟正快速的朝商货船驶来。萧九郎看了一下旁边,显然也有别人看到了这艘轻舟,便有人多嘴和一旁负责的船夫说起来。
那个商行的管事马云,早已经去休息了。船舱上只有掌舵的一个船夫在掌控,他看到那艘行驶极快的轻舟,眉头居然皱了起来。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那艘轻舟居然已经近了。
轻舟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摇橹的青年,一个坐在轻舟船板上的老者。萧九郎看向这个老者,不由微微一愣。因为这个老者白发白须,一身花白的布衣,面容清癯古雅。
那个摇橹的青年把轻舟摇在了商货船的左前侧,便扬声说道:“船上是否有金陵殷家的人在,昆仑仙翁前来拜访!”这个青年说话中气十足,即使在这茫茫湖面上,听来犹如在人耳边炸响,想必也不是个普通人。
萧九郎微微一愣,不由看向身旁的师叔苏侯,耳边却想起苏侯的声音:“不必在意,不是找咱们的,船上还有别人!”萧九郎便不敢异动,却看到船舱板上的人都站了起来,就是船舱里都有人走了出来看。
本来想张口问苏侯,但是随即便看到那个马云走了出来,便止声看到他走到了船边,拱手向小舟上的人施礼。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洞妙法 大道三千()
作为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十三郎对家中的亲人极为挂念。但是因为身在异乡工作,心中的这种思念更为浓烈。晚上小酌一杯,因为空腹居然半醉。醒来已是凌晨,心中有些茫然。从最初下笔到如今过去,其实已经四个年头,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虽然心中框架早成,然每日码字下笔,心中纠结更甚。虽然不为钱财,但是这种对自己下笔的认可,却还没有尝到应有的欣喜。十三郎自知才疏学浅,唯有不断努力,才对得起自己这些年断断续续的不断坚持!借佳节之际,祝所有爱书之人合家团圆、身体安康!
!!!
!!!
自唐以来,世间多有传奇!
先有隋唐英雄谱,铸就了隋末唐初风云天下的各位传奇!后有女帝奇英传,续写了初唐激昂的岁月!伴随着玄宗盛唐的到来,中原成了游侠剑客的天下!中唐德宗以后,藩镇风起各有奇士归附!以致唐末以来天下,江湖儿女都以游侠剑客为奇!
江湖!
世间百姓不知有江湖,只知世间有传奇!于是长久以来附会传说,把这些游历天下的剑侠豪客,编织成各种各样的神话传奇。耳闻口传之下,这些剑侠豪客的生活经历,便成了人们眼中的梦想。他们游历于天下的经历,成了肆意于江湖!
江湖!
禅家大宗石头希迁,在楚地湖南衡山南岳弘法,引天下信徒前往朝拜皈依。他乃是六祖慧能座下高弟,乃是禅家南宗主要传承者。
马祖道一在洪州钟陵开元寺弘法,他乃是六祖慧能大师座下怀让大师的弟子,最初也在南岳修法,后来成为了江西洪州宗的开创者。
楚地湖南和赣地江西,当时在唐朝都属于落后地区,佛家禅宗的流行,正好填补了这两个地区的文化空白。当时的人们因为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的学问,不断的往返于赣地江西和楚地湖南,于是渐渐的有了江湖一词!
当然,也有人把走江湖一词,说成源于道场在赣地江西的马祖道一,还有他的弟子百丈怀海。以及南岳怀让和石头希迁的本道场,都在楚地湖南的原因。
唐末乃至五代初年,禅家的五宗七派逐渐形成,禅家的行者和俗家的信徒,寻师参访来往于各大禅师门下,于是大家把这种不断游历的方式称为走江湖。
自此天下有了走江湖一词!
人说:一入江湖深似海!
萧九郎看到马云的架势,想起自己当日接受的训练,便知道他是个江湖上的老手。不过也不奇怪,作为道广商行的管事,不断的行走于江湖之间。平时接触的人物,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都有,想必应对这些江湖上的异人,自有他的一套。
看看身边的师叔还是半寐,好像轻舟上那个青年的自报家门,他没有听到一样。二楼舱房里的师傅冯碧唯和掌门耿仙笙,也没有出来也没有反应,萧九郎便知道这是自己学习的好机会,就和这些舱板上看热闹的人一般,站在一旁没有吱声。
“某家乃是道广商行外门管事马云,如今是金陵城萧家的下人,在饶州采买了诸般货物,正返回金陵城去回事!不知道前面是哪位江湖前辈降临,不知道找某等有何贵干!”马云抱拳对着轻舟施礼,他在船舱休息却没有睡觉,听到动静便出来了。
他一眼看到轻舟上的两个人便吃了一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那小舟上稳如泰山,好像就是吸附在那轻舟上一般,煞为怪异和令人吃惊。而那青年袖子高挽,可见肌肉结实虬张,倒可以理解为孔武有力。但是这个老者显然不是个普通人,不由语气诚恳的先见礼。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面人。他常年在外奔波,虽然不是江湖上的人物,却也时常有打交道。刚刚在船舱里隐隐听到,说这个老者是什么昆仑仙翁。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人,想必是江湖上的高人。
马云自然不信在鄱阳湖上有劫匪,何况劫匪也不可能是一老一少的搭档。自己身边虽然没有游侠剑客,但是商行里还是配了两个护卫陪同,三两个普通人还是可以轻易对付,于是大胆的和轻舟上的人交涉起来。
他身边站着的两个护卫,萧九郎一眼都可以看出来是练家子,而且一个站在马云身旁,一个站开一点看着一旁的动静,显然平时没有少应对这种场面。
萧九郎暗暗点头,道广商行做大四海,不是没有它的道理,仅仅看这些普通的外事,便知道它肯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式。想到这里的因由,萧九郎不由又打量船舱上的诸人,一眼看过去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这边马云可是知道江湖上有不少游侠剑客,即使萧家家大业大,在金陵又有几分面子,但是和江湖上这些人说起来,却是没有丝毫的优势,所以看着小舟上的两个人,首先还是毕恭毕敬。
那个严姓的小司户似乎有些紧张,不时和身边两个差人低语,眼神不时盯向湖面上轻舟。萧九郎虽然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显然是在担心什么。
倒是令萧九郎稀奇的是,那个一家四口人的组合似乎比较紧张,那对年轻的夫妻正抱着那个小女孩,紧张的看着那个拄拐的老太太。一家人站在那里,紧紧的看着轻舟上的人,那个老太太眉头紧皱,眼神恨恨的看着他们。
这艘商货船上的人,大部分的应该都不认识,萧九郎听马云提过这些人都是顺路去金陵城的。至于这些人都是什么来头,想必马云也不会一一前去过问,最多是自己当面看过就算了。
就好像萧九郎刚刚赶马车上来,马云虽然站在一旁看了,但是看到是两个女眷,马上便回避了眼光去一旁。此时想来,船上什么人都有也在意料之中。萧九郎记起师叔苏侯刚刚说的话,难道说的江湖上的人物,就是这一家老小不成?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这一家人身边多了两个人。一个蓝色布衣的汉子,站在左侧老太太身旁。一个白衣弱冠少年,腰间挂着一柄七星宝剑,就站在那个美妇身边。
这个蓝色布衣汉子和白衣少年神色自若,萧九郎上船之后才见到他们上来。一直没有和这一家子在一起,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和这一家子是一起的。此刻蓝衣汉子却站在了那老太太身边,白衣少年也把剑站在美妇身边,显然便是护卫着这一家子。
显然,这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了,萧九郎心中隐约有些激动了起来。自己刚刚拜的师傅不露面,身边这个师叔不知道身手如何,看他们不以为意的神态,萧九郎心中安定了不少。
毕竟自己这次得到的奇缘,就是因为出手帮助了师傅,显然有个极为厉害的对头想和师傅作对,不然师傅怎么会把掌门和师叔都找来这里?萧九郎不傻反而很快想明白,不过看自己这边几个人都没有紧张的意思,更是乐得看一场好戏。
“金陵殷家自负名门,怎么此刻要做缩头乌龟吗!”轻舟上那个青年语气挪揄,居然抱臂看着船上,对马云的回话似乎根本就不理会一般。
马云脸上的神色闪过一丝尴尬,不过马上便不动声色。他在金陵城也有很多年,虽然知道金陵城有不少姓殷的人氏,却没有听过殷姓是什么名门大族,不由有些怀疑的回头看向船上诸人。
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数还秉承唐时风气,就是那三个书生摸样的人,腰间都挂着佩剑,也不知道这些人里究竟谁是江湖人。只有像萧九郎这种人物,虽然从士卒的装饰换了便服,那也是换了一身普通的短装常服,扎着普通的布头巾,看去倒是不文不武的样子。
不过马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