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 第5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凌晨2时许,稍作休整的“维京”营接到了会同友军对雷霍沃特外围阿拉伯军队实施反包围的战斗指令。迈尔毫不迟疑地指派第1、第2装甲战斗连以及第3装甲突击连依次进击——两个装甲战斗连使用的是“凯尔特骑士”h型战车——它们使用爱尔兰造的66倍径75毫米战车炮和增强版的双人炮塔,可加装遥控机枪和双联装反坦克火箭,而从最初的a型到h型,爱尔兰军方已基本将这款中型战车的潜力挖掘殆尽;装甲突击连装备的是声名赫赫的“爱尔兰豹”,其战斗重量为34吨,装备一门克虏伯制造的60倍径88毫米线膛炮,威力稍弱于“爱尔兰虎”使用的105毫米线膛炮,但对付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战车已是绰绰有余,采用轮廓扁平的半圆形铸造炮塔和倾斜式的车体装甲,防弹性能非常优越,加之搭载两台500马力的12缸水冷柴油机,最大时速可达50公里,堪称是中型战车中的佼佼者。

    对以骑步兵为主的阿拉伯军队而言,无论是“凯尔特骑士”h型,还是更具现代化元素的“爱尔兰豹”,都是牛刀于鸡一般的存在。饶是如此,迈尔没有丝毫的懈怠,毕竟“维京”营负责穿插包抄的这一侧是阿拉伯人围城进攻的重点方向,聚集了上万骑兵、步兵以及炮兵部队,“维京”营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阿拉伯王国政府军的装备水平和战术素养固然低劣,但兵士们可不是穿军装的羔羊,尤其是被冠以“近卫”称号的部队,有在逆境中爆发出惊人能量的潜力,他可不希望宝贵的战车尤其是“爱尔兰豹”被粗鄙的阿拉伯士兵毁坏。有鉴于此,他和他的装甲指挥车始终冲在第一线,他用他敏锐的战场洞察力和判断力,指挥部队以简单直接的方式碾碎敌军的所有抵抗,并妥善将包围圈逐渐向雷霍沃特另一端延伸……

    呼应从特拉维夫赶来的援军部队,固守雷霍沃特的犹太武装也向阿拉伯人发动反击了,部署在城区的战斗人员迅速前出至依托环城公路构筑的外围阵地,原本据守外围阵地的部队则在机枪和迫击炮的支援下越过公路,推进到他们预先设置的各处前哨阵地,然后向阿拉伯军队猛烈开火。

    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一贯以骁勇自称的阿拉伯军队终究没能逃脱崩溃的厄运。他们的抵抗在对方装甲战车的迅猛冲击下,在对方官兵的默契配合和自动武器的肆虐下,如玻璃一样碎成了渣。不管是几百人的阿拉伯骑兵部队,还是上千人的阿拉伯步兵,亦或是部署有数千人的炮兵阵地,都在对手快如闪电、猛如野兽的攻势面前崩溃了……

    进攻,进攻,再进攻!这一晚,“维京”营、“穆罕默德”营以及犹太“飞行军”的将士们得以享受刀切黄油般的酣畅淋漓,他们风卷残云一般冲过阿拉伯军队的阵地,将那些惶恐弃械、跪伏在地的阿拉伯士兵远远抛在了身后!

    凌晨4时,担当攻击先锋的第1装甲战斗连在雷霍沃特以东与“穆罕默德”营先头部队会合,一辆辆“凯尔特骑士”横车调炮,霸气十足地阻截住了阿拉伯军队的退路,反包围圈就此构设完成。在延绵近十公里的左翼战线上,隶属于“维京”营的八十多辆战车以排为单位,彼此间隔600…800米,连点成线,编制了一张巨大的“渔网”。被这渔网兜住的把大股阿拉伯骑兵、步兵、炮兵想要逃离这片区域,就得经受住对方战车的枪炮考验,而实际上大多数阿拉伯人已经被激烈的战斗弄得晕头转向,一看到这些狰狞猛兽射出的刺眼灯光,听到轰轰作响的炮火和爆裂似的机枪声,就被吓得失了魂,最终只有少数骑兵得以趁乱突围而出。

    天色渐亮,雷霍沃特周边的枪炮声已趋于平息。经过一夜战火烧燎,犹太人辛勤耕耘的农田、桔园以及牧场损毁大半,田野中随处可见阿拉伯人和马匹的遗骸,也到处可以看到垂头丧气的被俘者——成百上千的阿拉伯士兵在犹太民兵的看守下变成了顺从的绵羊,而放在几个月前,巴勒斯坦犹太人对于这样的场面是不敢想象的。长期以来,他们对阿拉伯统治者恭恭敬敬、唯唯诺诺,不断用高昂的代价从他们手里换取贫瘠的土地,但从今天开始,他们不必再对这群贪得无厌的家伙低三下四了,他们如一千多年前的犹太起义者那样勇敢地拿起了武器,只不过今日不同往日,他们不再是绝望中的喷薄,而是为了希望奋勇前行!

第131章 巧取拉姆拉

    清晨7时许,拉姆拉城以南的一座沙丘后面,两辆熄火待命的“灰鼠”轮式装甲车摆成丁字状,两名头戴防撞帽、身穿迷彩装的军人如蜥蜴般趴在沙丘上,通过军用望远镜观察城内的~щww~~lā天籁小说2这两人都是高颧骨、深眼窝,典型的欧洲面孔,一个红鼻头,蓄着络腮胡,一个鹰钩鼻,胡须刮得干干净净,领口的领章皆佩战斧徽饰。

    “那些阿拉伯人才开始挖掘堑壕,太迟了吧!”红鼻头嘀咕。

    “挖掘堑壕,说明他们打算据城防守,等待援军抵达,而不是弃城逃跑!”鹰钩鼻应道。

    “要不要给他们来一下,试探试探火力?”红鼻头建议说。

    鹰钩鼻没有搭话,而是扭头朝着西北方张望。天空中传来一阵轻微的轰鸣声,循声望去,只见两架寇蒂斯f…11低空飞来,飞行员似乎没有注意到荒野中的两辆友军侦察车辆,他们沿着从特拉维夫延伸至此的公路朝拉姆拉飞去,整个过程保持平稳单调的飞行姿态。距离较近的时候,地面上的人能够清楚看到它们机腹下各自挂着一个圆滚滚、黑乎乎的家伙。在抵近城区上空时,它们一前一后投下挂载物。片刻过后,只听得轰然一声巨响,一团爆焰旱地拔葱的出现在了城区边缘。

    “有一枚是哑弹?”红鼻头一脸鄙夷地摇了摇头。

    鹰钩鼻则以肯定的语气说:“这可是犹太人自制的航空炸弹,有一枚正常爆炸就很不错了。”

    “那倒是……”红鼻头表示认同。

    爆炸的余威迅消散,硝烟和灰尘缓慢弥散,先前挖掘堑壕的阿拉伯人仿佛凭空消失一般,直到两架投弹的飞机飞走了,他们才三三两两地爬起来,茫然、迟疑地呆在原地。许久之后,终于有军官模样的人出来收拾局面,在他们的喝令下,士兵和民夫才悻悻地拿起了工具,为数不多的受伤者则被扛上骆驼运到城里去了……

    沙丘上的鹰钩鼻抬手看了看表:“一颗炸弹就让这些阿拉伯人忙乱了半个钟头,我们再给他们来点更有意思的?”

    红鼻头咧嘴笑道:“有何不可?”

    鹰钩鼻举起拳头:“一会儿见!”

    “一会儿见!”红鼻头与之对拳。

    少顷,两辆“灰鼠”相继带着畅快的轰鸣声启动了,它们一前一后驶出沙丘,风驰电掣地驶向拉姆拉,如快舰劈浪般掀起滚滚扬尘。没等它们靠近,拉姆拉城外修筑工事的阿拉伯人就注意到了这个不寻常的场面,他们大声疾呼,向同伴出警报,那些正在劳作的士兵和民夫再度陷入混乱。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民夫们慌不择路地往城里跑。

    离阿拉伯人的防御工事还有两三公里,两辆“灰鼠”边行进边开火,2o毫米机关炮以清脆的嘶吼声喷射出一串串炮弹,每串尾皆以曳光弹标明弹道,看起来格外清晰。炮弹所及之处,莫不沙土横飞、碎屑四溅,阿拉伯士兵不敢与之对抗,一个个缩在堑壕里,部署在坚固建筑物里的机枪手匆匆开火,但普通机枪的射程岂能出千米?

    两辆“灰鼠”在守军机枪射程之外快游移,这机炮火力虽不足以大量杀伤阿拉伯人,却让城外阵地上的阿拉伯士兵进退不得。就这样过了约莫十分钟,城内炮声轰鸣,炮弹呼啸着落向城外,它们爆炸的声威远不及先前那枚航空炸弹,但比起阿拉伯近卫骑兵师使用的轻型火炮又强大许多,其有效杀伤范围可达二三十米,只要落到敌军轮式装甲车近旁,便能轻而易举地将其摧毁,可那两辆“灰鼠”何其灵巧,不待阿拉伯人的炮火近身就已迅遁开,且是分头行动,一辆绕向城西,一辆奔往城东,更让阿拉伯炮兵难以捕捉到它们的踪迹。

    连番的侦察袭扰之后,两辆“灰鼠”旋即向南退走,毫无伤地撤出了战斗。

    4o分钟后,爱尔兰外籍兵团“维京营”所属第1装甲战斗连沿着公路开抵拉姆拉以南,另有犹太“飞行军”四个中队五百余人随行,而原先驻防拉姆拉的阿拉伯王国第1近卫骑兵师,主力已在雷霍沃特之战中覆灭,近卫炮兵师派去助阵的兵员装备也基本是有去无回,此时拉姆拉只剩下阿拉伯人的一个骑兵营、一个重炮营以及部分辎重单位,虽说兵士尚有两千多,可看到犹太阵营的战车隆隆驶来,大多数阿拉伯人都已经吓破了胆,根本没有负隅顽抗的信心跟勇气。

    犹太阵营这边,在雷霍沃特赢得一场大胜的联合作战部队,士气占据了绝对上风。经过先前的火力侦察,他们知道城内还有阿拉伯人的炮兵,所以还未靠近拉姆拉,二十多辆战车和五百多名步兵便在公路两侧的旷野中散开,继而缓慢地朝着拉姆拉城推进。

    这个时候,一辆半履带构造的装甲指挥车径直开上两名侦察员呆过的沙丘,然后停了下来。库尔特…迈尔戴着他钟爱的德式短檐帽,黑风衣、黑手套、黑皮靴,意气风地眺望着古朴老旧的拉姆拉城。籍由望远镜放大的视野中,城外阵地不见一个人影,想必守城的阿拉伯士兵正躲在尚未完成的堑壕里瑟瑟抖。至于战俘们口中的那个阿拉伯近卫骑兵营,或许匿于城中,等待恰当的时机放手一搏,或许无心恋战,早就已经逃之夭夭了。

    若是不惜代价展开强攻,眼前这些战车跟步兵是有能力扫清拉姆拉城外的阿拉伯守军,但城内的阿拉伯炮兵很可能让他们蒙受较大损失,包括毁伤部分战车,这显然是迈尔不愿意看到的。“维京”营第1装甲连和犹太“飞行军”一部之所以在这荒野中摆出进攻阵势,只不过是在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使第2、第3装甲连的侧翼迂回攻击达到一定的突然性。

    果不其然,拉姆拉的阿拉伯守军紧盯着从南面逼近的敌军,城内不久便响起了隆隆炮声。重磅炮弹尖啸着落在犹太人及其外援组成的联合作战部队前方,在那荒野中轰起大团尘沙。行进中的战车纷纷停了下来,只见它们调整炮塔,昂起炮口,然后纷纷开火。在使用榴弹的情况下,“凯尔特骑士”h型战车的火炮可以攻击1o公里以外的目标,其绝对射程稍逊于阿拉伯近卫炮兵师装备的老式榴弹炮,但在守军炮火射程之外轰击城外防御阵地是绰绰有余的。

    在朝守军阵地砸了几轮榴弹之后,“维京”营第1装甲战斗连的战车开始投射烟雾弹,白色的烟雾遂在拉姆拉城南阵地上弥散缭绕,以此干扰阿拉伯炮兵的观瞄。阿拉伯人以为这是对手减少攻击伤亡的手段,又隐隐听到战车运行的轰响声传来,因而卯足了劲继续实施阻拦射击,殊不知敌方的战车和步兵依然呆在他们的火炮射程之外等待攻击号令。

    没过多久,拉姆拉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都出现了滚滚尘烟——按照此前确定的作战计划,“维京”营第2和第3装甲连将在第1装甲连跟守军交火后全杀向拉姆拉城东和城西,且各有两百多名乘车机动的犹太“飞行军”士兵协同作战。不过,这一严丝合缝的计划存在一个糟糕的隐患,那就是犹太人的航空部队无法为他们的地面部队提供充足的掩护,且不说他们的美制战机数量太少,即便是一对一的较量,他们的飞行员也很难在同样装备美制战机的阿拉伯王国空军面前占到便宜——由于绝大多数阿拉伯人现代文化层次较低,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飞行员的代价远大于直接聘请外国飞行员,阿拉伯王国政府军常年雇佣美意等**队的退役飞行员,这些人当中不乏参加过战争的好手,对付那些飞行时间才短短几个月的犹太飞行员简直易如反掌。

    所幸的是,阿拉伯王国的军用机场大多修建于府周边及波斯湾沿岸地区,中部和西北部机场较少,空军部队及所属后勤补给单位的远距离调动耗时较长,再加上对犹太武装力量的轻视,此时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飞行中队,而且跟地面部队的协同配合十分生疏。当四架美制马丁b…1o轰炸机出现在拉姆拉上空时,“维京”营第2装甲战斗连的“凯尔特骑士”和第3装甲突击连的“爱尔兰豹”已以无可阻挡的气势冲破了阿拉伯守军在城东和城西的脆弱防御,这些战车穿城而过,朝着部署在城中和城北的阿拉伯炮兵阵地杀去。在这样的战况下,阿拉伯王国空军的轰炸机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四架马丁b…1o在城区上空徒劳地盘旋着,到最后只好将炸弹砸向在城南实施佯攻的犹太联军身上,炸死炸伤犹太“飞行军”十数人,炸伤爱尔兰外籍兵团“维京”营所属战车一辆,如此而已……

    经过不到半个小时的争夺,犹太联军以压倒性的优势攻占拉姆拉,从阿拉伯王国政府军手里缴获了11门1o5毫米榴弹炮、5门15o毫米榴弹炮以及数千未及使用的炮弹,这些战利品旋即被犹太武装拖回特拉维夫。此一战,“中东第一雄师”威名扫地,不甘失利的阿拉伯王国一面指责新联合王国违反中立法出兵干涉本国事务,向国联提出的干预和惩处请求,一面调动兵马,调整部署,试图用一场胜利来洗刷耻辱。

第133章 边缘任务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航行于地中海东部海域的新联合王国海军航母“圣帕特里克”号上,地勤人员穿着厚实的、具有落水防护功能的标识背心,戴着不同颜色的尼龙帽,只见他们在飞行甲板上穿梭往来,忙碌不已。

    清晨,地中海的海面一如往常的风平浪静,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少许白云,预示着接下来的一天都是不错的好天气。在一众轻巡洋舰、驱逐舰以及猎潜舰的拱卫下,“圣帕特里克”号调转航向,舰艏迎风,加前行。靠近舰尾的起飞区整齐停放着8架ir…39,伴随着悦耳的轰鸣声,这些白色战机的螺旋桨飞转动起来,此时在它们的驾驶座舱里,神情庄重的犹太飞行员们正等待着起飞的指令。

    舰桥观测台上,埃泽尔…魏茨曼一脸严肃地注视着这群展翅欲飞的战鹰。在德国空军服役数年,飞过多种型号的6基战机,埃泽尔的飞行技术和军事素养较这些仅在蒂珀雷里飞行训练学校接受了数月训练的犹太青年要好得多。若是由他亲自驾驶领机,这群战机顺利抵达特拉维夫北部机场的概率应该能够提高不少,但哈姆伊…魏茨曼的嘱咐让他放弃了这种逞英雄的念头。相比于担当飞行领队,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还有可能为犹太人梦想千年的复国大业挥成百上千倍的作用……

    终于,信号员手中的小旗霍然挥下,排头第一架ir…39缓缓离开“起跑线”。它装备的弗林斯v…12oo液冷动机系皇家弗林斯动机工厂研制造的早期型号,其性能虽不及后来的v…16oo和v…175o,但跟低版本的ir…39堪称绝配——这款战斗机在空战格斗尤其是中低空域的表现十分抢眼,是二战初期能够跟福克g…51乃至me…5o抗衡的存在!

    看到第一架ir…39在离飞行甲板尽头还有七八米的位置腾空,埃泽尔的紧张心绪顿时放松了不少。要知道6基战机与舰载机的设计各有侧重,ir…39作为一款轻量级的截击机,起飞距离仍较普通舰载机多出了四五十米。此次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