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 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盟国舰队的强大防空力量令美英海军的轰炸机飞行员看的心惊胆战,尽管如此,他们仍不顾一切地投入进攻,在鱼雷机被击退后,突破空中阻击的几架“守护者”飞临同盟国舰队上空,向同盟国的航空母舰投掷炸弹。三万吨级航母“施瓦本”号受到的攻击最为集中,距离最近的一枚航空炸弹竟在右舷不足二十米处,爆炸激起的水浪轻而易举的溅落到飞行甲板上,弹片还造成了舰舷位置一座防空炮战位炮手损伤,但值得庆幸的是,“施瓦本”号虽不是有史以来防御最强的航母,却能够凭借厚实的装甲和严密的舱室结构抵御来自近失弹的攻击。

    论及战术意义和战略价值,四艘航母当前的分量俨然超过了三艘主力战舰,所以大半支舰队的防空炮火都集中起来对付那些攻击己方航母的美英轰炸机,趁着这个机会,先前未能觅得战机的鱼雷机穿过炮火硝烟,偷偷摸摸地袭向了两艘同盟国战列舰,并在1000至1500米距离投下了4条鱼雷,而在僚舰的警戒护卫下,“汉诺威”号和“巴登”号迅速转向,有惊无险地避过了这些鱼雷。

    全面落于下风的美英舰载机群轰炸无果,单机性能稍占优势的战斗机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抵达战场的15架海鹰和鹰隼有7架被击落,6架不同程度受创,只有2架得以全身而退,对手虽然相应损失了8架he…25和3架ir…30t,却只有4名飞行员阵亡,其余皆成功跳伞并被救回。

    美英舰载机发起的头一波空袭结束之时,同盟国的首波舰载机群已在侦察机的引导下找准了美英舰队的方位。因为航母数量是对手的两倍,同盟国舰队一口气派出的舰载机自然多了不少31架he…25领着18架ju…17t、10架ar…33以及6架ik…22t型鱼雷机掩杀过来。仗着人多势众,同盟国舰载机的进攻方式也是简单粗暴:战斗机群集中兵力碾压了美英战机的警戒防御,成群结队的俯冲轰炸机呼啸着从高空发起进攻,面对敌人的密集火力,德国海军飞行员们依然义无反顾的进行大角度的俯冲攻击,将机腹下的航空穿甲弹和机翼下的高爆弹准确投向敌人的战舰;趁着ju…17t俯冲时给对方造成的连续压力,德国和意大利的鱼雷轰炸机分成两组,分别对两艘美英航母发起鱼雷攻击,多数鱼雷的投掷距离都在600至800米位置。

    发现鱼雷来袭,“约克城”号和“光辉”号匆忙转向,舰员们火速将一部分枪炮转向水面,试图拦截那些致命的鱼雷。英国航母动力稍强,机动更好,且指挥员对时机拿捏较好,因而险险避开了危险,“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就没那么好运了。随着一条鱼雷击中舰艏,偌大的战舰猛然一抖,几架停放在飞行甲板边缘的舰载机竟被甩了出去。转瞬过后,大团浓烟从裂口出喷涌而出,舰上的大火如同小规模的井喷一发不可收拾,许多惊慌失措的水兵们开始往水里跳,扑腾扑腾像是一锅落水的饺子。

    “光辉”号还来不及为同伴哀叹,自己便被德国俯冲轰炸机投下的一枚穿甲弹击中,具备强大动能的穿甲弹贯穿飞行甲板和上层机库,在下层机库发生猛烈爆炸,扫荡整个下层机库不说,还击穿了飞行燃料库,导致这艘英国航母尾部燃起熊熊大火。

    短短十分钟不到,两艘美英航母便已基本丧失了战斗能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欧内斯特…金和他的僚属军官们目瞪口呆。

第214章 优者胜;败者残

    己方舰载机群的第一波空袭即告得手,同盟国舰队代理旗舰“汉诺威”号的舰桥里自是一片欣喜欢呼,全程神情平和的夏树也流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此时他最应感谢的其实是贝恩克和施彻米特这两位德国海军上将,前者率领同盟国主力舰队熬过了亚速尔战役最黑暗的时期,以惊人的胆识和魄力守住了反败为胜的希望,后者自战争伊始便小心翼翼地指挥着同盟国的航母编队,以尽可能小的损失赢得了尽可能大的战果,而且为同盟国阵营磨练出了一批高素质的精英飞行员。

    “无需调整第二波攻击机群的作战任务,若能确保击沉敌人的两艘航空母舰,我们离亚速尔战役的最终胜利就又迈进了一大步。”对前来请示的参谋军官,夏树如是回应。

    继65架舰载机组成的第一波空袭机群之后,同盟国舰队很快派出了46架舰载机组成的第二波空袭机群,之所以规模较前一波大幅缩减,是因为雷达探测到敌方机群正快速接近,施彻米特上将当机立断,将后续起飞的战斗机调去阻击敌机,而在随后的战斗中,这一调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来袭的第一波美英舰载机群大多被同盟国舰队的空中防线所阻,突防的少数战机无力冲破同盟国舰队卓有成效的海空防御,战斗全程付出了19架被击落、7架被击伤的沉重代价,换来的仅仅是两艘同盟国舰艇轻微伤,这一波空袭可谓是惨遭完爆。

    两艘美英航母受到重创之时,金派出的第二波空袭机群已至半途,虽然意识到了敌强我弱的战场态势,他已经无法调整此前的作战部署了——这一波机群由8架战斗机、17架俯冲轰炸机以及14架鱼雷轰炸机构成,典型的重攻轻守,一旦遭到敌方大批战斗机的拦截,突防能力明显不足。

    就算没有夏树的提醒,稳重的施彻米特上将也足以打好这场顺风仗。利用舰载雷达的远程预警,他在敌方第二波机群来袭的方向投入14架he…25、6架me…50以及5架ir…30,对护航战斗机匮乏的美英舰载机群而言,这无疑是一堵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唯一的变数在于美英飞行员望见齐整列阵的敌方战斗机群时,所有人都已经得到了己方航母受创的噩耗,在这茫茫大洋深处,除了那两艘航母,他们再无落脚之地,胆怯者陷入绝望、无心恋战,勇敢者则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与其冒险迫降,不如轰轰烈烈地搏杀一场。于是,亚速尔战役期间最为惨烈、悲壮的一幕在此上演,数架“守护者”在突破同盟国战机拦截后,向海面上敌方航母发动了自杀式的攻击。同盟国将士没有料到对手竟会如此疯狂,他们在战斗中依然以常规思维推断敌机航线,从而测定射击提前量,直到那些亡命之徒冲到了眼前,许多人才发现情况不妙,密集的近程火力或凌空打爆敌机,或令敌机失控坠海,但最终还是有两架美制俯冲轰炸机穿过火力网成功撞击敌舰。

    这群发动自杀式攻击的舰载机是由美国飞行员驾驶还是由英国飞行员操纵,亦或两者兼而有之,夏树和他的僚属军官们尚不得而知,望着接连腾起烟焰的“施瓦本”号和“约阿希姆一世”号,很多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经过近二十分钟的战斗,美英海军航空兵的第二波空袭结束了,从雷达探测情况看,只有6架敌机得以返航,其余尽数坠落。激烈的枪炮声平息了,除了漂浮海面的战机残骸,两艘起火燃烧的同盟国航母仍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残酷。皮糙肉厚的“施瓦本”号没过多久便控制住了舰上的火势,经过舰员的抢修,飞行甲板恢复了起降功能,但右舷和中部升降机无法使用,降落下来的舰载机只能通过左舷升降机进入机库,而由于弹药库紧急注水,数百吨防空枪炮弹药报废,另有大量作战设备和生活设施损毁,这些对它后续行动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以爱尔兰国王之名命名的德国航母“约阿希姆一世”号属于同盟者级,吨位只有齐柏林级的三分之二,防护硬件较弱,而且遭敌机带弹撞击的部位靠近水线,熊熊烈火吞噬了两层机库,而且严重制约了舰员的损管,再好的损管设计碰到这种情况也无济于事。在随行轻舰艇的帮助下,“约阿希姆一世”号的火势直到夜幕降临后才逐渐熄灭,但这时舰底进水已超过了警戒值,舰体倾斜接近30度。在夏树的直接指令下,舰上官兵无奈弃舰,所幸撤离工作井然有序,除在战斗中阵亡的39名舰员外,其余人员均安全转移到了护航舰艇上。

    美英舰载机的第二波攻击对同盟国舰队造成了航母一沉一伤的沉重打击,同盟国舰载机的第二波攻击也不含糊,当它们逼近美英舰队时,只有区区5架战机前来拦截。轻松扫清空中障碍后,同盟国飞行员很快发现了两艘蹒跚而行的美英航母,舰艏中雷的“约克城”号舰体倾斜近10度,飞行甲板已无法使用,“光辉”号的火势初步得到了控制,飞行甲板上收容了几架战斗机,勤务人员露天作业,看样子正用备用燃料桶给它们加注燃油。

    美英舰队几乎所有的轻舰艇都紧紧簇拥在这两艘航母周围,试图用密集的防空火力阻拦同盟国舰载机的攻击,然而这并没有卵用,同盟国飞行员们照例祭出先锤再刺、刺了再锤的战术套路,即以俯冲轰炸机率先展开俯冲轰炸,吸引敌方舰艇防空火力,用硝烟和水浪干扰敌人炮手的视线,鱼雷轰炸机趁机从各个方向逼近,在中近距离投射鱼雷,迫使敌方舰艇通过海上机动进行规避,海面的防空阵型一散,留在高空待机的俯冲轰炸机紧接着发动第二轮轰炸,这时一般能够取得斩获,受损的敌方舰艇自然成为鱼雷轰炸机第二轮攻击的理想标靶,只要攻击投入的轰炸机数量充足、指挥有序,完全可以用三轮、四轮攻击来摧残对手。

    不出意外,战斗力尚存的“光辉”号成了同盟国飞行员重点“关照”的对象,前后不超过一刻钟的时间里,它接连挨了三枚重磅航空炸弹和多颗轻型航空炸弹,就算是当下防护能力最好的主力战列舰也未必能扛得住这样凶猛的攻击,何况一艘区区三万吨级的航空母舰,经过数次猛烈爆炸和两次爆燃,汹汹火势从舰尾蔓延到了舰艏,任由护航舰艇用消防水柱持续喷射亦无济于事。舰上幸存人员或已跳海逃生,或受困底舱,航母实际上已处于完全失控的状态。金万般无奈,只好下令放弃“光辉”号,率领“约克城”号及护航舰艇继续南行。这时夜幕逐渐降临,可是金的噩梦还未结束。在主力舰队的调度下,同盟国护航船队中的两艘航母派出29架舰载机,它们正好赶在天黑前对美英舰队发动攻击,这般精准补刀虽然没有让意志坚定的金萌发自裁念头,却从根本上扭转了他对于这场战争的期许。

    遭到第三次攻击之前,“约克城”号已通过对不同水密舱注水排水修正了舰体倾斜,而且奇迹般的接回了第一波空袭机群的部分返航飞机,若有一夜的时间抢修整备,次日清晨便有可能对敌人发动一场出其不意的袭击,然而敌方天黑前的最后一击彻底断送了他们的残念。战斗中,护航舰艇无力抵挡敌机的攻击,致使“约克城”号挨了三枚航空炸弹,飞行甲板基本损毁,降落飞机也无一幸免。为了保护“约克城”号免遭雷击,随行的美国轻巡洋舰“罗利”号迎着来袭的鱼雷冲了上去,结果鱼雷炸穿舰体,引爆了主弹药库,全舰官兵仅有10人得以生还,这一幕让所有人哑然无语。

    入夜之后,同盟国方面继续出动水上飞机和部分舰载机实施警戒侦察,但双方在东大西洋的海空大战已基本告一段落。随着战斗形势的变化,拥有“佐治亚”和“安森”两艘主力战舰的斯普鲁恩斯分队无奈放弃了原定的夜袭计划,转由负责策应的坎宁安舰队向敌方护航船队发起夜袭。在拍发给安德鲁…坎宁安的密电中,美国人自称将会与之协同作战,可实际上斯普鲁恩斯前半夜就带着他的分队调头追赶金舰队去了,两者顺利会合。为了避开同盟国舰队的搜索和追击,金选择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线路,先是向南迂回至北纬33度附近,驶过人迹罕至的海域,再转头向北,直至驶抵皮库岛,跟查特菲尔德舰队合兵一处。

    等到这场战争成为历史,军史学家们结合交战各方公布的战报回顾这场战斗,便会发现大英帝国的光辉如落日一般,在这晚之后彻底消失了,而坎宁安舰队就如同黑夜到来前的最后一抹红霞,如血般绚烂,转瞬过后,便只剩无边无尽的黑暗。

    属于他们的时代,就这样渐行渐远……

第215章 连锁反应

    对同盟国“皇室荣耀”护航船队的袭击,是美英海军1933年在大西洋海域投入的最后一场舰队级的攻击行动,随着这场发生在东大西洋的海战以美英海军失利而告终,美英联军在大西洋战线全面转入防御。*/由于海上补给线不畅,又时常遭到敌人空袭,据守亚速尔群岛中部的特塞尔、皮库、圣若热、法亚尔四岛的美英军队处境日益恶化,官兵苦不堪言,至10月上旬,同盟**队的跨岛进攻已基本准备就绪,就在这时,从遥远的太平洋传来了一个令所有美英军民深陷绝望的消息:日本军队以不宣而战的方式袭击了美属菲律宾、英属马来半岛和东印度群岛的军事据点,不但使美英在东南亚的军事力量蒙受沉重损失,更打乱了美英阵营在东半球的战略部署,直接威胁到了西亚数十万美英军队的后路。

    如历史那般,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的日本极具扩张野心,他们先是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之后逐渐扩大侵略规模,然而战事的进展远没有预期的顺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国内经济愈发吃紧。恰逢同盟国与美英阵营爆发大战,面对交战双方抛来的橄榄枝,日本政府左右逢源,一面向西方列强国家索要优惠的经济贸易政策,一面紧盯这场战争的发展形势,耐心等待着参战的最佳时机。当美英联军在亚速尔战场占据绝对优势之时,日军高层一边倒地支持加入美英阵营,驻美武官甚至已经向美军高层将领提出了日本参战前的物资供应清单,私下里表示只要美国答应提供这些物资并付诸实施,日本军队就将南下印度洋,配合美英军队对盘踞中东的同盟国势力开战,但因日本索取的物资数量过于庞大,华盛顿方面有所犹豫。没过多久,亚速尔战局急转直下,等到大西洋战场的作战前景变得愈加悲观,美国政府为求强援而愿意接受日本之前的要求,但见风使舵的日本人决定再观望一阵,并通过外交渠道与同盟国阵营的带头大哥进行了秘密协商,得到了德国掌权者在划分势力版图、提供经济援助等关键问题的保证相较于美国允诺提供的物资,占领物产丰饶的东南亚才是让日本军政首脑们倾心的参战条件。

    因早年与日、苏签署了四国秘约,美英阵营的军事重心放在了东西两个方向,即东面的亚速尔攻略和西面的大波斯战略,东南亚诸地远离同盟国的势力范围,属于相对安全的大后方。为了保障这个重要的资源产地,美英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等领域对日本政府一味退让,以为这样可以拉拢日本,至少稳住它不在大战期间发难,孰料养虎为患。至1933年,日本海军的总体规模居于世界第三,仅次于德国和美国,海军航空兵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均居于世界前列,一矣开战,即依仗绝对的军事优势迅速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登陆菲律宾和马来半岛的日本军队如狼似虎,打得美英军队及当地的土著部队溃不成军。

    10月19日,从印度洋回援马来半岛的美英舰队在马六甲海峡遭遇日本南遣舰队主力,战斗的过程和结果跟1905年的日俄对马海战颇为相似,士气低落、缺乏航空兵掩护的美英舰队遭对手完爆,22艘作战舰艇9艘战沉、5艘被俘,阵亡、失踪及被俘人员达到3200多人,而日本舰艇无一损失,伤亡官兵不足200。

    加入己方阵营的新盟友在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