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 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际活动的行为也显示了爱尔兰从一介穷乡僻壤成为国际前沿的惊人变化。此番多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和军方代表如期而至,都欲一睹爱尔兰军队的英姿,也说明爱尔兰的军事建设和军工发展得到了外界的广泛认可。在这绚丽多姿的世界大舞台上,终究有了爱尔兰的一席之地。……章节内容结束……》

第82章 未来的节拍

    国庆之日,万众瞩目,年轻的爱尔兰国王头戴金盔,身着戎装,腰佩长剑,以英武气质傲然屹立于世人眼前。免费小说门户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78%73%2e%63%63在利默里克国家大教堂前的“圣圈”,他以洪亮的声音发出了誓死守护爱尔兰的宣言,在爱尔兰自由广场的阅兵观礼台,他用从容的语调回顾往昔峥嵘岁月,满腹豪情地展望未来的宏图愿景。

    “……世界的未来,必定属于爱好和平、伸张正义的人们。我们之所以紧握武器,是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是为了捍卫和平与正义,是为了这个世界不被藐视公义、无视人道、漠视生命的邪恶力量所侵占。我们以圣主基督的名义起誓,爱尔兰的军事力量绝不会用于对其他国家的侵略,绝不会用于对平民百姓的武力镇压,战士们身上的爱尔兰绿将成为守卫和平、守护秩序的标识……”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正在广场上回荡,阅兵现场的贵宾席靠角落的位置,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却是面有愠色。他们的双排扣外套还是半个世纪前流行的款式,可是从面料质地来看,又是新制不久的军装,其佩饰和徽章在欧洲并不多见,稍有眼力之人倒能辨认出他们的身份。

    年长衔高的这位,是美国联邦军队参谋长休…斯科特少将,身旁的是他的同僚,负责联邦军队人事及战备的卡特…克莱格上校。

    过去,在诸如摩洛哥危机、巴尔干冲突等国际纷争当中,美国多扮演斡旋调停的角色,给人的感觉是个热爱和平、维护正义的国家,事实却非如此。美**队的规模虽然比欧洲列强小了好几圈,欺压弱小却毫不含糊。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不必多说,进入20世纪以来,趁着欧洲列强相互倾轧无暇顾他,美国在拉美世界四处出击,1903年策动巴拿马政变,在运河区驻军从而形成国中之国;1906年对古巴实施军事占领,建立了听听命美国的军政fu;1909年入侵尼加拉瓜,对其实行长期占领;1914年和1916年两次出兵干涉墨西哥革命;1915年以保护美国投资者为名入侵海地,残酷围剿海地游击队;1916年以多米尼加政fu违反两国经济条约为由,对多米尼加共和国实行军事占领……就发动对外战争的次数而言,堂堂美利坚合众国比倍受世人指责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更具侵略性!

    显然是因为美国在扩张过程中有这令人不齿的斑斑劣迹,来到爱尔兰出席阅兵仪式的斯克特少将和克莱格上校等人才会觉得爱尔兰国王这番话是在指桑骂槐地抨击和讽刺美国政fu,殊不知它所反映出的是贯穿20世纪的人类主题。

    美国人没有吱声,却听见前排有人在小声说着英语嘀:“这就叫做贼喊捉贼,真是厚颜无耻!”

    斯克特少将挑眼瞧了瞧,窃窃私语的两人不正是英国陆军总参谋长阿奇博尔德…默里爵士和新任本土防卫军司令的名将道格拉斯…黑格爵士么?

    现如今,美英两国海军战略合作关系密切,双方将领交流也多,彼此已经非常熟络了,但由基钦纳执掌的英国陆军只是从美国采购武器装备,与美**队的直接合作寥寥无几,双方的高级将领彼此也不怎么对眼。

    黑格爵士说话在前,默里爵士悻悻应道:“对巴林的军事占领难道就不是侵略了?跟当地人起了利益纷争,难道会收起刺刀平白挨揍?真是笑话!”

    由于大战的失利严重耗损了国力,近两年来,英国的全球战略基本处于收缩态势,但英国的老牌政客们何其精明,对那些没有精力维持占领的地区,道貌岸然地名曰“解放”,在舆论的吹捧下,不明真相的观众们纷纷喝彩,却忘记了英国在过去两三个世纪书写了多少血腥黑暗的历史。

    “除非爱尔兰脱离同盟国体系,否则盟约在身,如何能保持本国的**意志?自由的爱尔兰,其实是最不自由的国家,压根是德国人的仆从、傀儡。跟在魔鬼身后,岂能两手干净?”

    黑格毫不客气地羞辱到,身旁这位的鄙夷神情表明了他对此观点的深切赞同。因在大战期间践踏了比利时的中立地位,染有火烧卢万等劣迹,战后大肆扩张殖民地的德国俨然成了许多人心目中邪恶的代名词。爱尔兰国王在阅兵仪式上的讲演,似乎是在不留情面地抨击盟友的扩张策略,但细细品味他的措辞,便会发现这番讲话没有任何字眼是关于殖民地的,而众所周知,德国在战后新获得的殖民地大多是通过停战条约从英法等战败国手中接管的,宽泛来讲并不存在侵略一说,而且德国人对殖民地的管理方式相对文明,手里沾染的血案要比英法等国少得多,只不过德皇威廉二世言必称大炮的脾气给世人留下了残酷暴力的坏印象,英法等国的舆论在这其中也没少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尽管观礼台这一侧基本上都是跟同盟国关系不太好的国家代表,但两个身居高位的英国将领在此旁若无人地恶言相向,斯科特少将和他的同僚脸上浮现出讶异之色。须臾,少将低语道:“新仇旧恨,刻骨铭心,要我看,两国之间迟早还有一战。”

    克莱格上校皱眉道:“如果是单对单的冲突,英国必胜无疑,但爱尔兰是同盟国阵营的重要一环,德国人绝不会坐视不理,两国之间若是爆发战争,恐怕会成为下一场大战的导火索,我们很难置身事外。”

    “美国海军确实很难置身事外,但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难道要把我们的牛仔们送到欧洲跟世代从军的德国佬掰手腕?”斯克特少将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仅仅两个多月之前,美国第二次武装干涉墨西哥的行动才以失败而收场,主要的对手并非正规军,而是墨西哥的农民游击队,这对美**队的士气和形象是个不小的打击。反观以普鲁士军事体制为核心的德**队,从腓特烈大帝时代起就是骁勇善战的职业军队,历经两个多世纪,不断用战争这块磨刀石磨砺刀锋,始终保持着军事技术和战术的领先地位。

    克莱格上校耸耸肩,不置可否地说:“谁知道呢?”

    不多会儿,爱尔兰国王简短有力而又意味深长的讲话结束了,阅兵正式开始。爱尔兰皇家陆军的士兵们迈着方正的鹅步出场,头上的钢盔、宽厚的肩膀以及背上的步枪都在随着整齐步伐有节奏地颤动着,这个场景具有浓烈的德式风格,若不是军服色系和佩饰有所不同,很容易让让误以为是在参加德**队的阅兵式。徒步而来的士兵,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他们隶属于被誉为爱尔兰第一团的皇家射手团,是爱尔兰最早组建的正规军队,曾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前线跟凶悍的沙俄军队交手,用勇气和鲜血为爱尔兰军队打响了名号。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爱尔兰皇家射手团配发的笔挺军装和制式装备使得他们的精锐气质尽显,但观礼台上的各**官最关注的却是这些爱尔兰士兵手中的两种武器——胡伯特16型步枪和t…伯莱塔15型冲锋枪。它们批量投产的时间不长,目前仅列装了爱尔兰军队的部分主力部队和特种战队。由于爱尔兰内部以及德**方对其评价甚高,外界对它们充满好奇,但迄今为止,除德国外还没有哪个国家获得过实物样品或是技术图纸。这胡伯特16采用的是毛瑟1898的基础技术,缩短枪身,改进枪机,宛若那伴随德军将士二战的毛瑟98k,是将手动步枪性能提升到极致水平的优秀作品。t…伯莱塔15则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它号称爱尔兰军工的原创作品,但早期的研发和试验其实是在德国进行的——经过数年的反复改进,来自意大利伯莱塔家族的“菜花头”托尼终于完成了他的成名之作。在爱尔兰皇家卫队潜入利物浦突袭贝尔法斯特师残部的战斗中,爱尔兰士兵便利用这种冲锋枪打了一场以少胜多并且全身而退的漂亮仗。

    数量有限的步兵俨然不是这场阅兵的主角,装甲和机动部队的登场方才渲染出爱尔兰军事发展的独到之处——汽车、摩托车与机枪的结合大幅度提高了野战步兵的机动能力,虽然这种搭配方式在大战爆发前就出现了,大战期间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爱尔兰军队却是第一个将它推升到战略高度的;克虏伯造的105毫米中型榴弹炮、15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与履带式牵引车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炮兵部队的野外机动能力,结合大战催生的火炮间接射击技术,必定在未来的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最早服役的胡伯特13型海军战车,火力和防护难以胜任摧城拔寨之职,经过爱尔兰军工部门的巧手改良成为了轻型装甲运兵车,它们与胡伯特14型战车的携手登场让人们隐约看到了未来战场的模样……未来的发展趋势摆在这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出来,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见识和魄力去推动的。德**队在这场阅兵式上的亮相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人们在意的是联合部队在现代战场上能有多大的发挥。所谓联合部队,不是两国士兵混杂一处,而是类似于当年击败拿破仑的反法联军,各国部队在行军作战时接受一名总指挥官的节制调度,携手合力、并肩杀敌。爱尔兰军队从构架、训练、装备、战术各方面皆师从德国,更有相当数量的德裔军官担任中高级职务,两者协同,相比其他同盟国家显然更具默契。

第83章 大洋公约与战争方案

    诸如美国联邦军队参谋长休…斯科特、英国陆军总参谋长阿奇博尔德…默里、加拿大陆军总参谋长格兰维尔…凯森这样重量级的军方人物齐齐出现在爱尔兰国庆日阅兵现场,外界舆论颇为讶异,难道爱尔兰的军事力量已经发展到了任何一个大国都不敢轻视的程度?

    这个问题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顶|点|小|说|2|3|u|s|。|c|c|;最新章节访问:。夏树最初得知这些军界大牛将来到现场观看国庆日阅兵时,便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好奇,直觉告诉他,美英以及英联邦国家可能正在经济政治合作的基础上酝酿军事上的联合,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虽然阻碍他们以国家联盟的形式携手,聪明老练的政治家们总能够找到规避的办法。

    如果这群人是在美国碰头,莫说是爱尔兰刚刚起步的情报机构,就算是德国人也很难获取到准确的情报,如今他们借道爱尔兰,便给了同盟国可趁之机。夏树毫不迟疑地下令采取特殊手段,在美英等国政要和将领的下榻处提前安装窃听装置,无论他们是在套房、餐厅交谈还是使用电话、电报,其内容都将被爱尔兰情报部门如实记录下来。

    在这个技术监听手段出现甚少的年代,人们的反监听意识普遍较弱,目标陆续抵达爱尔兰之后,夏树很快得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美国、英国、加拿大正讨论所谓的大洋公约,并准备将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等国纳入其中,形成一个防御性的准军事同盟。

    加拿大是实力最强的英联邦国家,也是英国的忠实追随者,它的立场毋庸置疑。巴西等美洲国家深受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跟在美国人屁股后面摇旗呐喊不足为奇,关键在于这项公约有可能把美国和英国牢牢绑上一辆战车,大大增加了爆发下一场世界大战的几率。

    此次爱尔兰国庆活动,德皇及皇储并未莅临,而是委派首相贝特曼及陆海军高级将领前来观礼。在夏树眼里,这些人对国家忠心可鉴,却不像是英国人那般胸有城府,若是将这些信息和盘托出,难免他们因为恼火而在某些场合说漏嘴,使得美国人和英国人察觉到爱尔兰在对他们进行监听,进而让爱尔兰在政治外交上陷入被动。因此,夏树不动声色地让手下人继续收集情报,待到国庆日一过,便亲赴柏林同德意志帝国的掌权者商讨对策。

    在波茨坦的无忧宫,霍亨索伦皇族的父子三人花园漫步,边走边谈。待夏树讲完美英等国炮制大洋公约的企图,德皇冷笑道:“哈,一群不自量力的蠢货!他们以为联合起来就可以对抗我们了?若以法国为战场,无论美英两国派遣多少军队前来,都将变成我们的战利品!”

    夏树顿感好奇:“陛下为何认为双方会在法国交战?”

    威廉二世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侧过头用颇有意味的眼神看着夏树,缓缓说道:“爱尔兰的经济发展势头太快,很可能在英国的统治者眼里,它的直接威胁比德国更甚,今后爆发战争,他们会集中陆军力量先打垮爱尔兰。”

    威廉皇储抢在夏树之前应答德皇之语:“爱尔兰今非昔比,岂是他们像打垮就能打垮的。”

    此言听起来是在恭维,其实暗含嫉妒酸讽之意,以夏树对威廉皇储的了解一听便知,遂以东方式的客套话化解之:“没有陛下和德国的支持,爱尔兰恐怕连现在十分之一的成就都难以达成,所以无论敌人的攻势有多么凶猛,为了同盟国的总体战略目标,爱尔兰军民必将拼死抵挡。”

    看得出来,德皇对这个回答很是满意,接着,由这个话题回到了夏树先前的问题上:“以爱尔兰军队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就算英国全力动员,也未必能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全面占领爱尔兰,但是等到英联邦军队甚至美**队增援而来,并且利用战舰和潜艇封锁通往爱尔兰的海上航线,让爱尔兰在战略上陷入孤立境地,爱尔兰是否还能支撑下去——是否还有必要死守到底,答案我们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接下来,他们会想法设法在法国登陆,联合法国人向我们发动进攻,战争的胜负将再次在陆地战场上决出。”

    这个推演思路跟旧时空的二战模式颇为相似,而让夏树感到惊讶的地方在于这番话是从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德皇威廉二世口中说出来。难道德国海军在下一场战争中是打算从一开始就采取收缩防守策略,所以同盟国要在战略上处于极端境地么?

    “我们的海军……”

    夏树才开口反驳,就被威廉二世给打断了话。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只要我们的舰队能够控制住东大西洋海域,美洲国家的军队就休想轻而易举地登陆欧洲,刚才的假设只是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对德国海军的建设充满信心,但是近来海军专家们分析得出了一个十分悲观的结论:十年之后,美英海军的总体规模将两倍于德国海军。那样的话,与其让我们的海军冒险投入一场决战,不如在战争初期保全海军力量,通过陆战来牵制和打击敌人,同时利用袭击舰和潜艇猎杀他们的运输船,迫使他们分散作战舰艇,等到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再伺机歼灭或者重创他们的主力舰队。”

    且不说英国人重整军备的效果如何,以美国的经济和工业力量,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刺激,只凭美利坚一国就能迅速建造出两倍甚至三倍于德国海军的舰队,这是历史造早就给出的答案。要想战胜美国,除非速胜,靠海战是极其艰难的,反而是在陆上赢得决定性胜利的几率要高得多。

    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夏树渐渐领会到德皇这番话的用意了。这时候,威廉皇储唱和道:“要想让这种前提停留在假设阶段,我们或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