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停战协定一经生效,持续燃烧了395天的欧洲战火终于熄灭,大战过后,欧洲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意志帝国的实际控制区东起第聂伯河畔,西至比斯开湾,北到法罗群岛,南抵克里米亚,黑鹰旗下的土地面积占到了整个欧洲的三分之一,自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称霸欧洲以来,还从未有哪个国家达到过这样的高度。除此之外,霍亨索伦王朝还统治着非洲、西亚的广袤殖民领地,成为了继大英帝国之后的又一个“日不落帝国”。

    随着塔林协定的签署,主动向同盟国阵营伸出橄榄枝的日本顿时成了不折不扣的笑料,在柏林举行的停战谈判虽未经任何一方宣布破裂,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因为德奥等国重新开出了日本人无法接受的停战条件。一旦失去了在中国和朝鲜获取的所有特权,本土资源格外贫瘠的日本将从一个新兴强国退回到19世纪后期的状态,用不了多久,既有的舰队也会变成过时的废物。

    但日本终究是远在地球那一端的国家,俄国人劳师远征的深刻教训还历历在目,威廉二世和他的政fu并没有真正考虑过要派遣一支庞大的军队开赴东方,甚至因为忌惮日本的军事力量,德国迟迟没有从英国手里正式接管香港、新加坡这两块无价之宝,而抵达波斯湾的德国远征部队摆出也是谨慎防御的姿态……

    有人说,外交场合的精彩纷呈不亚于任何一部谍战剧,这话不假。俄国退出战线仅仅数日,在柏林的日本代表团一反常态地强硬起来,他们威胁说,如果双方继续处在战争状态,那么日本舰队将考虑出兵占领法理上已经成为德国保护领地的香港和新加坡,日本海军的水面袭击舰还可能出现在南印度洋甚至是大西洋。

    自信爆棚的同盟国外交代表们如何能够忍受一个亚洲国家的外交威胁,他们愤然离席,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几乎就此破裂。当天晚些时候,德国首相冯…贝特曼在官邸约见了日本首席谈判代表,两人进行了一番长达近两个小时的交谈,这次谈话挽救了近乎流产的停战谈判。日本人心里清楚,美国和英国承诺的援助虽然能够让日本的军事力量更上一个台阶,但以日本一国之力对抗横跨欧亚的同盟国阵营还是太过吃力,与其被美英推到前面当炮灰,不如在两大势力之间灵活周旋,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利益。

    10月5日,塔林停战协定签署后三个星期,以趁火打劫心态卷入这场大战的日本如愿脱身,这个最后退出战争的国家为迟到的和平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日本政fu从德国人手里夺取的全部殖民地和保护领地悉数奉还,并向德奥两国支付折合4500万帝国马克的战争赔偿。比起同盟国政客们先前酝酿的严厉惩罚,日本只需要为自己在1914年夏天的错误冒险付出很小的代价,以至于在日本国内,许多人都为这次躲过一劫感到庆幸,殊不知这次侥幸终将让他们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随着大战烽烟的熄灭,失望的英国政fu将主要精力放回到爱尔兰问题上。经过时间的消磨,英国普通民众看待爱尔兰**的情绪出现了明显的缓和迹象。籍由爱尔兰方面的一再努力,存在深刻隔阂的英爱两国终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而英国政fu也派出有着仇法亲德倾向的艾森勋爵担任驻爱尔兰王国外交大使,似乎是在向爱尔兰释放和解信号。可在这种具有迷惑力的和平表象背后,双方围绕贝尔法斯特争端龇牙咧齿、互不相让。英国一面秘密扩建航空部队,并借美国之力研制装备履带战车,一面蓄意制造舆论,由诸如前任海军大臣丘吉尔、前任外交大臣格雷这样的号手通过报刊媒体大声疾呼,提醒人们注意爱尔兰人准备利用贝尔法斯特争端将英国拖回战争深渊的险恶阴谋。正如夏树亲阅的这份报纸,丘吉尔在文章中言之凿凿地指出,爱尔兰政fu在某些欧陆强国的授意下绕开伦敦停战条约的限制,秘密进行着进攻贝尔法斯特地区的军事准备——爱尔兰陆军的精锐部队正日复一日地演练着攻坚战术,海军舰艇的训练磨合程度日益加深,航空部队的规模几乎每个月翻一番,现在,爱尔兰得到了那些曾在列日和凡尔登大显身手的重型攻城火炮,照此下去,不出三个月,爱尔兰军队必会对贝尔法斯特动手。三个月,这确实是夏树设想用来解决贝尔法斯特争端的期限,只不过按下时间表的时点是在一个多月前的塔林停战条约签署日,也就是说,他计划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名正言顺地戴上爱尔兰的王冠。然而以英国政客们的老辣,想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夏树心里没有十足把握。他思索良久,转身看了看放在桌边的烫金邀请函,眼前再一次浮现出那张清秀俊美的脸庞。。

第24章 无冕之王 上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见证一个里程碑的诞生。我们脚下的,是伟大的爱尔兰人民用辛勤汗水建立的一流船坞,是爱尔兰王国迈向工业文明的重要基石,我们的造船工业将从这里扬帆启航……”

    在利默里克新港的爱尔兰皇家造船厂,夏树一身浅绿色的军礼服,峻拔如松地站在观礼台上,通过扩音器向前来观礼的上万名爱尔兰军民发表演说。明媚的阳光下,衣装质朴的爱尔兰民众昂首挺胸,对缓缓铺陈的愿景充满了期待。独立,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自由,在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这个国家,他们不必再忍受英国统治者的无情压榨,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立起渴望已久的现代化工业,从而摆脱对传统农牧产业的过度依赖——即便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也知道,工业犹如人体骨骼,能够让一个国家不受欺凌地健康发展,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爱尔兰独立前的一百多年里,整个爱尔兰岛只有东北部的贝尔法斯特地区发展起了有限的工业,那里的爱尔兰人因此过上了比中部、南部民众优越的生活,因而在宗教思想感情上偏向英国。

    “我们的第一个造船项目,确切地说是战舰改装项目,蕴含非常高的技术水准,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爱尔兰人的智慧不逊于任何一个民族,爱尔兰人的勤奋不逊于任何一个民族……让我们高呼爱尔兰万岁!”

    这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是爱尔兰民族发自内心的呐喊,亦是对他们眼前这位无冕之王的崇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带给爱尔兰的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甚至比他们曾经做过的美梦还要美好。

    他们此时所在的利默里克新港,原本是毗邻河岸的大片农田,因附近河道的理想水文条件而被选为爱尔兰新首都的货物吞吐港和综合造船区。爱尔兰政府的官员们能力阅历固然有限,但贵在勤勉尽职,行政效率比外界猜测的要好得多。德国援助的首批免息贷款除一少部分投入军备之外,大多数都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短短四个月时间,位处香农河下游、离利默里克老城区17公里的新港就已建成两座深水码头以及一座万吨级干船坞,更多的航运造船设施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当中,连接新港与首都城区的铁路和公路也具备了初步的通行能力。

    夏树以王位候选人身份到来,既是为了见证爱尔兰皇家造船厂正式投入运转,也是为它承担的第一项工程剪彩。此时此刻,远征归来的“凯尔特”号——也即原德国海军的“沙恩霍斯特”装甲巡洋舰,已经进入了崭新的一号船坞,等待它的将是大幅提升实力的现代化改装。

    这一代沙恩霍斯特级的设计工作完成于1904年,当时夏树以海军技术委员的身份参与了设计方案的后期修改,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沙恩霍斯特级身上体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前瞻性,即便是在战列巡洋舰出现之后,它也没有沦落到难堪大用的地步。大战期间,它们在施佩伯爵的指挥下航行万里,展现出了良好的适航能力以及机械可靠性。与英国舰艇为数不多的几次正面较量,两艘沙恩霍斯特级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在同盟国阵营,沙恩霍斯特级被以“最强装巡”的名头,遗憾的是,它们没能在战场上与同级别的英国装巡一较高下,在德国海军参谋部的兵棋推演当中,它们与英国最后建造服役的勇士级和牛头怪级装甲巡洋舰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但如果是在远离德国本土的海域,则应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战斗,其中原因不言自明。

    到了1915年,再去推敲沙恩霍斯特级是否最强装巡显然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战列巡洋舰的强势登场使得一度盛行的装甲巡洋舰黯然退居二线。转入爱尔兰皇家海军服役的两艘沙恩霍斯特级,除了25节的航速尚且入眼,不管210毫米口径的主炮还是200毫米厚的主装甲都显得过于弱小。

    当得知爱尔兰政府拨出专款用于两艘沙恩霍斯特级的现代化改装时,人们不禁好奇,以它们区区一万三千吨的舰体,还会有多大的改进余地?

    在数千爱尔兰军民以及德**事顾问们的注视下,初显旧态的“凯尔特”号缓缓移入利默里克皇家造船厂的一号船坞,闸门关闭,四围清场,改造工作所有的钢材和机械部件都经由水路运来,人们只能远远看到船坞上的吊机在忙碌运作,有有时夜里都在施工。

    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士从德国人那边挖到了内幕信息,克虏伯利用库存的火炮配件组装了数组双联装的11英寸舰炮,而且用的是旧型号的45倍径炮管——这是德国海军最后两级前无畏舰的标准主炮,而在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德国人就已经用上了威力更大、精度更高的50倍径炮管,而且主炮还采用了彪悍的三联装配置。

    德系舰炮几乎是清一色的克虏伯制造,而动力设备的可选余地就要大得多,但别有用心的人还是想方设法找到了蛛丝马迹,但泽的硕效船厂输出了一批新式燃油锅炉和增强型蒸汽轮机,而且是适用于中型舰艇的规格型号。若将沙恩霍斯特级装甲舰原有的舒尔茨…桑尼克罗夫特海军燃煤锅炉和四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全部替换成为硕效的锅炉轮机,动力输出有可能提高35%。

    以大改装的正常工程量推算,“凯尔特”号至少要在船坞里呆上半年,接下来的好几个月,爱尔兰海军似乎只有“自由万岁”号也即原“格奈森瑙”号这一艘主力战舰可用,然而奥斯曼土耳其将“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连同“布雷斯劳”号轻巡洋舰一并转让给爱尔兰海军的传闻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英国政府对此尤为紧张,因为在他们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建成服役之前,英国皇家海军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遏制“冯…德…坦恩”号。

    秘密交易“冯…德…坦恩”号的消息正炙手可热,爱尔兰政府发布公告,应英国政府邀请,爱尔兰王位候选人约阿希姆将对英国展开一次正式的国务访问。

    对此,爱尔兰和英国的公众舆论有着颇为相似的反应——在贝尔法斯特地区的主权争端悬而未决的情况下,他们一方面希望两国的高层往来能够促成和解,一方面又觉得和解的前景黯淡,或早或迟,两国终有一战。

    出访其他欧洲国家,夏树带着涵盖外交、经济、工业、贸易、金融、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官员和顾问,整个访问团浩浩荡荡,而此次访问英国,随行官员仅有寥寥数人,反倒是军官、侍从、警卫人员一大帮。

    之前出访,夏树一行人搭乘的是“自由万岁”号游轮,如今造访英国,他们所乘的“自由万岁”号却是那艘威风凛凛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

    1915年11月27日,在德制爱尔兰籍大型鱼雷艇“自由军”号的陪护下,“自由万岁”号穿过英吉利海峡驶抵泰晤士河口。英国海军的“木星”号战列舰以传统礼节前来迎接,它属于19世纪末期设计建造的威严级战列舰,是伦敦停战条约允许英国海军保留的最大舰艇,标准排水量14900吨,较未改装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多了将近两千吨的重量,使用的是45倍径的305毫米双联装主炮,虽然沙恩霍斯特级的航速足以将威严级甩出几条街,但除非抵近发射鱼雷,否则的话,以沙恩霍斯特级的舰炮火力很难对威严级构成致命威胁——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两艘战舰的较量很可能变成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对峙。

    看到“自由万岁”号与“木星”号一前一后结伴航行的场面,人们更会觉得爱尔兰海军有必要给“凯尔特”号装上战列舰级别的主炮,它以后若是在战场上碰到了威严级这类老式战列舰,就能够利用航速和火力来解决对手。

    在数万英国民众的注视下,夏树健步走下舷梯,此刻豪情万丈,却也心惊肉跳——当下艳阳高照,窗户的玻璃、观众的望远镜乃至普通眼镜片都在闪闪发光,这使得在场的警卫人员根本无法排除狙击手的存在。哪怕英国王室、政府以及绝大多数英国民众都无意为之,只要有那么一小撮激进分子动了杀心并且付诸实施,就有可能让爱尔兰王位候选人死于非命,这也是不少爱尔兰人反对王位候选人出访英国的首要理由。直到走上码头的红地毯,与前来迎接的英国王储爱德华、英国首相博纳…劳握手寒暄,夏树防备的袭击也没有发生。为尽地主之谊,爱德华王子紧随其旁,向夏树介绍前来迎接的政府官员和军队将领们,夏树有意跟爱德华王子站得很近,若是有电视转播,英国民众或许会被两位年轻的王位继承者表现出的亲密友善所打动。英国的王室仪仗队员们是除了官员将领之外,现场距离来访者最近的人,他们目不斜视地望着一身浅绿色军礼服的约阿希姆与一身洁白戎装的爱德华亦步亦趋。两人的年龄只相差四岁,身高相差无几,气质却有天壤之别——爱尔兰的王位候选人举手投足都有着君王的稳健从容,俊朗的外形条件加上战火历锤炼出的刚毅,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令人钦慕的魅力,英国储君虽然仪表堂堂,却显得青涩稚嫩、低调内敛,就连挂在脸上的笑容也给人以局促之感,看来短暂的从军生涯还没有让他获得乔治五世那样的军人气度。……章节内容结束……》

第25章 无冕之王 中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进球……漂亮……”

    在数千名观众的注视下,身穿浅绿色球衣白色球裤的爱尔兰王位候选人,以一记精彩的搓射攻破对方球门。战场上,他是运筹帷幄、战无不胜的指挥官,纵横北海、叱咤风云。球场上,他不仅从容优雅地掌控着攻防节奏,凭借出色的传接球和射门技术成为客队最具威胁的进攻核心,亦能够利用自己的出色技巧完成最后一击。比赛尚未结束,他已经用自信洋溢的表现征服了观众……

    这里,是位于伦敦郊区的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远道而来的爱尔兰国事访问团以官员、警卫、侍从组队,同皇家海军学院足球队举行一场国际友谊赛。除了受到邀请的官方人士,数以百计的英国民众也慕名而来,既是为了一睹偶像人物的英姿,亦是借机参观这所久负盛名但极少对外开放的皇家海军学院。

    英国储君爱德华王子虽非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的一员,但因夏树参赛,他亦加入主队,两人的对抗由此成为比赛的最大看点之一,然而令前来观战的英国人感到失望的是,爱德华王子球技一般,同队友们的配合颇为生疏,整场比赛虽然攻入两球,却明显拖累了主队的进攻。比赛结束,爱尔兰人以9比7险险赢得了胜利。

    比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