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将入川吧。”

方绍试图说服刘备留下张飞,毕竟现在的情形与历史中刘备取蜀的困境已大不一样,调张飞入川确有点小题大做了。

刘备却道:“其余小部分不附之徒自然不足为虑,唯有巴西太守庞羲,此人独据巴西多年,兵精粮足,又有武略,又是巴西本地豪强,颇俱人望,若想平定巴西,非得翼德不可呀。”

刘备的理由似乎也是合理的,而且抚定益州之后,下一个目标必然便是汉中,以汉中的实力,刘备确实也需要张飞这样的虎将帮助才能攻下。

不过就算如此,刘备也不需要为了一个小小的庞羲就急急的把张飞也调到眼皮子跟前,方绍隐约感到,这似乎也是对张飞的一种制约,以防止他留守南郡日久,形成第二个“关羽军团”。

“主公深谋远虑,绍佩服。”方绍第一波的劝说料知无效,便先顺了刘备的心意,接着却又面带忧虑道:“至于子方将军,他跟随主公多年,自然是劳苦功高,由他担任接任南郡太守似乎也不为过,只是绍还有另一层的担心呀。”

刘备很细微的皱了一下,忙道:“中正有何担忧,尽管道来。”

“其实绍以为,荆州的最大的威胁,并非来自于北面的曹操,反而是东边的孙权。曹操没有水军,就算他在襄阳屯上十万人马,亦不足以威胁到荆州。反而是东吴精于水战,如今又坐拥南江夏,他的水军从陆口出发,不出数日便可直抵上游,北可攻江陵,南可攻公安。倘若将来主公北向争天下,那按照隆中之策,关将军便将提一支大军北攻宛洛,到时荆州军力势必虚弱,那个时候,若是东吴生变,以大军突袭江陵和公安,绍只怕又子方将军之能……”

方绍没把话说透,但意思已经很明显,那就是他不信任糜芳的能力,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意思,内心中却是他不信任糜芳的节操。

刘备显然是被方绍说得有点动心,面色渐渐凝重起来,道:“中正你考虑的很周全,只是东吴与我乃联盟,倘若将来天下有变,自然是我两家合灭曹操之时,那时孙权不去东面夺合肥,却反来攻荆州,这岂非让曹操避免了两面受敌之危,到时他就算拿下了荆州,却失去了灭曹的良机,如此狭窄的眼光,那孙权不至于吧。”

方绍冷笑一声,道:“主公难道忘了前次孙权想假道灭虢之事了么?其实主公与此人打了这么久的交道,也应该了解,此人志向才能远不及其兄,他的骨子里只是一个贪得眼前利益的坐守之徒罢了。而他若想稳据江南半壁,那么就只有夺取荆州,全据长江,所以说,只要荆州有机可趁,那孙权必定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方绍几句话把孙权剖析了个通透,他也并非穴来风,而是经过这几年与孙权的接触,以及历史上此人的评价,最终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的。

事实上,东吴除了孙策、周瑜、鲁肃等少数江北人氏有争天下的雄心与见识之外,诸如吕蒙、张昭、顾雍等辈,虽不乏名将良臣,但多是眼光短浅之徒,而孙权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之下,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变成了一个以割据为基本国策的君主。

而如果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真雄主,又怎会在刘备与曹操几番决战之时,不去趁机攻打曹操,而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来挖盟友的墙角呢。实际上,纵观古今,像孙权这样不靠谱的盟友,确实也属少见。

当方绍把孙权的真面目撕开时,刘备直听得心惊胆战,沉默了好一会,方道:“若非中正你提醒,我几乎忽视了这一点,东吴这个隐患,确实不可不防呀。只是南郡毕竟为要地,除了子方之外,我实难想得出还有谁可胜任此要职。”

方绍知道,刘备是铁了心要在南郡安排一个自家的亲信,不过,只要不是糜芳的话,其余的人都还是可商量的。

方绍便笑道:“主公无需忧虑,绍倒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第三卷 争雄 第一百六十章 八字诀

刘备脸上没多少兴奋,问道:“不知中正这回推荐的又是哪位高才?”

这话显然有所指的,看来他又以为方绍打算推荐蒋琬这类声名未振的人才。

方绍微微而笑,道:“其实此人主公熟悉的很呢,说起来他还是主公的亲戚。”

“亲戚?”刘备的神色好了很多,道:“中正你不会打算推荐子仲吧。”

刘备口中的子仲,即是糜夫人的大哥,徐州元老集团的老大糜竺是也。

刘备的儿子还穿着开裆裤,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亲戚,除了糜芳之外,他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糜竺。

方绍当然不会推荐糜竺了,这位资助刘备起家的大舅哥,跟着刘备奔波半生,现下好容易来到成都这花花世界,正是享福的时候,若是好端端的从中央被方绍给弄回了荆州吃苦受累,这位糜子仲不怪罪他才怪。何况如今糜芳他已经得罪了,再把糜竺也得罪了,显然是不太明智的。

“主公猜对了一半,其实绍推荐的并非是子仲公,而是其子糜威糜建武也。”

这糜威乃糜竺长子,现今二十有五,虽然文略不及其父,但相比其父却更擅长领兵打仗。当然,虽然糜威小有些本事,但在这个谋臣武将群星璀灿的时代,实在是十分的不起眼。

不过,就方绍的观察,此人的能力,至少要糜芳之上,最关键的是,糜威乃糜竺之子,其叛降的机率远比只是糜竺弟弟的糜芳要小得多。而且关羽虽轻士大夫,但对糜竺却一向尊敬,以其子镇守南郡,与关羽或许便会相处的更为融洽一些。

刘备稍露惊喜之色,显然方绍的建议从一方面中了刘备的下怀,但他只是稍喜之后,便马上又露出忧色,道:“建武虽有武略,但治政之才却不如其父,况且他年纪尚轻,如令其担当这南郡太守这般要职,会不会有些不太妥当呢。”

方绍笑着宽慰道:“主公多虑了,所谓英雄出少年,年纪轻并不是问题,想当初孔明军师辅佐主公之时,不也是年纪轻轻么。而当初绍受主公信任,出使东吴之时,比军师年纪还轻,虽未曾立有大功,但也没有负了主公的重托。至于治政的能力嘛,主公大可选定几位这方面的人才协助其治政,况且南郡乃军事要地,为太守者,更当由武略见长者出任才稳妥些。主公以为如何呢。”

刘备被方绍这一番头头是道的话说得大为动心,思来想去这糜威倒也确是极佳的人选。

头一点他是自己的亲戚,把南郡交给他放心得下。其次糜威的才能确比其叔要强。这三来嘛,自家的几个亲戚都没什么大才,多是无法委以重任,这糜威年纪虽轻但也颇有些资质,如果给他机会好好培养一下,将来岂不又多了一个可以信得过的独挡一面之才。

刘备琢磨来琢磨去,前思后想了好办天,最终拍板道:“既然是中正推荐的人,那便一定错不了,好吧,这南郡太守的职位,就由建威来担当吧。”

听了刘备这句话,方绍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不过,方绍并不能就此安心,打发走糜芳这么个祸胎还不算完,对于荆州这块事关兴衰的地方,无论如何也是要确保万无一失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数天时间里,方绍除了要旁敲侧击刘备之外,还要在不失和的情况下,与庞统、糜竺等人商讨,经过一番不见硝烟的斗争之后,总算是帮着刘备定了荆州留守的人事安排。

在方绍的极力争取下,关平替代了刘备原先的人选,成为了公安的守将。

而江夏太守则改为徐庶接任,并作为荆州留守军的头号谋士,辅佐关羽督荆州军事。

蒋琬则被越级提拔为荆州治中,主管荆州刑政大事。

刘备集团可不是一言堂,成都方面虽定了留守人事安排,但在正式任命之前,刘备还得派人拿了这名单回往荆州,与诸葛亮、关羽等人进行商议,两边之间又互相沟通了多次,最终于十月末确定下最终人事安排。

于是,十一月初,诸葛亮与张飞等人终于从荆州动身,率领着一万荆州兵,以及廖立、向朗等诸多荆襄士吏,浩浩荡荡西进蜀中。

沿途所过之地,诸如巴郡严颜等先前未附之辈,见大势确实已去,便只好接受事实。诸葛亮便按照事先商定好的人选,令孟达等心腹之辈,顺利的接管了宜都、巴郡等战略要地。

至十一月初时,诸葛亮等荆襄第二批人马终于来到了成都。

接下来的时间,刘备无非就是大摆宴席为诸葛亮等人接风,一连庆贺了十余天,而在这段时间里,刘备也抓紧时间与诸葛亮等几位心腹重臣,共同商定出了一套众人期盼已久的升赏名单。

诸葛亮升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庞统任安国将军,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府事。

以关羽为荡寇将军,领董督荆州军事。张飞为征虏将军,领巴西太守。徐庶为讨逆将军,江夏太守,并辅荆州军事。

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方绍为掌军中郎将。张松为昭德将军。此三人并署左将军府事。

以赵云为翊军将军,领长沙太守。魏延为牙门将军令广汉太守。黄忠为讨虏将军。以许靖为左将军长史,李严为健为太守,费观为巴郡太守,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彭漾为益州治中从事,董和为掌军中郎将,黄权为偏将军,吴懿为护军讨逆将军。

糜竺、孙乾、雍等徐州元老,皆予以高位。而霍峻、马良、陈震、廖立、向郎等荆襄文武,则皆升任一方太守。

除了封官之外,刘备还尽取库府之财,广为赏赐群僚。其中诸葛亮、庞统、法正、张飞及关羽每人赏金五百,银一千。方绍、张松、孟达、徐庶等人,每人赏金三百、银五百。其余有功之臣,乃至三军将士,也都不吝赏赐。

封赏一出,自是两州一片欢腾。

这份大名单上所罗列的文武,对于刘备而言,无疑是一个空前豪华的阵容,不列不知道,一列刘备才发现,自己手下现在竟然是有了这么多的“爪牙”,这比起当年徐州之时,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捣鼓出这样一个封赏名单的主要贡献者,自然是诸葛亮无疑,如果说在用奇谋上卧龙逊于凤雏的话,那么在搞政治上,不得不承认,庞统确实远逊于诸葛亮。

不过,除了方绍等少部分人外,就算是当红的法正等人,亦无法知晓这份人事任免名单中的政治用意。

那还是诸葛亮抵达成都的第三天,大宴之后,一场风雪忽至,刘备便借着送诸葛亮回府为名,在方绍的陪伴下,三人一起来到刘备为诸葛亮亲自挑选的成都最奢华的一间宅第。

黄月英见着冬雪忽至,早在家中熬了暖身的热汤,见着那三个一身是雪的男人,有说有笑的一起入府之时,不禁一怔,笑道:“原来主公与中正也来了,夫君怎么不早说。”

“怎么,诸葛夫人难道不欢迎我这个不素之客吗?”刘备兴致好得很,便大笑着与黄月英开起了玩笑。

黄月英忙道:“怎么会呢,我是说若早知有客要来,我也好多熬几碗热汤招待主公和中正呢。”

刘备便吞起了口水,喜道:“早闻诸葛亮夫人熬有一手好汤,今日我可有口福了。”

黄月英盈盈笑道:“那就请主公稍待片刻了。”

于是,三人便在屋中围炉而坐,过不多时黄月英将香喷喷的汤端了来,三人痛快的喝了好几碗。

几碗好汤下肚,诸葛亮便是诡秘的笑道:“主公,你亲送亮回府,只怕不只是为了喝这一口汤吧。”

刘备愣了一下,抹了抹嘴巴上的汤渍,大笑道:“知备者,唯军师也。实不相瞒,备冒风雪而来,实则是想请军师助备定以益州大计。”

方绍就知道刘备是有意而来,当下也不多嘴,只听着他二人说些什么。

诸葛亮笑放下碗来,拿起羽扇轻摇着,一副胸有成竹之状,道:“其实主公所问,也正是亮之所思。这一次来益州的路上,亮已为主公谋划了一套稳坐益州良策。”

刘备大喜,忙道:“原来军师早已胸有良谋,备愿闻其详。”

诸葛亮羽扇一挥,斩钉截铁道:“其实也简单,就八个字——拉拢,压制,重用,打击。”

刘备眉色一扬,奇道:“此话怎讲?”

“主公身率荆州之士入蜀,则对益州士人而言,始终属于外来者,无论如何恩抚,他们都必不会彻底的归附,所以,对待益州士人,必须要拉拢与打压并行,既要利用他们之中的杰出之士为主公所用,又不能放任他们无限发展壮大。”

诸葛亮吞了口唾沫,接着道:“至于东州士人,这些人相对益州士人是外来者,但相对于荆州士人则又是本土人,所以东州士人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这些人主任可予以重用,部分人更可委以要职。至于荆州士人就更不必说了,此乃主公成就大业的根本,自当由荆州士人尽掌益州内外要害之职。然而,若主公只是一味的依赖荆州和东州士人,这些人势必会对益州士人有所欺凌,久而久之,又将演变成刘璋之时的内争不断的乱象。所以,对于那些滥用主公信任之辈,自当予以严厉的打击。只要做到我说的八个字,则益州自可稳如泰山也。”

诸葛亮洋洋洒洒一番话,中间都不带停顿得,方绍还好,那边刘备已经有点跟不上诸葛亮的思维了,琢磨了好一会才总算明白过来。

他先是一喜,接着便又一忧,道:“军师对益州的形势分析得真是透彻啊,只是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似乎极为不易呀。”

诸葛亮淡淡一笑,道:“其实同样简单,要想做到那六个字,只要做外一个关键字就是了。”

“哪一个字?”刘备竖起大耳,瞪大了眼睛。

片刻之后,诸葛亮轻描淡写的道出了一个字:

“法”

第三卷 争雄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反目

“没错,就是一个法字,法严刑明,违者皆处,则三州之士皆服矣。”诸葛亮斩钉截铁的回答。

刘备面露犹豫,道:“我新得益州,正当以仁德感化士民,如果严以用法,会不会失却人心呢?”

诸葛亮摇头道:“主公此言差矣。先前益州内斗不休,皆因刘璋暗弱,对那些士人以高位拉拢,那些人权高位重之后,反而更加的放肆。以仁德厚恩待之,厚到无可再厚之时,这些人习以为常,反为不满。造成这般局面,皆乃刘璋威刑不肃之故,主公不可不察。”

诸葛亮三言两语,把益州先前的混乱局面说到了根子上,接着他又向方绍使了个眼色。

方绍会意,也道:“军师言之有理,所以主公治蜀,必当以法为先,做到赏罚分明,那些得到加官封赏之辈,方才会感恩,而那些骄纵之辈也会心存畏惧,不敢肆意。如此恩威并济,上下有节,方为治蜀之道啊。”

这师徒人一番话,只将刘备听得如醍醐灌顶一般,终于是豁然开朗,拍案叫道:“不错,不错,正是这个道理,治蜀之道,自当依法。就请军师辛苦一些,尽速拟定一套刑律吧。”

诸葛亮笑道:“主公放心,亮在荆州时已拟定了不少草案,只须再完善一些便可发布施行。”

当他主臣二人定下用法治蜀的大政方针时,方绍却在旁小心翼翼的提醒道:“主公,军师,以法治蜀自然是不错,但所谓法理不外人情,只怕对于一些特殊的人,还当法外开恩呀。”

那二人怔了一下,须臾,刘备忽然省醒,叹道:“中正暗指之人,应该就是孝直吧。”

方绍指的就是法正,这位在益州当了十多年小县令的一代奇才,如今升任为蜀郡太守之后,用一个不好听的词来形容,可谓是“小人得志”啊,用中性点的词来形说,便叫作睚龇必报,好点形容的话,勉强可以叫作“以怨报怨”。

自诸葛亮入蜀前的这几个月间,身在成都得罪过法正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