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中的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进击中的大唐-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投入攻城研究当中的李休,一边在玄武门上下观光,一边想着,现在是武德七年,按照上一辈子的历史记载,李孝恭指挥大军平定江南后,唐王朝正式完成了统一大业。他那个便宜爷爷,也就是今天他要讨好的人皇帝李渊。玩起了每一任开国皇帝都会做的事情,“飞鸟尽,良弓藏”

    史载也就是在今年,李渊为了政局的稳定,为了进一步巩固李建成的地位,开始逐步削弱二儿子的权力,虽然头衔、食邑都没有变化,但李世民在朝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这历朝历代对付功臣猛将的手段,用在了李世民的身上,对于时年26岁,正值年轻力壮正要大展拳脚的李世民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折磨。看到这种情形,李世民为了自保和东宫开始了暗战。

    ?而在李建成这边,当然更是要乘胜追击。秦王府虽然渐处下风,但在军中的优势却依然明显,毕竟李世民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大大小小的将军几乎都在他手下干过。这些且不说,单拿太子府的武班底和秦王府去比,李建成就止不住地一阵阵发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从晋阳起兵一路带兵打进长安的,这个道理他怎会不明白?

    李建成的的武将太少了,所以他挖起了秦王府的谋臣猛将。不过还是李休的便宜老子手段高超,当年的挖角之战李世民就用上了阴谋。

    就拿这个玄武门来说,太子率更丞王眰、玄武门守将常何、敬君弘、吕世衡等人就是在今年先后投靠了李世民。

    太子率更丞是个什么职务呢?是东宫的警卫部副部长。再看玄武门守将,玄武门是太极宫即皇宫的北门,位于长安城中央的最北部,在隋唐两代,宫城南面的承天门一般不开,所以,玄武门便成为唐代大臣平日入宫朝参时必经之处,属咽喉要地。

    常何等人就负责镇守玄武门。李世民选择这种要害岗位的负责人下手,曾经看过史书的李休十分的明白至少在武德七年,他老子李世民,已经开始考虑采用非常手段,来结束这场储位之争了。因为一但动用武力,就没有了退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这个非常手段有两种可能一是暗杀太子,收买太子身边警卫部门负责人,一来探听消息,二来可能是为了动手时更方便一些;二是武装政变,他是军事高手,善于侦察地形,玄武门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他一眼便知,收买玄武门守将,意味着他已经准备通过玄武门做一件大事了,至于这件大事是在玄武门伏击太子,还是直接进攻皇宫软禁李渊,或者是两者同时进行,那就得看情形而定。

    也就是说曾经的历史上今年,李世民开始了杀兄囚父的准备,在此之前,他一切争储行为还可以说是正常的竞争行为,他渴望通过不断建功立业,来获得李渊和朝臣的认可,通过招贤纳士来获得下属的拥护,从而赢得储君之位。

    而在历史上也就是今年,李世民认为自己这些努力都失败了。太子占据绝对优势,通过正规途径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他便开始考虑用他最擅长的军事手段来达到目的。

    李休还刻也就是这玄武门的守将何常,在自家老子成功的道路上,牵马坠登,不但久伏于东宫,和一帮子同样被收买的小官,一起暗中通传消息。

    更在李世民起事之时替他开了门,而且还戮力死战,就在这玄武门上,挡住了东宫六率在内的过万精兵,可以说李世民能成功有三成是何常和玄武门众将的功劳。也为李世民的知人善用,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

第六十章哄皇帝于三字经() 
书友群547305613让我知道有人在看我的书好么。

    等了约半个时辰后,一个小太监来报,皇帝陛下那边事情差不多完了,李休当及就留下一众心腹,带着玲姨穿过玄武门,往大兴宫而去。

    离开在玄武值守将士的视线之后,在李休的示意下,玲姨十分熟练的,从上衣袖口中取出了一根十两重的黄金。

    李休微微勾了勾嘴角,两人慢慢的落在了李休身后,一路私语着,因为有着李休在前面领路,而玲姨和那个小太监,又是宫中的老人,一路做的十分隐蔽,那些在各处职守的御林军也都没有上来多管闲事。

    在前往大兴宫偏殿的时候,玲姨回到了李休身边,小声报告着,得到了一些资料的李休才明白,原来是吐番那儿出现了问题。

    武德六年李世民大破十万突厥铁骑,可把大唐周边的一众番邦小国吓的不轻,其中也包括当时蠢蠢欲动的吐番,他们虽然凶悍不怕死,但是不代表他们喜欢找死,甚至为了乞活,他们比一些大国之人更不要脸。

    李唐破突厥铁骑十万的消息传到吐番的时候,那个蛮夷小国把所有小心思都扔到了爪洼国。

    但今年却又不一样了,突厥败退之后,在李休的撺掇之下,北地的汉子们在李唐官方的组织下,实行了冬季反杀,虽然效果不大,但多少也取回了几个狗头。

    这可算是惹了大多数的河套地区的突厥部族,不过武德六年那场大败,颉利损失惨重,丢了金帐、大纛甚至他的本部核心万骑,只剩下了不足百人,护卫他回到了龙城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河套地区的,突厥贵族敢恨不敢杀的境地。而且那些受到打击的,都是平时如奴仆般的杂胡。害怕实力受损的当权者们,只是绞杀了过于突进的唐朝军民,而没有大规模的进攻唐境。

    别怀疑,从汉以后任何一个强大的草原政权,除了自己的心腹部族以外,都有一大群杂七杂八的,各色部族主动跪在霸主马蹄之下。

    而在颉利惨败之后,他只剩下了几万跟随他打服了草原各部的老兄弟,也就只能收拢实力镇压各种不服了,所以现在唐朝军民报复的,就是那些战五渣的杂胡。

    毕竟突利所部、薜延佗、外加西域诸小国,可都时实想要刺王杀架呢。

    现在颉利如果敢带着他这几万老兄弟,再次出征唐境,那么其它大部族的老大,就敢杀到龙城来个龙城三日,血洗之后自己做大王。

    至于刚刚建立的唐朝,那是个什么渣渣,在武德六年以前他们都还在进贡好吧,至于武德六年的战败,那是颉利无能,不是我大突厥的失败,先做了大汗再说。

    虽然说在汉武帝刘彻时期,当时的草原霸主,战败退回了幕北之后,当时最有实力的左贤王甚至扶着那个儿单于,团结一切力量,只为给匈奴留下点儿种子。

    但现在草原上的突厥,可是正在顶胜时期,刚刚被颉利武力统一的草原各部,让他们这些草原各部的头人,空前的团结在颉利的大纛之下,别做梦了好吗?

    所以唐突之间的战斗,就这么不上不下了,而也就是北地的军民,和那些杂胡的交战,让吐番重新看到了大捞一笔的机会。这不重新升起了点儿**的蛮子们,再一次来犯了。

    而李休的到来,让历史的车轮发生了偏移,因为武德六年和突厥之战的胜利,所以至今李休他老子没有被收回权利,反而因为李渊害怕颉利的报复,毕竟李世民差点儿杀了他,所以在李世民和突厥的对抗中给了不少支持,这也变向的加强了秦王府的势力。

    李休把所有事情在他聪慧的脑瓜里转了一圈,然后就往李渊所在的偏殿走去。进的殿来,李休看着一群大臣和李渊都在等着他的到来。

    看到这一个个的红袍绯袍的高官,外加自己的便宜老子和大伯,李休赶忙弯腰躬身行礼“孙儿休见过皇爷爷”在唐初是不兴虚礼的,动不动就下跪的那是清宫戏,所以虽然是见皇帝,李休也只是弯腰下拜。

    “哦,成儿来了,快让皇爷爷瞧瞧,是什么好东西,让你这个小机灵鬼,快马三十余里,跑到皇宫来啊”。

    这时候一直跟在身后的玲姨,十分配合的往旁边的老太监手里送那个红布包裹,并在两个人的努力下,从严密的包装中取出了那个食盒。

    看着那盘翠绿的炒豆芽,接手往上送的老太监,就要按例去试吃。这个时候李渊开口了,“哎,这是成儿一大清早快马送来的,朕也刚好饿了。”

    说完也不管下面众臣是啥反应,拿起小太监送过来的玉筷就当庭吃了起来。看着李渊吃了炒豆芽后心情好不少。

    众大臣也是轻松了一口气,至于李渊的那点不妥,他们都选择性的无视了,这位皇帝陛下,自上位以来,对家人关心于宠爱,那是没的说,而且对大臣也十分随和。

    经过李休这么一闹,刚刚因为吐番入侵,带来的压抑气氛也消减了不少。

    看着自家爷爷吃的开心,心中早有谋划的李休趁机卖萌道“爷爷味道怎么样啊,这个还是孙儿在看医书的时候发现的,古人拿它当药用,时常适量食用,对身体有些许好处,孙儿想着就让玲姨做成了菜,这不,我吃着觉得不错就给爷爷您送了来。”

    “哦,成儿还有研习医书,那说说,这些天你都学了什么。”

    “这个啊,呵呵,因为这些天看的书比较多,在荷塘小筑里,什么书都看一些,又听得父亲从草原上救回来的夫子讲解千字文,算是温故而知新”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休就停下了,因为他发现大殿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这个时候李渊开口了“成儿所说的可是那个和突厥交战时,立了反正之功的夫子,听你父亲说那位从前也是个大才,乖孙儿来告诉爷爷,你从他讲解的千字文中学到了什么。”

    “是的,就是他,至于孙儿,孙儿编了一首童谣”

    “哦,成儿重温千字文还编出了童谣,那来给爷爷念念”要知道在唐朝的知识,可不像后世21世纪,国家让你读书,不少熊孩子还成批成批的逃学,这个时候的人读书一般都很用功。

    但是古书很难读,也很难懂,所以李休在幼学之龄,重温千字文,就能编出童谣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做了这么多事,李休等的就是这一句话。“当下行了个礼道“那孙儿就献丑了,请皇爷爷和诸位长辈斧正。”

    在场之人也很是好奇,李休到底都看了什么书,才在重温千字文的时候编出了一首童谣。当下也都准备好好认识一下李休的才华。

    看得场面寂静下来,李休也不怯场,当下深吸一口气然后朗声开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没错这次李休直接山寨了,蒙学教材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三字经》,后世都称它为“蒙学之冠”至于他把《三字经》说成了童谣,更是无耻的窃居了作者之位。

    作者么,呵呵在唐朝。。。。。再者改名字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三字经》这本书名字太大,李休要不起。这个年代叫经的一般是什么书呢?

    《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以前称经的大作差不多就这几份了。

    如果李休今天敢用《三字经》为书名,那无论他写的多么好,多么精彩,也会被读书人说上一句黄口小儿妄自尊大,哪怕他是皇孙也会招来天下读书人的口诛笔伐。

    因为经义都是百家先贤所著,李休无论如何,从情感上和实际上他都不能与百家先贤平起平坐,所以他不敢也不会去用《三字经》的名字。

    那么山寨成童谣,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反正三字经,这玩意读起来真是有股子童谣味儿。

    在众人的惊艳和疑惑的目光中,李休背到了凡训蒙,须讲究,后他就放弃了完全山寨。

    这一部分李休只留下了《诗》《书》《易》,《礼》《春秋》,等几本书名,就直接跳到了,经既明,方读子,最后李休在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果断的称颂完自家爷爷以后李休就结束了这一次数百字的背颂,现在可是唐初,李休这个穿越者,再怎么不愿意,李休也只好请宋元明三代人去爪洼国了。

    ;

第六十一章删改版(唐版)三字经() 
首先谢谢所有支持我的人,本土著没有时间多更,写的也不好道歉

    过节求一切

    书友群547305613让我知道有人在看我的书好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错!不错!文字精炼且内容丰富生动,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虽然有些童谣的味道,但其中不乏大道至理。

    “成儿大才啊,实乃大才,你这温故千字文后,所作之童谣,堪和千字文相比肩,是不可多得的蒙学之物”。当李休背颂完山寨版,三字经后忽然大殿之中响起了一个,苍老而又慈祥的声音赞道。

    紧接着殿中响起不少人的附和声,“恭喜陛下,燕王殿下允文允武,实乃大唐之兴事也”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不一会的功夫,大殿之中就只剩下了一片恭喝之声。

    “成儿刚才那首童谣,真的是你所作?”龙座上的李渊快步走到李休的身边一脸亲切的问道。

    李休算是听出来了,这句话他压根儿不是什么疑问句,现在的李渊跟后世那些炫耀自家孙子,会背唐诗三百首的老头没啥区别。

    体会了中心思想的他,赶忙弓身下拜道“启禀皇祖父,这首童谣确实是,孙儿在您赏给母亲的荷塘小筑内,读书时所作。”

    不等在场之人开口李休接着道“孙儿这几月来看了不少书,那日向夫子请教千字文,偶有所得

    结合从前看过的不少书,休摘出其中不同的文字,模仿古之先贤巨作,才写下了这首童谣,因不敢自比古之先贤,故三字成句,请皇爷爷斧正。”

    “嗯,不错不错!诸卿以为如何?”虽然是军功贵族之后,但是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是有的。突然发现孙子这么给力,李渊马上就得瑟开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三字断句的童谣,文句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容也浅显朴实、深入浅出,是难得的幼童启蒙读物,臣请陛下着有司,抄入此书,然后发行天下,以便更好的开启幼童的才智。”

    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老帅哥,率先出班奏道。

    这位中年帅大叔的话刚一出口,立刻引起一片附和之声,看的出来,这位大人在群臣中极有人望,甚至连那些不感兴趣的武将也有不少人点头赞同。

    史上有名的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自家孩子的,皇帝李渊,在得到了群臣的马屁之后,那笑容就更加。。。。。。像是十分享受这种氛围。

    就在李渊心情大好,当下就要和自己的万年好基友得瑟几句,但是不等他开口,就有一个声音传来。

    “裴老大人所言甚是!”正在这时,又一个温和中略显阴柔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一个颇有君子之风的帅哥,李休抬眼望去,发现原来是他大伯。

    李休也不得不感慨一句,老李家的基因就是好,尽出些帅哥美女,当然李玄霸那个病的要死的不算。

    不过就近观察的李休发现李建成的帅不同便宜老爹李世民的阳刚型帅哥,他这位大伯,更偏向于阴柔型就像岳不群那种伪君子。

    “儿臣更要恭贺父皇,燕王休不过幼学之龄,听闻前段时间,在荷塘小筑成天与侍女嬉戏玩闹,竟然还能表现出如此才华,实乃大唐之福!”

    我去,看来相由心生果然不假,李建成这家伙果断的不是好人,看起来是夸自己,可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