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果见玄都羽士林渊带着秀才夫妻,来到洞前。坤元、飞娘忙跪倒请安,彼此又是一阵唏嘘。
极乐真人又对坤元说到:“匡庐胜景,本是道门福地,久为魔教妖人霸占,如今平了神魔洞,道兄何不将此处作为五台别府,也好开枝散叶,光大教门。”
坤元闻听,心中大喜,对极乐真人笑道:“此言大善,只是这房顶都被你掀翻了,怎生是好?快赔了我来!”
极乐真人笑道:“前来救援,无功反罪,真是白献殷勤了。且看我手段,重炼五行,为你开辟一方仙家洞府。”
当下请众人远离了神魔洞数十里,飞身半空中,口吐真言,掐诀施法,顿时晴空雷声大震,只见附近峰峦崖壁全部陷裂,地火涌动,石沙皆融,偌大神魔洞全都化为火海,只原有的花木,拔地高飞,虚浮于半空。原本洞中秽物经天雷地火鼓铸,都吸入地肺,化为飞灰。
半晌火光消退,极乐真人又以太乙青灵箭,从上劲射,溅起不少泥浆土泡,也不立即破裂,反慢慢胀大,参差不齐,俄而破开,居然现出峰峦叠嶂之形,半空中花木连根带附着的泥土,缓缓落于其上,再看此间风物,已然不似旧日模样,仿佛换了一个境界,更显匡庐秀美风光。
坤元等人乃回到洞前,无不赞叹极乐真人无穷法力。
极乐笑对坤元说:“如今这般改动,可还满意?便作我向道兄赔罪之礼了。”
坤元拱手谢道:“道友高义,倾力助我,再作此言,不当人子!折了我五台的气数!”又将众人请到洞中观瞧,只见那洞府已不是神魔洞的旧貌,烟霞浮玉,乳窟生花,石座石床,妆点自然,好一个天生神仙洞府,修真人家。
坤元看罢也是十分满意,便命林渊暂居此间,精心再作布置,由许飞娘陪着二老,入内安歇。对极乐真人说到:“索性再劳烦道友,陪我去小长白山玄冰谷一行,助邓师妹肉身回阳。”
极乐颔首道:“原本需聚魄炼形丹白骨生肉,幸从枯竹那里而来,此老最善五行属木功法,我要了几粒他的青木回灵丹,功效不弱于聚魄炼形丹,佐以道兄的凝炼神魂心诀,必能完功。”
坤元大喜,又对许飞娘、林渊嘱咐几句,拜别高堂,与极乐真人、邓八姑一行飞往小长白山玄冰谷。
途中无话,来到谷中,坤元一看,自己所布置的上清三才闭炁锁灵阵,未动分毫,看来无人前来骚扰,心中方安。
极乐一看这阵法,果真高妙不凡,自己揣度,全力施为,亦难尽破,果真是圣人教下,无有弱手。
三人来到石台,晓月禅师袭了八姑枯槁肉身,端坐石台,静心参禅,待唤醒晓月,与八姑又将肉身换回,晓月禅师乃以后辈之礼参见极乐真人。
极乐看他神识精湛,魂魄圆融,阴魔尽去,不复为长狄洞哈哈老祖魔功所暗制,不由赞叹。
又取出青木回灵丹,托与手心,稍加祝祷,灵丹化为一团青色烟雾,笼罩邓八姑肉身。八姑按照坤元所传凝炼神魂心诀,默运玄功,顷刻之间,便见八姑如同干尸一般的身上直冒热气,面色逐渐转为红润,已经不似先前骷髅模样。
又过片刻青光一闪,现出一个长身玉立,年约二十,美若天人的道姑。正是昔日女殃神邓八姑。飞身下了石台,又谢过极乐、坤元救治大恩。
坤元看此间事毕,对三人道:“年内中秋,我在五台望海峰,召集门人,再行门派中兴大事,还望到时光临,助我声势。”
三人点首应诺。
(第一卷快结束了,想不到自己能写十多万字,虽然很慢,不是网络时代阅读的节奏,让很多书友抓狂,但我会慢慢继续写下去,请加个收藏,养肥再杀。)
第四十回 坤元驭宝瓶 石生入五台()
晓月禅师先对坤元施礼道:“老衲暂回慈云寺,中秋日必率门下诸人,往五台听凭调遣。”又与极乐真人、邓八姑告辞,遁光忽起,架剑而去。
坤元又对八姑道:“玄冰谷虽好,不是修道人常居之地,魏枫娘盘踞青螺山早晚还要易主,你在此也有不便。收拾好洞府,先去庐山安住,等我回转,彼此同修上清道法。”
邓八姑拱手领命,自去谷中安置不提。
极乐真人等坤元安排妥当,笑道:“前次自雄狮岭长春岩一别,怎么不顾那桩紧要事,久拖未决。”
坤元哂笑道:“还不是玄霜洞女主人多了几句闲话,不拉着你同去,我一人独往,多了无谓羁绊,今日乘便,再烦你去帮我将好事做到底。”
极乐呵呵一乐,二人也是剑光飞遁,赶往莽苍山兔儿崖。
书中暗表,当日坤元在无忧洞中,表露了欲收石生入五台门中的意愿,真人当即应承。石生之母陆蓉波飞升之前未曾算到自己外功浅薄,人劫难免,牵连紫云宫,日后还有不少波折,留言给石生,要他好好为人,莫受外魔引诱,出头之日,需靠金蝉前来接引,归入峨眉,完成正果,不见此人,任何人都不许上前相见。
坤元孤身前往,石生碍于母命,必难爽快归入五台派,故而拉着极乐真人一同前往莽苍山兔儿崖玄霜洞。从川西到彼处也有千里之遥,二人到时,已然月挂中天,清光皎皎,寒星寥落,看那峰峦起伏,云雾绕山,罡风吹动,霜华照耀,似怒海波涛,幻化无穷,端的是人间奇景,令人赞叹。
二人立于崖顶,见有一瀑布垂于峰腰,飞流直下,跌落崖脚百丈深潭。坤元想到一事,当日陆蓉波曾对石生有言,洞外石上飞瀑干时,便是出头之日,心中起了顽皮之念,对极乐真人道:“这飞瀑倒也别致,只是月夜清幽,嫌它有些聒噪,我庐山别府,风光虽好,然欠了点氤氲水润之气,道友且看我手段,将此间崖壁上的飞瀑取了一半去。”
极乐真人默笑不语。
坤元飞到瀑布之上,口诵真言,手掐剑诀,对飞瀑喝了一声“止!”那流水戛然而止。又念咒分开土石,将手一挥,金光幻化一只巨手,抓住瀑布源头,水眼深处,取出泉母。这泉母看似一团水珠,宛如活物,接连莽苍水脉,乃是来水之源,飞瀑之根,用太平清宁剑割去大半,不伤生机,余者依旧放入泉眼,将养几日,便可复圆,不损灵山飞流。
取了泉母,坤元施法以太平清宁剑将其圈住,化为一道水汽,飞入剑身不见。极乐真人见之暗中赞叹,正邪各派飞剑惯能取人首级,祛魔炼神,然似太平清宁剑一般,不害生机,内藏乾坤,收纳外物者,实属罕有。
坤元又看那崖下百丈深潭,倒影月华,水量颇丰,正思量如何取走。极乐真人也已算知陆蓉波当年对石生所预示之兆,要这石上瀑干,深潭见底,看坤元还在思量,便笑道:“终不能袖手,道兄专美于前,也看我献丑在后。”
也飞临潭上,怀中取出一红漆葫芦,揭开木塞,口中只一声“来”,那潭中积水如飞龙腾空般,往葫芦中钻去,潭中水面眼看下降良多。
坤元看了,心中一动,暗说自己实在糊涂,怎么忘记了那件现成的宝物。忙也从袖中拿出一个白玉瓶,正是前番助林渊在终南山取三阳一气剑时,所得之青蜃瓶,瓶高不过五寸,形制古雅,玉色温润,看似并无出奇之处。此瓶经坤元几次祭炼,早已运用如意,将瓶口对着潭水,口中念念有词,那潭中之水也顿时飞起一股巨大水柱,如龙取水,飞往玉瓶中。
这一个葫芦和一个玉瓶好似互不服气,彼此较劲,奋力将积水往上吸取。极乐真人看这青蜃瓶如斯神妙,暗暗称奇,也有心试探坤元功力,对葫芦又多加了几成功力,愈发来势迅猛,水龙腾跃。
坤元也不退让,依仗青蜃瓶之力,居然斗了个旗鼓相当,极乐心中越发惊奇,不想坤元功力精进如斯,不愧是圣人嫡传。不消片刻,百丈潭水已然告罄,露出干涸潭底。二人才止住了法力,各将宝物收回,飞回崖顶,相视而笑。
极乐真人问道:“道友手中是何宝物?可是汉代张免的青蜃瓶?”
坤元道:“极乐道友果真见识渊博,此物正是青蜃瓶,为我前番连同三阳一气剑一并取出,将剑赐给了林渊,我得了这个宝瓶。”
极乐又是一番赞叹,转而叹息不已。坤元忙问何故?真人乃道:“昔日长眉推演天机,为峨眉大兴留下诸多伏笔,他也曾对我提及此宝,说是合该峨眉门下弟子所得,旁人难窥天机,不想居然早已被道兄所取。”
坤元呵呵一笑说到:“天机难测,妄自揣度,徒惹人笑,我今转世重生,少不得一番作为,长眉想要算无遗策,实在是闭门造车,注定败北。”
极乐真人默默无言。
二人正说话间,见崖脚之下,松树林中,闪过一道身影,虽不起眼,哪能逃过真人慧眼。笑对坤元道:“主角已到,我们两个尊长少不得先去寻他。”
当即与坤元缓缓飞下崖顶,朝向树林而去。那身影看似十分瘦小,更是无比警惕,见极乐、坤元二人,自崖顶朝向自己而来,急忙闪身,化为一道白光,没入崖壁,疏忽不见。
坤元取笑道:“所谓在祖师爷面前弄斧,今日果真见了。”
真人也不反诘,微微一乐,只将右手往崖壁虚空一抓,飞出一张神符,落入其手。崖壁上忽而裂开石洞,内中现出一个浑身赤裸的孩童,面色惊惧,手执飞剑,凝神戒备。
极乐见状,眼中充满怜爱道:“你便是石生吗?汝祖陆敏,汝母陆蓉波吗?”
那幼童闻之又是大惊,只是拿着飞剑,不知如何应对。
真人与坤元迈步入了玄霜洞,见石生手中所持正是昔日自己赐给陆敏的太白分光剑,将手一招,飞剑顿离石生之手,飞到极乐面前。真人似遇逢旧友一般,观瞧良久,连连叹息,又是将手一挥,依旧回到石生手中。
坤元见状,乃对石生言道:““傻孩子,你母亲没有和你提及昔日所在师门吗?没有说过本门祖师极乐真人李静虚吗?”
石生一听,口中惊呼,他自然听母亲陆蓉波讲过青城祖师极乐真人,说他已是陆地金仙,悟彻上乘玄功,将躯壳存放长春岩无忧洞,炼成出窍元婴,从此便自号极乐童子,其外貌装扮与眼前此人毫无二致。心中激动,欲要叩拜,又想到昔年母亲所言接引之人乃是峨眉齐漱溟之子金蝉,虽也是一个幼童模样,但身份与眼前此人却不相同,心中疑惑,左右为难。
正在此际,那洞中一侧石壁忽然倒下丈许方圆大小,落在地面,成了一座石台,上面端坐着一个道姑。石生定睛一看,正是乃母遗蜕,慌不迭地跑了过去,跪抱大哭,不住口喊亲娘。
坤元看那道姑,业已坐化多时,然面容如生,正要过去劝慰,猛见道姑忽睁双眼,起身而立,唬得石生一愣。来到极乐真人膝前,纳头叩拜。
真人含笑道:“汝子自有机缘,无须多虑,你之灾劫也有人承担,尽可放心。”
那道姑闻听又是叩首三拜,转而对石生温柔浅笑,石生忙跑将过去,想要抱住母亲,哪知扑了一空。陆蓉波遗蜕已然化为点点星光,消逝不见。石生又是放声大哭。
坤元只得上前温言劝慰,对石生说到:“如今可以拜见你祖师爷爷了!”
石生只得止住哭声,跪在极乐真人面前,大礼参拜。
极乐示意平身,见遗蜕所在石台上堆着一些衣物,还有一物金光闪闪,命石生拿起,原来是一个金项圈和一身锦绣衣服,乃是陆蓉波留给石生之物。便道:“孩子且止悲泣,将汝母所留衣物穿戴整齐。”
石生不由脸红,当即将上下衣服穿好,金项圈也自戴上。坤元一看,这一装扮越显出石生粉雕玉琢,和天上金童一般。坤元见其根骨非凡,道行深厚,果真良才美质,是自己中意的衣钵传人。
石生又上前拜见极乐真人,真人道:“我门下弟子福薄,命中人间不留道统,迟早飞升,我已然为你另觅良师,便是这位五台教祖,万维真人赵坤元,他乃玄门正宗,上清嫡传,比我胜强百倍。你可拜在他的门下,日后成就还在我之上。”
石生不敢违了祖师之命,见坤元神采奕奕,气度不凡,也是极高明的修道之士,当即拜倒。
坤元乃道:“我极爱你之品行资质,不过这班辈上不能给极乐真人赚了便宜,汝母日后也是我门人,你可拜在我的弟子玄都羽士林渊门下,虽你一位师伯已收了一个弟子,仍是襁褓婴儿,你便是我五台三代弟子第一人。”
(真的羞愧无语,不知怎么,写书这一个多月来,烦心之事接踵而至,本周家慈住院,心忧如焚,实在不知如何下笔,今日稍有好转,心中稍安。
辉の环,感激你那么晚等我更新,让你失望;sjxxw040,也对不起你的合理质问,无言以对。还要更多的书友,真的十分感激,三天未更,收藏没减,还涨了一些,实在无以为报,只能勉力前行,全力码字,回报大家!)
第四十一回 莽苍山收徒 妙泉洞论道()
石生当即改口,唤坤元为祖师。坤元道:“汝新入我门中,汝母洞中也留了不少宝物,别的宝物我倒也拿不出手,只这一青蜃瓶不是凡品,前代真仙至宝,况且在我身边许久都未动用,今日来到兔儿崖,忽然想起,可见与你缘分匪浅,你便收下,早晚用功祭练,尽可防身,日后还有大用。”
石生适才间已窥见坤元以青蜃瓶收取百丈潭水,知其神妙,毕竟小孩心性,喜不自禁,把玩不已。
坤元又对极乐真人笑道:“你也是前辈尊长,就没点见面礼赐下?”
真人微微一乐,怀中取出那只红漆葫芦,对石生道:“我这葫芦本是先天异种,水火不侵,一直为我装盛丹药所用,还能收纳水火烟雾,虽然比不得青蜃瓶,倒也还拿得出手,你也收了,也是一点心意。紫云宫之行也能派上用场。”
坤元哂笑道:“真人好不大方,装药的瓶子拿来糊弄我徒孙。”
极乐笑道:“道兄着急什么,我已无需在人间传承道统,一切法宝家当还不是这孩子的。”
石生忙上前谢过,接过葫芦。
坤元乃对石生说到:“汝母一心修行,元神凝练,本可飞升,只是外功浅薄,横遭人劫,元婴为东海紫云宫三凤宫主所劫,如今在紫云宫听候使唤。只是目前机缘未至,劫数未满,你需静心修炼,不得懈怠,日后还靠你自己东海救母。”
石生眼含热泪,恨不得立即去往紫云宫,就出母亲,但不敢违了祖师严令,只得暗暗记在心上。
三人又说了些闲话,极乐真人忽皱眉道:“这三位前来,又有一番聒噪!”
坤元不知所以,往洞外看去,只见天际三道剑光来势迅疾,转眼便至,来到洞门前,按住剑光,现出三人身形。其中二人,正是前番在黄山紫金泷谋夺断玉钩的采薇僧朱由穆和东洞庭山女仙姜雪君,另外一个俊美道装少年,乃是玄真子的大弟子诸葛警我。
三人入得洞中,也不大理会坤元,只向极乐真人施礼,诸葛警我先道:“不知真人在此,还望恕罪。昔日长眉祖师预留遗笺所示,此间主人,石中所生,应该也是我峨眉门下弟子,我奉师命前来接引。”
不等真人答话,坤元冷笑道:“好个峨眉,强词夺理惯了,如今连人都开始抢夺了,欺男霸女,无法无天。”
姜雪君接口喝道:“妖道血口喷人,前番紫金泷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