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明-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了一会儿,在巡逻的军士推开人群来到这里,发现这里并无什么情况,骂咧了几声,就又回去接着巡逻了。

    吴凤对这小子有点儿兴趣。

    他捏着这小子的脖颈,把他往前带了十几步。

    确保那些巡逻军士过来的时候发现不了自己刚刚的那种拔刀的举动,最多只能看到个背影,但是现在两旁的行人那么多,他们又怎么会发现自己呢?

    他边走着边用和气的语气跟着这名小帮闲说道:“不用紧张,我对这些奴隶不感兴趣,我知道这牙市之内除了奴隶,还有另外的一帮人,那就是雇佣出自己的人,带我去找他们。”

    伢市内最大的交易是奴隶买卖,但是在这伢市北边的一角,那一片的房屋、木棚里边是另外的一批人。

    西方的代工者和雇佣兵大多会选择呆在酒馆之中,等待海商的光临,好推销自己,将自己推销出去,成为对方的雇佣人员或者雇佣兵,赚取钱粮,养活自己。

    但是在这东方却并没有这个习惯。

    虽然在各处酒楼之中,也许你会碰到落魄的这些等待被雇佣的人,但他们并不会经常等待在酒馆,因为东方的酒馆并不会接待这些落魄之人,如果你没钱,那你进来干嘛,如果你进了馆子不点菜不喝酒,那你进来干嘛?

    不乱棍把你打出去就不错了,所以他们给自己找一个地方呆着,等待人来雇佣他们。

    最好的地方就是伢市。

    但是他们又看不起那些跟自己同在伢市之内的那些奴隶和贩卖自己或贩卖子女的贫民,他们都是有技艺在身的人。

    想成为雇佣兵,要么是好勇斗狠,敢玩命的人,要么就是当兵数年,除了杀人或者在军伍之中的学得一身技艺,别的什么都不会的人。

    除了杀人什么都不会,哪能怎么办,当兵吃粮已经没指望了,那就来当雇佣军、当护卫,靠着杀人的本事挣口饭钱,挣口吃食。

    而你要是没当过兵,没有这一身技艺,要是有人愿意带你进这圈也行,比如你有一同乡,他是个老兵油子,他组了一个小团队,他愿意带你一把,你愿意拜他为大哥,他就把你带了进来,这个时候你需要什么呢,你就需要装备。

    皮甲、铁甲,你有那钱买吗?

    最方便的就是一身布衣。

    然后呢,武器。

    最好就是刀,这玩意儿掌握得快,而且还有刀口,能吓唬人倒是,但是这刀也需要钱,你要是没有钱,那最方便的就是伐木为枪或者伐竹为矛。

    这都是制作武器最最简单的办法。

    除了雇佣兵,剩下则大多是工匠。

    他们并不愿意去给人家打长工,毕竟也不可能有一家人专门是要你给他盖个房子,那都干嘛呢?

    那就打短工,比如只给你干这一次活,建个房子,雇佣我们,给你建好了,大家日后除非有什么修瓦呀,修墙啊,修院子找我们,一般就别见了。

    这些工匠里面多是木匠、石匠。

    铁匠比较少一些,因为铁匠这活,你要真有手艺,怎么说都能在自己开一个铁匠铺子,或者在另外一个铁匠铺子里面搭个伙儿。

    这些工匠虽然对这首里城并不值什么钱,对吴凤来说也是十分珍贵的。

第六十五章 不想卖掉自己的人() 
除了雇佣兵,剩下则大多是工匠。

    他们并不愿意去给人家打长工,毕竟也不可能有一家人专门是要你给他盖个房子,那都干嘛呢?

    那就打短工,比如只给你干这一次活,建个房子,雇佣我们,给你建好了,大家日后除非有什么修瓦呀,修墙啊,修院子找我们,一般就别见了。

    这些工匠里面多是木匠、石匠。

    铁匠比较少一些,因为铁匠这活,你要真有手艺,怎么说都能在自己开一个铁匠铺子,或者在另外一个铁匠铺子里面搭个伙儿。

    这些工匠虽然对这首里城并不值什么钱,对吴凤来说也是十分珍贵的。

    而除了这些工匠和雇佣兵,还有另外的一小批人是干嘛的呢?

    那就是不愿意卖身,但是又希望能挣口饭钱,让人雇佣自己的人。

    最好的呢,基本上就是给人当家仆,但是并不是把自己给卖出去,他们并不像是那些贫民,除了种地、打鱼不会别的,也没读过书,眼睛里透着麻木,没看过眼界,没有主见,这种人只能把自己给卖出去,卖到别人的府邸,一卖就是一辈子,人身自由都没有了。

    那些真心打算把自己雇佣出去的人呢,大多都是城里本地子弟,都有平时见惯人物,有了见识,这种人如果雇到府里面做家仆,基本上就肯定要去做一些比较需要眼力劲儿的那样的工作,那种工作你要真找一些目不识丁,没有眼力见儿,木木纳纳,已经活的十分麻木的人去做,那肯定办不妥。

    但是这种人他们渐渐的有了一点点的眼界,又是这首里城的本地人,肯定不想把自己给贱卖出去,他们只希望把自己给雇佣出去,挣点钱粮,方便自己以后娶个媳妇儿,成个家。

    他们的目的就那么简单,他们其中很多都是家中的次子或者是第三子、第五子,这样不是嫡长子的人,他们根本就继承不了自家的家业,那能怎么样,只能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他们也想向那些年轻人一样,靠着给海商介绍首里城城内的情况,挣一点点的打赏,但是他们的岁数基本上却已经没那么小了。

    所有人都这样,对小孩子的警惕心会放得低一点,但是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快成年以及成年的男人基本上都会抱有很强的警戒心,他们那条路已经没法走了,那能去干什么,只能去做这些成为人家雇佣人的活计了。

    其实这首里城哪不需要人啊?

    军营里面的后勤辎重辅兵那都缺人,衙门里面那些三班衙役,这也是差事啊,但是真以为那些地方好进吗?

    三班衙役那都是相当于有白身在身,那在这首里城中怎么样也比那些商人、平民的地位要高。碰到这些三班衙役,连混子们也得远远的,打声招呼,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礼。

    而军队里面的辅兵说是兵,但是进了军营,挨打挨骂,这是常有的事儿,如果不是强征着被抓进军营当辅兵,谁去干那个呀。

    现在虽然说是哪怕成了辅兵也无妨,因为现在国内风平浪静,但是,没有一万怕万一呀。

    最近在海上海贼猖獗,而倭国跟琉球又世代都有摩擦,这几年摩擦更甚,民间都感觉有可能要跟倭国打起来了。

    那要打起来,虽然说水师是第一时间与敌人交手的,但是最主要的作战部队还不是陆地上的步军。

    到了打仗的时候,战兵上战场,辅兵能坐在后面吗?

    指不定自己就被派上战场了,那要是战死沙场,一个辅兵能得到点什么呢。

    而且成为辅兵,应得的军饷说不定都为长官给贪光了。

    所以呀,那些好的岗位也都进不了,也就只能老老实实呆在这伢市的北角上,跟着一帮工匠、雇佣兵一起,等着人来雇佣了。

    而这首里城的大户人家也都知道伢市内的那些贱卖自己的人也基本上就能做一点那些不动脑子的简单活,真要找几个机灵点的仆人,那就只能指望着去伢市北角找点那些开点眼的、精灵点的人。

    吴凤对那些机灵鬼儿不感兴趣,这些人自己用不着,自己需要的是工匠,现在基地初建,开山挖石、伐木建屋子这都需要工匠,就算是找不到铁匠,石匠、木匠、建筑工匠那都是宝贵人才,这首里城家大业大,他们可能有点看不上,但对自己来说那就是宝贵的资源。

    而那些雇佣兵也有些用。

    这些家伙都是走南闯北的人物,很多都是走南闯北的老油子,他们打过仗的也不少,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在海上走,对周围各国现在的情况大多也都停留在后世的那些历史书和教科书上,不如听一听那些人的消息,对得些更全面的一点点消息,好方便自己日后的规划。

    只要是真正的雇佣兵,可并不是只是这琉球国内的人,琉球是万国津梁,每天来到这里的商船就是不计其数。

    而商船上的护卫其实说白了,基本上都是雇佣兵,有的人可能会跟着自己的上家来这里,一来一往的在这里呆了几天,商船装满货,又跟着保护着回去了。

    而有的人可能只是签的是单程的条子,来这儿以后呢,只赚了单程的钱,就留在这儿了,等着看有没有人雇佣,有人雇佣就接着走。

    这里其实真的是有点鱼龙混杂,像欧罗巴的那些雇佣兵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那首里城里欧罗巴人开的酒馆之中,而是东亚各国的一些散落的残兵和一些闲汉组成的雇佣兵大多都在这,伢市北角的那些房屋棚子内。

    这里面有朝鲜的乱军、盗匪,还有明国各地的逃兵以及反贼,还有倭国的一些找不到主家,活不下去的落魄武士和揭竿而起的农民,也有东南亚出来闯荡背负双刀的大城武士。

    当然人数最多的还是这琉球每年的退伍了的,不知道去做什么,吃不上饭的老兵,这算是人数最多的。

    将自己的想法,将自己想要见到的人细声和气的跟这名小帮闲说了个清楚,但这小子有点儿吓蒙了。

    虽然吴峰说的是日语,但看着这小子可听得懂,这小子一看就是个常年给人带路的人,他要想挣好钱,一定会将这里主要的一些海商的语言学个大概,那样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吴凤知道这个道理,这小子不会不知道。

    而之前那两名武士持刀架在他脖子上的时候,这小子磕磕巴巴求饶时说的话也是日语。

    所以他便直接用日语说话。

    但他所谓的和声和气的语调在这小子听来却是充满了恐怖的色彩,有了那两名武士的拔刀在前,这人又捏着自己的脖子推着自己往前走,虽然说话看似和气,但这小子绝对不会脑子抽了,以为这人是个好人。

    他第一时间给吴凤下了个定义,这也是只笑面虎。

第六十六章 北角() 
但他所谓的和声和气的语调在这小子听来却是充满了恐怖的色彩,有了那两名武士的拔刀在前,这人又捏着自己的脖子推着自己往前走,虽然说话看似和气,但这小子绝对不会脑子抽了,以为这人是个好人。

    他第一时间给吴凤下了个定义,这也是只笑面虎。

    他自小在街道上混大,人见了也不少,这种笑面虎,明面儿上对你笑眯眯的,背后捅刀子的人见的也是不少,而他第一时间反应就是这人也是个笑面虎。

    但是他却不敢不从,不敢不回答,因为现在自己的脖子就在人家手里捏着呢,对方只要有稍微有一丝要动手的意思,便会立刻捏断自己的脖子。

    自己后颈的这只手用力十分的大,虽然看不到,但明显能感觉到自己脖子上被捏的已经发白发青了,而他脖子后面传来阵阵的疼痛,让他不敢有稍微的尖叫声。

    他知道自己只要一叫,恐怕这名贵族老爷便立刻会抽刀捅进他的肚子,宰了他。

    而这位爷想让自己带着他去找那些雇佣兵和工匠,那就带着他去呗,现在自己算是羊入虎口,命都在人家手里握着,根本就谈不了什么条件。

    往伢市北角行去,一路上吴凤也在观察着路上的行人,这路上的有些人虽然身上穿的也是这琉球的传统服饰,一件长衫,在腰上的腰带的扣子则是用玉或黄金雕配的,这腰带左右两边还有一排的金制或玉制的小佩钮,十分的精致。

    而这男人手上基本上都会戴着一个金镯子,女人如果没戴帽子,头上一定戴着数支玉质或金质的发钗,虽然脚上穿的都是木屐,但是光看这些配饰,便知道这些人应该就是这首里城的贵族。

    而除了这些人,路上走着的最多的则就是穿着普通的衣服,普普通通的琉球人,和来到这里看一下奴隶的海商,这些海商可谓是服装各异,哪里来的都有。

    其中不乏明人,领头的身穿的大多都是穿着道袍长衫,头上戴着网巾,而身后的护卫则尽是身穿劲装,还穿有一件皮胸甲,腰上也多配刀剑,甚至有的配有双插,这些人不知道是明国哪里的海商,但是看其身高不高,而且皮肤晒得黝黑,应该就是大明南方靠海诸省的海商。

    早在这首里城的街道上,就见到了这形形色色的海商,所以在这伢市之内见到这些人,吴凤倒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好奇。

    现在把自己的好奇心都保留在那些呆在伢市北角的雇佣工匠和雇佣兵身上,他们才是现在自己最好奇的一群人。

    走过数条街道,路过了三处站着数名军士的岗哨,一行人终于逐渐的靠近了伢市北角。

    在伢市北角之上,有一大片的屋子,而这些屋子占地面积其实并不小,毕竟那些工匠和雇佣兵有的是住在这首里城内,在这有家的。

    但大多都是异域来客或者是这琉球各地的退役的老兵,他们在这首里城根本就没地儿住那,他们住哪?就住在这些房舍的后院。

    所以这破地方也相当于自己落脚的地方,修的呢,当然肯定比外边的那些奴隶们住的地方要好。

    这房屋的一看这样式也俱是日式风格,选用木板木柱搭建而成,用木材建房子的好处,那就是建房的速度比较快,建房子成型容易。

    这一排排的房屋组成了一大片的院子,而这院子里面又分无数个小院,这小院的前院就是这一些等待雇佣的人呆着的地方,而后院则就是那些异域之人休息的地方。

    这将是同样归官府管辖,这些异域人也不例外。

    这片地方也依然有巡逻的军士经过,他们每天也都会来这儿检查,是否有什么冲突啊、死人啊,但是他们只管这里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有死人,那就抬出去埋了,找找是谁动的手啊,不过塞点钱就好了。

    如果有冲突,就劝劝,他们也就干这些。

    这里面的房屋打扫卫生,包括买米做饭这些人家是不管的,而且这些房屋属于伢市的财产,还要严防走水,如果走水,则都要深究罪责。

    因为这首里城绝大部分的屋子都是木质房屋,一旦有一处房屋走水,火势便会遍布全城。

    所以火灾乃是古代东亚的一些城市要防备的重中之重,这伢市内人员鱼龙混杂,但是也要接受官府的管理,如若有人违反规定的条律,则严惩不贷。

    大家来这里只是为了找口饭吃,所以对这些条例并没有什么反感,而且把地方打扫的干净一点,自己呆在这儿也算舒心。

    至于走水的问题,那不用他们说自己也要注意,毕竟自己就住在这儿,一旦走水了,先遭殃的就是自己。

    但是预防工作还是要做好,每处小院的南角都有数个大木桶和一个大石缸,石缸里面储满了水,全是用来万一走水,用来扑灭火势的。

    而这首里城内其实有五支专门设立的扑灭火势的队伍,算是古代消防队,叫做水龙队。

    这一群水龙队装备的则是一种叫做水龙车的大车,其实这车子也就是一个很大的车子,用矮马拉动,上面有一个木质打造的特别大的水箱,里面随时充满了水,而且这水箱上有数条竹制的长管,通过一些特殊的设置,通过压力,水可以通过长管喷出,喷水时候的样子很像是长蛇吐水,为了好听,所以便起名为水龙车。

    其中这五支水龙队中的一支就常年驻守在伢市之内,随时应对各种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