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得到消息。
当时南郡太守糜芳(麋竺之弟,刘备的小舅子)驻守江陵,将军傅士仁(一说就叫士仁)驻扎公安,两人一向怨恨关羽轻视他们。当初关羽领兵出征,由糜芳、傅士仁两处负责供应粮草军需,两人不愿全力救援关羽。关羽得知后放出话说:“回去后就惩处他们。”糜、士二人都恐惧不安,于是孙权暗中派人去诱降糜、士二人,二人即派人迎接孙权。
据《吴书》记载,当时将军博士仁在公安城防守,吕蒙让虞翻去劝降。虞翻到了公安城门,对守门的士卒说:“我要与你们将军会谈。”博士仁不肯见面。
虞翻于是就写信道:“明智的人防患于未然,聪明的人能考虑到将来的祸患,知晓得失之道,就是作人的道理,知晓存亡之道,可以辨别吉凶。如今我东吴大军行进至此,你的斥候来不及回报,烽火来不及点燃,这不是天意,而是有内应。将军不能提前预料,时机到了又不能抓住,单独守卫三面环水的城池而不降,死战则毁家灭族,成为天下人的笑料。虎威将军吕蒙如果直下南郡,阻塞陆路通道,生路一断,按此地的地形来看,将军就像坐在簸箕上似的,无法逃跑,投降则有失道义,我私下里替将军感到不安,希望你能慎重考虑。”
博士仁得到书信,痛苦投降。虞翻对吕蒙说:“这是我的谲兵之计,为了防止博士仁醒悟反悔,应当带着博士仁行军,另外再留兵守卫公安城池。”于是吕蒙带着博士仁到了南郡城。南郡太守糜芳守城,吕蒙让博士仁上前劝降,于是糜芳也投降了。
另据《吴录》记载,当初南郡城中失火,军器被焚。关羽因此责罚糜芳,糜芳心中畏惧,孙权听说后就以此劝降糜芳,糜芳暗里地表示同意。等到吕蒙攻打南郡时,于是备置了酒宴出城投降。
历史上虞翻本来是不应该参与到这次作战之中,早先他因为多次极力谏诤冒犯孙权而被流放,吕蒙得知后以虞翻兼通医术为由,请求让虞翻跟随自己,借此使虞翻得到解脱。后来糜芳投降之后,吕蒙没有进据郡城之内,而在沙滩上作乐庆贺,虞翻就对吕蒙说:“如今专心一意投降的只有糜将军一人,城里的人怎么能全都值得相信?为什么不赶快进城去控制住这座城池呢?”吕蒙立即听取他的意见。当时城中确实有人策划埋伏袭击吴军的计划,幸亏采用虞翻建议才未让其得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吕蒙帮了虞翻一次,虞翻帮吕蒙劝降了博士仁、搞定了糜芳,这波可以说赚翻了。
就这样关羽的老巢江陵、公安等地就此沦陷,但这还不是结束,在占据江陵等地后,陆逊进一步扩大战果,则截断了关羽返回益州的后路。
吕蒙占据江陵后,陆逊因为战功,兼任宜都太守,被授为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后刘备委任的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各城邑长官和各少数民族头领纷纷投降。陆逊请发给金银铜印,以便授任那些刚投降归附的人物。
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陆逊派遣将军李异、谢旌等领兵三千,攻打蜀将詹晏、陈凤。李异率领水军,谢旌率领步兵,截断险要之处,很快打败詹晏等,陈凤被擒投降。进而又攻击蜀国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败他们。秭归的豪族文布、邓凯等集合少数民族兵士几千人,连结蜀国。陆逊又部署谢旌击败文布、邓凯。文布、邓凯逃走,蜀国任命他们为将军。陆逊派人引诱他们,文布率军又转来投降。陆逊前后斩杀、俘获、招降,屡数几万人。
关于“几万人”这个数字,应该是包括了陆逊跟随吕蒙期间,以及自身出兵期间所斩获的全部战果,其中不仅包括关羽在荆州的士卒,还有着其他的官吏等等,其中水分相对较大,毕竟当时荆州的可战之兵已经基本被关羽调到襄樊前线了,所以吕蒙、陆逊才能这么轻松的占据关羽的后方。
此后孙权进一步任命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为娄侯,率兵驻扎夷陵,守卫峡口,就此截断了关羽的后路。
第040章 襄樊败退()
关羽在包围樊城之后,虽然暂时取得了局势的上风,但随着曹军援军源源不断的到来,也感到越发吃力,之后,后方沦陷的消息传来,关羽被迫退军。
【对战徐晃】
在于禁失败之后,曹操又派徐晃来支援曹仁,徐晃一开始因为兵少并没有对关羽造成太大的威胁,不过后来曹魏援军不断,徐晃兵力越来越多,关羽逐渐支撑不住。
早先徐晃到达樊城后,关羽把曹仁围困得非常严密,其他援军也尚未赶到,徐晃的部下还大多是新兵,很难同关羽作战,人马不足以解樊城之围,但当时众将却催促徐晃赶快出兵救援,徐晃屯驻在阳陵陂进退两难。
于是众将不在催促,于是一面挖地道,一面用弓箭把书信射入城中通报曹仁,几次互通消息,为日后的反攻做好了准备。
【援军不断】
为了击败关羽救援曹仁,曹操一方面自己亲自南下,另一方面从各地调兵支援,当时曹操前后派殷署、朱盖等一共十二营的部队到徐晃这儿来帮助其对抗关羽,此外张辽等将领当时也在路上。
当时曹操先以朝廷的名义下诏征召兖州刺史裴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引军赴令,一开始裴潜以为只是这只是一般的召集,于是在收到诏令后只是慢慢地整军。
扬州温恢见裴潜毫不知情,便跟他密谈说:“从现在的状况观察,必然是丞相知道襄阳一带军情告急,想要你们立刻引军前往支援了。之所以不下令紧急召集,只是不想让其它地方的守军都受到惊扰动摇而已。此数日内你必然会收到密书催促你立即进军,而张辽等大将亦将会收到召集令。张辽他们久从主公,必定知晓主公的深意,届时如果他们的军队比你们这些早已收到诏令者更早赶赴战场的话,你必定要受到责罚!”
裴潜听从了温恢之言,立刻留下辎重,下令军队以轻装快速出发。不久后,裴潜果然收到紧急召集的密书,而张辽等人亦果然也被征召,尽如温恢所预料的情况一样。
【关羽败退】
当时关羽派兵在偃城屯扎,徐晃到达后,设计挖掘堑壕,作出要截断敌人后路的样子。关羽部队就烧毁自己的营寨逃跑了。徐晃占领偃城后,两面营寨相连,又稍微前进到距离敌人的包围圈三丈左右的地方,却没有进攻。敌人的围头有兵屯驻,另外还在四冢驻军。徐晃扬言要攻打围头的守敌,却秘密地进攻四冢,关羽看到四冢要被攻破,亲率五千步、骑兵出战,徐晃迎击,关羽退去,徐晃便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冲入敌围,大破敌军,很多人自投沔水而死。
据《蜀记》记载,战前,由于关羽和徐晃是同乡而且关系很好,两人隔着遥远对话,但说平生,不及军事,不久徐晃下马宣军令:“得关云长首级的人,赏金千斤。”关羽惊怖,说:“大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徐晃回答:“这是国家之事。”
另据《资治通鉴》记载,徐晃将包围圈被打破后,背叛国家的傅方、胡修都被杀死,关羽于是撤围退走,然而关羽的船只仍据守沔水,去襄阳的路隔绝不通。
不过随着曹军源源不断的到来,关羽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很快南郡沦陷的消息就传到军中,关羽军心动摇,无力再战,遂彻底退兵。
在关羽退军之时,曹仁召集众将商议军情,大家都说:“如今关羽处境危急,一定会惊慌失措,乘胜追击定能将他活捉。”
赵俨却说:“孙权趁关羽处境困难,想要偷偷断了他的后路,又顾虑关羽回兵救援,怕我军乘他们两军疲惫之机采取行动,因此和我们合作,愿为我们效力,而实际上暂在一旁随机应变,以观胜败。如今关羽已成为孤军,更应留下他作为孙权的心腹之患。如果穷追不舍,孙权就会改变想法,怕关羽被打破后我军将攻击东吴,他就会为我军制造麻烦。我想魏王此时也一定在为此而深谋远虑。”曹仁于是暂缓追击。曹操听说关羽败走,惟恐众将追赶,果然急忙派人传令给曹仁,就像赵俨所策划的那样。
不过关羽退兵之后,襄樊一带的乱局并没有结束,曹操死后,曹丕上位,一度放弃了襄樊,后孙权直接捡了便宜,曹丕反悔后,又将襄樊夺回。
樊城、襄阳城危之时,曹操将名将张辽和诸将皆调回,以援曹仁,然张辽等未至,徐晃已解二城之围,其功可比张辽的合肥之役。
曹操在一篇令中说:“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我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穰苴。”(注:成语“长驱直入”即由此而来。)
徐晃凯旋摩陂之时,曹操亲自出营七里迎接徐晃,并设宴庆贺,慰劳徐晃。曹操举卮(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对徐晃说:“襄阳、樊城得以保全,是将军你的功劳啊!”
徐晃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当时诸军云集于摩陂,曹操案行诸营,不少士兵出阵围观,唯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曹操叹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啊!”
第041章 穷途末路()
关羽在襄樊失败后,无家可归,最终穷途末路,为孙权军所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首级还被孙权献给了曹操。
【刘封、孟达和关羽】
现在有一些人因为《三国演义》等书籍和影视的影响,认为关羽丧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刘封、孟达等人拒绝救援,而历史上关羽也的确数次遣使请求刘封等人出兵,不过关羽并不是在南郡沦陷之后才开始向刘封求援的,而是在襄樊会战不久,关羽就已经不断要求刘封等人派出援兵,在南郡沦陷之后,关羽可能再次求援过。
在襄樊会战之中关羽本身兵力有限,所以他寻求刘封等人的支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过被刘封和孟达却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
后来刘封因为拒绝救援关羽被责备,甚至最终丧命,也不能说是完全无辜。
【尽失人心】
吕蒙在进入江陵后将关羽部下的家属全部抓获,厚加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擅人民家有所索取。
当时吕蒙手下有一个汝南籍的军士,相传是吕蒙的堂弟,拿了民家一斗笠,来覆盖官府的铠甲。吕蒙认为,铠甲虽是公家器物,但擅取民家斗笠还是犯了军令。挥泪将他斩首。于是军中震栗,以致路不拾遗,江陵百姓也对吕蒙大为归心。
吕蒙还派人早晚慰问年长之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补给不足。若有人生病,就送去医药,有人饥寒,就送去粮食和衣服。关羽府库中的财宝,吕蒙一毫不取,全部封存等待孙权前来处置。
当时关羽已被徐晃击败,闻江陵失守,更是惊慌,急忙撤军而回。回军途中,数次派人与蒙吕蒙联络,吕蒙热情接待关羽派来的使者,带他到城中周游,让他到将士们家中去慰问,于是,有的人亲笔写信,说得到吕蒙厚待。关羽的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后,将士们私下里互相探询,都知道家中安然无恙,所受的待遇比过去更好,故此关羽全军将士失去了斗志。
此时关羽已经尽失军心,再无与吕蒙一战之力,正逢孙权大军紧接着来到江陵,关羽自知势孤力穷,于是逃往麦城,西行到漳乡,兵士们都离开关羽投降孙权。
【关羽之死】
关羽退守麦城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伪装投降,把幡旗做成人像立在城墙上,然后逃遁,士兵都跑散了。跟随他的只有十余名骑兵。
然而早先孙权询问术士吴范关羽是否真的投降,被告知关羽假降,于是孙权已事先命令朱然、潘璋切断了关羽的去路。十二月,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擒获关羽、儿子关平以及都督赵累等,关羽和其子关平被斩首,赵累再无记载,于是,孙权占据荆州。
据《蜀记》记载,孙权派出将领讨伐关羽,俘虏了关羽和其儿子关平。孙权一开始想让关羽活下来帮他对抗曹操和刘备,但旁边的人都说:“您怎么可以养狼呢,后必为害,当时曹公没有及时除去关羽,自取其害,甚至被关羽逼的想迁都自保。现在怎么可以还饶了他!”孙权于是下令斩杀关羽。
然而这段记录并不靠谱,裴松之就评价:“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且临沮去江陵二三百里,岂容不时杀羽,方议其生死乎?又云“权欲活羽以敌刘、曹”,此之不然,可以绝智者之口。”
关羽和孙权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很差,后期关羽更是把孙权得罪的很惨,孙权在俘虏关羽之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处死了关羽。
据《蜀记》记载,关羽当初出兵围攻樊城,梦见猪咬他的脚,于是和儿子关平说:“我今年可能走了衰运,未必能回去啊。”
关羽死后,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关羽墓,以招魂祭祀。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或称‘魂归山西)。”
【奠定历史地位的一战】
襄樊之战虽然以关羽的惨败而告终,但这一战对于关羽的历史地位却有着很大的加成,因为这一战关羽是独自领兵,并且将自己的军事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被当时两大诸侯全力围殴还被部下背叛的情况下才输掉的,双方实力极为不对等。
关羽凭着仅仅三郡之地,就让曹操、孙权两大诸侯对抗全力以赴的对付他,这就已经足够证明关羽的能力和地位了。
【身后之事】
景耀三年(260)九月,蜀汉后主刘禅在追谥几位重要大臣时,追谥关羽为“壮缪侯”。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意思是武力高强,可惜志向没有实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不过“缪”同“穆”古代通用,按照《周书谥法》:“布德执义曰穆。”穆有美、纯的意思。
关羽死后,他的儿子关兴继承了爵位。关兴,字安国,年少时就有声名,后来丞相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且认为他不同常人。关兴二十岁即担任侍中、中监军,几年后去世。儿子关统继承爵位,娶公主为妻,官至虎贲中郎将。关统没有儿子,死后就由关兴的庶子关彝续封爵位。
第042章 襄樊会战的起源()
历史上关于关羽是否应该在此时出兵攻打襄樊挑起这次战争实际上是有很大争议的,不过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关羽在此时打是没问题的。
【襄樊之战的起因】
关羽之所以在汉中之战后很快就发动襄樊之战,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反制曹仁,并且通过反推此战,关羽此战是临时起意的可能性也非常小,襄樊之战很可能是关羽经过长时间调研,并且深思熟虑之后才发动的。
在《三国志·武帝纪》关于汉中之战的篇幅中我们可以看见“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的记载,前文也分析过了在此时曹操派出曹仁讨伐关羽也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只不过最终因为宛城叛乱之事,曹仁耽误掉了时机,然而关羽看到曹仁调集大军,也不是傻子,所以当时关羽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而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