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能接续,虽然退出,军马还是不能完好无损,于是飞马告诉曹操:“不如致力于进攻。”曹操随即进兵,大破敌军。
曹公大军进入南郑县,张鲁府库中的珍宝全被缴获。巴郡、汉中郡全部投降。把汉宁郡的名称恢复为汉中郡;划出汉中郡的安阳、西城新设西城郡,设太守;分设锡郡、上庸郡,设置都尉。
关于攻占汉中之事还有其他的记载,董昭上表中记录是曹操退军后士卒无意中进入张卫大营,敌军遂败,《世语》中也有野麋冲击张卫大营,惊动大营,张卫后又误与高祚等遭遇,大惧遂降的记载。
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曰:“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武皇帝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故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未还,夜迷惑,误入贼营,贼便退散。侍中辛毗、刘晔等在兵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武皇帝,进兵定之,幸而克获。此近事,吏士所知。”
又杨暨表曰:“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万之众,身亲临履,指授方略,因就民麦以为军粮。张卫之守,盖不足言。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势不能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言‘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如何’。此计已定,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
世语曰: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横山筑阳平城以拒,王师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掾东郡郭谌曰:“不可。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可攻。县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
【张鲁来降】
本来张鲁在曹操大军来临之际就想要投降曹操。但张鲁弟张卫不听,率数万人马坚守阳平关,为曹操所破。张鲁闻讯,想磕头称降。阎圃又献计说:“如今您谁被迫谒见,肯定得不到曹公的重用,不如先到朴胡去抵抗,然后再向他献礼称臣,这样才会得到曹公的重用。”张鲁于是率军前往巴中。临行前,左右的人想将仓库里的宝物全部焚毁,张鲁说:“我已有归顺朝廷的意愿,但这一意愿没能让曹公知晓。今天我们离开,不过是避开锋芒,并没有别的意图。宝货仓库,应归国家所有。”于是将宝物都妥善藏好才离去。
曹操到达南郑后,对张鲁的行为深加赞许,又因张鲁早有归顺之意,所以派人前去慰问。张鲁带着全家谒见曹操,太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封张鲁为阆中侯(一作“襄平侯”),食邑一万户。曹操将他和家属带回邺城。封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人为列侯。替自己的儿子曹宇娶张鲁女儿为妻。
程银、侯选、刘雄鸣等人在关中被曹操军击败后,均投靠了张鲁,后他们遂张鲁一起投降曹操,并且官复原职,原马超部下庞德也是此时归降曹操。
话说,当年刘雄鸣拒绝和马超一道对抗曹操,被曹操派出收拢旧部,结果反而被部下逼反,失利后逃往汉中,他随张鲁投降后,曹操一见他,便拉着刘雄鸣的胡须说道:“你个老贼,我看你还往哪儿跑?”尽管当时曹操很是气愤,但曹操并未予以追究,而是恢复了刘雄鸣的官职,把他调往渤海郡做事,后来刘雄鸣就在此去世。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曹操破张鲁后,张鲁逃入巴中,黄权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于曹操。
据《华阳国志·卷二》记载,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西征张鲁,张鲁在逃亡巴中时,刘备派人准备迎接,而阎圃劝张鲁北降曹操:“协助以成大事,应该附讬曹操;如果不这样,就西结刘备来归附。”张鲁愤怒的说道:“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备的座上客!”于是投降曹操。
历史上张鲁之所以如此的讨厌刘备,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当年刘备进入益州的借口就是帮助刘璋对付张鲁,后来刘备又从张鲁那里把他爱将马超挖走了,可以说两人的关系本身就不好。
如果张鲁被曹操~逼到了绝境,他没准会放弃以前的恩怨转而投靠刘备,但实际上张鲁早就有意归顺曹操,他的谋士阎圃也支持张鲁归曹,曹操本人也在战后愿意接纳张鲁的投降,在这种情况下张鲁敢甩刘备的面子就很正常了。
第028章 得陇不望蜀()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曹操在夺取汉中之后,并没有听取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进一步南下趁刘备立足未稳之际抢夺益州,但汉中毕竟是益州的门户,此地被曹操所占据后,刘备集团无疑在形势上屈于了劣势。
【得陇不望蜀】
与此同时,司马懿也向曹操建议:“刘备用诡计俘虏刘璋,蜀人未归附而又争夺遥远的江陵,这是破蜀的机会,不可错过。今若在汉中陈兵示威,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这个好机会,事情是可以成功的。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
曹操说:“人都是苦于不知足,既得到陇地,又哪能眼望着蜀地呢!”
据《傅子》记载,七天后,蜀地来降的人说:“蜀中一天发生数十次惊忧,刘备虽然以斩杀来弹压,仍然安定不下来。”曹操问刘晔:“现在还能进攻吗?”。刘晔回答:“现在蜀地已初步安定,不能再进攻了。”
刘备在建安十九年(214)占据益州,此时他还没能在此彻底站稳脚跟,一年后曹操夺取汉中,益州门户大开,所以短时间内人心浮动的厉害。
历史上曹操在占据汉中后,却最终放弃继续扩大战果南下,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尽管当时刘备已经夺取了益州,但曹操的首要大敌还是孙权,刘备那时还不是曹操的第一目标。在曹操讨伐汉中的同时,孙权已经再次显露出意图出兵北上进犯合肥,而之后很快就爆发了第二次合肥之战,所以曹操急需要返回江淮战线,没有时间和精力进一步攻取益州。
其次,曹操那时可能是吸取了赤壁之战的教训。在刘琮投降后,曹操轻易得到了荆州,并且大胜刘备于当阳,随后他不满足于战果,意图进一步夺取江东,结果在赤壁惨败,所占据的荆州领土最终也大部分被夺走。
曹操占据汉中后,不久张鲁就归降了曹操,这可能让曹操有了即视感,曹操害怕重蹈覆辙就放弃了扩大战果的机会。
最后,当时曹操已经不再年轻了,有了一丝作为老者的暮气,所以曹操的选择开始更加倾向于保守。
【大好机会】
在历史上曹操平定汉中之后,的确获得了一个南下占据益州的大好机会。首先当时刘备刚刚占据益州一年余,立足未稳,人心未附,曹操在此之际夺取了益州的门户汉中,对于益州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所以短时间内震荡很大,但益州毕竟已经被刘备占据一年有余,如果曹操没有进一步行动,这个冲击还足以动摇刘备的根基。
另外,对于刘备而言,当时因为荆州之事,刘备刚刚和孙权闹翻,双方几乎兵戎相见,此时曹操占据汉中对于刘备而言几乎是雪上加霜。
所以曹操如果当时趁机南下,刘备很有可能守不住益州。毕竟当时刘备虽然是皇族,但朝廷是在许昌不是在成都,刘备本身也是鸠占雀巢,在道义上站不住脚,曹操借助天子的名义,在大义上刘备就会完全处于劣势,那时必然会有很多益州人反水投靠曹操。
而刘备又要和孙权处理荆州的事情,再快也必然会浪费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很可能会露出可乘之机。
对于曹操而言,他在占据汉中后进可攻退可守,在大胜后乘势南下的话,就算失利也可以迅速退回汉中,这一仗只要曹操用心完全可以打的。
如果曹操能趁势占据益州,刘备就算运气好回到荆州,也只剩下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个郡而已,将不再对曹操产生威胁,并且对于刘孙联盟也能形成北面和西面的包围,孙权和刘备所凭仗的长江天险曹操也可以西面绕过,他再进一步一统天下也不是梦了。
【迁移百姓】
曹操离开汉中之前命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率领张郃、徐晃等人守卫汉中;任命丞相长史杜袭为附马都尉,留下掌管汉中的事务。杜袭采取怀柔政策进行开导,汉中的百姓自愿出来迁徙到洛、邺两地的有八万余人。
在东汉末年,因为长期的战乱,所以关中乃至洛阳一带的百姓很多都流离失所,那时汉中虽然被叛贼张鲁所占据,但由于汉中富饶,农业发达,张鲁又是管理有方,所以很多难民纷纷来投,在经过张鲁近三十年的统治后这个数字就很可观了,所以曹操在占据汉中后,迁移百姓到洛阳等人口缺少之地是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曹操占据汉中后,并没有进一步南下,所以汉中实际上成为曹操和刘备对抗的前线,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为了避免无谓的损伤还是防止汉中被刘备夺取,曹操都应该尽快迁移百姓。
曹操夺取汉中后虽然放过了刘备一马,但并不代表刘备就会领情,汉中作为益州的门户,刘备是无法容忍被曹操所占据的,所以事后,刘备先是派张飞等人出兵北上,在张飞失利后,刘备亲自率大军北上试图夺取汉中。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029章 诸子争嫡 上()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建安后期,曹操年龄已经颇大,遂开始考虑自己的继承人,本来曹昂可以说是曹操的第一位继承人,不过他在宛城之战中为了救曹操让马已经去世,曹操后面几个儿子中曹丕最为年长,但曹操对于其一直不是很满意。
除了曹丕之外,曹彰、曹植、曹冲当时都有可能成为曹操的后继者。
【早死的曹昂】
建安二年(197)曹昂随曹操讨伐南阳张绣,张绣先降后叛,导致曹操在宛城惨败,当时曹操的爱马绝影中了流失,曹昂为了保护父亲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曹操就此逃出宛城,而曹昂却永远的留在了这里。
的亲生儿子,所以实际上曹昂就是曹操的嫡长子。
曹昂死后,丁氏因此和曹操彻底闹翻,两人就此断绝关系,后来曹操才让自己的另一个小妾卞氏成为了自己的夫人,卞氏也是曹丕、曹植、曹彰的母亲,曹丕此时也成为了曹操新的嫡长子。
历史上如果曹昂没死,那么丁氏就不会和曹操离异,卞氏也就无法上位,而丁氏只有曹昂这一个儿子,曹昂又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所以说只要曹昂不死,曹魏极可能就是由曹昂来继承。
【神通曹冲】
曹冲字仓舒,是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他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据说曹冲在五、六岁时,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
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又严又重。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反绑双手去自首罪过,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曹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你自动去自首。”曹冲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假装作不乐意,脸上一副发愁的样子。曹操问他,曹冲回答说:“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不吉利。现在单衣被咬了,所以难过。”曹操说:“那是瞎说,用不着苦恼。”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一点也没责备库吏。
曹冲心地仁爱,识见通达,都像这件事情所表现的那样,本应犯罪被杀,却被曹冲暗中分辩事理而得到帮助宽宥的,前后有几十人。曹操几次对众大臣称赞曹冲,有想让曹冲继承大业的打算。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
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甄氏已经死去的女儿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荆州神童周不疑(刘先的外甥)去许都后与曹冲关系很好,曹操也很喜爱他们两个。曹冲夭折后,曹操每当看见周不疑的时候就想起曹冲来,心突不已,于是命人暗杀之,曹丕为其求情。曹操说:“这个人不是你可以驾驭的。”于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杀了。
个人认为曹操杀周不疑很可能不是因为周不疑对于曹操有多大威胁,而是曹操怀恋曹冲,看到周不疑就想起自己的儿子,遂就把他杀了。
黄初二年(221),曹丕追赠谥号给曹冲为邓哀侯,又追加称号为邓公。太和五年(232),加给曹冲谥号为邓哀王。
【勇武的曹彰】
曹彰,字子文,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
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几次跟随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扬。曹操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哪值得珍贵!”督促他学习《诗经》、《尚书》。曹彰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当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之众在沙漠上驰骋,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哪能作博士呢?”
曹操有一次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曹彰说:“愿作将军。”曹操说:“作将军干什么呢?”曹彰回答说:“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听后大笑。
曹操笑完之后,估计也就把曹彰排除继承人之外了。
【后世之谈】
据《魏略》记载,曹丕继位后经常说到:“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其中家兄孝廉就指的是曹昂,仓舒说的就是曹冲,大概意思是如果曹昂和曹冲还在,这个皇位可能就轮不到我了。
曹昂作为嫡长子,再加上丁氏的支持,如果他不死,曹丕的确很难上位。而曹冲则是锋芒太露了,对其他人产生了太大的威胁。要知道,曹丕、曹彰、曹植虽然他们相互之间竞争也激烈,但总归都是曹操正室卞夫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