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三国志-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落幕】

    自此诸葛亮时期蜀汉和曹魏的第四次交锋告一段落,以蜀汉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这次对决,曹魏方面多路出兵基本无功而返,曹真所率领的主力部队更是基本连战场都没有摸到就被迫退兵,而蜀汉军队不仅力挫了曹军先锋夏侯霸,还主动出击击败了曹魏后将军费曜和雍州刺史郭淮,取得了作战的胜利。

    但这一次作战曹魏虽然败退,却也没有伤筋动骨,主力部队基本保存完好,所以诸葛亮并没能借此胜利扭转对抗曹魏的僵持局面。

    历史上曹真此战失利,首先是因为天时不利,曹真出兵后可以说基本大雨连绵,他的部队连前进都成问题,战斗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不过这一点也可以说是因为曹真选择的时间不对,像诸葛亮历次北伐,除了第二次因为意外情况和这次为了反击曹魏,基本都是在春季出兵的,从未在秋季发动作战,这点说实话是曹真本人的责任。

    其次,是因为诸葛亮提前已经有所准备,而曹魏内部争议不休,大军因为雨季部队迟缓,所以造成了魏军没来,蜀军已经等待良久,曹真没有先机。

    最后,汉中地理条件优越,易守难攻,无论是从子午道还是走斜谷道,都不好走。

    注1:后迁少府。是时大司马曹真伐蜀,遇雨不进。阜上疏曰:“昔文王有赤乌之符,而犹日昃不暇食;武王白鱼入舟,君臣变色。而动得吉瑞,犹尚忧惧,况有灾异而不战竦者哉?今吴、蜀未平,而天屡降变,陛下宜深有以专精应答,侧席而坐,思示远以德,绥迩以俭。间者诸军始进,便有天雨之患,稽阂山险,以积日矣。转运之劳,担负之苦,所费以多,若有不继,必违本图。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徒使六军困於山谷之间,进无所略,退又不得,非主兵之道也。武王还师,殷卒以亡,知天期也。今年凶民饥,宜发明诏损膳减服,技巧珍玩之物,皆可罢之。昔邵信臣为少府於无事之世,而奏罢浮食;今者军用不足,益宜节度。”帝即召诸军还。

    太和中,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臣诚原陛下先留心於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徵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於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闚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

    ;

第029章 曹真旧事() 
太和五年(231),曹真在伐蜀不利后很快病重,并且于次年去世。曹真成为了继曹仁、曹休后曹魏帝国第三位死去的曹魏亲族大司马!

    【曹真之死】

    曹真再伐蜀后因病回到洛阳,明帝亲自去他的府邸探视他的病情。太和五年(231),曹真逝世,谥为元侯。儿子曹爽继承爵位。明帝追念曹真的功绩,下诏说:“大司马一生忠孝节义,辅佐二祖,对内,不因自己是皇亲而邀宠;对外,也不鄙视贫寒之士,真可谓是守成业、忠职守、道德高尚的人啊!分封曹真的五个儿子———羲、训、则、彦、皑为列侯。”

    当初,文帝已经分封给曹真食邑二百户,封曹真之弟曹彬为列侯。

    正始四年(243)七月,魏帝曹芳下诏在太祖曹操的宗庙祭祀已故大司马曹真。历史上曹真也配享魏文帝庙。

    【曹真故事】

    据说曹真年轻时与同宗曹遵、同乡朱赞一同仕于曹操。曹遵、朱赞早亡,曹真同情他们,上表将自己的食邑分封给他们的儿子,得到准许。曹睿下诏说:“大司马有叔向抚孤之仁,笃晏平久要之分。君子成人之美,听分真邑赐遵、赞子爵关内侯,各百户。”

    黄初五年(224),镇守河北的吴质回京城洛阳朝见魏文帝曹丕。曹丕命京城内上将军及特进以下众将军都到吴质府上欢会,朱铄与曹真、曹洪、王忠等众将军都来到吴质府上。因曹真长得比较肥胖,朱铄长得很瘦,酒酣之时,吴质故意叫说唱优人上来戏说肥瘦。上将军曹真以自己是宗室重臣,耻被戏,怒责吴质。曹洪、王忠也出来劝说。吴质大怒按剑曹怒责真,朱铄站起来劝说吴质,也被吴质斥责回到座上。朱铄本来性子就急,越想越气,拔出剑怒斩在地上,于是众将军们不欢而散。

    【曹真的出身】

    在现有材料中,关于曹真的身世有两种说法,第一个认为曹真是曹氏宗族,父亲死后被曹操抚养长大。这点主要以《三国志》为主,里面两段材料都可以作为佐证。

    “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以及“真少与宗人曹遵、乡人朱赞并事太祖。”——《三国志·曹真传》

    另外《魏书》还有记载作为补充:邵以忠笃有才智,为太祖所亲信。初平中,太祖兴义兵,邵募徒众,从太祖周旋。时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独遇害。

    但在《魏略》中却有着不同的记载,认为曹真原本不姓曹,其父亲为保护曹操而战死后才改姓的。

    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寇问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由此太祖思其功,故变其姓。——《魏略》

    隋朝时大臣鲍宏曾有“秦真父能死难,魏武赐姓曹氏”之语,也就是说至少在隋唐时期,关于曹真的身世就已经有所争议。

    我个人倾向于曹真就是曹操的族子,我认为如果曹真真的原本不姓曹的话,那从其他资料中应该多多少少能看出一些端倪。历史上曹操数次讨伐袁术,都是比较顺利的,没有多少资料记载曹操曾经遇到过危机。而且兴平时期(194…195),曹操主要的对手是陶谦、吕布等人,没有他和袁术集团的交锋记录,反而是建安初年,曹操和袁术矛盾加剧,曹操多次攻伐豫州,将袁术势力驱逐出去,过程也是相当顺利的。

    而豫州牧黄琬在历史上则是不折不扣的党人,太傅陈蕃原来的重要部属之一,因为党锢之争的原因,黄琬对于宦官集团的仇恨度绝对不低,他不喜欢出身于宦官之家的曹操是可以理解的,有着加害曹操的动机,而且黄琬调离豫州也是董卓上台之后,所以时间上也是有可能的。

    【战功卓越】

    曹真在曹操时期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时代已经坐镇一方,在曹睿上台后更是位极人臣,最终成为了曹魏的军事最高统帅大司马。

    曹真被曹操收养长大后,先是在虎豹骑中任职,讨伐灵丘黄巾军后被封为灵寿亭侯。刘备集团发动汉中之战后,曹真以偏将军率领所部,与都护将军曹洪、骑都尉曹休、雍州刺史张既等击破刘备别将吴兰于下辨,被拜为中坚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九月,随曹操亲征至长安,被授予中领军一职。夏侯渊战死后,汉中为刘备所夺取,曹操亲自领兵讨伐刘备,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后督徐晃等于阳平关击破刘备别将高翔。

    延康元年(220),曹丕上台,而曹丕和曹真从小就是玩伴,所以曹丕上台后,曹真很受重用,被任命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追录其前后功勋,进封东乡侯。当时曹丕开始置凉州刺史一职,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张掖人张进挟持太守在酒泉反叛,率军阻拦邹岐赴任。曹真遣费曜进军讨平张进的叛乱。后回洛阳,升至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黄初二年(221)十一月辛未,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组成联军在河西作乱,时任镇西将军曹真率领众将进讨诸胡联军,大获全胜,平定河西,此战重新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王朝往来的道路,次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曹魏就此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

    其后曹丕发动了大规模的南伐,讨伐孙权,曹真与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率领中路大军攻打南郡江陵一带,当时作为主帅的曹真先是击破吴将孙盛,又令夏侯尚击退了前来增援的诸葛瑾,夺据江陵中洲,彻底包围江陵城。然而围城六月无果而终,瘟疫大起,最终被迫退兵。之后曹真又转为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曹睿上台之后,曹真更进一步,先后担任大将军和大司马,成为了曹魏军中的领袖人物。

    ;

第030章 大司马曹真() 
在曹睿上台之后,曹真地位更进一步,曹休死后,曹真继位大司马,然而曹真却最终也步入了曹休的后尘。

    历史上曹真的军事能力是相当出色的,他在和诸葛亮的四次交锋之中基本势均力敌,并没有落入下风,这点表现的可以说比后来司马懿还好,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曹真并没有与诸葛亮直接交锋的记录。

    【曹真和诸葛亮】

    黄初七年(226),曹丕驾崩,中军大将军曹真与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

    太和二年(228),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后,明帝曹睿以曹真为都督,率诸军驻于郿对抗诸葛亮,自此曹真就成为了曹魏的西线的最高统帅,他和诸葛亮就此在雍凉以及汉中大地上开始了四次交锋。

    第一次交锋诸葛亮先发动攻势,并且占据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曹真率兵反击,自己率大军攻击在箕谷的赵云、邓芝,派遣派左将军张郃在街亭大破马谡,雍州刺史郭淮也打败了驻军柳城的蜀将高详,之后曹真率兵夺回了三郡,还有可能派兵进一步攻占了武都和阴平二郡,第一次交锋就以曹真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诸葛亮贬官三级。

    第二次交锋再次是诸葛亮所发动的,然而曹真早以预料到了诸葛亮的目标,早先就已经派郝昭等人驻守在陈仓,诸葛亮虽然趁关中空虚之际来袭,但再次无果而终,被迫退兵,虽然斩杀了曹魏大将王双,但于事无补。这次仍然是以曹真的胜利而告终。

    第三次交锋仍然诸葛亮发动的,然而这次作战胜利却不再属于曹真,诸葛亮派兵夺取武都、阴平二郡,郭淮虽然及时来援,却被诸葛亮本人所阻碍,最终曹真未能阻止诸葛亮收复二郡,这次作战以诸葛亮的胜利而告终。不久后,曹真回朝,升为大司马,诸葛亮也官复原职。

    第四次交锋不再是诸葛亮所发动的了,曹真为了报复蜀汉,组织了数路大军讨伐汉中,然而因为遭遇了连绵大雨,道路不通,曹真被迫半路返回,曹军前锋夏侯霸遭遇挫折,诸葛亮更是派魏延、吴懿等人反击曹魏,在雍凉一带击败了曹军的郭淮和费曜,所以这一次交锋以诸葛亮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就总体而言,曹魏大将军、大司马曹真和蜀汉丞相诸葛亮四次交锋,两胜两败,领土总体没有什么变化,双方基本势均力敌,未分胜负。从趋势来看,诸葛亮虽然越战越强,逐渐扭转局势,但如果继续打下去结局仍然不能确定,毕竟四次交锋下来,双方所受的损失都比较有限,局面仍然在僵持,胜负的征兆还没有出现。

    而且曹真虽然和诸葛亮僵持良久,数次交锋,但二人并没有正面交锋过,第一次北伐曹真打败的只是赵云率领的一个偏军,第四次交锋曹真本人都没能到汉中,所以二者正面交锋结果会怎么样,现在仍然是未知的。

    历史上曹真虽然没能成功到达汉中,不过就算没有阴雨天气的阻碍,我个人也倾向于诸葛亮防御胜利,这不是因为我不认可曹真的能力而是因为汉中的地利,早先曹操第一次讨伐汉中,打一个张卫都差点失败,第二次对抗刘备,也被逼的被迫退兵,这些都和汉中地理环境险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当时诸葛亮已经准备万全,所以当时曹真虽然兵力雄厚但直接上仍然挺悬的。

    【曹真的军事能力】

    除了曹操之外,曹氏宗族之中基本以曹真军事能力最强,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可以说还在夏侯渊、夏侯惇、曹仁以及曹休之上。

    曹真作为曹操的晚辈,他在三国时期出场比较晚,实际上在曹刘汉中之战时才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先是随前辈曹洪等人出战,击败了刘备麾下将领吴兰,最终逼迫张飞、马超退兵。其后又和徐晃等人一起击溃了蜀将高翔。

    在曹丕时期,曹真已经位高权重,成为了曹魏主力统帅之一,他在那时就已经开始带兵一方,先是平定了张进,使得邹岐顺利的成为了凉州刺史,又击败了河西诸胡联军,重新打通了西域的通道。南下讨伐江陵时,虽然最终没有破城,但曹真也有着击溃吴将孙盛的亮点。

    曹睿时期,曹真主要和诸葛亮对抗,正史上曹真可以说完全不虚诸葛亮,这点和其他影视中是根本不一样的。

    据说曹真每次征伐,都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军费不足,就用自己家的钱财赏赐,所以士兵都愿为他效力。可以看出来曹真也很得军心。在曹操、曹丕以及曹睿三代,曹真基本上都属于西线将帅,所以他对于曹魏西部的影响是很深的。

    【郁闷而死】

    曹真的去世和讨伐蜀汉的失利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一战对于曹真而言实在太郁闷了,太憋屈了。

    首先曹真提议伐蜀后就事情多多,司空陈群等人带头不同意,曹真因为他们的影响已经放弃了从斜谷出兵的计划,然而陈群继续找麻烦,最终曹真干脆一刀两断,不经过朝廷同意直接出兵。

    出兵后路程更是艰难重重,不仅路途难走,还遭遇雨季,天时地利均不配合,曹真走了一个月硬生生没能看到汉中,看到大军难以前行,朝廷波澜再起,反对继续作战的声音一波连这一波,最终曹睿下令退兵,曹真无可奈何。

    曹魏内部事情本来就已经够心烦的了,诸葛亮也来找麻烦,派魏延和吴懿等人再次北上,雍州刺史郭淮和后将军费曜都被击败,在多重的打击下,本来刚刚当上大司马,正准备大展身手的曹真就此病倒了,最终一命呜呼。

    【历史上的曹子丹】

    姓名:曹真

    属性:统率(a…)曹真在曹操、曹丕以及曹睿三代都有着杰出的军事表现

    武力(b+)早先曹真曾经在虎豹骑中任职,作为亲兵将帅,个人武力不会太低

    总评(a)曹真在曹魏集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可惜死的有点早

    别名(称号):子丹、秦真

    性别:男

    民族:汉

    官职:大将军、大司马

    职业:将帅

    爵位:邵陵侯

    谥号:元侯

    家庭出身:曹氏出身

    生卒:……231

    出生地:沛国谯县

    主要社会关系:父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