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行大唐-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墨很骄傲,他的骄傲左睿很认同,但左睿也有他的坚持:“围住可以,攻城我可不干,那种损失无法承受!”

    “若是不攻城,长安城是不会轻易打开的,城内的粮食恐怕能维持一年,我们就这样一直围下去?何况,王行瑜得到消息一定会回来,到时候战还是不战。”

    陈墨的说法太奇怪了,左睿一时间无法理解:“为什么不战?王行瑜的兵力与我们相当,但他要承受长途奔袭。另外,韩叔已经答应出兵,这收复长安城取朱玫首级的第一功一定要归我们。”

    韩建很聪明,这是一种聪明的屈服,左睿围困长安意味着掌控了局势,同时,也意味着左睿张开大嘴露出了自己的獠牙。韩建近年来以稳着称,他不会看不到大局的改变。正是王重荣和李克用的倒戈,加上左睿的名声鹊起造成了这种屈服。

    一战就确定了信心,左睿以前的过度谨慎就源于高估了敌人的强大,他想不到自己能够做到现在这样。而这正是陈墨希望看到的改变:“兄长认为王行瑜一定是来解救朱玫?”

    “不解救朱玫王行瑜来干什么?难道来配合我们拿下长安不成?”左睿可不相信王行瑜会背叛朱玫。

    “兄长了解王行瑜吗?”

    左睿立刻回答:“王行瑜自从军就是追随朱玫,此人骁勇善战,是朱玫最信任的手下将领第一人。”

    “若是朱玫穷途末路,静难军节度使归谁?”

    “二弟是说。。。”左睿醒悟过来:“王行瑜想做?宁节度使,他要倒戈。”

    “朝廷已经昭告天下,谁取了朱玫的首级谁就做?宁节度使。就是我们不围住京师,王行瑜也会回来为自己努力,不过。。。现在谁做?宁节度使还说不准。”“华州刺史太小了,是不是?”左睿笑了。

    “朱玫想突围已经不可能,我们可以耗时间,耗死朱玫也行。但这不是重点,重点还是王行瑜。如果王行瑜来了,我们是放他进城,还是。。。。。。”

    陈墨微笑以对:“王行瑜回来还需要很长时间,我们需要的是做好准备。”

    “好吧!听你的!”左睿信得过陈墨,他明白了陈墨的意思。

    事情还没这么简单,陈墨开始提醒左睿:“我们也要做好其他准备,形势有利,但万一王重荣和李克用来摘桃子怎么办?”

    左睿也在担心这个问题,他想了想,王重荣和李克用若真的出兵,还真没有办法,他的力量不足以对抗这两个强藩的联手。不要说李克用,就是王重荣恐怕他也不好对付,这需要严加防范。

    陈墨早有了预案:“多派出斥候,观察动向,若两人出兵我们立刻派使者和他们联络。怎么说现在和他们也是友军,一同拿下京师也未尝不可。这两个人我们暂时拼不过,但也不能把到手的功劳白白送出去,谨慎就好。”

    左睿点点头,陈墨分析的很对,若真的发生那种情况,这个办法属于折中,自己做?宁节度使的希望仍旧很大。因为各方面的力量肯定不愿意王重荣和李克用继续增加地盘变得更强大,朝廷也更不愿意看到,因此左睿的机会仍旧最大。

    “大将军!”

    这时候,一名牙兵跑了过来。

    “何事?”

    “启禀大将军和陈书记,淑妃来了!”

    淑妃只能有一个,左睿和陈墨同时吃了一惊。

    ;

第166章 好消息() 
孟淑妃真的来了,不但来了,还带着自己的全副仪仗。子午堡的主事者现在是监军使大太监景从安,景从安太老了,他实际上什么都不管。左睿留在子午堡真正的理事者是他的父亲左盱,左盱的心脏问题现在不大,正值用人之际,经验老道的左盱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可左盱能力再强,他也不能左右孟淑妃,孟淑妃的决定很坚决,她要来长安城给左睿提高人气和鼓舞士气,左盱根本无法强行阻拦。唯一能做的就是派人保护,然后赶紧通知左睿迎接。

    这件事有些出乎意料,但沿途都是自己的人,没什么危险,左睿赶紧派人去迎接。

    孟淑妃一直身体欠佳,也很少出门或者与别人走动。可局势改观,让孟淑妃意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左睿需要支持,皇帝还在千里之外,这个责任属于她,而且义不容辞。

    “我来安排吧!”

    迎接孟淑妃的事情陈墨拿手,这件事归他安排。

    子午堡距离京师很近,不到午时,孟淑妃的车驾出现在视野。

    彪悍的骑兵在旷野中来回飞驰,陈墨开始指挥:“听我的口令,声音越大越好!”

    车架的速度不快,可距离长安城已经不远,坐在车内的孟淑妃很奇怪,按照正常规程,这时候左睿和陈墨应该已经迎了上来。但陈墨一向不按常理出牌,孟淑妃也不介意,继续闷声前进。

    陈墨骑在马上,身边除了左睿和几名将领外,还有很多人。

    车驾的距离很近了,陈墨已经能够看到骑在马上的田焕,他果断一挥手:“开始!”

    随着陈墨的挥手,喧嚣的锣鼓声刹那响起。这个声音很大,巨大的噪音刺激的左睿想掩住耳朵,但很可惜,孟淑妃这时候恰恰掀起了自己车驾的车帘,左睿根本不敢失礼,只能规规矩矩继续忍受。

    “淑妃安。。。”

    一个更大的声音掩盖了锣鼓声,这个声音此起彼伏,响彻长空。

    孟淑妃眼前的士兵不多,最多的是漫野的百姓。这些百姓在欢呼雀跃,并不齐整的欢呼与喊叫声一直在延续,并久久回荡在长安城外。。。。。。

    孟淑妃是一个喜静的人,但此时此刻她再也无法平静下去。

    起身,一旁跟随的耿秀赶紧过来搀扶。

    这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徒步过程,百姓们看到越来越近的孟淑妃开始咆哮。从来没有一个皇族享受过这种欢呼,哪怕是皇帝,这种山呼海啸让孟淑妃泪如雨下。

    长安,我回来了!

    数万百姓依然在狂呼,左睿和陈墨下马,随后迎了上去。

    这是一次不一样的回归,喧嚣声太大了,恭恭敬敬上前的陈墨和左睿说什么,孟淑妃根本听不清。反正知道两人是来欢迎自己,数万百姓也在欢迎自己,这已经足够。

    数万百姓的欢迎不是作伪,孟淑妃在这些人的脸上可以看出来。陈墨和左睿也不可能强迫这么多百姓来做这样的事情,因为得不偿失,逼迫数万人干这样的事情无异于进行一场大战,毫无必要。

    这个欢迎仪式胜过了一切正规仪式,弥足珍贵。百姓代表着人心,代表着左睿和陈墨根基上的胜利。

    左睿和陈墨的欢迎仪式声势浩大,人多势众。孟淑妃的阵容也不寒酸,当百姓的欢呼声刚刚有些弱下去,一群小丫头呼啦就扑了上来。

    想不到孟淑妃竟然把她们也带来过来,这让左睿和陈墨哭笑不得。

    不但这些女孩,随后的人也不能怠慢,那些逃到子午堡避难的官员回来了。这种时刻正需要他们,管理百姓是他们的基本工作,现在的时机再好不过。

    百姓们的欢呼转变为簇拥,庞大的人流紧紧跟随着孟淑妃为首的人缓步向长安逼近。

    “还要辛苦淑妃,请淑妃上车环城一周。”这个打击敌人的机会陈墨怎么会放过,孟淑妃不就是来壮士气的吗,那就给城内的人看看什么叫做无可抵挡之势。

    “不,不用上车了!我要徒步环城,让朱玫看看我们大唐的人心向背,让他知道什么是百姓的力量!”

    孟淑妃明白陈墨的意思,她很愉快的接受了陈墨的建议。孟淑妃不同意乘车,因为身后的百姓人流也要徒步环城一周,她不想给百姓留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印象。现在需要亲民,需要获得人心,一个皇帝的第一妃子无疑在百姓心中很重要,这也是孟淑妃此行的目的,她怎么会脱离百姓。

    又深又宽的壕沟就是屏障,这个距离哪怕是用弩都不会有威胁,左睿很放心。耀武扬威,借助孟淑妃这个标志性人物环城一游扰乱城内的人心,这也是左睿希望的一种方式。瓦解人心,让人人心惶惶无疑会带来一些效果,对早日拿下长安有好处。

    漫野的人流在城外滚动,长安城的百姓看不到,但士兵可以看到。作战失败,被这样紧紧围困,朱玫的手下士兵肯定会有想法,而孟淑妃到来的消息也不可能瞒得过城内的百姓,这就是陈墨需要的效果。

    朱玫当然有压力,这个压力压得他寝食难安。因为,在孟淑妃环城一游的当晚,就有百姓偷偷买通守城的士兵溜出了城。有一个就会有两个,也会有很多。形势急转直下,朱玫果断的开始严查。砍掉自己士兵的脑袋让人很不舒服,杀掉想要逃出城的百姓朱玫也没办法,只能这样。

    陈墨的攻势可不仅仅是环城游行,他还有自己的强大舆论攻势。随着城外不断射进劝降信,城内的盘查越来越严,那些敢于和士兵进行“交流”的百姓无一例外被朱玫下令砍下脑袋。朱玫这个人其实很会笼络人,起码进入后对京师内的百姓和官员没有过激的举动。现在完全变了,也让本来军民相处和谐的局面彻底被打破。

    失去民心意味着失败的前奏,陈墨的攻势不断在继续。。。。。。

    瘟疫随着季节已经缓解,秋收马上就要开始,陈墨这个掌书记激情洋溢。除了仍旧不停的向城**劝降信,他整天组织百姓在城外嚣叫,就是为了瓦解城内士兵的防守信心。

    孟淑妃不是一个激情洋溢的人,但这一段时间她却斗志昂扬,每过几天她就会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效果不错,兴师动众,带领几万人环城巡视一圈很有意义。

    也就在长安城人心惶惶的同时,一个对左睿非常有利的消息传来,华州刺史韩建亲自率领一万五千士兵来援,距离骊山还有十里。

第167章 压力下的疯狂() 
左睿击败朱玫兵围长安的事情已经陆续传到各地,附近的各个势力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作为近在咫尺的华州刺史,韩建怎么会不知道,而且知道的很详细。左睿的崛起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包括韩建。一个拥有三万兵力的刺史已经很强,但远远不足以做到左睿这样。左睿的信件对韩建很客气,晚辈的姿态十足。可事情绝不像表面这样简单,左睿的客气对韩建的压力太大,因为左睿现在的官职是朝廷任命的华州刺史。至于那个大将军的名号更是一种讯号,左睿简在帝心,田令孜失势,韩建必须去邓州上任。

    势必人强,韩建和左家的关系一直不错。这次不能因为华州的事情撕破脸,韩建需要左睿这样一个强大的盟友,因此他这次必须出兵。

    韩建率兵的到来加剧了对长安的骚扰程度,让本来就风声鹤唳的京师内更加人心大乱。朱玫的强势手腕已经不足以震慑住那些有了想法的人,不但是百姓想要逃出这个牢笼,朱玫的手下士兵也开始有人趁机溜下城头。

    疯狂的人总是会表现出他疯狂的一面,当感觉自己就要穷途末路时,疯狂会得到最真实的体现。朱玫继续着自己的血腥手段,同时,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消息传出。

    朱玫立襄王李?蔽?郏?脑?ㄕ辏?w鸸馄艋实畚??显?适サ邸?p》“朱玫疯了!”这是得到消息的左睿说的第一句话。

    “穷途末路,天庭这次的第一功跑不掉了,可喜可贺!”

    天庭是左睿的字号,大帐内就三个人,现在韩建和左睿、陈墨相处的不错。韩建现在知道自己来对了,朱玫的疯狂举动代表着他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在这次胜利后,凭借功劳,自己完全可以获得一个好的结果,因为左睿将有可能成为?宁节度使,也许他的华州可以保住,甚至有机会更进一步。这是压力下最后的疯狂,朱玫不敢突围,他的手下大将王行瑜也迟迟不到,朱玫已经丧失了理智。

    “把这个消息传遍天下吧!”陈墨笑了,因为他撬动了历史,并撬的面目全非,更是让朱玫提前立襄王李?蔽?邸?p》“那就让人去到处宣扬,朱玫。。。简直不可理喻!”左睿喜欢朱玫这样脑子进水的行为,因为这个消息传遍天下将使朱玫成为天下公敌。

    韩建很认可左睿和陈墨的说法,同时他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朱玫这是作死啊!立了伪帝,下面就要突围了吧?”

    陈墨立刻回应:“韩刺史说得对,周围都在虎视眈眈,突围是一定。恐怕就是在这几天,朱玫不会等庄稼收割完毕再跑,否则他在旷野中逃无可逃。”

    “朱玫在城中现在估计有三万军队,我们很不好防守,主要是没法确定朱玫从哪个门突破,四个方向都有可能,留下朱玫很难啊!”左睿想了想,直摇头。

    韩建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这时候他自然要卖弄一番自己的见解:“东门和南门的可能性最小,就是能够突出去也会遭到围堵。其他两个门方便逃往?州,最好的的突破点是西门,但西门肯定是防守重点,我看朱玫一定会选择北门。”

    “有道理。”陈墨点点头:“但也要防着朱玫使用金蝉脱壳之计,就像上次一样虚晃一枪。若是我,我会走东侧,只要突破东门就可以向东北迂回,过了渭水贴着保大军地界的边缘去?州完全没有问题。”…

    看来三面都很重要,自己的兵力不是特别充足,左睿有些为难的感叹道:“若是河中与保大军能够出兵就好了,朱玫想跑都跑不掉,可惜。。。。。。”

    其实左睿希望河中与保大军能够出兵,但同时又不希望,因为他担心朱玫落在李克用和王重荣手中。保大军是?州的东邻,前身是?州节度使,掌握保大军的是东方逵。这个东方逵活的不容易,他的辖区正好夹在两个强藩朱玫和王重荣中间,现在又靠的是李克用和王重荣。保大军北方是定难节度使,定难节度使是党项人李思恭的地盘,李思恭原名拓跋思恭,这个姓氏是皇帝赐姓,而他的实力不弱,曾听从田令孜的命令一同进攻河中。有这三个强藩包围,东方逵完全要看李克用和王重荣的眼色行事。

    “不如我的军队来守东门,天庭以为如何?”来了总要有事干,韩建也无法判断朱玫会选择哪个方向,他干脆主动要求防守东侧。

    “韩叔是久经沙场的宿将,现在兵强马壮,守卫东门我自然放心。”陈墨痛快的答应了,同时也没忘了吹捧韩建两句。

    韩建禁不住一阵感慨:“天庭才是兵强马壮,后生可畏啊!眨眼间就拥有了这样一支强军,逼得朱玫要死要活,我们这些老家伙已经落伍了,以后还不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韩叔哪里老了?还是正当年,这么多年东征西讨,有几个人能和韩叔相比!”

    其实韩建真的不算老,五十来岁的年纪在军中正是当打之年,可谓是老谋深算,经验丰富的年龄。韩建哈哈哈一笑:“我家小子韩阔今年二十五了,改日让他来向天庭好好学一学,这强军之道天庭可不要藏私!”

    左睿和韩建的儿子韩阔也是老相识,不过这几年由于分处各地来往少了。这是继续结盟的意思,左睿拱手:“韩叔过誉了,小侄在阿叔面前哪敢班门弄斧?”

    “好了,天庭不要谦虚了!能做到几万人的大将军被陛下如此信任,为叔哪里及的上,我家阿阔以后就归你照顾了!”

    韩建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左睿的雄起已经成为现实,成为一镇节度使只是时间问题。依靠老交情,给自己的儿子找这样一个靠山也是一种幸运。

    朱玫很疯狂,这种疯狂带来的同样是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