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行大唐-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好的武器,进入太医署的学子会学到最好的疡医技术,这将来无疑也算是两位太医令的功劳。

    “疾医不同于疡医,子涵你的改变还是有欠缺。”相对而坐。杜怀山对陈墨很满意,但也有不满意的地方。

    “学生精于疡医,这疾医方面还是恩师去解决吧。”疾医缺乏那种质的改变,陈墨真的对这个时代的疾医不是特别擅长,他的脑子中有很多先进知识和想法。但不能说出来。也不方便发挥,总是一种无奈。

    “陛下和淑妃的病我看子涵还是看的不错,疾医方面我看子涵也是擅长的。太医署这里将来不能缺了你,我看以后这个太医署令你要兼顾一下,这样对太医署大有好处。”“恩师的意思是?”

    杜怀山的眼睛一暗:“本来有人提出改元,只是陛下身体不适,现在的局面不错。两位相公相阻,陛下也就未再提起。不过。。。陛下恐怕坚持不住太长时间。。。我决定要进入尚医局,有文翰兄在,这个太医署令子涵可以胜任。另外,子涵还会有其他任命,不过有内官在攻讦你,一些御史也在蠢蠢欲动。这段时间不会平静,子涵要做好准备。”

    看来杜怀山要更进一步,皇帝好像要进行一些官场的调整,而宦官无疑会是一个最大的受益者。陈墨掌控京师这段时间的一些问题会被内官揪住不放,而那些想要上位的人显然也要卖一把力气。这官场的浑水会浑上一段时间。

    改元的事情是一个蝴蝶效应,真实历史上,朝廷越来越弱,想用改元改变一下朝廷气运。现在吗,陈墨的小翅膀成功扇起一股飓风,已经不需要改元。

    两位宰相正是官员年富力强的年龄,加上一直追随在皇帝身边,不会有大的变动。有他们回护,加上自己的功劳,陈墨不会成为弃子,这些不需要他担心。有力量才有立身根本,谁也不能把陈墨怎么样,哪怕是那些即将掌握权利的内官也一样。

    “陛下。。。估计还能坚持多久?”陈墨在拼命回想着脑海中的一些记忆,这位皇帝好像应该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这也是他一直在布局的原因。陈墨没有什么悲伤情绪,他对光启皇帝没有太深的感情,现在换一个皇帝很重要,既然无法改变,光启皇帝的离去对这个国家是好事。

    “据我判断,一个月左右,或者理想的话,不会超过三个月,子涵认为何人。。。。。。”

    “恩师认为何人合适?”

    这可是江山大事,杜怀山当然不会和陈墨避讳什么,他立刻反问:“子涵认为吉王如何?”

    吉王名李保,是光启皇帝诸弟中最大的一位。杜怀山提起吉王,这名是两位宰辅的试探,陈墨对这位吉王殿下不太了解:“吉王殿下如何弟子不知。。。恩师看寿王如何?”

    寿王是光启皇帝的亲弟弟,气貌雄俊,攻书好文,尤重儒术,不贪恋女色,也不做太出格的事情,寿王李杰为人和风评也不错,加上一直在皇帝身边颠簸流离和皇帝极其亲厚。境遇让寿王李杰对政治有他的了解,这是一个理想的人选,杜怀山看了看陈墨。

    “我知道子涵与寿王殿下交厚,可两位相公和诸位臣公恐怕不愿意看到寿王。。。。。。”

    原因杜怀山没说,可陈墨明白,因为杨复恭随侍过寿王李杰,这造成文官阶层对寿王李杰心存忌惮。一个宠信宦官的皇帝去了,又一个和宦官关系亲密的皇族继位,文官们不希望这种结果出现。

    皇帝看来是注定活不了太久,最大的政治角逐就要开始。陈墨的铺垫就是为了这个时刻的到来,他知道文官们其实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杨复恭等人和最强的两个藩镇都有往来,太子年幼,最拿得出手的其实还是寿王李杰。

    “恩师,内官们知道陛下时日无多吗?”这话陈墨也不愿意说出来,不过现在这个时刻很重要,陈墨不想因为文官的个人看法和未来的皇帝产生隔阂,他需要改变他们的看法。

    “应该看得出来,内官们总是围在陛下身边,我与文翰、向奉御要用药,怎么瞒得过。”

    “恩师是希望得到左将军的支持,还是。。。。。。”

    “吉王殿下为人宽厚好学,素来稳重,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寿王虽也不错,可毕竟。。。。子涵以为如何?”

    果然不是杜怀山一个人的意思,他的做法就是两位宰辅的意思,陈墨代表着左睿,没有左睿的支持,吉王上位的机会微乎其微,这次算是和陈墨提前进行沟通。

    陈墨稍稍思索,立刻道:“恩师,寿王和弟子交往甚多,寿王殿下为人坚毅,也体谅民生疾苦,久在陛下身边,寿王对朝政最熟悉不过。另据弟子观察,他有着要改变的想法,我大唐正需要有所改变!这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若是寿王继位就不会有太多争端,内官才不会抢得先手,恩师以为呢?”

    总是有所顾虑,支持谁事关整个天下,杜怀山没有得到希望中的结果。

    陈墨支持寿王李杰在杜怀山意料之中,他并不认为寿王李杰不合适,可内官显然也会支持寿王李杰。暂时的和平共处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文官阶层人数众多,两位宰辅加上即将上位的韦昭度恐怕会有所分歧,将来文官们支持吉王的呼声会非常高,这种不协调会让文官内部出现分歧。

    “子涵难道信不住吉王殿下?”

    这句话一语双关,让陈墨有些为难。

    “恩师,两位相公的意思弟子明白,可是弟子认为寿王殿下才最不容易受控。寿王殿下久在陛身边,他应该知道权利的过度集中给朝廷带来的危害。因此弟子认为我应该去和两位相公探讨一下,只有达成一致才能让朝廷上下不产生隔阂,让未来的新皇信任诸位臣公,以后才能让朝廷强盛,把天下乱局加以掌控。”

    这件事情太大了,竟然能够让陈墨来左右,杜怀山皱了皱眉:“子涵恐怕不容易改变两位相公的看法,何况还有那么多朝臣都有自己的考量,若是如此,将来子涵恐怕会受到排斥,一定要慎之又慎啊!”

    陈墨前途无量,杜怀山可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成为文官阶层的另类,支持出现错误是灾难性的,参与这种皇帝的更替一个不谨慎就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杜怀山不得不提醒陈墨。

    “大将军两镇之地距离京师最近,弟子是掌书记,没有人可以让弟子无路可走。那些内官也一样,弟子不介意大开杀戒,当然,弟弟不会对自己的同僚挥起屠刀,寿王殿下弟子认为是最合适的人算。无论内官和诸位臣公支持谁,寿王殿下必定会成为新的。。。。。。”

    陈墨的坚决让杜怀山吃了一惊,他突然想起来,这个弟子做的事情太多,也太大,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恭顺的太医署学子。执掌天下之局的事情陈墨已经做过,这个寿王李杰恐怕是陈墨的一步棋,以陈墨的彪悍能力,只要敢做,谁挡在前面都是一个死字。

    自己这个学生不会做一个庸人,就像他曾经做过的那些一样,他选择站在了风尖浪口。收复京师,干掉朱玫,占据两镇之地,压得李克用不敢妄动,让素来掌权的宦官们不敢有大的动作。这个学生在离开兴元时杜怀山就曾想到过陈墨一定会做些什么,他没想到陈墨能够做到现在这个样子,既然做到了,陈墨必定会继续做下去,这才是真实儿强悍的陈墨。

第233章 也许是正确的() 
“打压和杀掉一些内官为师不管,可若是对付诸位臣公,别怪为师不认你这个弟子!”杜怀山站起了身,想不到陈墨有这样激烈的反应,他的眼睛狠狠瞪着陈墨。?。x。

    “恩师。”陈墨也站起身一拱手:“弟子只为国家考虑,怎会向诸位臣公挥起屠刀?为了大唐,弟子才助起了天成军,谁成为新帝最合适弟子心中有数,难道恩师信不住弟子?”

    “我自然信得过子涵!”杜怀山叹了口气:“收复京师是你做的,朱玫是你杀的,王行瑜和东方逵是你击败的,两镇之地能够易手让李克用不敢妄动也是你的功劳!为师知道你的能力,你想要天下承平,想要大唐重新强盛如初,可。。。改变诸位臣公的看法恐怕不容易,就是能够让寿王殿下上位,那些内官也会成为阻碍。。。。。。”

    “无论如何,弟子都要做,流血在所不惜,历史的名声弟子也不在乎。我要看一看,是我以后走的对,还是历史要回归本源!”

    这几句话杜怀山有些不理解,他不明白陈墨说的是什么。以后的路陈墨要掌握未免有些过于霸道,掌握朝廷的走向不经历尸山血海怎么会成功?杜怀山最担心的还是文官阶层,至于那些宦官的生死他才不在乎。“若敢向诸位臣公挥刀,别怪为师首当其冲。”

    面对老师的威胁,陈墨粲然一笑:“恩师认为弟子会那么做吗?掌握的方式不能说有千万种,但弟子心中有数,挡我者死虽然是最快的捷径,可改变不一定要那么做,恩师请拭目以待!”陈墨豪气冲天。他等待的机会终于要来临。

    师徒二人第一次出现这种僵持状态,可陈墨不能妥协,一个妥协就会让历史走上老路。寿王李杰成为新帝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但李杰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李杰,陈墨对他的改变已经持续了很久。他清楚看到这个年轻皇族有着一种执着。不守旧。有着一股对国家的热忱;为人护热,对宦官和文官有着自己的理解。

    李杰对宦官挟持光启皇帝看的很透彻,陈墨知道他可能会信任宦官。可绝对达不到光启皇帝那种程度。最重要的是,这些刚刚上位的宦官们没有能力特别突出者,他们和强藩勾连不是问题,陈墨相信自己能够掌握局面。

    “子涵确定要这样做?”杜怀山发现自己无法掌握陈墨了。陈墨很有信心,这是一个强权时代。妥协有时候并不难:“恩师不用担心,弟子这就去和两位相公沟通,请相信弟子会做的非常理想。”

    杜怀山轻轻摇头,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失败了,心中未免失落:“两位相公恐怕不容易被说服,他们代表的可不仅是两个人,有太多的利益纠葛掺杂其中。现在。两位相公也在为襄王殿下的事情发愁!有些人建议要杀掉,有些人不同意,为师建议还是少一些杀戮,襄王殿下当初也是被朱玫所胁迫,子涵去了以后记得要用词严谨。不可触怒两位相公。”

    “弟子知道了,定会和两位相公慢慢协商,襄王殿下的事情弟子和恩师的看法一样。”

    襄王李煴一直被幽禁在宫内,自幽禁以来陈墨也没见过他,现在的问题是杀不杀篡位的襄王李煴。皇帝估计要用仁慈的方法,即使心中想杀,他估计也不想背上那种弑杀同族的名声。襄王李煴年幼,加上怯弱的性格和被挟持,陈墨和杜怀山的看法一样,杀掉完全没有必要。

    既然坚决要做,杜怀山也不阻拦了,文官阶层想利用左睿的势,但这个势也是陈墨要利用的。杜怀山明白陈墨的意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皇帝才是最好选择,吉王不在内官和其他藩镇的支持之内,即使说服陈墨也会困难重重。从龙之功谁都要争夺,历史的惨烈之处杜怀山都知道,如果陈墨能够说服两位宰辅支持寿王李杰,那将是最好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让皇帝信任文官,让朝堂位诸官员不至于像以前那样成为宦官的传声筒。

    “一会有内官过来,右军中尉王仲先的牙痛病犯了,总是治不好,为师推荐你去看一看。”杜怀山不再纠缠皇帝问题,算是给了一个默许的态度。

    默许的同时,杜怀山的安排很有深意,陈墨发现尽管自己这次没有达到老师的满意,但杜怀山显然也没有过度失望。恰逢这个关键时刻,让陈墨给王仲先看牙病无疑是在给陈墨减轻宦官方面的压力,杜怀山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都是为了国家,陈墨没有过错,他不是要站在文官的对立面,而是他有自己的主见。尽管对陈墨的拒绝心中极不舒服,但毕竟是自己的弟子,是非对错还要看以后局势的发展,杜怀山隐隐感觉到陈墨做的也许更加正确。

    离开杜怀山的屋子,回到自己的办公地,刚刚和等待多时的谢亦安、姜粟等人扯上没几句,一名小宦官就来找陈墨了。

    陈墨的架子很大,名声在宦官中显然也不太好。敢揍观军容使和枢密使的人让这名小宦官在他面前战战兢兢,与小宦官交流几句,说好让王仲先过来,这名小宦官撒腿就跑。

    “不是刚刚打了吗?现在又来求医,我看都是些没骨头的!”看到小宦官出去,姜粟回屋就毫无遮拦起来。

    “别说那些没用的,医生要有自己的医德,打人和就医没有任何关系。”

    冠冕堂皇也无法掩饰陈墨的高傲,陈墨的话让几人笑了起来。这位昔日的同学,太医署医师,医待诏已经超越了医生的境界,能够做到的陈墨都做到了,不能做到的陈墨也做到了,已经不能用医生来看待他。

    “依照大郎的功劳,这次恐怕要彻底离开太医署了,不知大郎能到何处任职?”年龄最长的谢亦安感慨万千,一转眼就是滔天的功劳,陈墨这次看来注定要发达。

    “太医署暂时离不开吧,不过应该有一个新的任职,这个任职绝对不会在兵部,管他呢,我随遇而安!”陈墨知道自己一定会被攻讦,但功劳也无法抹杀,有一个身边机会在等着他。按照陈墨的准备,扛过去,两相抵消,应该有一个新的职位在等着他,因为左睿的原因,那个职位绝对会避开兵部。

    “以大郎的运筹帷幄,兵部岂不是更合适,如此通兵事,我看不让你去兵部就等于浪费,朝廷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兵部官员?”李戊最年轻,和陈墨最亲近,他对陈墨佩服的已经五体投地,这种说法让他感觉很不爽。

    “朝廷自有安排,大郎现在的确不适合进入兵部,我看会是户部或者工部。不过,这个医待诏仍旧会兼任,太医署难道不一样吗?继续当一个助教或医博士也不错,会给我们太医署带来更多好处!”柳玉和心思慎密,有左睿在,陈墨不会被安排到兵部,他判断的很准确。

    陈墨当然不能说出自己的老师已经在故意给自己腾位置,他微微一笑:“朝廷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向好的方面发展在哪里都一样,我希望有机会多做些民事方面的事情,当然,医学方面也不会放手。”

    “听说白广生要升为医师,不知道他有什么资格?大郎是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到今天,白广生还不是靠着杨家那些宦官。。。。。。”李戊再次忿忿不平起来,白广生被升为医师无疑是宦官的关系,他的能力和这些去过兴元的人都没得比。人品更是在李戊眼中极差,竟然要紧随陈墨的脚步,让他很不爽。

    “太医署不久要招收新生了,医师和医士急缺,毕竟是家学渊源,白远山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无论以前发生过什么,太医令总要为我们太医署考虑,凡事不要看的太简单,这些话以后千万不要再说。”

    太医令当然有太医令的考虑,白广生做一个医师对太医署有利,个人恩怨不能体现在这方面,为了太医署的将来,这种小小妥协根本不是问题。何况,白广生就是一个愤青性格,他的为人不能只看一方面,要看他曾经的努力和责任心。

    “我知道,就是有些不服气!”李戊就是这脾气,除了陈墨,他对别人真的看不上眼。

    “好了,有时间再聚,这段时间太忙,一会王中尉也要过来了。”陈墨果断下了逐客令。

    众人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