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上,月华清冷。
    天地寂寥,砥柱山脉之中安静的可怕。就连往日尽情喧嚣的鸟虫,仿佛感觉到了危险,收了声。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这一次的中原之争,不是天发杀机,也不是地发杀机,而是人发杀机。
    ……
    青月对青年!
    天上一轮明月,在大日隐去之际,当为天空之主。地上山头青年,在风云际会之日,当为中原之皇。
    静静的站了大约一刻钟左右,胡亥幽幽一叹,但是他并没有发布任何的言论。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方天地终究是要靠实力说话。
    谁的大军犀利,谁的国力雄厚,就代表着谁的拳头硬。
    “哎……”
    重重的叹息之后,天地之间又是一阵沉默。胡亥心里清楚,河南王申阳离开洛阳,将不可能在数日之内返回。
    毕竟蛋糕的分配,永远都是一等一的大事。要在一次会盟中商定对大秦以及西楚,甚至于其他诸国的对策,牵扯出来的恩怨纠葛未免太过复杂,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
    而这便是大秦帝国的天赐良机,河南王申阳一来一回的时间差,那便是李必拿下洛阳的机会。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对于四国会盟只是感觉到了惊讶,却没有丝毫的恐惧。
    这并不是胡亥有金刚不坏神功,其中更深理由,还不在于怕发生恩怨纠葛。
    乱世之中崛起的诸王,对于打打杀杀也许不会怕,但是在宴会上面红耳赤他们并不擅长。
    毕竟术业有专攻,天下诸王,特别是西魏,殷,河南三王更是武夫当国,对于权谋之术有耳闻,却不精通。
    如此一来,在丰山的会盟,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落下帷幕。彼此之间的争锋,将会达到水深火热的激烈程度。
    胡亥心中念头闪烁,沉吟了片刻,随及摇了摇头。对他而言,即或拔刀相向,又有何妨?
    更何况他相信会盟四国都清楚,面对大秦与西楚这样的强敌,想要组成攻守同盟,仅靠一张羊皮盟约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最善变的便是人心,为了利益,人将会变成鬼。
    如今天下正处于乱世,讲究强者为尊,谁灭谁?能不能?完全要靠一国的实力。
    这是春秋战国四百多年历史铸下的铁则,不管是谁都无法改变,只能顺应着一路向前。
    “盟约永远都是用来撕毁的!”胡亥叹息了一声,整个人与夜色融为一体。
    ……
    清晨。
    丰山东南侧的大道上,传来隆隆声响。河南国王室的全副仪仗整肃拥出,引来早在大道之上等候的河南国甲士的欢呼。但是对于河南甲士而言,总觉得缺少底气。
    四国会盟,虽然有丞相上官竭在。
    当一辆光彩闪烁的青铜王车在三千铁甲骑士之后辚辚驶来,丰山之上的气氛达到了一种快要凝固的状态。
    东道主河南国到了,河南王申阳的开到,意味着四国会盟的主要人员全部到齐了,这一场万人瞩目的会盟,将要进行下去了。
    中原局势,因为河南王到达丰山,中原局势再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六国纷争,六方皆已入局。
    秦帝胡亥,西楚霸王项羽,殷王司马卯,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西魏王魏文,一帝五王皆入逆乱之局。
    ……
    “禀报我王,三国君王已在行辕外迎候,臣上官竭先行接驾。”上官竭眼中掠过一抹惊讶,依旧是深深一躬。
    “上官竭?”
    闻言,河南王揉揉眼睛,他已经许多天没有见到他的丞相上官竭了。看着眼前这个器宇轩昂,气势更沉稳的中年,申阳心头一叹。
    就在申阳惊讶之时,王车已经停在宽阔的丰山大道上,王车前站着的上官竭,早已经站起了身子。
    君臣二人,再相见。一时间,竟无话可说。
    默然良久,河南王申阳方才微微一笑:“丞相诸王反应如何,我等谋划的大事如何?”
    闻言,上官竭肃然一躬:“禀报我王,大事已定,臣已经与三国之君磋商可了个大概,只剩下王上商定。”
    上官竭心里清楚,哪怕他是河南国的丞相,位高权重,仅次于河南王申阳。但是仅次于,这三个字就等同于不如。
    故而,有些事情他可以代劳,但是有些事情,必须要河南王申阳亲自来办,要不然天下人都不会认可。
    “好!”
    听到这里,河南王完全醒过神来,就算是傻子也能明白上官竭话中的意思。心中念头闪烁,他在高高王车上,一伸手道。
    “丞相大功一件,孤十分欣慰。请上王车,与孤同行——”
    闻言,上官竭眉头轻轻的一皱,略一沉吟,他在地上深深一躬:“启禀我王,为臣当恪守礼制,伴驾而行。”
    伴君如伴虎,这一句话上官竭道尽的所有。
    “也好。”河南王一挥手,道:“传令:车驾起行,会见诸君。”
    说真的河南王申阳只是有这么一个意向,并未真情实意。君臣同车,不管是对于君还是对于臣,都是一种极致的荣耀。
    夏商周之时,周文王与姜尚同车,行八百步,方才有了周朝八百年江山。春秋战国之时,秦孝公与卫鞅同车拜为左庶长。
    从这以后,秦国变法图强,二十年时间,由岌岌可危的弱国,一下子变成了天下诸侯畏惧的强秦。
    更是为未来大秦统一天下,打下了根基。
    ……
    这便是君臣同车的殊荣,更是一个传奇。上官竭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自然清楚姜尚与卫鞅的犀利。
    那是他永远都不可能企及的地步,永远都不可能。
    且不论河南王申阳比不比得上周文王与秦孝公,但是上官竭心里清楚,他自己比不上姜尚与卫鞅。
    这两个人,无一例外都是大才。在某一种情况下,他们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一种神话。
    心中念头翻滚,上官竭压下纷乱的思绪,跳上自己的轺车,紧随河南王的青铜王车之后,向行辕区浩浩而来。
第331章 河南王入行辕,会盟启!(第一更)() 
河南王申阳在高车上瞭望,已遥遥可见行辕区外飘扬飞动的各色大纛旗,嘴角微微上扬。
    对于国小势弱的河南王申阳而言,他从未想到过这一点。因为他心里清楚,想要三王恭迎,他没有那个资格。
    大乱之世,终究是强者为尊。诸国之间,更是如此。只有霸绝一时,强大到无以复加,才能得到诸国的敬畏。
    而眼前这一幕的发生,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三国君主确实是在行辕外迎候。
    在这个时代,除了秦帝胡亥,西楚霸王项羽,辽东王刘季之外,其余诸王都是平等,一视同仁的。
    至少西魏王,殷王,河南王,韩王四之中,他们的位置等同,并没有谁高谁低。
    甚至由于韩国与西魏都是六国王政复兴,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论是国势还是民意之上,都远在河南国与殷国之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殷王司马卯,韩王韩成,西魏王魏文亲自出迎,这便是一种极高的礼节。
    特别是西魏占据两郡半,国力之上远超河南国。
    这个时候,河南王申阳心中有一丝激动,心头豪气冲天,有一种肆无忌惮的张狂一下子点燃。
    河南王的青铜王车,车粼粼而来,目标直指丰山之上的三国行辕。
    行辕外,三国各色大纛旗在微微晨风中特别平展,旗面上的国号大字在河南王的高车上清晰可见。
    每面大纛旗下都整肃排列着本国的铁甲骑士,兵戈森森,斧钺生光。
    有一种特别的气势,那是一种剑指天下,纵马疆场的疯狂。
    在这个时代,依旧沿用着春秋战国的传统。在这个儒家尚未抬头的时代,阴阳家学说甚盛。
    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天下之后,各国的旗帜颜色与服饰主色都是极有讲究,有据而定的。
    讲究的依据就是该国的天赋国命。
    阴阳家认为,任何一个王朝和邦国,都有一种上天赋予的德性,这种德性用五行来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
    天下人对于五德始终说,极为的推崇和认同。西楚继承故楚,以土黄色为国色,项羽大纛变为土黄色,是为土德。
    大秦帝国崇尚黑色,举国尚黑,取水德。
    西魏国承继故魏火德,旗帜服饰皆尚红色。韩国继承故韩,是为木德,旗帜服饰皆为绿色。
    至于河南王申阳按照这一说法,同样推演出木德,旗帜服饰以青色为主。殷王司马卯以殷取商,为金德,服饰旗帜皆为白色。
    在项羽封王之后,由于天下对五德循环说无不认可。故而,立政立国之初,便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国命德性。
    正因为如此,此刻放眼望去,在高高的王车之上一眼可以看到五光十色,在丰山之上争相斗艳。
    只是申阳清楚,丰山之上的局势绝对不会如此的简单。此刻的和睦都是假的,四国之间,必然是刀剑乱舞,杀机滔天。
    四国会盟,虽然是为了对抗西楚霸王项羽以及秦二世胡亥建立的联盟。但是只要是联盟,只要是一个势力,就必须要分出高低主次。
    故而,这一次的四国会盟,实际上也是四国军容的无声较量,四王带来的都是精锐之旅。
    目下在行辕外全部展开,气势分外雄壮。森森杀气冲天,各有一番龙蛇气象在其中。
    三国君主耸立,各自立于本国的纛旗下。分别是西魏王,韩王,殷王。他们目光如炬,心中大小盘算不断。
    随着河南王车架的到来,这一场会盟将会催发到最高点。彼此之间的争锋与对立,都将会达到一个极致。
    故而,不管是西魏王,还是殷王,韩王心中都是各有盘算,企图在第一时间占据大势。
    当河南王那一片青色的车驾仪仗缓缓推进到一箭之地时。山头之上站立的司仪,一挥手,道。
    “鸣号,奏乐——”
    一声令下,顿时天地之间,鼓号齐鸣乐声大起,肃穆祥和,气势宏大极了。
    ……
    “河南国河南王驾到——!”司礼高亢地宣诵,仿佛要用尽一身的力气。
    三王目光转动,一齐向着河南王申阳拱手高诵“河南王有礼了……”
    不是三王不想争,只是四国会盟终究是河南王发起,而丰山终究是河南国的地界,他们远道而来,是为客。
    客随主便,这是基本的礼仪!
    他们都清楚,若是不能遵守,必然会让这一次的会盟平白无故发生太大的变数,这是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四王之中,除了河南王申阳刚到之外。不论是西魏王魏文,殷王司马卯还是韩王韩成都已经离国十数日。
    他们心头担忧之极,毕竟各国四周群狼环顾,可谓是岌岌可危。
    河南王眼底有一阵冲动,连忙咳嗽一声,庄容拱手,道“三王,申阳有礼了——!”
    与此同时,青衣司礼高声诵道“四王皆至,入行辕,会盟启——”
    “三王请——。”河南王拱手谦让。
    申阳清楚,让三王等了这么久,这一刻他们心头必然是有着怒气。拱手谦让,只是一个小小的让步。
    毕竟在这个时候,太过于强势,终归是不好的。狡猾如狐的河南王,自然是清楚这个道理。
    “河南王,请——。”三王也同声拱手谦让,在这个时候,这样的眼色谁都会有。
    “呜呜……”
    “嘟嘟……”
    ……
    宏大祥和的乐声中,河南王申阳的车驾徐徐进入行辕。与此同时,三王车架紧随其后,也徐徐进入了行辕。
    就在这个时候,青衣司仪目光闪烁了一下,随手召来一个甲士,附耳几句,转身进入了行辕。
    布局已久的四国会盟,彻底拉开了序幕。只是河南王申阳等人不清楚的是,这一次会盟彻底拉开了战乱的号角。
    严阵以待的西楚霸王,暗自思谋的赵王歇,蠢蠢欲动的秦二世,虎视眈眈的辽东王……
    天下诸王都眼睁睁的看着四国会盟,他们要用这一场会盟祭天,再一次开启战乱。中原大地之上,仿佛已经响起了战歌,冲锋的号角已经大起。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便是最佳的诠释!
    。
第334章 祭天之后,张良话会盟。(第二更)() 
四王前行,上官竭的轺车在半路上掉了队。四王皆至,会盟大典将会要启动了,作为主持者,上官竭自是忙碌无比。
    因为今日的会盟由他一手促成,自然不愿意失败。正是如此,上官竭事无巨细都在一一过问。
    他要从细节出发,把控整个局势。绝不能留一点万一,以至于大局崩溃。
    ……
    在这个时候,上官竭与司礼大臣来到了丰山行辕区正中间的祭坛下,等候四王的到来。
    这是一座三丈高的木架祭坛,依山脉搭建而成,由于上官竭力求完美,强行征集了河南国中的能工巧匠,却也是非常的坚固雄伟。
    遥远望去,给人一种肃穆之感。
    祭坛下,四国各出五百铁甲骑士,一共两千甲士围成了巨大的环形骑阵,将祭坛围在中央。
    祭坛肃穆,兵阵森森。在这一刻,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却没有丝毫的违和,竟然完美的交融在了一起。
    这一座祭坛,按照古礼而建。端是壮观雄伟,让人极为震撼。
    按照春秋战国的传统,举凡重大的诸侯会盟,一定要举行祭天大礼,否则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
    正因为如此,上官竭不惜代价,下令渑池县令抽调壮丁,日夜不停地修建了这一座巨大的祭坛。
    就是为了四国会盟达到目的!
    自古以来,凡是祭天,必等高山。只是渑池一带并没有名川,实在难以觅到一方祭天的高地。
    无奈之下,上官竭反复揣摩,独出心裁,方才决定在丰山之上半山祭天。
    丰山太小,登高不足以望远,作为祭天之地,必然为天下人笑也。只是这丰山居河南国之中央,聚大河之精华,实在是一处上好的风水宝地。
    最主要的是,这里距离适中,距离会盟四国距离都不太远,也不太近。这也是四国王上,能够亲自赴会的原因。
    今日四国会盟祭丰山,以半山之势意中央之格局,这一次会盟之意也将大昭天下。当上官竭上奏河南王时,大为赞同。
    因为上官竭上奏,根本就是尽挑好的说。自然是让河南王心头大喜,立即便答应了下来。
    祭坛台阶之上,上官竭一身青衫,目光如炬。四国君主的车驾隆隆开来,朝阳下的丰山阳光穿透树叶缝隙,如同披上了一层神秘。
    “这一幕,终究是要来了……”上官竭目光一闪,忍不住幽幽一叹。
    他是一个智者,自然是看到了这一次会盟将会引发的局势。只不过他与韩国司徒张良一样,并没有阻拦,反而进一步推波助澜。
    想要浴火重生,就必须要破而后立。如今的四国若是不变,到时候将会被西楚亦或者大秦吞并。
    唯有变,大变,才有活路!
    三丈余高的祭坛上五色旌旗猎猎招展,祭坛与山脉相连扶摇而上,仿佛天地生成一般,分外的壮阔。
    这一次,上官竭自己亲自担任司礼大臣,看到诸王到来,快步登上祭坛,大声,道:“起礼乐,四王登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