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奈何天子-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地坚定。

    红枫林外,前来游玩的百姓依旧络绎不绝。任凭外界战事如何激烈,人们欣赏美的本能并不会因此而有丝毫的减弱。他们不管这个天下姓什么,只要能够好好的活下去,他们就会很满足。大部分的人们都没有多么远大的抱负,就像刚开始的朱重八一样。只要身边的人安然无恙,只要战火不蔓延到他的身边,他们就不会反抗。他们不会在意赵州城现在已经被叛军占领,也不会发现红枫林深处正躺着一位叛军将领,更不会知道此时经过他们身旁的是一位原本和他们一样身无大抱负但如今却身居叛军高层的人。他们一如既往的说着,笑着,没心没肺的无视着一切与他们无关的事情。。。。。。

第二十三章 决心() 
红巾军打着弥勒降生拯救苍生的旗号在赵州城及周边四处招兵,竟然在短短个把月的时间就招收到了五万新军,可见元朝廷在百姓心中已经有多么令人深恶痛绝了,一见有人揭竿而起就蜂拥而至,红巾军上次败仗损失的兵力竟然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张士诚来信求援,同为起义大军,又有着共同利益,红巾军方面没有理由不去帮忙。但赵州城作为现在红巾军的大本营,也不可无人来守。所以经过韩山童刘福通等红巾军高层将领一致决定,由韩山童元帅亲率十万红巾军前去颍州城助义军张士诚部夺下颍州城,朱重八为远征大将军。刘福通率领其余红巾军驻守赵州城,以防有敌趁虚而入。

    朱重八亲自点了十万军,浩浩荡荡的红巾大军在城门外集结,韩山童身披金铠稳稳坐于马上,大手一挥,大军开拔。刘福通站在城楼上,笑眯眯的眼中隐隐流露出一丝的担忧与不安。

    “希望他们不会意气用事。”刘福通如此暗暗想道。大军渐行渐远,很快便从赵州城众人视线中消失。

    在这条赵州城通往颍州的道路上,在路边已经荒废的那间熟悉的茶棚外,身披黑铠脚跨黑马的朱重八又想起了那一天和韩林儿并肩作战的场景,眼神一黯。这时,一直走在队伍最前方的韩山童突然放慢速度,与朱重八并肩而立。

    “重八。”韩山童唤朱重八。

    “什么事,元帅。”朱重八应道。在军中,朱重八一直以军职称呼韩山童。

    韩山童看着朱重八的眼睛,认真说道:“你应该知道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吧。”

    朱重八沉默。他当然知道韩山童此行的目的,因为他和韩山童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给韩林儿报仇而来。朱重八重重的点头道:“我知道,元帅。”

    韩山童继续说道:“那你应该知道,为了达到那个目的,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毫不犹豫地牺牲一切对达到目的有帮助的东西,即便是我的性命,或者是这十万红巾军的性命。”

    朱重八一愣,他没想到韩山童竟然说的这么直白,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韩山童见朱重八没有作声,又说道:“我希望,你不要阻止我。”

    朱重八抬头看向韩山童,迎面而来的是一双闪烁着不可动摇坚定目光的眼睛。朱重八转头看了眼身后大军,眼中闪过一丝愧疚,然后又看向韩山童,默默点头,道:“我明白的,韩师叔。”

    朱重八没有再称呼韩山童为元帅,因为从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这一刻开始,韩山童就已经不是一个合格的元帅,而朱重八,也同样不再是一个称职的将军。此刻的他们,只是一个不择手段想要为儿子报仇的父亲和为结拜大哥报仇的二弟。

    韩山童紧绷着的脸色终于放缓,没有再和朱重八交流,重又提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像一个元帅一样。

    朱重八看着面前这个坚定却又不乏萧瑟的背影,眼中仅剩的一丝犹豫也消散不见。做大将军,从来也不是朱重八的追求。朱重八本来是个没有追求的人,但自从韩林儿死前对他喊出‘为我报仇’四个字的那一刻开始,为大哥报仇就成了他现在唯一的追求。虽然对不起身后十万大军的信任,但为了给大哥报仇,朱重八此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天色缓缓地暗了下来,原本高挂在天空上的太阳此刻也已经不见了踪影,有山风拂过朱重八的脸庞,朱重八抬头静静地望着阴暗的天空。此刻的道路上整齐的脚步声直冲云霄,但朱重八竟出奇的感受到了一种令人难受的安静。

    “真是个山雨欲来的日子啊。”朱重八如此暗暗地想道。

    。。。。。。

    颍州城。

    州尹杜立与钦差大将察罕帖木儿一齐站在城墙之上,眺望着城外远处一片整齐排列的营帐,张士诚的叛军就驻扎在那儿。

    “将军,那张士诚手下有整整二十万大军,本来我们仗着城墙之利也不惧他,可那张士诚的部队竟然大量配备有弩箭,投石车等攻城利器,完全不像是一支白手起家的起义部队,倒像是经营多年的精锐之师。几轮骚扰下来,虽然不至于让他把城破了去,可我军伤亡也是不小啊。”杜立苦着个脸对察罕帖木儿诉苦。

    察罕帖木儿也阴着个脸,脸上的赘肉抖了抖。前段时间在赵州与那所谓的红巾军交过一次手,轻易将其大败,所以察罕帖木儿对这些所谓的起义军就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些轻视。可当他率军赶来颍州与杜立的颍州守军前后夹击与张士诚的起义军第一次交手就吃了个大亏。也不见得这张士诚拉起来的起义军素质就有多高,但奈何他们手中的装备竟然比他这朝廷派来的正统军队还要精良,弩箭就像不要钱似的大把大把地朝他们射过来。虽然察罕帖木儿凭着出色的指挥能力和过硬的军队素质把张士诚的起义军硬生生的撕开了一个口子,与颍州守军成功汇合。但之后也收起了轻视之心,几番交手之后,最后甚至于也只敢龟缩在颍州城中,不得寸进。察罕帖木儿此刻是要多难堪有多难堪,本以为凭着他手中的精锐之师,对上这些草草拉起的起义部队应当是所向披靡,可谁曾想这段时间内竟然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吃败仗。虽然杜立并未因此对他这个钦差大将表现出丝毫不满,但察罕帖木儿心中的烦闷也是一丝也不见少。此刻听见杜立的牢骚,察罕帖木儿也只是冷哼一声,说道:“本将军已经派人向朝廷请援,只要朝廷下令,周围几个大州派兵来援,当前局面自然可解。目前我们要做的只是死守,只要他们没有突破城门,胜利迟早是我们的。”

    杜立苦笑。这套说辞这段时间内不知道听过几次了,但此时局面却是不容乐观,杜立也只好借着这个理由安慰自己了。只要朝廷的援军到了,一切都会好的。

第二十四章 张颖() 
而此时,让察罕帖木儿和杜立都无比头痛的张士诚部却也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就如察罕帖木儿所说,张士诚部能在先前和元军的几番大战中占据上风完全是依靠装备精良之功,要论起军队素质,张士诚拉起的这二十万起义军也未必就比红巾军要高。但是这些个让朝廷大军都自愧不如的精良装备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再加上张士诚是率军远征,准备再充足也是会有消耗殆尽的那一天。张士诚因为某种原因能够买得起这么多精良的装备,但一旦装备耗尽,想要立刻补充就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而经过连番大战,如今的张士诚部就快要陷入这种尴尬之境了。真要到了装备耗尽的那一天,说不得就只好暂时退去,前功尽弃了。张士诚去信赵州求援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要想不前功尽弃,就只能依靠绝对的人数压制强攻颍州城。他们带来的大型攻城装备,可还大都没有动用呢。

    张士诚是盐商出身,但却好读书,以文化人自居。虽身为二十万起义军统帅,可却不爱穿铠甲,整日着一身白色长衫,手握折扇,显得十分儒雅。但作为起义军统帅,当然不可能像一名书生一般优柔寡断,张士诚脸上的坚毅就是一名儒雅书生所没有的,眼中偶尔闪现出的锐芒也正说明他这个统帅绝对不只是中看不中用的书生而已。相反,张士诚在军中的强势也非常人所能想象,从他不顾众议将他的妹妹张颖安排在身边做裨将就可见一斑了。女子从军本就是行军大忌,虽然张士诚的起义军刚刚成立不久,各种条例规矩还不健全,但女子从军这种事一开始也是遭到了很大一部分将领反对的,是张士诚凭借着在军中绝对的权威,力排众议才把张颖安排了一个裨将。位阶不高,但却能跟在张士诚身边。

    “哥哥,为什么要求红巾军来帮忙。我们起义军有二十万众,装备精良,只要哥哥一声令下发动总攻,就算没有红巾军的帮助也能拿下颍州城。”张颖一双剑眉挑起,气呼呼地质问着哥哥。说起来,偌大的二十万起义军中,也就张颖一人敢用这种语气和张士诚说话了。

    张颖生的极美,一身贴身修身的银色铠甲穿在身上更显英气。张士诚和妹妹的感情极深,军中有什么事情都会和妹妹一起商量。可这次,张士诚明知道她一向主张发动总攻,却悄悄地给红巾军发去求援信,竟然现在才让她知道。

    张士诚苦笑,起身走到张颖身后,按住妹妹的肩膀,将她按在主账帅位上,竟然低声下气解释道:“我的好妹妹啊,为兄又何尝不知若是现在发动总攻是有很大机会可以拿下颍州城的,可那样必定会对我们的起义军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损失。毕竟,敌方占据着城墙优势啊。”

    张颖还是不依,推开张士诚的手,嘟着嘴说道:“那你叫红巾军来有什么用,他们能有胆子第一个发动起义,绝对不是什么傻子,会傻乎乎的给我们当炮灰?”

    张士诚见妹妹不依不挠,神秘一笑:“他们当然不是傻子,可你哥我更不是什么蠢人啊。若没有一定把握,我会做这种无用之功?”

    张颖愣了一愣,她了解她这个哥哥,知道哥哥每次露出这种笑容的时候,肚子里就已经憋着一肚子坏水了。可张颖想了又想,硬是想不出哥哥所谓的把握到底在哪儿,于是又不服问道:“你凭什么说有把握?”

    张士诚大笑,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说道:“你可知道前段时间红巾军在赵州城吃了个大败仗,六万大军全军覆没,还损失了五员大将,其中之一就有红巾军大元帅韩山童之子韩林儿。”

    张颖茫然:“不知。可就算这样,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难道他们吃了次败仗就变成傻子了?”

    张士诚道:“当然不会,他们不仅不会变成傻子,反而会变得更加勇猛难以对付。”

    张颖听了这话就更加不解了,问道:“既然如此,那你又为何如此信心满满。”

    张士诚哈哈大笑,起身走到张颖身边揉了揉她的头发。张颖不依地摇了摇头,瞪了张士诚一眼。张士诚毫不在意,反而更加愉悦了,他凑到张颖耳边低声说道:“那如果杀死红巾军大元帅韩山童之子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现在正面临的对手,察罕帖木儿呢?”

    张颖大惊,长大了嘴巴不知该说些。她不傻,相反作为张士诚的亲妹妹,除了美貌之外,她的聪明才智也丝毫不会弱于哥哥张士诚。如今张士诚都把话说道这个份上了,张颖若是还不明白哥哥的把握从何而来的话,那就当真辜负了她的姓氏了。

    红巾军的小元帅死于察罕帖木儿之手,如今这种情况让红巾军对上察罕帖木儿,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就算红巾军不至于傻到完全包揽全局,让他们的军队全部打头阵当炮灰,但至少不会有丝毫的消极怠工,只会发挥出十二分的战力。应对如今的形式,当真是再合适不过的队友了。

    张颖意识到她错怪了哥哥,脸上的不满立即消失殆尽,以最快的速度换上一脸谄媚的笑容,起身将哥哥硬推上帅位,半蹲在哥哥身前,撒娇道:“哥哥既然早有计划,为什么不早些和颖儿说,还非要瞒着颖儿。”

    张士诚看着这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妹妹,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听见妹妹这样问,又苦笑道:“我的好妹妹啊,你是什么性子哥哥还不清楚吗?这件事我要是事先先与你商量,你还不在我这儿又哭又闹的反对。现在战况紧急,我可不想还要花大把的时间去哄你这个大小姐脾气。”

    张颖尴尬一笑,她也知道自己的脾气,哥哥说的话一点也不夸张。她噘起嘴刚想说些什么,却被张士诚打断了:“你先等等吧。我今天找你来告诉你这件事可不是来听你撒娇的,我这儿又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第二十五章 余明清、罗广宇() 
张颖眼中闪出灼目光芒。她生性好战,当初死活要哥哥让她在起义军中任职就是为了想要和哥哥一起上阵杀敌,可自从进入起义军以来,哥哥就一直让她跟在他的身边,虽不说寸步不离,但也绝对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她深知当初哥哥为了把她弄进起义军做了多大的努力,所以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不满,但也再不好多要求些什么。如今哥哥说有个重要的任务交给她,她一心就想着是什么能够上阵杀敌的任务,自然心情激荡。

    可张士诚接下来一句话却把她的热情毫不留情地浇灭了:“算算时间,红巾军大军也快要到了。我要你带一百人去路上迎接他们,态度一定要热情,要表现出我们的友好。”

    张颖的心情瞬间从天堂掉进地狱,这巨大的落差让她又开始不满了,刚刚收起的嘴唇又撅了起来,生气道:“我不去,你爱派谁去派谁去。”

    张士诚看着妹妹的神情,当然猜得出他这个好战的妹妹心中所想,戏谑道:“哦?这样啊!我还打算让你和几个大将军同行,想着要是你能在一路上凭借表现让几个大将军对你刮目相看,那以后让你上战场的事情就都好商量了呢!既然你决意不去,那也只好就此作罢了。唉,真的好可惜啊!”

    张颖听见哥哥的后半句话,眼神就又开始闪亮,她起身绕到哥哥身后,双手搭在哥哥的肩膀上轻轻的捏了起来,正色道:“哥哥啊,我现在是你手下的裨将,军人,就该无条件的服从军令不是吗?您不能因为我是您的妹妹就让我随便抗拒您的命令啊,您这样,以后可还怎么能服众呢!您放心,属下坚决执行张大元帅的命令,绝无二话。”

    张士诚目瞪口呆地看着再次施展出变脸神通的妹妹,满脸都是无言以对。沉默片刻,对张颖认真地说道:“这次的任务虽然是你的机会,但却也不好把握啊。那些个桀骜的家伙虽然听我的,但对于你的存在可是一直心存不满的。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们不会为难你,可要是想让他们对你服气,可全得看你自己的本事,为兄可帮不了你什么了。”

    张颖笑嘻嘻地扑到张士诚面前,说道:“哥哥你就放心吧,颖儿这次要是把握不好这次机会,那是颖儿自己没本事,以后再也不在哥哥面前提上战场的事了。”

    张士诚宠溺地摸了摸张颖的头发,无奈道:“你啊你啊,身为女子却偏偏如此好战,打打杀杀的事情都交给哥哥做不好吗?”

    张颖沉默了,脸上满是认真地光芒,说道:“颖儿虽是女流之辈,可从小吃过的苦可不会比哥哥少啊。”他看着张士诚的眼睛,灿烂一笑:“可别小看女流之辈啊,哥哥。”

    张士诚愣愣的看着妹妹,摇了摇头说道:“你去吧。要记住,这次去迎接红巾军虽然要表现出我们友好的一面,但也不可一味退让,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表现出我们的强硬,万不可让红巾军因此小瞧了我们。”

    张颖起身,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