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传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截教传承-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利在速战。一不与战,以待彼粮尽,彼不战自走;乘其乱以破之,天下诸侯虽众,未有不败者也,此为上策。”纣王曰:“卿言甚善。”随传旨忘,张挂各门,一面令鲁仁杰操练士卒,修理攻守之具。

    且说金咤、木咤别了子牙,兄弟二人在路商议。金咤曰:“我二人奉姜元帅将令来救东伯侯姜文焕进关,若与窦荣大战,恐不利也。我和你且假扮道者,诈进游魂关反去协助窦荣,于中用事,使彼不疑;然后里应外合,一阵成功,何为不美。”木咤曰:“长兄言得甚善。”

    二人吩咐使命:“领人马先去报知姜文焕,我弟兄二人随后就来。”使命领人马去讫。金、木二咤随借土遁,落在关内,径至帅府前,金咤曰:“门上的,传与你元帅得知,海外有炼气士求见。”门官不敢隐讳,急至殿前启曰:“府外有二道者,口称海外之士,要见老爷。”窦荣听说,传令:“请来。”二人径至檐前,打稽首曰:“老将军,贫道稽首了。”窦荣曰:“道者请了。今道者此来,有何见谕?”金咤曰:“贫道二人乃东海蓬莱岛炼气散人孙德、徐仁是也。方才我兄弟偶尔闲游湖海,从此经过,因见姜文焕欲进此关,往孟津会合天下诸侯,以伐当今天子;此是姜尚大逆不道,以惶惑之言挑衅天下诸侯,致生民涂炭,海宇腾沸。此天下之叛臣,人人得而诛之者也。我弟兄昨观干象,汤气正旺,姜尚等徒苦生灵耳。吾弟兄愿出一臂之力,助将军先擒姜文焕,解往朝歌;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之后,出其不意,彼前后受敌,一战乃成擒耳。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诚不世之功也。但贫道出家之人,本不当以兵戈为事,因偶然不平,故向将军道之,幸毋以方外术士之言见诮可也。乞将军思之。”

    窦荣听罢,沉吟不语。傍有副将姚忠厉声大呼曰:“主将切不可信此术士之言!姜尚门下方士甚多,是非何足以辨?前日闻报,孟津有六百诸侯协助姬发。今见主将阻住来兵,不能会合孟津,姜尚故将此二人假作云游之士,诈投麾下,为里应外合之计。主将不可不察,毋得轻信,以堕其计。”金咤听罢,大笑不止,回首谓木咤曰:“道友,不出你之所料。”金咤复向窦荣曰:“此位将军之言甚是。此时龙蛇混杂,是非莫辨,安知我辈不是姜尚之所使耳?在将军不得不疑。但不知贫道此来,虽是云游,其中尚有原故。吾师叔在万仙阵死于姜尚之手,屡欲思报此恨,为独木难支,不能向前;今此来特假将军之兵,上为朝廷立功,下以报天伦私怨,中为将军效一臂之劳,岂有他心。既将军有猜疑之念,贫道又何必在此琐琐也!但剖明我等一点血诚,自当告退。”道罢,抽身就走,抚掌大笑而出。窦荣听罢金咤之言,见如此光景,乃沉思曰:“天下该多少道者伐西岐,姜尚门下虽多,海外高人不少,岂得恰好这两个就是姜尚门人?况我关内之兵将甚多,若只是这两个,也做不得甚么事,如何反疑惑他?据吾看他意思,是个有道之士,况且来意至诚,不可错过。”忙令军政官赶去:“速请道者回来!””正是:

    武王洪福摧无道,故令金咤建大功。

    话说军政官赶上金、木二咤,大呼曰:“二位师父,我老爷有请!”金咤回头,看见有人来请,对使者正色言曰:“皇天后土,实鉴我心。我将天下诸侯之首送与你家老爷,你老爷反辞而不受,却信偏将之疑,使我蒙不智之耻,如今我断不回去!”军政官苦苦坚执不放,言曰:“师父若不回去,我也不敢去见老爷。”木咤曰:“道兄,窦将军既来请俺回去,看他怎样待我们。若重我等,我们就替他行事;如不重我等,我们再来不迟。”金咤方勉强应允。二人回至府前,军政官先进府通报。窦荣命:“快请来!”二人进府,复见窦荣,窦荣忙降阶迎接,慰之曰:“不才与师父素无一面,况兵戈在境,关防难稽,在不才副将不得不疑。只不才见识浅薄,不能立决,多有得罪于长者,幸毋过责,不胜顶戴!今姜尚聚兵孟津,人心摇撼;姜文焕在城下,日夜攻打,不识将何计可解天下之倒悬,擒其渠魁,殄其党羽,令万姓安堵,望老师明以教我,不才无不听命。”金咤曰:“据贫道愚见:今姜尚拒敌孟津,虽有诸侯数百,不过乌合之众,人各一心,久自离散;只姜文焕兵临城下,不可以力战,当以计擒之。其协从诸侯,不战而自走也。

第三十二章杀劫临身() 
这几日,黄鸿在洞府中默运元神,采集天地灵气时。心魔丛生,法力如开水般沸腾。掐指一算,得知自己的修为提升的太快,引得天道关注。凡事一饮一啄,皆有定数。故天降杀劫,过这从此一帆风顺,不过则万事俱灭。

    同时十二金仙也从元始天尊那得知,黄鸿已身犯杀劫,须得红尘历劫,以全自身道果。

    游魂关内金吒曰:“以得胜之师,掩孟津之后,姜尚虽能,安得豫为之计哉。彼所恃者天下诸侯,而众诸侯一闻姜文焕东路被擒,挫其锋锐,彼众人自然解体;乘其离而战之,此万全之功也。”窦荣闻言大喜,慌忙请坐,命左右排酒上来。金、木二咤曰:“贫道持斋,并不用酒食。”随在殿前蒲团而坐。窦荣亦不敢强。一夕晚景已过。次日,窦荣升殿,聚众将议事,忽报:“东伯侯遣将搦战。”窦荣对金、木二咤曰:“今日东伯侯在城下搦战,不识二位师父作何计以破之?”金咤曰:“贫道既来,今日先出去见一阵,看其何如,然后以计擒之。”道罢,忙起身提剑在手,对窦荣曰:“借老将军捆绑手随吾压阵,好去拿人。”窦荣听罢大喜,忙传令:“摆队伍,吾自去压阵。”关内炮声响亮,三军吶喊,开放关门,一对旗摇,金咤提剑而来。怎见得,正是:

    窦荣错认三山客,咫尺游魂关属周。

    话说金咤出关,见东伯侯“旗门”脚下一员大将,金甲,红袍,走马军前,大呼曰:“来此道者,先试吾利刃也!”金咤曰:“尔是何人?早通名来。”来将答曰:“吾乃东伯侯麾下总兵官马兆是也。道者何人?”金咤曰:“贫道是东海散人孙德。因见成汤旺气正盛,天下诸侯无故造反,吾偶闲游东土,见姜文焕屡战多年,众生涂炭,吾心不忍,特发慈悲,擒拿渠魁,殄灭群虏,以救众生。汝等知命,可倒戈纳降,尚能待尔等以不死;如若半字含糊,叫你立成虀粉!”言罢,纵步绰剑来取马兆。马兆手中刀急架来迎。怎见金咤与马兆一场大战,有诗为证,诗曰:

    纷纷戈甲向金城,文焕专征正未平。不是金咤施妙策,游魂安得渡东兵。

    话说金咤大战马兆,步马相交,有三二十合,金咤祭起遁龙桩,一声响,将马兆遁住。窦荣挥动戈,一齐冲杀。东兵力战不住,大败而走。金咤命左右将马兆拿下,与窦荣掌得胜鼓进关。窦荣升殿坐下,金咤坐在一傍。窦荣令左右:“将马兆推来。”众军士把马兆拥至殿前,马兆立而不跪。窦荣喝曰:“匹夫!既被吾擒,如何尚自抗礼?”马兆大怒,骂曰:“吾被妖道邪术遭擒,岂肯屈膝于你无名鼠辈耶!一死何足惜,当速正典刑,不必多说。”窦荣喝令:“推出斩之!”金咤曰:“不可。待吾擒了姜文焕,一齐解送朝歌,以法归朝廷,足见老将军不世之功,非虚冒之绩,岂不美哉!”窦荣见金咤如此手段,说话有理,便倚为心腹,随传令:“将马兆囚在府内。”不表。

    且说东伯侯姜文焕闻报,金咤将马兆拿去,姜文焕大喜:“进关只在咫尺耳!”次日,姜文焕布开大队,摆列三军,鼓声大振,杀气迷空,来关下搦战。哨马报入关中,窦荣忙问金、本二咤曰:“二位老师,姜文焕亲自临阵,将何计以擒之,则功劳不小。”金、木二咤慨然应曰:“贫道此来,单为将军早定东兵,不负俺弟兄下山一场。”随即提剑在手,出关来迎敌。只见东伯侯姜文焕一马当先,左右分大小众将。怎生打扮,有赞为证,赞曰:

    顶上盔,攒六瓣;黄金甲,锁子绊;大红袍,团龙贯;护心镜,精光焕;白玉带,玲花献;勒甲绦,飘红焰;虎眼鞭,龙尾半;方楞鐧,宾铁煅;胭脂马,毛如彪;斩将刀,如飞电。千战千蠃东伯侯,文焕姓姜千古赞。

    话说金、木二咤大呼曰:“反臣慢来!”姜文焕曰:“妖道通名!”金咤答曰:“吾乃东海散人孙德、徐仁是也。尔等不守臣节,妄生事端,欺君反叛,戕害生灵,是自取覆宗灭嗣之祸;可速倒戈,免使后悔。”姜文焕大骂曰:“泼道无知,仗妖术擒吾大将,今又巧言惑众,这番拿你,定碎尸以泄马兆之恨!”催开马,使手中刀,飞来直取。金咤手中剑劈面交还。步马相交,有七八回合,姜文焕拨马便走。金、木二咤随后赶来。约有一射之地,金咤对东伯侯曰:“今夜二更,贤侯可引兵杀至关下,吾等乘机献关便了。”姜文焕谢毕,挂下钢刀,回马一箭射来。金、木二咤把手中剑望上一挑,将箭拨落在地。金咤大骂曰:“奸贼!敢暗射吾一箭也!吾且暂回,明日定拿你以报一箭之恨!”金、木二咤回关,来见窦荣。窦荣问曰:“老师为何不用宝贝伏之?”金咤答曰:“贫道方欲祭此宝,不意那匹夫拨马就走;贫道赶去擒之,反被他射了一箭。待贫道明日以法擒之。”三人正在殿上讲议,忽后边报:“夫人上殿。”金、木二咤见一女将上殿,忙向前打稽首。夫人问窦荣曰:“此二位道者何来?”窦荣曰:“此二位道长乃东海散人孙德、徐仁是也;今特来助吾共破姜文焕。前日临阵,擒获马兆;待明日用法宝擒获姜文焕等,以得胜之师,掩袭姜尚之后,此长驱莫御之策,成不世之功也。”夫人笑曰:“老将军,事不可不虑,谋不可不周,不可以一朝之言倾心相信。倘事生不测,急切难防,其祸不小。望将军当慎重其事。古云:‘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愿将军详察。”金、木二咤曰:“窦将军在上:夫人之疑,大似有理。我二人又何必在此多生此一番枝节耶,即此告辞。”

    这日游魂关外来一道者求见游魂关总兵窦荣。窦荣得知后非常高兴,传令:“请来。”道者径至檐前,打稽首曰:“老将军,贫道稽首了。”窦荣曰:“道者请了。今道者此来,有何见谕?”道者曰:“贫道乃东海蓬莱岛炼气散人墨阳是也。方才我偶尔闲游湖海,从此经过,因见姜文焕欲进此关,往孟津会合天下诸侯,以伐当今天子;此是姜尚大逆不道,以惶惑之言挑衅天下诸侯,致生民涂炭,海宇腾沸。此天下之叛臣,人人得而诛之者也。我昨观干象,汤气正旺,姜尚等徒苦生灵耳。吾愿出一臂之力,助将军先擒姜文焕,解往朝歌;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之后,出其不意,彼前后受敌。

第三十三章都天神煞大阵() 
游魂关内,金、木吒被窦荣手下大将哄了回来,来到大殿,见一道者正与窦荣交谈,大惊,这平白怎多了一个道者,元帅来时没说啊,这剧本不是这么演的啊。金吒上前道:“贫道乃东海蓬莱岛炼气散人孙德,旁边是吾师弟徐仁是也。不知道兄师承何处?说不定我们还有些渊源。”道者道“巧了,贫道也是东海蓬莱岛人氏,师承龟灵圣母,不知两位是哪位高足之徒,说出来贫道说不定认识,不过可别认错了师傅,欺师灭祖啊。”金、木吒听闻道者是龟灵圣母门下,就知道此人是谁了——九天征魔大帝黄鸿。自己三弟就是死于此人门下,要说和他一点关系没有,鬼都不信。金、木吒道:“没想到是九天征魔大帝当面,我二人认栽,今日吾要为三弟报仇。”祭起遁龙桩、吴钩剑向黄鸿打来。黄鸿虚空三点,定住了此二宝曰:“今日吾不杀尔等,这两样宝物就当是赔礼了,回去告诉姜子牙和十二金仙,贫道将在此摆下大阵领教阐教法门。”

    金、木吒转身借土遁往孟津而来。且说子牙在孟津大营,与二路大诸侯共议:“三月初九日乃是戊午之辰,看看至近,如何东伯侯尚未见来?奈何!奈何!”正商议间,忽报:“金、木二咤在辕门等令。”子牙传令:“令来。”金、木二咤来至中军行礼毕,乃曰:“奉元帅将令,往游魂关,诈为云游之士,乘机取关。”把前事如此如彼尽说了一遍。子牙闻说大惊,黄鸿怎会到游魂关去,自己三次演法,并无此人出现在游魂关的迹象,拿出铜钱又演算一遍,此时卦象以大不相同,天机一片模糊,游魂关被一股冲天煞气掩盖,天机不显。姜子牙无奈曰:“天意如此,戊午之辰,天下诸侯不能齐集。

    众将正在商议对策,忽报辕门外有十二位道者求见。子牙曰:“速速请来”十二道者至中军,姜子牙起座相迎道:“师弟见过诸位师兄”十二金仙道:“师弟免礼,今吾等前来乃是为游魂关之事而来,黄鸿虽贵为九天征魔大帝,却屡下红尘,犯下红尘之厄。这次就是他的死期。

    十二金仙先行,姜子牙命众将恪守营门,领金、木吒紧随其后,不日到了游魂关前十里处安营扎寨。往游魂关望去,只见关前隐隐立有十二杆大旗,旗面绘有上古图腾,煞气弥漫,直冲天际,方园三里不见日月之光。

    姜子牙向十二金仙道:“诸位师兄可知此阵缘由?”十二金仙摇头不已,玉鼎真人道:“此阵罕所未见,大阵煞气凝聚,浑然天成。观其阵势不亚于诛仙剑阵。?姜子牙道:“那可如何是好”广成子道:“为今之计,只有明日探阵之后再作打算了。

    次日,十二金仙至阵前,姜子牙喊战。报马报入帅府:“启主帅,关前有十二道者点名要与真人决战。”黄鸿道:“想必是十二金仙到,贫道去会上一会。”“有劳真人了。”

    黄鸿至大阵中朝阵前看去,只见姜子牙在旁与十二金仙排成一列曰:“劳烦诸位不辞辛苦的排的这么整齐来欢迎贫道,贫道不胜感激啊。”十二金仙闻言脸色黑了下来,这厮的脸皮也太厚了。广成子道:“大帝贵为征魔大帝,不思恪尽职守,屡下红尘,助纣为虐,更是杀害我阐教门下诸多弟子,今更是摆下恶阵,阻挠兵马前进,已有红尘之厄,还不快快撤此恶阵,退将下去。”太乙真人道:“与这厮说那么多干嘛,还我徒儿命来。“太乙真人冲进阵中,黄鸿催动大阵,发了一记混沌神雷。太乙真人将手往下一指,地现两朵青莲,真人脚踏二花,腾腾而入。太乙真人用左手一指,指上放出一道白光,高有一二丈;顶上现有一朵庆云,旋在空中,护于顶上。混沌神雷打在庆云上,庆云一阵翻滚,似乎承受不住混沌神雷的威力,太乙真人将手一指,庆云得到加持,平稳下来。

    黄鸿看到后,心想这货还是有点料的,将大阵再度逆转,只见阵中突然出现许多女子,个个衣着暴露直奔太乙真人而来,想那太乙真人如何见过如此场景,一时间无以应对。虽这时间的推移,太乙真人心魔顿生,双手发出三昧真火打向女子,谁料,女子仿佛不觉疼痛,声音比往昔更加动人,只听得邪火直涌,慢慢的陷入欢乐之中,化为石胎。

    姜子牙等人见太乙真人进阵之后迟迟不出,焦急万分。突见大阵明朗,定眼一观,只见太乙真人化作石像立于阵中。广成子道:“黄鸿,你将吾师弟怎样了。”黄鸿淫笑道:“你那师弟正在梦中享那鱼水之欢那,哈哈哈。”广成子见黄鸿大笑而去,提脚就要往阵中而去,姜子牙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