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宋-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何一种机制的建立之初,都会因其不完善、运营者经验不足而出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刘行虽然拥有超越千年的见识,拥有了超越当今世间所有人的法力。但前世里刘行并非慈善机构内从业人员,对许多细枝末节性的事并不能够全然掌握、全部控制。法力更是无法改变人心,除非真的现在马上改天道、变天数

    因为有所能、有所不能,如今的慈济机构在大宋北朝投入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地冒了出来。

    有的富足些的县城,居然有县衙里面的小吏打着慈济募捐的名义进行非法敛财。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挪用慈济款、用作其地方发展之用的事。

    最让刘行愤恨的,还是在河北一个县城发生的事:慈济总会直拨到位的抚军慈济金,居然被县官截留了半年之久。待上峰发现时,那个家伙居然已经将大部分资产转移去了临安,早已做好了南逃的准备。

    这还了得?此事清晨时由军情司地方情报局密报上来,刘行在处理完张扬与西域之事后,决定立即着手对慈济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优化。

    但在深入优化慈济机构之前,刘行却对雷震下达了执掌朝政以来最为狠厉的命令:将河北那个挪用、侵占抚军慈济金的县官抓起来,当街凌迟处死。其三族也全抓起来。查明曾用过抚军慈济金的,全部当街斩首。

    彻查其九族,凡与南朝有关联者、斩立决。凡曾参与侵占慈济金者、杀无赦。凡曾帮助那个县官转移赃款者,重要从事者杀、间接从事者流放辽东和宁夏。

    那县官的九族之人,三代不得参军、不得入一切官办学堂、官塾,不得参加朝廷的任何科考、选拔考试。更不许任何朝廷有司、官办商号、官督商办行铺聘其任职。

    参与转移赃款者,三代不得参军、不得入一切官办学堂、官塾,不得参加朝廷的任何科考、选拔考试,更不许任何朝廷有司、官办商号、官督商办行铺聘其任职

    “刘哥哥,你是决定废除株连,这怎地又发出了此般的命令来?”雷震记录好以后,转身才离开,坐在一旁的赵金珠歪着头、怪异地望着刘行问道。

    转回头、看着他,刘行气愤难当地道:“此次之事不同以往。那个狗官为何要贪墨慈济金?还不是为了他的家人。他的家人是他犯罪的最大原动力,那么我就要追责、将那根源挖出来一并铲除。”

    话语微微一停,刘行语气缓和几分,继续说道:“千里当官只为财,那种思想在民间依然流传甚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朝廷,都无法杜绝狗官、贪官的出现。无论汉武、还是李世民。他们的朝廷里,也都出现过林林种种的狗官和贪官。”

    再次停顿。重新变作了为人师张、敦敦教诲的样子,刘行对赵金珠接着道:“究其根源呢?那些十年寒窗苦的人。可不是为了日后下乡去翻土。他们最初的梦想都是想要做个好官,都想要青史留名的。可是为何那些人最后变成了鱼肉百姓、祸害朝廷的罪人呢?公主你可知道?”

    听到刘行的问题,赵金珠眨了眨眼睛、稍做思索后似仍做思考中说道:“那些做官之人初心是好的,其本质可能也不坏。可是做官就有了地位,有了身份。各种应酬变多的同时,自然销也会增多。如果入不敷出。早晚都会去做贪官。”

    “还有,做官的是不圣人,大多数贪官的家人是其走向贪渎的根源。其家人欲求不满,那些做官的人为了达成其家人的**,才会做那些明知不可为之事、最后走向了犯罪的深渊。”言至此处。她歪过头,望着刘行反问道:“刘哥哥,我说得对吗?”

    “对也不对。”先是点了点头,接着有摇了摇头,刘行说道:“你对贪官家人的定义是正确的,但第一条是不正确的。公主应当知道,当今我朝之官只要不是嗜赌好色成性,绝对不会出现因应酬增多而入不敷出的事。”

    这话说完,刘行短暂地停住了话,让赵金珠去思考。

    果然,刘行话音一停,立即听到赵金珠在心底里想到:是呀!如今我朝的九品官都是按月领俸禄,一个月的俸禄顶上南边九哥那里九品官一年的俸禄了。再怎样多的应酬,也不至于令他们入不敷出、一定要去做贪官呀

    想过这些,赵金珠抬头望着刘行道:“那为何还会有贪官,难道只是因为刘哥哥要严惩的那些贪官家人之欲求不满,那些做官的便无法自制了吗?”

    重重地点了点头,刘行道:“不错,犯罪之官、十之五六是娶妻不贤,还有许多是生出了坑爹的儿女。那些久穷乍富的官二代们,********忘了本,往往会败家成性、坑爹当做家常饭。当然,我这也不是给所有官二代的一致定位,毕竟官二代中还是有些好后生的。”

    听到刘行此话,赵金珠忍不住抿嘴一笑:“刘哥哥,你是怕把你自身也归纳成为那种什么‘坑爹’之辈吧?不用解释,人分多钟、行之不同、果之不同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刘行也是官二代,虽然从八岁起在这一世里就没受到过父亲那个大官的任何好处,但出身放在那里谁都无法改变。

    刘錡是官二代、吴玠和吴璘兄弟是官二代,张宪和刘子羽都是官二代。可是这些官二代没有“坑爹”的,而是利用自幼在官场应酬和往来中学到的人生知识帮助刘行扛起了这座好不容易光复的江山社稷。(。)

第735章 慈济规范、给二番王挖坑() 
人与人的天性迥然,决定了人与人在人生路上的轨迹不同。,

    许多与刘行、刘錡兄弟三人相同,许多和吴玠、吴璘兄弟一样,许多也如张宪和刘子羽一般出身书香世家、官宦门第的人。他们的人生路,显然是与刘行等人截然不同的。

    那些官宦子弟、亦是刘行所说的这种“官二代”是不学无术、好逸恶劳,甚至是不思进取、横行霸道去欺凌弱小的代名词。

    对于那些人,赵金珠虽是自幼生在大内、长在皇宫,却也没少听闻到某某大官人家中的衙内又去砸了哪家酒楼、某某大官人家的衙门抢了谁家的小娘子之事。

    相比于那些人,刘行这种天外飞来、横空出世之后,马上在五台山异军突起,挽天倾、救大宋于将亡之时的奇男子,更让小公主的心里充满了敬意、又因那敬意生出了爱恋

    对于她的爱恋,刘行只能装作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因为她还只是个孩子,才只有十三岁。

    因为自己已经有了前世今生两个深爱的人、至少杨凌儿也算是前世所爱那个女人的化身,所以自己无法再让自己心里多装下一个人。

    在前世里盛行的一些话,说是男人有钱就变坏、说是男人管不住裤腰带。

    刘行在那一世里未曾暴富过,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也会有钱就变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诸如小公主这般的诱惑面前,自己还是能够管得住裤腰带的。

    所以见到雷震一回到面前,刘行马上将目光从赵金珠的身上转移开,对着雷震又说出了几道命令来。

    第一道命令,责令户部会同三法司专案特审、五堂会审贪墨慈济款案。要在开封府门前的广场上。进行万众面前的公审、公判大会。

    要通过那个县官贪墨慈济款的案子,让全天下有贼心的贪官和其家属全都看清楚、懂得一个道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被捉住的下场也只有一个、家破人亡,全家遭殃

    第二道命令,刘行决定取缔各地方上自行筹建起来的所有的慈济会和慈善性质的公益组织,未经天枢院核准、以后禁止任何官署衙门、个人或商家再去私募组建慈善机构。

    现有的各地慈济会,全部按其分类、纳入到新的四大慈济会中去。

    新的四大慈济机构。刘行正式确定为金鼎、国光、嘉禾、忠勤四大总会。

    忠勤总会日后主要慈济人群,确定为工、商、矿、盐等工坊从业者及其家属。其慈济范围包括医疗、社保、养老、扶贫。

    嘉禾总会日后的主要慈济人群,确定为农、林、渔、牧等基础生产行当从业者及其家属。其慈济范围也是包括了医疗、社保、养老、扶贫等全方位的。

    国光总会日后的主要慈济人群,确定军人、军工商坊、与兵事想关所有行当从业者及其家属。其慈济范围,亦如忠勤、嘉禾两大总会,也是全方位的。

    金鼎总会日后主要的慈济人群,涵盖所有人群。只要是前三大总会未曾惠及的,均可由金鼎总会进行全方位的慈济帮扶。

    这一次刘行也决定将慈济彻底、完整地机制与朝廷官制并轨。

    四大总会最高决策与核准机构为总会理事会,设理事长一人、总干事一人。理事长给予天枢院天枢使的职衔。秩同正二品或从二品。总干事给予天枢院天枢令的职衔,秩同正三品或从三品。

    在理事长之下,每个总会设副理事长最多四人,负责协调资金管理、人员勾管等事。授天枢令职衔。

    总干事之下,最多设八名干事长,负责处理日常慈济运营事务,授天枢行走职衔、秩同正四品或从四品。

    但是理事长由各地基层理事推选、天枢院提议两种形成提名,由全体理事会选出。总干事由理事长提名、理事会选出。任期全部为四年。最多连任两届。

    总会理事任期上限为四年,最多连任三届。凡当选总会理事者。一律给予天枢院行走的职衔,秩同正四品、从四品。

    总会的理事,由各省分会理事会推选、天枢院提名、官守理事由天枢院任命。总会理事会的构成,均为二十七人。官守理事不的超过十三人,非官守的选出理事不得少于十四人。

    理事会负责的是日常事务与运营,在此之外。四大总会全部设立一个监事会。监事会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日后善款用处及资金使用情况。

    监事会设监事长一人,由天枢院官派、可由现任朝廷各人兼任,其品秩依其监事长品秩而定。监事长之下,设副监事长最多四人、监事不的超过二十人。

    刘行决定自己亲自出任金鼎慈济总会的首任监事长。种师中出任国光慈济总会的监事长。

    东归、受封夏郡王的李仁爱不是一直没事做吗?让他去出任嘉禾慈济总会的监事长。其副手,全部给予正二品的品秩。

    被迫南归、一直赋闲的夹谷谢奴如今不是已经自行改汉姓、改名叫关谢奴了吗?就让他先从忠勤慈济总会的监事长干起、但其之下的副监事长只给正二品的品秩。

    让这两个归顺的郡王,一个主管农业慈济、一个主管工商慈济。先看一看他们能否真心为我大宋尽心办事,如果真的能做好,以后也好集思广益、为如今有心归化却顾忌良多的异族人做个好的榜样出来

    “臭小子,你让两个番王去管农工商的慈济?你就不怕那二人趁机拉拢人心,然后结党营私或者收买人心,伺机东山再起呀?”半天没有开口的慧了,听完刘行这一系列的决策后,忍不住大惊发问。

    听到他的问话,刘行诡笑着道:“他俩只是去负责监理,不是直接负责派发慈济金。如果这都能给他俩收买走了人心,那小爷还用混吗?直接拍拍屁股走人,把这首辅之位、天枢之职、枢密之事全交给他俩得了。”

    耳听此言,赵金珠拉了拉慧了,也是怪笑着道:“师傅呀!你别忘了刘哥哥自称当世第一‘坑神’。他敢用那两个番封郡王,肯定是已经想好怎么给那俩番封郡王挖坑。那俩人要是知趣就好生办事,敢有一点异动、保证先给刘哥哥抓到把柄收拾了他俩。”(。)

第736章 重整钱庄与银号(上)() 
挖坑等人自己跳进去,这似乎已经成为刘行最擅长、最拿手的事。

    从宗泽、张所,到慧了、马扩,哪一个未掉进过刘行挖好的“坑”中。无论是南方的康王赵构、如今正在密谋反叛的钟相,还是北边的金国吴乞买、西夏李仁爱,又有谁能从刘行挖好的“坑”边上绕过去?

    当然,刘行的“坑”属性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宗泽、张所,刘行挖出来的“坑”更多是让那二老跳进去以后,别无选择、只能任劳任怨地来为刘行的既定目标服务。

    其结果,全都是对北朝三千万百姓有利的。

    对马扩和他这无双毒仕,慧了狠清楚后地知道刘行所挖出来的“坑”,更多是为了逼他二人竭尽所能、将其聪明才智发挥到极点,为刘行想出无穷无尽的妙计怪招来。

    其结果,也是为了让三千万北朝百姓过的更好、或是让周边异族遭殃从而利于三千万北朝百姓的。

    这一种“坑”,对于慧了而言是有利无害的。谁让刘行与从前历代的王侯将相大为不同,谁让这个“邪公子”永远不会卑微地去乞求谁来帮他呢?

    “邪公子”之所以的邪,他最邪的就是要人帮他、还总是用挖“坑”这种手段去逼着、诱导着别人出手。然后呢,%,等事情做完了,他甚至可以是连句“谢谢”都不用说,还让人无法说他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好在刘行的性情中没有李世民、赵匡胤那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天性在,用刘行自己的话说叫做“打死不做猪一样的队友,誓死不去坑害身边的朋友”。

    不然的话。慧了相当明白他至少早已跑得远远的。不会仍然一心一意守在这个善于挖“坑”的“邪公子”身边了

    对于敌人或者是对手。刘行的“坑”挖出来,每一次似乎都会让敌人未经大战、先已惨败。

    慧了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个号称“当时第一坑神”的小子,说他是足智多谋吧?可是他挖坑的时候经常是不经意之间给人挖了个天坑,然后把对手或者敌人坑到死。

    在许多时候并非其刻意为之,却总是无心插柳。绝对不是运气,至少慧了不相信那会是运气使然、让刘行总能成就那种意外收获的结局。

    所以慧了很肯定的认为,如今已经经常在谈事情的时候他听不到心中所想的刘行,一定是有了某种、或者换原本就有某种寻常人不具备的能力。

    他那些看似无心插柳的事。做出来的时候其实在用另外一个思考方式、一种读心术都无法听知的方式和方法在进行着盘算。表面上大智若愚,实则是另一种方式和方法让他一次次无心插柳

    “臭小子呀,你挖了一个坑等那两个番郡王往里面跳,借以考察一下那二人到底是何心迹。可是你的龙币明日就将全面推行、去做主货币了,你那些钱庄、银号是不是也该坑一坑了。”慧了心知刘行不会害他,不等刘行再挖“坑”,一想到马上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龙币,酝酿了整整两年的龙币计划终于要付诸行动了。如今在北朝境内各地的钱庄、银号中,储备待发的龙币主货币、银元数量达到了六亿元。与之对应的,大钱和小倩的数量。也能够保证银币与铜币随时通兑。

    而在皇家银号中,储备的另外三千万枚金币、三亿银币和总价值六亿银元的铜币。让赵鼎在一个月前就已迫不及待地想让龙币全面进入到流通环节中去,成为新的主导货币了。

    可是呢?之所以没有在一个月前就大范围、全面让龙币进入到市场流通中去成为新的主导货币,刘行最大的顾虑正是慧了所言的钱庄、银号太多这个问题。

    钱庄、大多数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这次的龙币发行计划中,他们占据了三成的份额。没发行一批龙币,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